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那些星球錶面不可思議的美麗痕跡(印尼布羅莫和宜珍火山,婆羅浮屠及普蘭巴南)
火山為布拉萬村帶來了種植咖啡的條件,也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小村莊似乎並沒有因此而變得過分嘈雜,反倒是家家戶戶門前種滿了鮮花植物,給人一種寧靜 平和 的感覺。
伊真火山下的小清新。早早地吃過晚飯後我就回房間洗洗睡了,養足精力準備凌晨的伊真火山攀登。 Day4 10月3日凌晨一點準時起床洗刷,帶上酒店準備的早餐就出門了,和Rizal碰頭後他便載我到火山山腳。山間夜裡氣溫驟降,我穿上薄羽絨服和衝鋒褲依然覺得體感寒涼。一個多小時後到達山腳的停車場,已經聚集了不少登山的游客,這也是伊真火山的徒步入口。Rizal把我帶到登山嚮導前,我和4名同胞2名老外一隊。夜裡3點,嚮導分發完防毒面具和講解完註意事項後,便開始帶著我們徒步上山。
首先說說伊真火山。伊真火山在爪哇中意為“孤獨之山”,它其實是一座複合火山群,屬於活火山,20公里寬的火山口由多個複式小火山組成,其旁邊是拉翁火山和默拉皮火山(與 日惹 的默拉皮同名)。伊真火山擁有兩個之最——世界上最大的酸性火山湖,以及最獨一無二的藍色火焰。夜爬伊真,主要的目的地也就是這兩個。此外,伊真火山盛產硫磺礦,氣體通過火山口內的噴氣孔形成硫磺,每日都有大量硫磺礦工在這裡進行開采工作。至於為什麼要在凌晨上山,是因為藍色火焰只在漆黑環境下才能顯現,一旦環境變明亮了就什麼也看不到了。所以伊真火山的trekking順序是上山後先下到硫磺採集處看藍火,然後再到火山湖邊。
整個登山過程需要在夜裡摸黑進行,因此頭燈跟手電筒是必須的。前半段難度不算太大,腳下碎石路的陡坡和緩坡間交替出現。我們隊的老外在出發前問嚮導要多久才能到藍火區域,答曰快則1個半小時慢則2個小時。兩個老外聽後大笑三聲說那我們1小時就能到了,然後飛快地拋離隊伍奔到前面。本來我也挺擔心自己的體能和精力,打算全程跟著嚮導,必要時讓他該出手時就出手扶我一把,畢竟出發到現在4天4夜睡眠時間總共不足18小時,而且還背著器材。沒想到走起來感覺也還可以,於是我跟嚮導和隊里的同胞打聲招呼後就加速向前走。登山路線上設置有兩個休息站,經過第一個涼亭時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停留。第二個休息站是一間小木屋,裡面有吃的和熱飲供應,看樣子似乎還有房間出租。我在這裡稍作休息,吃了兩條士力架橫掃饑餓後,看到之前走在隊伍前面的兩名老外彎著腰低著頭上來。原來前面在漆黑中我已經不知不覺地超越了他們,跟他們打招呼時我不禁露出蜜汁自信。
玩笑歸玩笑,客觀來說,大部分歐美大長腿們的體力都比我們要好上不少,整一批登山隊伍的前頭基本都是這些大長腿,連 亞洲 面孔都比較少見。其實這些年的旅行經歷來看,我們國人的出行目的大多還是停留在度假和購物階段,體驗探秘式的旅行觀念與日韓歐美澳等確實有點差距,當然了隨著文化和經濟水平飛速發展,國人的旅行方式也在慢慢地轉變。這不是一種孰優孰劣的對比,而是比較有意思的值得思考的現狀。
扯遠了,扯回來。我們兩點從山腳的入口出發,在碎石路一路爬升將近1個小時,約莫3點就開始走下坡路下去硫磺出口,也就是出現藍火的地方。這段行程腳下沒有意義上的路,而是踩著大大小小的碎石往下走。雖然難度依然不大,但我也小心翼翼地後腳踩前腳腳印慢慢爬,如果一不小心滾下去了那畫面就不 太和 諧了,事實上各個隊伍中也不斷有游客腳滑摔跤。越靠近藍火處,硫磺味就越重越刺鼻,口腔和眼睛的刺激感越來越嚴重,四周的咳嗽聲也越來越多。我本身就有輕微的鼻炎,為了登山時更順暢地呼吸運氣所以一直戴著隨身帶來的3M口罩。到了這裡感覺不頂用了,馬上換上嚮導派給我們的防毒面具後就舒服多了。傳說中被漫天硫磺味籠罩的感覺我算是領教過了,大家如果想象不出那滋味的話可以腦補一下把頭埋在一千幾百萬顆臭雞蛋的感覺。
