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未見的英倫】 之 留學一年,我在倫敦看過的那些風景(1000+精選照片 & 眾多獨家經歷)




從格林公園再向西走,穿過馬路,就是威靈頓凱旋門(Wellington Arch)了。這座矗立於海德公園角岔路口的拱門是1826年為了紀念威廉頓公爵在 滑鐵盧 戰役中擊敗拿破侖率領的法軍而建,同時頂部裝飾有 歐洲 最大的銅雕—— 和平 天使乘駟馬戰車報信。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凱旋門內設有 倫敦 最小的警察局,現在這裡作為English Heritage旗下的景點被改成了三層展廳。



穿過凱旋門就進入了海德公園(Hyde Park)。海德公園占地面積達到145公頃,是 倫敦 市中心最大的露天場所,同時可能也是世界上通過大眾媒介建構起來的最有名的公園之一。亨利八世於1536年從教會手上沒收了這塊土地,之後這裡一度是狩獵場所,後來又成為決鬥、處決犯人以及賽馬的地方。1851年的世界博覽會就是在這裡舉辦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公園也曾經被改造成土豆種植園。

海德公園基本算是所有 英國 園林的一個縮影,即模仿自然生境,以大草坪、林地、湖泊為主題區分園內不同地塊,併在一些地方設有主題花園、展覽館,同時許多野生動物散佈於整個公園內。

沿著園內的蛇形湖向西,穿過一條公路,就到了與海德公園相連的肯辛頓花園(Kensington Gardens)。肯辛頓花園是肯辛頓宮的一部分,因此也經常被與戴安娜王妃聯繫在一起。園內有戴安娜紀念噴泉,這是一座由545塊 康沃爾 花崗岩組成環形噴泉,泉水來自地下100多米處的白堊蓄水層,並最終註入低處的水池。


一路向西,海德公園內茂密的林地終於被肯辛頓花園的大草坪所替代。抵達圓形池塘的時候已經接近日落,天上的雲慢慢多了起來,但落日餘暉依然能穿透薄薄的雲層,給湖面撒上一片暖色。



拐彎向南,尋找公交車站坐車回家,卻遠遠看見了阿爾伯特紀念碑。起初我詫異於為什麼這座外觀酷似泰式涼亭的建築會坐落於此、還建得這麼大。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座 維多利亞 時代的建築是為了紀念 維多利亞 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爾特意建造的,並位於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正對面。鑲嵌 馬賽 克和 金邊 的拱門、以及細節處的繁複工藝都讓這座建築顯得無比奢華,然而在我眼中這座紀念碑還是很有 東南亞 風格。






從首相府邸旁的皇家騎兵閱兵場,到落日下的阿爾伯特紀念碑,西區公園的穿越到這裡就算走完了。再往南,就是博物館區了。而西區公園的精彩,在這次穿越中也只是初露崢嶸。之後的幾個月里,每當天氣晴好,我總會挎著相機重走這段路。而公園裡的野生動物們,也是除了英式公園的造景理念外最靈動也最能為我帶來新奇感的存在了。
【實用信息】
衛兵博物館(The Guards Museum)
票價:成人£8.00;65歲以上老人:£5.00;退役軍人:5.00;學生:£5.00;現役軍人:£2.00;現役衛兵:免費;16歲以下兒童:免費
開放時間:周一到周日 10:00 - 16:00(15:30後停止入場)
官方網站: ******
地址:Wellington Barracks, Birdcage Walk, London, SW1E 6HQ
【St. Patrick’s Day】聖帕特裡克節(St. Patrick's Day)是為了紀念 愛爾蘭 守護神聖帕特裡克而設立的,隨著 愛爾蘭 民族在全球範圍內的遷徙,如今在每年的3月17日全球的許多城市中都會舉辦相關的慶祝活動。關於聖帕特裡克的身世有多種說法,但唯一沒有分歧的是通過他的努力, 愛爾蘭 人、 威爾士 人、 蘇格蘭 人等 凱爾 特族系逐步放棄了原先信仰的 德魯 伊教,改信天主教,從此成為文化上的“ 歐洲 ”的一部分。
聖帕特裡克節起源於5世紀末的 愛爾蘭 ,如今已成為 愛爾蘭 的國慶節。隨著 愛爾蘭 後裔遍佈世界各地,聖帕特裡克節如今在許多歐 美國 家也成為了主要節日之一。聖帕特裡克節的傳統顏色為綠色(這也是整個 愛爾蘭 島的代表色),而在慶祝節日的現場,還能見到許多與 愛爾蘭 神話和民風民俗相關的元素, 比如 凱爾 特風格的紋飾以及印著琴酒圖案的帽子。

這是我在 英國 觀看的第三場大型游行。同時,由於節日起源的宗教屬性以及游行本身的娛樂性質,我也得以看見不少 愛爾蘭 傳統元素以及經過幽默化加工的時政熱點。而所有游行小隊呈現的主題,大致可以被分為三類:
1.時政
在 英國 ,沒有什麼時政內容是不可以通過幽默的方式以及群眾化的參與表達出來的(雖然以今天的角度來看,這也反映了政治娛樂化的問題)





2.文化
除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 愛爾蘭 元素以及聖帕特裡克節期間人們對綠帽子的熱愛之外, 愛爾蘭 文化的很多內容和符號其實都源於 凱爾 特文化。因此,在這樣的慶典上見到 凱爾 特文明的元素,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