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我們在冰島和北歐旅行(三):挪威,只要天晴,便是美景











“也許只是些雞肋而已。”我安慰自己說。
然後我們就去了 挪威 的王宮。 十三. 奧斯陸的王宮,很有簡約的風格挪威 是國王,還不是皇帝,所以是王宮而不是皇宮。
王宮的規模不大,主體是一排淡黃色的大樓,設計簡潔,線條流暢,沒有浮雕、壁畫之類的繁複的裝璜和裝飾,很有 北歐 簡約的風格。大樓前有個廣闊的三角形的國王廣場,廣場的中央有一尊國王卡爾·約翰十四世戎裝騎馬的銅像。廣場的兩邊綠樹成蔭,游人就沿著廣場邊的小徑來到王宮大樓的背後,游客如果想參觀王宮內部,入口就在大樓的背面。



參觀的入口處也有衛兵,卻是一個女兵,穿著同樣的裝束,也扛著一把槍。



大樓後的這片後花園,相當於御花園了。但這個御花園也是“簡約”的風格,除了草地,樹叢,可能有些花,就沒有什麼可看的了。
直到今天, 挪威 王宮還是哈拉爾國王的辦公地。
據說,每當哈拉爾國王在王宮中時,王宮屋頂上都會升起紅底金獅的皇家旗幟。
我沒有註意那天王宮屋頂上有沒有這面紅底金獅的旗幟,因為我知道,就是他在,我也不可能見到他,就像你進了 中南 海參觀也見不到任何一個 中國 的領導人一樣。所以,他在與不在,又有什麼關係呢?除非是在5月17日那一天,只有在這天, 挪威 的國慶節,國王才會出現在王宮陽臺上,向廣場上的游行隊伍揮手致意。

挪威 王宮正門正對著卡爾·約翰大街,這是 奧斯陸 最繁華的街區之一。我們沿著卡爾·約翰大街步行10分鐘左右,路過國家大戲院,繞了兩個彎兒就到了市政廳。



市政廳是一幢磚紅色的雙子樓,也被稱作“雙塔紅磚”。樓前有一個寬闊的圓形磚地廣場。廣場的兩側,圓弧型的樓房像兩條伸出來的環抱的手臂。樓房的底層都是商店,飲食店和咖啡店會把桌椅放在門外的廣場上,提供美味的食物和溫暖的陽光。




U字形的雙子樓中間相連的部分是市政廳的入口。市政廳的一層有一個寬敞的長方形大廳。大廳的正面牆上,一幅巨大的壁畫,從二層一直延伸到房頂,描述了 北歐 的富饒女神弗雷亞帶領 挪威 人民從野蠻走向文明的過程。大廳的左右兩側,也畫滿了壁畫,不過我沒有再去瞭解是什麼意思。

碼頭充滿了舊時 歐洲 的氣息。我看著,突然就想起了曾經玩過的一款游戲 - 大航海時代。那個時候, 奧斯陸 的市長應該就是站在這樣的窗口,俯視著忙碌的港口,志滿意得地看著那些進進出出的船隻,為這個城市帶來無窮的金幣和財富。
大廳里的這座頭像就是1915年剛剛退休的 奧斯陸 市長Hieronymus Heyerdah的。正是他提議在皮珀灣(Pipervika),也就是這個地方,建一個市政廳。


我看過一些介紹 奧斯陸 市政廳的博客和游記,他們都上了二樓還進入了 和平 獎的頒獎大廳。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次居然都封住了,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吧! 十五. 奧斯陸歌劇廳,歡迎登上屋頂通常來說,你要是擅自登上一棟著名建築的屋頂 - 例如 悉尼 大劇院、 英國 皇家大劇院、 上海 大劇院等等,估計會被人立即趕下來,有很大的可能還會被請去喝茶。但在 奧斯陸 ,有這麼一棟建築,極其有名,卻在它的旅游指南中說:“歡迎登上屋頂”。它就是 奧斯陸 歌劇院。
為什麼不能將登山的概念應用在建築上? 挪威 多山,在 挪威 登山也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於是 挪威 建築公司Snohetta的實際是腦洞大開,設計了這座“歡迎登上屋頂”的歌劇院。
奧斯陸 歌劇院有多有名?指南上有這樣一句話可以說明:來到新歌劇院也就宣告著您真正來到了 挪威 。這就是游客們常說的:不到xx,就等於沒有到過xx。指南還說,任何一位到 奧斯陸 的人都會想到此參觀,爬上這座被 英國 衛報著名設計評論家Jonathan Glancey稱為‘Snohetta的 大理 石山’的建築。
從劇院外面看,最顯著的特征是白色的斜坡狀石制屋頂。屋頂從 奧斯陸 峽灣中拔地而起,如時代周刊的Richard Morrison所說,讓她看起來就像一座出水的冰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