折騰了一個半小時,終於趕在天亮前來到藍火燃燒的地方。為了更好地觀看,我特意攀 上高 處的石塊上。藍火在哪裡?就是右下角的藍點。看不清?我把圖片放大點。 看到了吧。沒錯這就是傳說中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需要凌晨攀登兩個小時上山看的藍火。說實話我第一眼看到也是崩潰的,你要是問我這跟家裡燃氣竈的藍火有什麼區別,我也說不上,唯有端出一碗“登山的過程比目睹藍火的過程更有意義”的心靈雞湯幹了它。 藍火下方其實就是噴發口,不間斷地將火山下的硫化物質噴發出來,這些高純度的硫化物質被點燃後就成了現在所看到的藍火。 今天的風比較大,來路不明的風時不時改變硫磺煙霧的方向,也影響了藍火的觀感,所以看上去藍火的形態比較弱,各個隊的嚮導也忙不迭地招呼著人們把頭頂和相機閃光燈關掉。 趁著方向改變的間隙用長焦搶拍到一張形態相對較為完好的藍火。事實上不少嚮導都會拿上隊員的手機幫他們進入到硫磺煙霧中近距離拍攝藍火,但我感覺這樣太危險了,除了圖個網絡上的點贊外就沒多大意義,所以就沒湊這個熱鬧。反倒是經過這一夜後我也覺得是時候換機身了,初代A7高ISO的渣畫質經不住來自這黑夜裡的靈魂的拷問。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到藍火這裡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但藍火的亮度卻越來越暗。我們隊的人來得還是比較早的,嚮導挨個找到我們後就帶我們翻到火山湖那邊看日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到藍火這裡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但藍火的亮度卻越來越暗。我們隊的人來得還是比較早的,嚮導挨個找到我們後就帶我們翻到火山湖那邊看日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到藍火這裡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但藍火的亮度卻越來越暗。我們隊的人來得還是比較早的,嚮導挨個找到我們後就帶我們翻到火山湖那邊看日出。 穿過藍火對面的邊緣處的一條佈滿碎石的陡峭小路,碧綠色的火山湖赫然出現在眼前。湖深約200米,面積雖不足半平方公里,但這卻是世界上酸性最強的火山湖,Ph值僅為0.5,湖中酸性最強的地方甚至能將金屬溶解。遺憾的是濃烈的硫磺煙霧始終像海草那樣隨風飄~~搖~~~也意味著日出沒戲了。 穿過藍火對面的邊緣處的一條佈滿碎石的陡峭小路,碧綠色的火山湖赫然出現在眼前。湖深約200米,面積雖不足半平方公里,但這卻是世界上酸性最強的火山湖,Ph值僅為0.5,湖中酸性最強的地方甚至能將金屬溶解。遺憾的是濃烈的硫磺煙霧始終像海草那樣隨風飄~~搖~~~也意味著日出沒戲了。 雖然日出缺席,但隨著天色逐漸明亮,火山湖逐漸露出它的真容。湖泊位於海拔2148米,被陡峭的火山口壁環繞其中。因硫磺經年累月的熏染,湖水呈特別的碧綠色,而隨著觀看的角度和光線的變換,還可以隱約感受到碧綠色到湖藍色的過渡。 也因為經年累月的熏染,岸邊靠近湖水區域披上一層厚厚的硫磺堆。 火山湖看似平靜,伊真火山畢竟是活火山,在火山活動加劇時,湖水也會不安分地冒泡沸騰。有科學家甚至預測,當大規模地震或火山噴發發生時,火山湖有可能發生泛濫,對周圍環境及村長產生毀滅性災難。伊真火山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是在1936年,隨後都是一些小打小鬧。在2011年底和2012年3月,因為監測到火山活動的加劇,為安全起見這裡曾一度關閉。 天色漸漸明亮,我再次返回藍火下的採礦口處。伊真火山常年不間斷地噴發硫磺氣體,因為盛產硫磺。為了開采如此豐富的高純度硫磺礦,當地人在上面的地質噴液口處架起數條引流管,將硫磺引流下來進行冷卻和凝固後進行採集。