在馬來西亞,你帶相機他帶筆,畫完了吉隆坡和檳城的所有老房子
我說不上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但或許漂泊在異鄉的人,就像城裡植移的 大樹
,一旦離開自然生長的那片土地,無論最終與誰為伴,最終置立何處,心裡也還是會念想著第一把塵土。可能是因為我始終對心裡的故鄉有著放不下的念往,於是無論我去到何處,吸引我的總是老屋,亦或是破舊的場景。就算是在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我也願意用腳去尋訪大街小巷,與破房子,破石頭,破木頭們相遇,不是因為它們破,而是我願意相信,與那些外表光鮮的現代建築相比,只有經歷風吹雨打,被歲月洗刷過後的舊物才富有生命力。坐在它們面前,一坐便是一天,畫畫的時候,就好像在與他們對話,故事如何,都靠自己手中的筆。
那些路過的城市,村莊,遇見的每一個人,與我而言或許只是匆匆而過的風景,但在另一個空間,它們/他們何嘗又不是另一些人的故鄉呢。 檳城檳城 是一座小島,四面環水,中部更有一座海拔833米的升旗山。城中遍佈古跡,是 馬來西亞 最具小資氣息的城市。它同時也是 馬來西亞
唯一一個以華人人口為主,並且是華人就任州長實施管理的州屬。在 檳城 的 喬治 古鎮,到處都是這樣的店屋建築,無論外觀還是內飾都是滿滿的 中國
風情,矗立街頭,有一種錯覺,好像是回到了民國時期的舊 中國 。這類房屋多是華裔商人邀請當時殖民政府的 英國 建築師結合 中國 特色按照大馬亞熱帶氣候並且符合
英國 殖民地建築規範而建造的。中英馬三種不同的文化在同一棟建築身上得到了完美融合。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 檳城 ,你一定要在這個小城住上幾晚。夜幕降臨,置身在 檳城 的街道中,大量充滿中式文化元素的店屋建築,會讓你仿佛有一種置身百多年前舊 中國
的感覺。滿滿懸掛的中文招牌,隨處可見的中式花窗,對稱的建築格局,講究的建築雕花,民國風的地磚牆裙,這一切熟悉的感覺,分明就是海天之外的另一個故鄉。而與之對應的歐式紋廊,
羅馬 柱,石膏牆,又會讓你有一種置身 歐洲 小鎮的錯覺。
2008年7月7日, 檳城 喬治 古城和200公里之外的 馬六甲 古城一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檳城 古城,這個以華人為主滿滿 中國
風情的古城第一次被正式以法律認可的形式得到了保護。如果你想要尋找百多年前中舊 中國 風情,來這裡,你一定不會失望。
1000座城市,有1000種風情。有人喜歡高樓大廈,有人喜歡林蔭大道,有人喜歡海濱沙灘,而我喜歡的只是 檳城
滿眼可見的老房子。他們是一座座不動的建築,但房子卻是一部部流動的歷史。
我眼中的 檳城 就是我畫下的 檳城 ,希望你會喜歡。聖 喬治 教堂和唯多利亞鐘樓, 馬來西亞 檳城 州
姓周橋,指的是周姓漁民聚積生活在一起的漁村,因為房子搭在海上,房屋與房屋以及鄰裡之間自然是需要靠架在水上的橋梁來鏈接彼此。在漫長的殖民史中, 檳城 曾經一度是殖民地政府在整個 東南亞 地區的中心,在歷史上甚至曾經以海峽殖民地首府的角色掌控著整個 東南亞
殖民政府的政治和經濟命脈。也正是在英殖民時期, 英國 人在這座島上留下了大量特色鮮明的建築。聖 喬治 教堂如今是當地非常出名的一個旅游景點,而 維多利亞
鐘樓則是當年華商為了尋求殖民政府的庇佑獻給女王的生日禮物。
↑檳城
在漫長的殖民史中, 檳城 曾經一度是殖民地政府在整個 東南亞 地區的中心,在歷史上甚至曾經以海峽殖民地首府的角色掌控著整個 東南亞
殖民政府的政治和經濟命脈。也正是在英殖民時期, 英國 人在這座島上留下了大量特色鮮明的建築。聖 喬治 教堂如今是當地非常出名的一個旅游景點,而 維多利亞
鐘樓則是當年華商為了尋求殖民政府的庇佑獻給女王的生日禮物。 吉隆坡唐人街吉隆坡 唐人街又名“茨廠街”, 位於 吉隆坡 老城區南部,是 吉隆坡
市內最富有華人氣息的一片老城。這片看起來破舊的老城,平日里除了游客之外,如今多是三無產品和孟加拉印尼外勞聚集之地。歐美很多國家多是先有城市,再有唐城,和歐
美國 家唐人街不同的是, 吉隆坡 自唐人街開埠,遂向四周發展,因為有唐人街的存在,才得於有今天的 吉隆坡
。所以這片老城,雖然破舊但對於整個城市而言卻意義非凡。
中國 海外移民前後出現過“三波浪潮”,而 吉隆坡
唐人街和第二次移民浪潮不無關聯。第一波浪潮至19世紀初開始,到19世紀中葉以後形成高峰。當時大批華工被誘騙拐賣出洋,時稱為“賣豬仔”,多被販往 古巴 、
秘魯 、 毛里求斯 、 留尼汪 、澳洲、北美等地。至1880年以後,歐美及屬地開始排華,限制 中國 人入境,華工多遷居 東南亞
