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狗自駕】冬游楚地秘境,夢入俠客桃源---水瓶座的湖南湖北重慶廣西生日游
最後好不容易,在貨架的最底下,看到幾盒不辣的面。 其實酒店下麵就有很大的餐廳。不過因為淡季中的淡季,並沒有多少住客,餐廳除了早餐,其他時候並不開放。 D10 武隆今天我們準備在 武隆 玩一整天。
武隆 以前一直默默無名,其實現在也不是非常有名--起碼不是大媽大嬸大爺們喜歡的旅游地。
這個 重慶 東南邊緣,烏江下游的小城,因為地理上有天然屏障的緣故,一直不為一般游客熟知。後來因為老謀子的《 滿城 盡帶黃金甲》, 武隆 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而後《變形金剛4》在這裡取景,又讓 武隆 引起了更多人的註意。
現在的 武隆 ,整體規劃成了 武隆 喀斯特旅游區,包括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和芙蓉洞。並已在2007年同 雲南 石林 、 貴州 荔波 共同作為“ 中國 南方喀斯特”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其中仙女山森林公園其實是個高山牧場,裡面有牛羊馬,所以我們考慮下,就不去了。
先玩天生三橋 和龍 水峽地縫。
因為天生三橋其實就是天坑地貌,所以這兩個景區就是人們通常說的 武隆 天坑地縫。
我們的酒店就在 武隆 游客中心斜對面。帶著狗過去詢問,遇到另一家帶著邊牧的人家正出來,說裡面是統一坐景交的,擔心狗不能進,所以他們打算讓狗回房間待著。
我們想了想,帶著冰紅茶他們去問,在景交入口得到的回覆是,抱在手上的小狗可以坐景交,冰紅茶這樣的大狗不可以上。
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如果把冰紅茶獨自留在房間里不好。還是想帶它們去。
在游客中心仔細看了看地圖,發現其實天生三橋 和龍 水峽是在一線上的。
景交把游客從游客中心帶到天生三橋的入口(A點),然後游客從另一頭出來(B點),在B點乘坐景交到龍水峽地縫的入口(C點),然後游玩後從出口(D點)出來,乘坐景交返回到游客中心。
景交始終在ABCD和CDBA這條線上來回。
大部分游客會在網上或者游客中心,購買天坑+地縫的門票,一起在網上買或許更便宜些。如果覺得一天來不及玩,也可以就買一個景點。
1月當然是淡季,淡季價格,天坑是95/人含景交,地縫是85/人含景交。
商量了一下,我們決定自己開車到天生三橋的入口處去。
Plan 1:如果出口B的景交,願意帶我們去地縫的入口C點,那最好了。我們一天就把天坑地縫都玩了。
Plan 2:如果出口B的景交也不願意帶冰紅茶,那麼我就帶著孩子們在那裡等待,茶爸坐景交回到入口A點,開車去接我們。然後我們第二天用同樣的方式玩地縫。
因為景交因素不定,所以我們只買了天生三橋的門票。
因為在裡面的村子里還有很多民宿客棧,所以其實路上並不只有景交才能開,很多當地車通行的。
我們就直接把車開去了天生三橋的入口,有個不大的停車場。
因為坐景交的游客多,所以停車場還是挺空的。 天生三橋的入口處,有個巨大的大黃蜂,老遠就能看到。 天生三橋有兩個入口。我們購買的95元門票,是包含了15元下行電梯費用的。所以我們從1號入口進,然後坐80米高的電梯直下谷底。
一齣電梯,眼前就是一個巨大的天生橋洞。 武隆 天生橋又名天坑三硚,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游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屬 亞洲 最大的天生橋群。
下電梯後看到第一個天生橋,就是天龍橋。
天龍橋高235米,後150米,寬147米,非常形似人工建造的橋梁。來來往往的景交,就在天龍橋上面駛過。根本讓人想象不到那是大自然形成的橋。 如果景區也有標準報名照,這個角度應該就是 武隆 的標準報名照了吧。