這就催生出全世界最艱苦和危險的職業之一——伊真火山的硫磺礦工。 伊真火山的藍火是游客追逐和觀賞的對象,而形成藍火的硫磺礦則是當地數百名礦工賴以生存的物品。他們每天凌晨3點起來攀爬至火山口,將引流下來的硫磺彙集到挖空了的汽油桶中進行冷凝,然後將凝固好的硫磺礦敲碎分裝至扁擔中,最後背下山換取工錢。每公斤硫磺的報酬為800Rp,而每擔硫磺則有約80公斤重,體力好的礦工每天可以挑兩趟,也就說他們每天的收入大概只有三四十人民幣。 部分硫磺塊體積龐大,礦工會將它們敲成小塊便於運輸。體積更小的就賣不出價格了,一般被丟棄或者製成水果、動物等形狀的擺件出售給游客,以更大限度地掙取硫磺的價值。可惜硫磺不能通過機場安檢,不然的話我也會留幾個作為紀念,這是旅途中最好的手信了。 硫磺礦工的收入低廉,工作環境更是赤裸和殘酷。他們每天都暴露在漫天黃橙色的有毒的硫化空氣中,用最原始的方式燒硫磺、用手揀、用肩挑,以至於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40至50歲。在這裡,最令我難受的,是當風向發生改變使硫化氣體吹向我時,令我感到失明和窒息的瞬間。而最令我心酸的,則是在凌晨剛到達時,耳邊充斥著鋪天蓋地的乾咳聲場景。伊真火山硫磺礦工採礦的畫面後來甚至成為紀錄片《輪迴》中最震撼的片段之一。 硫磺氣體經長年累月飄散而在岩石錶面形成厚厚的硫磺層。礦工採集到的硫磺塊經過加工可用於生產許多產品。歷史上,硫磺曾被用於火藥,如今則主要用於化妝品。 硫磺礦工在充滿硫化毒氣的環境下開采和搬運硫磺的故事我在出發前其實早有耳聞,但當親眼所見,所給我的觸動比想象中大。24小時後,當我身處 日惹 馬裡 奧波羅大街上的麥當勞中,看到在收銀台打鬧嬉戲的年輕人時,我想起了這些伊真火山的硫磺礦工,我想起那充滿毒性的漫天硫磺以及密集得令人近乎絕望的咳嗽聲。我感覺到現實世界的一種魔幻感。 時間差不多,嚮導招呼我們繼續向上登頂。我幾乎是手腳並用地沿著大大小小的石塊向上攀登半小時,總算是脫離了硫磺毒氣的籠罩。回頭再望一眼,火山湖和藍火已經不見蹤影了,但硫磺礦工的身影卻是依稀可見。張狂地擴散的毒煙,細小如螻蟻的礦工,這是此行最震撼人心的場景。
伊真火山下的小清新。早早地吃過晚飯後我就回房間洗洗睡了,養足精力準備凌晨的伊真火山攀登。 Day4 10月3日凌晨一點準時起床洗刷,帶上酒店準備的早餐就出門了,和Rizal碰頭後他便載我到火山山腳。山間夜裡氣溫驟降,我穿上薄羽絨服和衝鋒褲依然覺得體感寒涼。一個多小時後到達山腳的停車場,已經聚集了不少登山的游客,這也是伊真火山的徒步入口。Rizal把我帶到登山嚮導前,我和4名同胞2名老外一隊。夜裡3點,嚮導分發完防毒面具和講解完註意事項後,便開始帶著我們徒步上山。
首先說說伊真火山。伊真火山在爪哇中意為“孤獨之山”,它其實是一座複合火山群,屬於活火山,20公里寬的火山口由多個複式小火山組成,其旁邊是拉翁火山和默拉皮火山(與 日惹 的默拉皮同名)。伊真火山擁有兩個之最——世界上最大的酸性火山湖,以及最獨一無二的藍色火焰。夜爬伊真,主要的目的地也就是這兩個。此外,伊真火山盛產硫磺礦,氣體通過火山口內的噴氣孔形成硫磺,每日都有大量硫磺礦工在這裡進行開采工作。至於為什麼要在凌晨上山,是因為藍色火焰只在漆黑環境下才能顯現,一旦環境變明亮了就什麼也看不到了。所以伊真火山的trekking順序是上山後先下到硫磺採集處看藍火,然後再到火山湖邊。
整個登山過程需要在夜裡摸黑進行,因此頭燈跟手電筒是必須的。前半段難度不算太大,腳下碎石路的陡坡和緩坡間交替出現。我們隊的老外在出發前問嚮導要多久才能到藍火區域,答曰快則1個半小時慢則2個小時。兩個老外聽後大笑三聲說那我們1小時就能到了,然後飛快地拋離隊伍奔到前面。本來我也挺擔心自己的體能和精力,打算全程跟著嚮導,必要時讓他該出手時就出手扶我一把,畢竟出發到現在4天4夜睡眠時間總共不足18小時,而且還背著器材。沒想到走起來感覺也還可以,於是我跟嚮導和隊里的同胞打聲招呼後就加速向前走。登山路線上設置有兩個休息站,經過第一個涼亭時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停留。第二個休息站是一間小木屋,裡面有吃的和熱飲供應,看樣子似乎還有房間出租。我在這裡稍作休息,吃了兩條士力架橫掃饑餓後,看到之前走在隊伍前面的兩名老外彎著腰低著頭上來。原來前面在漆黑中我已經不知不覺地超越了他們,跟他們打招呼時我不禁露出蜜汁自信。
