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7月青海-西藏-四川-甘南藏區大環游(7)康巴篇
順著印經院往上走不遠,便是 更慶寺更慶寺 ,是康區 薩迦 派的主寺,寺院不大,經堂內供奉著 薩迦 五祖,還有米拉日巴像,這是藏傳佛教白教的大祖師。寺中沒見游人,轉經者。 薩迦 派(花教),創始於1073年,因該教派主寺 薩迦 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 薩迦 (藏語意為白土)。由於該教派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 菩薩 “三怙主”的紅、白、藍三色花條,故又稱“花教”。
“花教”在形成教派體系、擴大宗教影響、伸展封建勢力過程中,出現過歷史上著名的“ 薩迦 五祖”。其中, 薩迦 四祖薩班貢噶堅贊(1182-1251年),1247年被元朝統治者召於涼州,商洽 西藏 的歸屬。之後,薩班聯絡 西藏 各個封建勢力歸順 蒙古 , 西藏 從此正式納入中央直接管轄。
薩班去世後,他的侄子, 薩迦 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忽必烈極大的恩寵,被封為“帝師”, 薩迦 派也由此成為元朝在 西藏 統治的代表。14世紀中,該派在政治上失勢,其地位被噶舉派帕竹支系所取代。
(會在後面的 甘肅 武威 篇里詳細介紹)
更慶寺 步行回到賓館,與住在對面酒店昨晚同車來的的 深圳 美女們告別後(她們要經 康定 回 成都 ,不順路了),一人來到 德格 汽車站,很小的地方沒有牌子,才十點多,工作人員說:早上六七點有,都是過路車,今天沒車到 昌都 了。
自從過了 波密 ,這種情況都已經適應了,只好來到道邊,有藏族司機湊過來問了,直達 昌都 沒車,要到 江達 轉車,但人少得下午三點多才能出發的樣子;呵呵等太長了,只好一個人順路往西走了段,看看能否給點錢搭個車,(網上各種318國道徒搭 成功 ,我就從來沒碰上過,有時給錢都不走,難道女的和小鮮肉 成功 概率高,反正我從來不考慮徒搭了)。
看著差不多的就問下,尤其藏B的,就這樣在 德格 的路邊問著等著,大約一個小時,十一點半左右,
終於有輛藏B的五菱停下,中年康巴漢子司機說:只去 江達 100元;運氣太好了,估計是返程車,就我一人,專車了哈,成交出發!
路上經常看到拉個車去聖城的藏民,有時攔車揮動手中人民幣,貌似要點路費 四川 與 西藏 就是以 金沙江 為界,沿 川藏北線 , 德格 過了 金沙江 大橋就是 江達 ,由 四川 再次進入 西藏 了。
大橋兩側的 四川 和 西藏 都需要分別檢查。 金沙江 大橋,有碉堡的西側是 西藏 ,東側是 四川 。 西藏 ,我又回來了! 比起 川藏南線 來,走 川藏北線 的人相對較少,但卻是一條艱苦卻又充滿人文故事的線路,317國道線泥石流和塌方頻繁,海拔4245米的矮拉山。 途中打卡 下午三點多到達 江達 ,簡單飯後,在藏族司機聯繫安排下,換車繼續出發前往 昌都 ,司機是個年輕藏族小伙,漢語一般,車上還有一對去 昌都 游玩的藏族夫婦帶著個小孩。
還是317國道
扎曲: 青海 玉樹 州 雜多 縣東部的水系,是 瀾滄江 上源。 晚上八點半左右,終於到達號稱‘藏 東明 珠’的 昌都 ,在繁華的 天津 廣場附近下車, 西藏 最後一站啦!
