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西安,神都洛陽(早秋,西安洛陽+河南省博,溯尋歷史之旅)













精神食糧補充完畢之後,需要補充一下物質食糧,先吃飯。
🍚 老魏家涼皮
以下全部四星好評,南方人在 西安 的第三天已經不想吃麵食,要吃大米!



儘管,儘管最後拿出來的三件國寶: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杜虎符、《闕樓儀仗圖》,稍稍有那麼一點點不夠份量,但是,但是,可能是因為聰明人都要低調啊,國博在冷眼旁觀。
總之,館藏文物一百七十餘萬件的陝歷博還是非常值得現場一探的。

請再翻慢一點
那麼厚一本時間
我像枚書簽守在故事里做一個伴
享詩人般孤單
與歲月徹夜長談
只有你有幸一覽無數 江山
一眼千年
相隔千年宛如初見
夢見你千萬遍
只想觸摸你五官
一眼千年
沉默也勝萬語千言
只有你有幸能描述這光陰似箭
一眼千年
時空旋轉飛逝如電
夢見你千萬遍
只想觸摸你五官
一眼千年
無言也勝萬語千言
足以帶給我多少次的滄海桑田


鼎內壁共鑄銘文四行,28字,大意是說:某年八月初,王薑將原賜予師櫨的土地收回,改賜給旟,旟做此鼎紀念。旟鼎的意義在於,它反映了西周時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占有制形式。王可以將土地賜予你,也可以收回,王才是土地的所有者,你不是,王就是這麼任性。

青銅鼎內有279字銘文,是 陝西 出土的西周晚期銅鼎中銘文最長的,記錄了周朝與獫狁交戰的一次艱難勝利,大將多友用周厲王賞賜的青銅鑄造了這件多友鼎。

鼎內207個字,記錄了3000年前西周時期一個叫裘衛的人與邦君厲因交換土地而產生的一場官司。裘衛,裘是古代為王室管理裘皮的小官,衛是名字。以裘衛的資歷本沒有資格得到土地分封,但很明顯裘衛通過一些手段擁有了一些私有的土地,而且裘衛先生應該是打贏了官司,於是很嘚瑟的鑄鼎將整個事件的過程記錄了下來。
聯繫之前旟鼎的故事,也就是說,周武王創建的土地分封制度此時已名存實亡。

杜虎符為戰國時期至秦朝文物,1975年出土 陝西 省 西安 市南郊北沈家橋村。據說是 陝西 歷史博物館花50元從 西安 農民楊東鋒手上收購的。杜虎符是在秦惠文君在位時鑄造的,現存的為左半符,虎作行走狀,昂首,尾巴蜷曲。

第二展廳:大漢雄風

1968年 咸陽 一名小學生在路邊撿到,其父送至博物館。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枚漢代皇后玉璽,通體為 新疆 和田 羊脂玉所作,上刻有一螭虎,象徵著王權。

2\. 鎏金銀竹節銅熏爐
未央宮原物, 平陽 公主的熏爐。下方底座上有兩條龍咬著竹柄,竹柄上有三條龍頭頂著博山熏爐,熏爐一圈的花紋上還有四條龍。一共九條龍,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

中國 最牛老丈人獨孤信的私人印章。煤精石刻制的印章,共有26個面,其中14個面刻有文字。

第三展廳:盛唐氣象

全國唯一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的唐三彩。駱駝背上坐了七個男子,手裡拿著不同的樂器,中間的女性正在表演,駱駝也曲頸向天引吭高歌,儼然是一副流動表演團的景象。

構造奇特,匠心獨具,壺身沒有蓋子,水從下方倒註流入。集靈氣、霸氣、美艷於一身,是耀州窯罕見的精品。

烏黑的釉面上有無數個閃著 光澤 的小圓點,像是晶瑩的油滴,燒制這種釉彩的 成功 率極低,需控制在1100攝氏度時才會出現。盛茶閃金光,盛水閃銀光,胎體厚重,低調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