站在天龍橋下的臺階上就能拍到。 很驚訝,在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寒冬里,在天坑裡,還是綠意盎然的。 在天龍橋的坑底,有一座青瓦灰牆的四合院。一眼望去,在天坑非常的顯眼。 四合院名為天福官驛。始建於唐朝,原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兩地作為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郵局和驛道服務區,後來在戰火中被毀。
老謀子在拍黃金甲的時候,利用 天龍橋和天坑的特殊地形,在這個位置嚴格按照漢唐時期驛站風格重新仿建了這個古代服務區,並且命名為天福官驛。 天福官驛里的很多馬車盔甲等,都是當時拍攝所留下的道具。 大唐郵局,哈哈哈哈 天龍橋的石碑樹立在天福官驛的門外,一開始沒明白為啥。後來一回頭,明白了。 從石碑的位置,是最能看出天龍橋外形和氣勢的地方。
整個橋面都是由大自然用時光和水流雕刻而成的,實在令人感到驚奇。 繼續往前走,自然進入了天龍天坑的中心 天坑的中心有個變四中的機器恐龍。
想讓三文魚照著恐龍的樣子來一張,就像那天在 恩施 大峽谷上那樣,結果它裝傻。 機器恐龍和天龍橋,很多人來 武隆 就是為了看這兩樣。 第二座橋是青龍橋。是天生三橋中最險峻的一座。
青龍橋的名字,來源於雨後飛瀑從橋面傾瀉成霧,在陽光照射下好似彩虹中有青龍扶搖直上。
青龍橋高281日,是三座橋中最高的。
洞頂逐次崩塌的斷面呈弧形平行分佈,很清楚的向人們展示著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 在青龍橋下看天龍橋 青龍橋,加上周圍探出的石崖,以及前方的黑龍橋,組成了“神鷹天坑” 穿過神鷹天坑,我們去往第三座天生橋 第三座橋名為黑龍,雖然橋面不是最高,但橋的拱孔是是三座橋中最高的,有116米;加上黑龍橋的橋面寬度是三座橋中最大的,所以給人一種錯覺,這座天生橋最為高大。 黑龍橋的名字,古已有之,源於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條黑龍蜿蜒於洞頂。
橋洞壁上,還有幾處懸掛泉,沿著洞壁緩緩流下,在黑乎乎的橋洞里反射著洞外的光。 走出黑龍橋,感覺重返天日一般 回頭看看,黑龍橋側壁及頂部窩穴、溶孔、天鍋、流痕等溶蝕非常明顯
武隆 以前一直默默無名,其實現在也不是非常有名--起碼不是大媽大嬸大爺們喜歡的旅游地。
這個 重慶 東南邊緣,烏江下游的小城,因為地理上有天然屏障的緣故,一直不為一般游客熟知。後來因為老謀子的《 滿城 盡帶黃金甲》, 武隆 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而後《變形金剛4》在這裡取景,又讓 武隆 引起了更多人的註意。
現在的 武隆 ,整體規劃成了 武隆 喀斯特旅游區,包括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和芙蓉洞。並已在2007年同 雲南 石林 、 貴州 荔波 共同作為“ 中國 南方喀斯特”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其中仙女山森林公園其實是個高山牧場,裡面有牛羊馬,所以我們考慮下,就不去了。
先玩天生三橋 和龍 水峽地縫。
因為天生三橋其實就是天坑地貌,所以這兩個景區就是人們通常說的 武隆 天坑地縫。
我們的酒店就在 武隆 游客中心斜對面。帶著狗過去詢問,遇到另一家帶著邊牧的人家正出來,說裡面是統一坐景交的,擔心狗不能進,所以他們打算讓狗回房間待著。
我們想了想,帶著冰紅茶他們去問,在景交入口得到的回覆是,抱在手上的小狗可以坐景交,冰紅茶這樣的大狗不可以上。
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如果把冰紅茶獨自留在房間里不好。還是想帶它們去。
在游客中心仔細看了看地圖,發現其實天生三橋 和龍 水峽是在一線上的。
景交把游客從游客中心帶到天生三橋的入口(A點),然後游客從另一頭出來(B點),在B點乘坐景交到龍水峽地縫的入口(C點),然後游玩後從出口(D點)出來,乘坐景交返回到游客中心。
景交始終在ABCD和CDBA這條線上來回。
