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我們在冰島和北歐旅行(三):挪威,只要天晴,便是美景





那是在某一段路上,我不知道具體是在哪裡,路肩上長滿了爛漫的黃芯白瓣的小野菊。在這些野菊的下麵,是一片藍色的峽灣。 路邊極少見地出現了一片平地,沙石地的邊緣一輛轎車停在沙石地上,車的前門打開著,但車裡面卻沒有人。那一瞬間,我的腦中第一個出現的念頭居然是“會不會有凶殺案?”第二個念頭是“人也許在后座。”

我輕輕啜了口咖啡,微澀的熱流緩緩流入胃里,令我感到一陣溫熱和舒適。我看著窗外,卻什麼也沒看進眼裡,腦子裡仍在想著那輛車。
在影視劇里如果出像這樣的畫面,十有八九一定是出事了。我瞟了一眼同伴,覺得他們應該跟我有類似的想法,臉上的表情都有些嚴肅。我們下了車,慢慢走近那輛敞著門的轎車,眼光猥瑣地漂移著,不敢直視,唯恐在車廂里看到什麼不能接受的畫面。
車裡什麼也沒有,既沒有活人,也沒有死人,沒有血跡,甚至沒有凌亂的,搏鬥過的痕跡。大家很明顯地都暗暗地長出了一口氣,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
“怎麼沒人啊?”
“車門也不關,不怕丟東西啊!”
“人家文明程度高唄,路不拾遺嘛。”
但人去哪了,總是一個問題,總不會這是一輛被拋棄的車子吧。然後,我們就看見了車子的前方有一條碎石路,長長的,向下伸向那片峽灣,但又在下方轉了個彎,看不見了盡頭。碎石路的路口橫著一條手指粗細的鐵鏈攔住了去路。
“這應該是攔車子的。人可以走。”同伴說著,便鑽了過去。隨後我們也魚貫而入,順著下坡路走了下去。轉過碎石路上的那個彎,小路又在眼前遠遠地延伸下去,這次看得清楚,一直伸到海水之中。

我們裝作什麼也沒看到,無目標地往遠處的峽灣張望了幾下,便自然而又快速地退回到公路上。然後上車、啟動,沒有一絲猶豫地疾馳而去,把那輛敞著車門的轎車遠遠地、永久地拋在了身後。
不知道這兩個人有什麼感覺,倒是我們這些 中國 人感到了或多或少的窘迫和尷尬,就好像是自己在裸泳被人看見了一樣。我暗暗嘆了一聲,又喝了口咖啡,目光聚焦到海邊公路上疾馳而過的汽車,不由又想起昨天 挪威 的公路。
挪威 西海岸的道路多山路,道路兩側或高山或峽灣。道路普遍狹窄,哪怕是E13這樣的 歐洲 公路,也是非常的狹窄 - 窄窄的,比一輛小車寬不了多少的兩車道。更有眾多的急彎,無數的隧道。這還是兩位數的公路。那些三位數的道路(我們昨天走的大部分都是這種道路),更是令人膽顫:整條道路就是正正好好兩輛車的寬度,道路中間沒有分道線,道路兩側也沒有人行道或者寬一點的路肩,會車的時候,車子往兩側靠的很近,就像馬上要靠刮到路邊直立的山壁上一樣。 挪威 人開車快,轉彎也不怎麼減速,呼嘯而來,錯車的時候令人心驚膽戰,要是迎面過來的是一輛寬大的房車或者卡車,更是會令車裡的人不由地屏住呼吸。

我喝下了最後一口咖啡,像是要再一次鎮壓住心裡泛起的那絲心悸。
艾玉蘭真的很小,最多一個小時就逛完了。鎮上總共只有兩家酒店,三家餐廳和一個超市。居民的住宅都散落在道旁和山坡上,非常的漂亮。我們住的酒店就在峽灣邊上,推開房間的窗就能看到峽灣,也算是海景房了。當然酒店的價格也不便宜,可以說比較貴,當然酒店的風景、設施和服務都是比較正常的。之所以說是正常,是因為昨天在勒爾達爾,我們住的酒店有些小小的”不正常“。