昌都 :藏語“水匯合處”之意,扎曲與昂曲在此匯合為 瀾滄江 ,1950年10月解放軍“ 昌都 戰役”擊潰藏軍主力, 西藏 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晉美談判, 西藏 承認中央主權,如今依山傍水,大樓林立,到處川菜館,感覺到了“ 重慶 ”,賓館酒店貌似不便宜,找了一圈在一家“ 成都 賓館”入住,天色已晚奔波一天,簡單逛逛飯後回賓館休息。 7月19日 昌都 瀾滄江 源頭---強 巴林 寺
昌都 坐落在群山懷中,川滇入藏的門戶, 昌都 是藏語,其意為“水匯合處”,扎曲和昂曲在此相匯為 瀾滄江 。古稱“康”,以區別於衛、藏、 阿裡 等地區,吐蕃時期,是著名的“東女國”和蘇毗王國的所在地。公元13世紀,元朝將 西藏 歸於 中國 版圖後,在 昌都 和 四川 甘孜 設置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帥府。
昌都 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這裡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漢子”稱謂。由於居住地域和社會交往的因素,自古以來, 昌都 康巴人就較早的接受了來自 青海 、 甘肅 等地的 黃河 文化,來自 四川 、 重慶 的巴蜀文化、長江文化和來自 雲南 白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並將其融入到了自有文化之中。康巴漢子性格中的豪放粗獷、熱情奔放、堅毅勇敢與這種多元文化相融匯,逐漸形成了既有多方位、多民族文化複合、又有康區獨特個性和凝重宗教色彩,具有豐富內涵和底蘊的康巴文化,併在語言、服飾、宗教、民俗等各個方面,都有其明顯區別於其他藏區文化的特殊表現。
天津 援建的 瀾滄江 天津 廣場,扎曲和昂曲在此匯為 瀾滄江 。 瀾滄江 起源地
瀾滄江 流經 緬甸 、 老撾 、 泰國 、 柬埔寨 ,由 越南 註入 南海 ,是 湄公河 上游在 中國 境內河段的名稱,是世界第七長河, 亞洲 第三長河, 東南亞 第一長河。 茶馬廣場 勝利橋 市委大樓前的 昌都 解放紀念碑。 昌都 戰役:是中央人民政府與 西藏 地方政府談判破裂後,為了排除阻力,以戰求和,儘早儘快的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維護祖國統一,解放 西藏 人民,人民解放軍被迫舉行的戰役。此次戰役消滅了藏軍主力,降低了 西藏 地方政府的士氣,從而迫使 西藏 地方政府承認中華人民 共和 國對 西藏 的主權。
1950年10月6日, 昌都 戰役的序幕拉開後至24日,共殲滅藏軍5700餘人,藏軍主力已被消滅,為 和平 解放 西藏 打下基礎。 昌都 戰役後, 西藏 上層統治集團一片混亂,發生分化,攝政達扎不體面地下臺,達賴喇嘛提前親政。達賴親政後,即於1951年2月派出 西藏 地方的全權代表5人前往 北京 ,與中央人民政府進行談判。其中,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晉美, 強 巴林 寺:康區規模最大的格魯派寺院,由宗喀巴弟子喜繞松布於公元1444年建成的, 寺內因主供
強巴( 彌勒 )佛而得名。
格魯派(黃教),是15世紀 西藏 佛教史上著名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過程中形成的,也是藏傳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個教派,因護法王 固始 汗推翻噶舉派藏巴汗而成為最大的一個教派。
藏語“格魯”意即善律,該派強調嚴守戒律,故名。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創教人宗喀巴,原為噶當派僧人,故該派又被稱為新噶當派。黃教創建了達賴、班禪兩個最大的活佛轉世系統。
格魯派六大寺院:
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合稱 拉薩 三大寺),扎什倫布寺(後藏的 日喀則 ),塔爾寺( 青海 西寧 ), 拉卜楞寺 ( 甘肅 省 夏河 縣)。
“花教”在形成教派體系、擴大宗教影響、伸展封建勢力過程中,出現過歷史上著名的“ 薩迦 五祖”。其中, 薩迦 四祖薩班貢噶堅贊(1182-1251年),1247年被元朝統治者召於涼州,商洽 西藏 的歸屬。之後,薩班聯絡 西藏 各個封建勢力歸順 蒙古 , 西藏 從此正式納入中央直接管轄。
薩班去世後,他的侄子, 薩迦 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忽必烈極大的恩寵,被封為“帝師”, 薩迦 派也由此成為元朝在 西藏 統治的代表。14世紀中,該派在政治上失勢,其地位被噶舉派帕竹支系所取代。
(會在後面的 甘肅 武威 篇里詳細介紹)
更慶寺 步行回到賓館,與住在對面酒店昨晚同車來的的 深圳 美女們告別後(她們要經 康定 回 成都 ,不順路了),一人來到 德格 汽車站,很小的地方沒有牌子,才十點多,工作人員說:早上六七點有,都是過路車,今天沒車到 昌都 了。
自從過了 波密 ,這種情況都已經適應了,只好來到道邊,有藏族司機湊過來問了,直達 昌都 沒車,要到 江達 轉車,但人少得下午三點多才能出發的樣子;呵呵等太長了,只好一個人順路往西走了段,看看能否給點錢搭個車,(網上各種318國道徒搭 成功 ,我就從來沒碰上過,有時給錢都不走,難道女的和小鮮肉 成功 概率高,反正我從來不考慮徒搭了)。
看著差不多的就問下,尤其藏B的,就這樣在 德格 的路邊問著等著,大約一個小時,十一點半左右,
終於有輛藏B的五菱停下,中年康巴漢子司機說:只去 江達 100元;運氣太好了,估計是返程車,就我一人,專車了哈,成交出發!