玩笑歸玩笑,客觀來說,大部分歐美大長腿們的體力都比我們要好上不少,整一批登山隊伍的前頭基本都是這些大長腿,連 亞洲 面孔都比較少見。其實這些年的旅行經歷來看,我們國人的出行目的大多還是停留在度假和購物階段,體驗探秘式的旅行觀念與日韓歐美澳等確實有點差距,當然了隨著文化和經濟水平飛速發展,國人的旅行方式也在慢慢地轉變。這不是一種孰優孰劣的對比,而是比較有意思的值得思考的現狀。
扯遠了,扯回來。我們兩點從山腳的入口出發,在碎石路一路爬升將近1個小時,約莫3點就開始走下坡路下去硫磺出口,也就是出現藍火的地方。這段行程腳下沒有意義上的路,而是踩著大大小小的碎石往下走。雖然難度依然不大,但我也小心翼翼地後腳踩前腳腳印慢慢爬,如果一不小心滾下去了那畫面就不 太和 諧了,事實上各個隊伍中也不斷有游客腳滑摔跤。越靠近藍火處,硫磺味就越重越刺鼻,口腔和眼睛的刺激感越來越嚴重,四周的咳嗽聲也越來越多。我本身就有輕微的鼻炎,為了登山時更順暢地呼吸運氣所以一直戴著隨身帶來的3M口罩。到了這裡感覺不頂用了,馬上換上嚮導派給我們的防毒面具後就舒服多了。傳說中被漫天硫磺味籠罩的感覺我算是領教過了,大家如果想象不出那滋味的話可以腦補一下把頭埋在一千幾百萬顆臭雞蛋的感覺。
折騰了一個半小時,終於趕在天亮前來到藍火燃燒的地方。為了更好地觀看,我特意攀 上高 處的石塊上。藍火在哪裡?就是右下角的藍點。看不清?我把圖片放大點。 看到了吧。沒錯這就是傳說中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需要凌晨攀登兩個小時上山看的藍火。說實話我第一眼看到也是崩潰的,你要是問我這跟家裡燃氣竈的藍火有什麼區別,我也說不上,唯有端出一碗“登山的過程比目睹藍火的過程更有意義”的心靈雞湯幹了它。 藍火下方其實就是噴發口,不間斷地將火山下的硫化物質噴發出來,這些高純度的硫化物質被點燃後就成了現在所看到的藍火。 今天的風比較大,來路不明的風時不時改變硫磺煙霧的方向,也影響了藍火的觀感,所以看上去藍火的形態比較弱,各個隊的嚮導也忙不迭地招呼著人們把頭頂和相機閃光燈關掉。 趁著方向改變的間隙用長焦搶拍到一張形態相對較為完好的藍火。事實上不少嚮導都會拿上隊員的手機幫他們進入到硫磺煙霧中近距離拍攝藍火,但我感覺這樣太危險了,除了圖個網絡上的點贊外就沒多大意義,所以就沒湊這個熱鬧。反倒是經過這一夜後我也覺得是時候換機身了,初代A7高ISO的渣畫質經不住來自這黑夜裡的靈魂的拷問。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到藍火這裡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但藍火的亮度卻越來越暗。我們隊的人來得還是比較早的,嚮導挨個找到我們後就帶我們翻到火山湖那邊看日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到藍火這裡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但藍火的亮度卻越來越暗。我們隊的人來得還是比較早的,嚮導挨個找到我們後就帶我們翻到火山湖那邊看日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到藍火這裡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但藍火的亮度卻越來越暗。我們隊的人來得還是比較早的,嚮導挨個找到我們後就帶我們翻到火山湖那邊看日出。 