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狗自駕】冬游楚地秘境,夢入俠客桃源---水瓶座的湖南湖北重慶廣西生日游


唉,狗傻沒辦法,只能把它撈出來





我們又回到矮寨收費站,上了高速,去鳳凰。

馬上要過年了,怕房間緊張,我們在鳳凰的房間是提前預定好的。
到了鳳凰古城門口,果然車流人流熙熙攘攘,完全沒有了前幾天的清冷。
不由感嘆,到底是熱門的旅游地。
客棧在古城內,車是自然不讓進的。
根據店家指引,我們找到了設置在古城外的地下停車場。
好貴,停2天100元。登記車牌後,付費期間可以多次進出。
我們的客棧位於古城的東門城牆內。因為怕吵,特意沒有選擇在沱江邊的客棧。
後來晚上出去閑逛,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江邊的客棧酒吧各種鬧哄哄,還是在小巷子里更幽靜。


茶爸說,他想逛吃逛吃,於是我們就從客棧附近的虹橋開始逛。


然後一路上到處看看吃吃
看到很多小店鋪門口有著這樣一坨一坨的東西烤著,一問,是叫花雞。

Good!我們就需要一個小小的,這才不至於吃不下。


確實不大,一個普通大小的一次性飯盒就能輕輕鬆松裝完






個人覺得裡面的蘿蔔很好吃。

以前我從來不會買這樣的東西,因為攤子總圍著很多人圍觀,我還會繞開走。
大概是因為天黑了,游客少,我就看著那個師傅,默默的,獨自把一團糖,拉扯成了這樣絲絲縷縷。然後就神使鬼差的,買了一盒。
居然還挺好吃的!

雖然我們在天黑前到達,但因為停車、搬行李,其實並沒有來得及好好看一看古城的模樣。
於是夜色下的古城,就是我們初見鳳凰的樣子。

鳳凰古城, 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而得名。鳳凰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由苗族、漢族、土家族等28個民族組成。
曾被 新西蘭 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 中國 最美麗的小城,與 雲南 麗江 古城、 山西 平遙 古城媲美,享有"北 平遙 ,南鳳凰"之美譽。
曾經鳳凰古城只是 湘西 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少數民族聚居區。但隨著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的出現,鳳凰不僅聞名全國,而且蜚聲世界。
尤其是沈從文,“我自1922年離開 湘西 ,來到都市已64年,始終還是個鄉下人。我不習慣都市生活,苦苦懷念我的家鄉。懷念我家鄉芳香的土地,青翠逼人的山巒和延長千里的沅水。尤其是那些同我生活在一起20年的人們,他們素樸、單純、 和平 、正直,我對他們懷著不可言說的溫愛。我的感情和他們不可分。我也寫城市生活,寫城市各階層人,但我更喜歡的還是那些描寫我家鄉人事哀樂的故事。”因為在沈從文的眾多作品中出現,鳳凰城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沈從文的鳳凰。
也不知道是鳳凰成就了沈從文,還是沈從 文成 就了鳳凰。
而他的表侄,“一代鬼才”黃永玉,不遺餘力的保護和推廣鳳凰以及鳳凰的多民族文化,讓人家對鳳凰有更多的瞭解。
夜色下我們見到的鳳凰,便是美麗而空幻,沉靜而喧鬧。

這一邊,酒吧們剛剛開始熱鬧,各種炫目的搖晃的燈光仿佛充滿誘惑,樂隊們敲打著熱烈的奔放的節奏,讓人的血液沸騰。小資、艷遇、放肆是這裡的關鍵詞,毫不掩飾的在酒吧最顯眼的位置飄蕩。
濃烈火爆的氣氛隨著酒吧門每一次打開關上而溢出門外,我們覺得有點點吵。
前些天的日子太清凈了,導致我們對於這樣的熱鬧有些不習慣。
於是便帶著狗,往萬名塔方向走去。

虹橋的兩側各有兩排弔腳樓,非常濃郁苗族建築特色。


幾年前當地村民想拆毀弔腳樓重建新樓時,痛心疾首的黃永玉極力呼籲,如今壯觀的弔腳樓景觀才得以保留。
而奪翠樓是他請家鄉的人,用家鄉的材料,仿照家鄉老房子的樣式修建的。與周邊的弔腳樓渾然一體,毫無違和感。

每次看到這個塔,總會想到一句著名的暗號:寶塔鎮河妖。
其實萬名塔的前身,是建於清嘉慶年間焚燒字紙用的字紙爐塔。
原來的字紙爐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為六角三級磚塔,塔高11米,台基為正六方形,塔身為三檐六角,上置色彩斑斕的琉璃寶胡蘆頂,塔身以石灰粉底,飾以彩繪。
迎水一面為正面,在一米多高的地方,開有月拱爐塘,以便焚燒字紙。
塔的最上層書寫"文光射鬥",中層書寫"中流砥柱",下層書寫"翰墨流芳"。一年四季有人在這裡燒字紙。
小塔精美秀麗,可惜"文革"期間被毀,僅留廢墟。
1985年,黃永玉召集當地人募捐重修為七層,得到縣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響應,並積極贊助資金,因捐款者甚眾,起名為萬名塔。
現在的萬名塔是1988年建成的,當時耗資5900元。
至於為什麼當時要特地造一座塔來焚燒字紙呢?
原因是清乾隆年間古城擴建後,形似筆架,所以又名“筆架城”,旁邊的山峰叫筆架峰,為了對應風水,便在 沙灣 黃土坎江邊修築字紙爐寶塔一座,象一支筆,與筆架城相對應,意欲使鳳凰人文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