路上經常看到拉個車去聖城的藏民,有時攔車揮動手中人民幣,貌似要點路費 四川 與 西藏 就是以 金沙江 為界,沿 川藏北線 , 德格 過了 金沙江 大橋就是 江達 ,由 四川 再次進入 西藏 了。
大橋兩側的 四川 和 西藏 都需要分別檢查。 金沙江 大橋,有碉堡的西側是 西藏 ,東側是 四川 。 西藏 ,我又回來了! 比起 川藏南線 來,走 川藏北線 的人相對較少,但卻是一條艱苦卻又充滿人文故事的線路,317國道線泥石流和塌方頻繁,海拔4245米的矮拉山。 途中打卡 下午三點多到達 江達 ,簡單飯後,在藏族司機聯繫安排下,換車繼續出發前往 昌都 ,司機是個年輕藏族小伙,漢語一般,車上還有一對去 昌都 游玩的藏族夫婦帶著個小孩。
還是317國道
扎曲: 青海 玉樹 州 雜多 縣東部的水系,是 瀾滄江 上源。 晚上八點半左右,終於到達號稱‘藏 東明 珠’的 昌都 ,在繁華的 天津 廣場附近下車, 西藏 最後一站啦!
昌都 :藏語“水匯合處”之意,扎曲與昂曲在此匯合為 瀾滄江 ,1950年10月解放軍“ 昌都 戰役”擊潰藏軍主力, 西藏 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晉美談判, 西藏 承認中央主權,如今依山傍水,大樓林立,到處川菜館,感覺到了“ 重慶 ”,賓館酒店貌似不便宜,找了一圈在一家“ 成都 賓館”入住,天色已晚奔波一天,簡單逛逛飯後回賓館休息。 7月19日 昌都 瀾滄江 源頭---強 巴林 寺
昌都 坐落在群山懷中,川滇入藏的門戶, 昌都 是藏語,其意為“水匯合處”,扎曲和昂曲在此相匯為 瀾滄江 。古稱“康”,以區別於衛、藏、 阿裡 等地區,吐蕃時期,是著名的“東女國”和蘇毗王國的所在地。公元13世紀,元朝將 西藏 歸於 中國 版圖後,在 昌都 和 四川 甘孜 設置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帥府。
昌都 是康巴文化的發祥地,這裡的藏族常以“康巴人”、“康巴漢子”稱謂。由於居住地域和社會交往的因素,自古以來, 昌都 康巴人就較早的接受了來自 青海 、 甘肅 等地的 黃河 文化,來自 四川 、 重慶 的巴蜀文化、長江文化和來自 雲南 白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多民族文化中的精華部分,並將其融入到了自有文化之中。康巴漢子性格中的豪放粗獷、熱情奔放、堅毅勇敢與這種多元文化相融匯,逐漸形成了既有多方位、多民族文化複合、又有康區獨特個性和凝重宗教色彩,具有豐富內涵和底蘊的康巴文化,併在語言、服飾、宗教、民俗等各個方面,都有其明顯區別於其他藏區文化的特殊表現。
天津 援建的 瀾滄江 天津 廣場,扎曲和昂曲在此匯為 瀾滄江 。 瀾滄江 起源地
瀾滄江 流經 緬甸 、 老撾 、 泰國 、 柬埔寨 ,由 越南 註入 南海 ,是 湄公河 上游在 中國 境內河段的名稱,是世界第七長河, 亞洲 第三長河, 東南亞 第一長河。 茶馬廣場 勝利橋 市委大樓前的 昌都 解放紀念碑。 昌都 戰役:是中央人民政府與 西藏 地方政府談判破裂後,為了排除阻力,以戰求和,儘早儘快的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維護祖國統一,解放 西藏 人民,人民解放軍被迫舉行的戰役。此次戰役消滅了藏軍主力,降低了 西藏 地方政府的士氣,從而迫使 西藏 地方政府承認中華人民 共和 國對 西藏 的主權。
1950年10月6日, 昌都 戰役的序幕拉開後至24日,共殲滅藏軍5700餘人,藏軍主力已被消滅,為 和平 解放 西藏 打下基礎。 昌都 戰役後, 西藏 上層統治集團一片混亂,發生分化,攝政達扎不體面地下臺,達賴喇嘛提前親政。達賴親政後,即於1951年2月派出 西藏 地方的全權代表5人前往 北京 ,與中央人民政府進行談判。其中,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晉美, 強 巴林 寺:康區規模最大的格魯派寺院,由宗喀巴弟子喜繞松布於公元1444年建成的, 寺內因主供
強巴( 彌勒 )佛而得名。
格魯派(黃教),是15世紀 西藏 佛教史上著名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過程中形成的,也是藏傳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個教派,因護法王 固始 汗推翻噶舉派藏巴汗而成為最大的一個教派。
藏語“格魯”意即善律,該派強調嚴守戒律,故名。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創教人宗喀巴,原為噶當派僧人,故該派又被稱為新噶當派。黃教創建了達賴、班禪兩個最大的活佛轉世系統。
格魯派六大寺院:
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合稱 拉薩 三大寺),扎什倫布寺(後藏的 日喀則 ),塔爾寺( 青海 西寧 ), 拉卜楞寺 ( 甘肅 省 夏河 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