穿過藍火對面的邊緣處的一條佈滿碎石的陡峭小路,碧綠色的火山湖赫然出現在眼前。湖深約200米,面積雖不足半平方公里,但這卻是世界上酸性最強的火山湖,Ph值僅為0.5,湖中酸性最強的地方甚至能將金屬溶解。遺憾的是濃烈的硫磺煙霧始終像海草那樣隨風飄~~搖~~~也意味著日出沒戲了。 穿過藍火對面的邊緣處的一條佈滿碎石的陡峭小路,碧綠色的火山湖赫然出現在眼前。湖深約200米,面積雖不足半平方公里,但這卻是世界上酸性最強的火山湖,Ph值僅為0.5,湖中酸性最強的地方甚至能將金屬溶解。遺憾的是濃烈的硫磺煙霧始終像海草那樣隨風飄~~搖~~~也意味著日出沒戲了。 雖然日出缺席,但隨著天色逐漸明亮,火山湖逐漸露出它的真容。湖泊位於海拔2148米,被陡峭的火山口壁環繞其中。因硫磺經年累月的熏染,湖水呈特別的碧綠色,而隨著觀看的角度和光線的變換,還可以隱約感受到碧綠色到湖藍色的過渡。 也因為經年累月的熏染,岸邊靠近湖水區域披上一層厚厚的硫磺堆。 火山湖看似平靜,伊真火山畢竟是活火山,在火山活動加劇時,湖水也會不安分地冒泡沸騰。有科學家甚至預測,當大規模地震或火山噴發發生時,火山湖有可能發生泛濫,對周圍環境及村長產生毀滅性災難。伊真火山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是在1936年,隨後都是一些小打小鬧。在2011年底和2012年3月,因為監測到火山活動的加劇,為安全起見這裡曾一度關閉。 天色漸漸明亮,我再次返回藍火下的採礦口處。伊真火山常年不間斷地噴發硫磺氣體,因為盛產硫磺。為了開采如此豐富的高純度硫磺礦,當地人在上面的地質噴液口處架起數條引流管,將硫磺引流下來進行冷卻和凝固後進行採集。這就催生出全世界最艱苦和危險的職業之一——伊真火山的硫磺礦工。 伊真火山的藍火是游客追逐和觀賞的對象,而形成藍火的硫磺礦則是當地數百名礦工賴以生存的物品。他們每天凌晨3點起來攀爬至火山口,將引流下來的硫磺彙集到挖空了的汽油桶中進行冷凝,然後將凝固好的硫磺礦敲碎分裝至扁擔中,最後背下山換取工錢。每公斤硫磺的報酬為800Rp,而每擔硫磺則有約80公斤重,體力好的礦工每天可以挑兩趟,也就說他們每天的收入大概只有三四十人民幣。 部分硫磺塊體積龐大,礦工會將它們敲成小塊便於運輸。體積更小的就賣不出價格了,一般被丟棄或者製成水果、動物等形狀的擺件出售給游客,以更大限度地掙取硫磺的價值。可惜硫磺不能通過機場安檢,不然的話我也會留幾個作為紀念,這是旅途中最好的手信了。 硫磺礦工的收入低廉,工作環境更是赤裸和殘酷。他們每天都暴露在漫天黃橙色的有毒的硫化空氣中,用最原始的方式燒硫磺、用手揀、用肩挑,以至於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40至50歲。在這裡,最令我難受的,是當風向發生改變使硫化氣體吹向我時,令我感到失明和窒息的瞬間。而最令我心酸的,則是在凌晨剛到達時,耳邊充斥著鋪天蓋地的乾咳聲場景。伊真火山硫磺礦工採礦的畫面後來甚至成為紀錄片《輪迴》中最震撼的片段之一。 硫磺氣體經長年累月飄散而在岩石錶面形成厚厚的硫磺層。礦工採集到的硫磺塊經過加工可用於生產許多產品。歷史上,硫磺曾被用於火藥,如今則主要用於化妝品。 硫磺礦工在充滿硫化毒氣的環境下開采和搬運硫磺的故事我在出發前其實早有耳聞,但當親眼所見,所給我的觸動比想象中大。24小時後,當我身處 日惹 馬裡 奧波羅大街上的麥當勞中,看到在收銀台打鬧嬉戲的年輕人時,我想起了這些伊真火山的硫磺礦工,我想起那充滿毒性的漫天硫磺以及密集得令人近乎絕望的咳嗽聲。我感覺到現實世界的一種魔幻感。 時間差不多,嚮導招呼我們繼續向上登頂。我幾乎是手腳並用地沿著大大小小的石塊向上攀登半小時,總算是脫離了硫磺毒氣的籠罩。回頭再望一眼,火山湖和藍火已經不見蹤影了,但硫磺礦工的身影卻是依稀可見。張狂地擴散的毒煙,細小如螻蟻的礦工,這是此行最震撼人心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