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盡頭 - 2018年帕米爾高原行記(上)
↑伊什卡辛 ↑噴赤河 風雲突變,實際上夏季的帕米爾高原天氣穩定,白天干燥雨水少,這樣變化的天氣我們也只遇到過這一次。
今天我們沿著噴赤河走的這一段,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我們由北向南走,河水由南向 北流 。之前說過,噴赤河是民國西極,而噴赤河這麼長,到底民國西極到哪裡呢?就是噴赤河由南向北這一段。 中國 地圖規定, 新疆 全圖必須標註這一段,似有勿忘故土之意。
↑來自網絡 晚上入住 塔吉克斯坦 最南端的小鎮Ishkashim伊什卡辛,這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村鎮,其東邊舊時 大名 鼎鼎的瓦罕走廊。在噴赤河對岸也有一個同名小鎮,兩岸之間有一座橋相連,這座橋是噴赤河上幾座橋梁之中唯一的國際關口,是游客進入 阿富汗 旅行最方便的 通道 。以前每周六這裡還有一個邊境集市,可惜3年前就關閉了。而河對岸的伊什卡辛很可能是西域古國護密國的都城。
↑來自網絡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在噴赤河邊行走,近距離接觸 阿富汗 ↑伊什卡辛 今天入住的民宿照樣收拾得很乾凈,主人一家勤勞手巧。餐廳還有電視,當晚我們最後一次觀看了本屆世界杯的直播比賽。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第二天早餐後我們到附近的幼兒園參訪,給小朋友們分發我們帶來的文具,她們非常開心。小朋友們自己也在幼兒園玩了一會。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Day 4: Ishkashim - Langar ↑瓦罕走廊 伊什卡辛還是著名的瓦罕走廊的西部入口,此地向東,就是瓦罕。通常游客到霍洛格申請 阿富汗 簽證後來到伊什卡辛,通關進入 阿富汗 ,再進入瓦罕走廊,這裡是全世界徒步者心目中的勝地。瓦罕走廊現在是 阿富汗 這個世界上最偏遠國家之中的最偏遠的地方之一,也是飽經戰亂的 阿富汗 最寧靜的一塊凈土,號稱“隱藏的天堂”!
↑來自網絡 瓦罕走廊(波斯語:واخان)又稱 阿富汗 走廊、瓦罕帕米爾、 阿富汗 帕米爾,是 阿富汗 巴達赫尚省至 中國 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 興都庫什山 脈北段之間的一個山谷。歷史上是古 絲綢之路 的一部分,也是華夏文明與 印度 文明交流的重要 通道 。 ↑來自網絡 瓦罕走廊北依帕米爾高原南緣與 塔吉克斯坦 相鄰,南傍 興都庫什山 脈東段與 巴基斯坦 及巴控克什米爾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 中國 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瓦罕走廊長約400公里,東西走向,其中在 中國 境內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3至5公里,最窄處不足1公里;其餘300公里在 阿富汗 境內,最寬處約75公里。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瓦罕河由西向東流160公里後,在當地主要村莊卡勒尼亞茲貝格(Qal'eh-ye Niaz Beyg)附近註入帕米爾河。 ↑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深居內陸,地勢高峻,為高原氣候和高山氣候類型。瓦罕走廊廊主要城鎮有瓦罕、蘭 加爾 等,人口均在1萬人以下。大部分地區都是乾旱缺水的沙漠,僅有極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飯。瓦罕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帶零星分佈著一些高山牧場,雨季時易遭山洪襲擊。季嚴寒,夏季涼爽。平均氣溫夏季8.9℃,冬季零下21℃,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山區冬季長達7~9個月,積雪深2米左右,山谷大雪封凍,山峰終年積雪。阿姆河的源頭瓦罕 河源 自帕米爾高原東南部和 興都庫什山 脈海拔4900米的山嶽冰川, 長約220千米,由東向西流,與北面源出帕米爾高原的帕米爾河匯合後稱噴赤河。瓦罕山綿亘於兩河之間,長160千米,平均海拔約5 000米,最高點海拔6 281米。