在我的旅行生涯中,也曾遇到過需要自助的酒店,一般只局限於洗浴用品的收集,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了,但我確實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自助的酒店。真是令人記憶深刻。
晚餐的時間終於到了。 艾於蘭 的物價就是比勒爾達爾高。一份套餐包括一份豬排或者魚的主菜和一份甜點,同樣有免費的咖啡和茶水,要225個 挪威 克朗。我想這一定和季節有關。

我們選擇走哈當高原的原因是因為在後面的行程中,還有很長的路是沿著峽灣的道路。當然這樣一來,路程是遠了不少。但是哈當高原是 歐洲 面積最大的山地平原,也是 北歐 擁有馴鹿最多的地區,有著無數的高原景色如雪山、如瀑布,如湖泊,如沼澤,還有野生馴鹿(當然要看到野生馴鹿光是憑運氣估計也是不行的),就沖這一點,繞點路也是值得的。

走峽灣的景觀路線圖

走哈當高原路線圖

有問題的時隧道。前面說到過, 挪威 有很多的隧道。 挪威 的隧道可比不上國內高速公路上的隧道,不單是黑漆漆的,而且還會有一些急彎,更要命的是居然有一條隧道里還有一座環島,然後分成兩條隧道。雖然都有標誌牌指出隧道通往的城市,可我們中間又有誰會認得那些 挪威 文呢?有誰對 挪威 的城市有那麼熟悉呢?即使是英文,在那樣的快速中,在那樣的措手不及中,又不能停下車來查看地圖找到牌子上寫著的城市,那如何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而隧道,毫無疑問的原因肯定是為了省錢。至於有沒有考慮到那些對 挪威 比較陌生的外來人會不會手足無措,進而想到在漆黑的隧道里這樣的手足無措會不會帶來危險,善意地想來,在設計時一定是沒有註意到這一點。
中午時分,我們到達哈當 厄爾 自然中心博物館。我們在博物館門口張望了一下,因為搞不清楚是否要買票,也因為估計看不懂什麼,便就徑直去了博物館對面的紀念品商店。

當我們兩個揣著挑選的明信片,郵票和冰箱貼走出紀念品商店的門口時,卻看見同伴夫妻正被攔在博物館的門口,一臉悻悻然地付錢。原來就在我們因為搞不清楚狀況而沒有進博物館時,這兩位卻一路暢通,又糊裡糊塗地逛了一圈,然後就在他們準備出門時,被攔了下來,要求買票 - 130個 挪威 克朗一個人。我想這就是 北歐 這邊與國內的不同了:記得在 冰島 有一次在一個景區停車,沒有欄桿,沒有收費亭,沒有任何阻攔,我們就停了車。可是當我們再次回到停車場的時候,卻發現車窗前的雨刮器下夾著一張黃色的紙片,上面文字的意思大意是:立即去交停車費,否則如何如何云云。把我們幾個真是唬了好大的一跳,唯恐不小心違反了什麼律法。這次的博物館也是一樣,沒有門衛,沒有檢票亭,你得自覺地找到某個角落裡的某個人去買票。完全不像國內,只要是沒有驗票的,就一定是免費的。
當我們詢問同伴博物館裡面怎麼樣時,同伴臉色陰沉地,含含糊糊地回答說還可以。於是,我們便都心知肚明,從此再也不提及此事了。260個 挪威 克朗並沒有什麼,只是這種被坑的感覺一定是糟透了。
進入哈當高原之路後,天開始陰了下來,連著7號公路上一個著名的瀑布也顯得暴烈了起來。洶涌的水流從山上分成兩路,挾裹著蒸騰的水汽,咆哮著俯衝而下。而後從橫跨的公路橋的橋洞里急沖而過,沖刷在佈滿了嶙峋石塊的河流中。這時的水流已不再狂暴,但仍然激昂,它們或翻滾,或繞行,不停歇地越過河床里的巨石向下游衝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