。隨即出現第二波移民浪潮。當時,由於國內戰亂不斷,民生艱困;另一方面, 東南亞 地區經濟處於上升時期,需要大批的廉價勞動力。於是大量 中國 人開始前往
東南亞
謀生,彼時海外移民開始多以自由移民為主,當時華人謀生的主要行業是餐飲業、小百貨和制衣類等普通職業。俗稱“三把刀”行業,菜刀、剃刀和剪刀。到上世紀50年代初,世界華人總數約1200萬-1300萬人,90%集中在
東南亞 。
彼時 東南亞 多被 歐洲 國家殖民,而卷入大戰的殖民宗主國對當地早已無暇顧及,投 資中
斷,商品輸出下降;而另一方面,戰爭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急需又刺激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尤其是與戰爭相關的橡膠製品、錫、糧食、食糖、各類五金製品、小型船舶等的需求激增,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處,
東南亞 華商在這個時期迅速發展,華商資本紛紛投資銀行、航運、五金機械、橡膠、農產品加工等現代產業。經濟條件得到改善的華人,開始在當地置地安家, 吉隆坡
唐人街現存的老宅子就是在當時的 大社
會背景下因商而建,沿街而立,規整秩序,一層店鋪,二層居住。在英文里有一個單詞用來形容這類型的建築被稱為shophouse,顧名思義是店鋪shop與住屋house的組合名詞。這是因為這類房子多是以底層為華人營生的小店鋪,二至三屋為家族或勞工居住為主。
吉隆坡
唐人街講述著一代華商開埠創業的艱辛歷史,如今這些承載著華人生活的建築,許多都老化損毀。新的商業綜合體和經營方式取代了老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建築,這些當初最繁華的街道已經演變成為游客販賣廉價紀念品的沒落街區,建築命運也因為新的城市發展而隨時都有可能消失不見。我記錄的這些建築中,有一些如今已無跡可尋。
攝影是一種記錄城市的方式,但我更願意選擇用繪畫的方式來細緻的觀察一幢建築,繪畫的過程也是與建築對話的過程,每一幅作品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完成,這與攝影的便捷性是無法相比較的。但也正是因為繪畫相比攝影需要更細緻的觀察,更用心的理解,這樣能更好的去理解一個城市,一棟房子。
唐人街華人民居(照片)
,一旦離開自然生長的那片土地,無論最終與誰為伴,最終置立何處,心裡也還是會念想著第一把塵土。可能是因為我始終對心裡的故鄉有著放不下的念往,於是無論我去到何處,吸引我的總是老屋,亦或是破舊的場景。就算是在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我也願意用腳去尋訪大街小巷,與破房子,破石頭,破木頭們相遇,不是因為它們破,而是我願意相信,與那些外表光鮮的現代建築相比,只有經歷風吹雨打,被歲月洗刷過後的舊物才富有生命力。坐在它們面前,一坐便是一天,畫畫的時候,就好像在與他們對話,故事如何,都靠自己手中的筆。
那些路過的城市,村莊,遇見的每一個人,與我而言或許只是匆匆而過的風景,但在另一個空間,它們/他們何嘗又不是另一些人的故鄉呢。 檳城檳城 是一座小島,四面環水,中部更有一座海拔833米的升旗山。城中遍佈古跡,是 馬來西亞 最具小資氣息的城市。它同時也是 馬來西亞
唯一一個以華人人口為主,並且是華人就任州長實施管理的州屬。在 檳城 的 喬治 古鎮,到處都是這樣的店屋建築,無論外觀還是內飾都是滿滿的 中國
風情,矗立街頭,有一種錯覺,好像是回到了民國時期的舊 中國 。這類房屋多是華裔商人邀請當時殖民政府的 英國 建築師結合 中國 特色按照大馬亞熱帶氣候並且符合
英國 殖民地建築規範而建造的。中英馬三種不同的文化在同一棟建築身上得到了完美融合。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 檳城 ,你一定要在這個小城住上幾晚。夜幕降臨,置身在 檳城 的街道中,大量充滿中式文化元素的店屋建築,會讓你仿佛有一種置身百多年前舊 中國
的感覺。滿滿懸掛的中文招牌,隨處可見的中式花窗,對稱的建築格局,講究的建築雕花,民國風的地磚牆裙,這一切熟悉的感覺,分明就是海天之外的另一個故鄉。而與之對應的歐式紋廊,
羅馬 柱,石膏牆,又會讓你有一種置身 歐洲 小鎮的錯覺。
2008年7月7日, 檳城 喬治 古城和200公里之外的 馬六甲 古城一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檳城 古城,這個以華人為主滿滿 中國
風情的古城第一次被正式以法律認可的形式得到了保護。如果你想要尋找百多年前中舊 中國 風情,來這裡,你一定不會失望。