大部分游客會在網上或者游客中心,購買天坑+地縫的門票,一起在網上買或許更便宜些。如果覺得一天來不及玩,也可以就買一個景點。
1月當然是淡季,淡季價格,天坑是95/人含景交,地縫是85/人含景交。
商量了一下,我們決定自己開車到天生三橋的入口處去。
Plan 1:如果出口B的景交,願意帶我們去地縫的入口C點,那最好了。我們一天就把天坑地縫都玩了。
Plan 2:如果出口B的景交也不願意帶冰紅茶,那麼我就帶著孩子們在那裡等待,茶爸坐景交回到入口A點,開車去接我們。然後我們第二天用同樣的方式玩地縫。
因為景交因素不定,所以我們只買了天生三橋的門票。
因為在裡面的村子里還有很多民宿客棧,所以其實路上並不只有景交才能開,很多當地車通行的。
我們就直接把車開去了天生三橋的入口,有個不大的停車場。
因為坐景交的游客多,所以停車場還是挺空的。 天生三橋的入口處,有個巨大的大黃蜂,老遠就能看到。 天生三橋有兩個入口。我們購買的95元門票,是包含了15元下行電梯費用的。所以我們從1號入口進,然後坐80米高的電梯直下谷底。
一齣電梯,眼前就是一個巨大的天生橋洞。 武隆 天生橋又名天坑三硚,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游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屬 亞洲 最大的天生橋群。
下電梯後看到第一個天生橋,就是天龍橋。
天龍橋高235米,後150米,寬147米,非常形似人工建造的橋梁。來來往往的景交,就在天龍橋上面駛過。根本讓人想象不到那是大自然形成的橋。 如果景區也有標準報名照,這個角度應該就是 武隆 的標準報名照了吧。
站在天龍橋下的臺階上就能拍到。 很驚訝,在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寒冬里,在天坑裡,還是綠意盎然的。 在天龍橋的坑底,有一座青瓦灰牆的四合院。一眼望去,在天坑非常的顯眼。 四合院名為天福官驛。始建於唐朝,原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兩地作為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郵局和驛道服務區,後來在戰火中被毀。
老謀子在拍黃金甲的時候,利用 天龍橋和天坑的特殊地形,在這個位置嚴格按照漢唐時期驛站風格重新仿建了這個古代服務區,並且命名為天福官驛。 天福官驛里的很多馬車盔甲等,都是當時拍攝所留下的道具。 大唐郵局,哈哈哈哈 天龍橋的石碑樹立在天福官驛的門外,一開始沒明白為啥。後來一回頭,明白了。 從石碑的位置,是最能看出天龍橋外形和氣勢的地方。
整個橋面都是由大自然用時光和水流雕刻而成的,實在令人感到驚奇。 繼續往前走,自然進入了天龍天坑的中心 天坑的中心有個變四中的機器恐龍。
想讓三文魚照著恐龍的樣子來一張,就像那天在 恩施 大峽谷上那樣,結果它裝傻。 機器恐龍和天龍橋,很多人來 武隆 就是為了看這兩樣。 第二座橋是青龍橋。是天生三橋中最險峻的一座。
青龍橋的名字,來源於雨後飛瀑從橋面傾瀉成霧,在陽光照射下好似彩虹中有青龍扶搖直上。
青龍橋高281日,是三座橋中最高的。
洞頂逐次崩塌的斷面呈弧形平行分佈,很清楚的向人們展示著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 在青龍橋下看天龍橋 青龍橋,加上周圍探出的石崖,以及前方的黑龍橋,組成了“神鷹天坑” 穿過神鷹天坑,我們去往第三座天生橋 第三座橋名為黑龍,雖然橋面不是最高,但橋的拱孔是是三座橋中最高的,有116米;加上黑龍橋的橋面寬度是三座橋中最大的,所以給人一種錯覺,這座天生橋最為高大。 黑龍橋的名字,古已有之,源於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條黑龍蜿蜒於洞頂。
橋洞壁上,還有幾處懸掛泉,沿著洞壁緩緩流下,在黑乎乎的橋洞里反射著洞外的光。 走出黑龍橋,感覺重返天日一般 回頭看看,黑龍橋側壁及頂部窩穴、溶孔、天鍋、流痕等溶蝕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