今天我們沿著噴赤河走的這一段,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我們由北向南走,河水由南向 北流 。之前說過,噴赤河是民國西極,而噴赤河這麼長,到底民國西極到哪裡呢?就是噴赤河由南向北這一段。 中國 地圖規定, 新疆 全圖必須標註這一段,似有勿忘故土之意。
↑來自網絡 晚上入住 塔吉克斯坦 最南端的小鎮Ishkashim伊什卡辛,這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村鎮,其東邊舊時 大名 鼎鼎的瓦罕走廊。在噴赤河對岸也有一個同名小鎮,兩岸之間有一座橋相連,這座橋是噴赤河上幾座橋梁之中唯一的國際關口,是游客進入 阿富汗 旅行最方便的 通道 。以前每周六這裡還有一個邊境集市,可惜3年前就關閉了。而河對岸的伊什卡辛很可能是西域古國護密國的都城。
↑來自網絡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在噴赤河邊行走,近距離接觸 阿富汗 ↑伊什卡辛 今天入住的民宿照樣收拾得很乾凈,主人一家勤勞手巧。餐廳還有電視,當晚我們最後一次觀看了本屆世界杯的直播比賽。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第二天早餐後我們到附近的幼兒園參訪,給小朋友們分發我們帶來的文具,她們非常開心。小朋友們自己也在幼兒園玩了一會。 ↑伊什卡辛 ↑伊什卡辛
Day 4: Ishkashim - Langar ↑瓦罕走廊 伊什卡辛還是著名的瓦罕走廊的西部入口,此地向東,就是瓦罕。通常游客到霍洛格申請 阿富汗 簽證後來到伊什卡辛,通關進入 阿富汗 ,再進入瓦罕走廊,這裡是全世界徒步者心目中的勝地。瓦罕走廊現在是 阿富汗 這個世界上最偏遠國家之中的最偏遠的地方之一,也是飽經戰亂的 阿富汗 最寧靜的一塊凈土,號稱“隱藏的天堂”!
↑來自網絡 瓦罕走廊(波斯語:واخان)又稱 阿富汗 走廊、瓦罕帕米爾、 阿富汗 帕米爾,是 阿富汗 巴達赫尚省至 中國 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 興都庫什山 脈北段之間的一個山谷。歷史上是古 絲綢之路 的一部分,也是華夏文明與 印度 文明交流的重要 通道 。 ↑來自網絡 瓦罕走廊北依帕米爾高原南緣與 塔吉克斯坦 相鄰,南傍 興都庫什山 脈東段與 巴基斯坦 及巴控克什米爾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 中國 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瓦罕走廊長約400公里,東西走向,其中在 中國 境內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3至5公里,最窄處不足1公里;其餘300公里在 阿富汗 境內,最寬處約75公里。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瓦罕河由西向東流160公里後,在當地主要村莊卡勒尼亞茲貝格(Qal'eh-ye Niaz Beyg)附近註入帕米爾河。 ↑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深居內陸,地勢高峻,為高原氣候和高山氣候類型。瓦罕走廊廊主要城鎮有瓦罕、蘭 加爾 等,人口均在1萬人以下。大部分地區都是乾旱缺水的沙漠,僅有極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飯。瓦罕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帶零星分佈著一些高山牧場,雨季時易遭山洪襲擊。季嚴寒,夏季涼爽。平均氣溫夏季8.9℃,冬季零下21℃,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山區冬季長達7~9個月,積雪深2米左右,山谷大雪封凍,山峰終年積雪。阿姆河的源頭瓦罕 河源 自帕米爾高原東南部和 興都庫什山 脈海拔4900米的山嶽冰川, 長約220千米,由東向西流,與北面源出帕米爾高原的帕米爾河匯合後稱噴赤河。瓦罕山綿亘於兩河之間,長160千米,平均海拔約5 000米,最高點海拔6 28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