1000座城市,有1000種風情。有人喜歡高樓大廈,有人喜歡林蔭大道,有人喜歡海濱沙灘,而我喜歡的只是 檳城
滿眼可見的老房子。他們是一座座不動的建築,但房子卻是一部部流動的歷史。
我眼中的 檳城 就是我畫下的 檳城 ,希望你會喜歡。聖 喬治 教堂和唯多利亞鐘樓, 馬來西亞 檳城 州
姓周橋,指的是周姓漁民聚積生活在一起的漁村,因為房子搭在海上,房屋與房屋以及鄰裡之間自然是需要靠架在水上的橋梁來鏈接彼此。在漫長的殖民史中, 檳城 曾經一度是殖民地政府在整個 東南亞 地區的中心,在歷史上甚至曾經以海峽殖民地首府的角色掌控著整個 東南亞
殖民政府的政治和經濟命脈。也正是在英殖民時期, 英國 人在這座島上留下了大量特色鮮明的建築。聖 喬治 教堂如今是當地非常出名的一個旅游景點,而 維多利亞
鐘樓則是當年華商為了尋求殖民政府的庇佑獻給女王的生日禮物。
↑檳城
在漫長的殖民史中, 檳城 曾經一度是殖民地政府在整個 東南亞 地區的中心,在歷史上甚至曾經以海峽殖民地首府的角色掌控著整個 東南亞
殖民政府的政治和經濟命脈。也正是在英殖民時期, 英國 人在這座島上留下了大量特色鮮明的建築。聖 喬治 教堂如今是當地非常出名的一個旅游景點,而 維多利亞
鐘樓則是當年華商為了尋求殖民政府的庇佑獻給女王的生日禮物。 吉隆坡唐人街吉隆坡 唐人街又名“茨廠街”, 位於 吉隆坡 老城區南部,是 吉隆坡
市內最富有華人氣息的一片老城。這片看起來破舊的老城,平日里除了游客之外,如今多是三無產品和孟加拉印尼外勞聚集之地。歐美很多國家多是先有城市,再有唐城,和歐
美國 家唐人街不同的是, 吉隆坡 自唐人街開埠,遂向四周發展,因為有唐人街的存在,才得於有今天的 吉隆坡
。所以這片老城,雖然破舊但對於整個城市而言卻意義非凡。
中國 海外移民前後出現過“三波浪潮”,而 吉隆坡
唐人街和第二次移民浪潮不無關聯。第一波浪潮至19世紀初開始,到19世紀中葉以後形成高峰。當時大批華工被誘騙拐賣出洋,時稱為“賣豬仔”,多被販往 古巴 、
秘魯 、 毛里求斯 、 留尼汪 、澳洲、北美等地。至1880年以後,歐美及屬地開始排華,限制 中國 人入境,華工多遷居 東南亞
。隨即出現第二波移民浪潮。當時,由於國內戰亂不斷,民生艱困;另一方面, 東南亞 地區經濟處於上升時期,需要大批的廉價勞動力。於是大量 中國 人開始前往
東南亞
謀生,彼時海外移民開始多以自由移民為主,當時華人謀生的主要行業是餐飲業、小百貨和制衣類等普通職業。俗稱“三把刀”行業,菜刀、剃刀和剪刀。到上世紀50年代初,世界華人總數約1200萬-1300萬人,90%集中在
東南亞 。
彼時 東南亞 多被 歐洲 國家殖民,而卷入大戰的殖民宗主國對當地早已無暇顧及,投 資中
斷,商品輸出下降;而另一方面,戰爭對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急需又刺激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尤其是與戰爭相關的橡膠製品、錫、糧食、食糖、各類五金製品、小型船舶等的需求激增,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處,
東南亞 華商在這個時期迅速發展,華商資本紛紛投資銀行、航運、五金機械、橡膠、農產品加工等現代產業。經濟條件得到改善的華人,開始在當地置地安家, 吉隆坡
唐人街現存的老宅子就是在當時的 大社
會背景下因商而建,沿街而立,規整秩序,一層店鋪,二層居住。在英文里有一個單詞用來形容這類型的建築被稱為shophouse,顧名思義是店鋪shop與住屋house的組合名詞。這是因為這類房子多是以底層為華人營生的小店鋪,二至三屋為家族或勞工居住為主。
吉隆坡
唐人街講述著一代華商開埠創業的艱辛歷史,如今這些承載著華人生活的建築,許多都老化損毀。新的商業綜合體和經營方式取代了老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建築,這些當初最繁華的街道已經演變成為游客販賣廉價紀念品的沒落街區,建築命運也因為新的城市發展而隨時都有可能消失不見。我記錄的這些建築中,有一些如今已無跡可尋。
攝影是一種記錄城市的方式,但我更願意選擇用繪畫的方式來細緻的觀察一幢建築,繪畫的過程也是與建築對話的過程,每一幅作品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完成,這與攝影的便捷性是無法相比較的。但也正是因為繪畫相比攝影需要更細緻的觀察,更用心的理解,這樣能更好的去理解一個城市,一棟房子。
唐人街華人民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