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未見的英倫】 之 留學一年,我在倫敦看過的那些風景(1000+精選照片 & 眾多獨家經歷)



在1月快要結束的時候,雖然早晚的天氣還是很冷,但這種寒冷中已經潛藏著一股暖意。陽光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有些晴天的傍晚走在街上會有一種恍若 松江 早春的感覺。溫暖潮濕的空氣中也催開了一些早春的宿根花卉,隨著公園裡的黃水仙逐漸綻放,Tesco里也有一捆一捆的黃水仙切花開始上架。有時買完食材看到這些切花,不由會想起網上盛傳的國人誤將黃水仙當做蒜薹食用導致中毒,進而引得一眾 英國 超市不得不緊急使用中文製作警示牌的故事,不禁莞爾。
【實用信息】
Visit London: ******
這是一個專門介紹 倫敦 吃喝玩樂且包含各種旅行常用信息的網站,其中有一個頁面(Special events in London: ****** )是專門介紹 倫敦 的各項節慶、游行和活動的。
【倫敦博物館】在 倫敦 規模較大的博物館中, 倫敦 博物館可能是最不引人矚目的那一個。作為一家主打 倫敦 這座城市和區域歷史的博物館, 倫敦 博物館坐落在City of London的 西北 角,花園裡還保留了一段 羅馬 時期的城牆。
由於在第一學期的課程中選修了一門與Tate合辦的Inside Today’s Museum的課程,同時也想在日後奔赴那些知名博物館前先熟悉一下 英國 博物館的策展模式和敘事方式,我在寒假結束前特地前去 倫敦 博物館轉了一圈。
事實證明,這個博物館里的內容比我預想的要多,僅僅是館內關於古代部分的陳列我就逛了三個小時,最後分別去了三次才把整個館看完。後來我也確實摒棄了一次吃透一家大型博物館的想法,而是將其視為校園一般的開放場域,想去或是路過的時候都可以去逛一逛。




















總的來說, 倫敦 博物館內雖然沒有像 大英 博物館內那樣群星薈萃的重量級展品、也沒有如自然歷史博物館內能吸引一群小朋友駐足旁觀的恐龍骨架,但這座博物館內詳盡、甚至顯得有些啰嗦的對 倫敦 歷史的闡釋和還原還是能讓人收穫許多僅僅是去旅游景點打卡所無法獲知的信息。同時,館內的互動體驗和自主學習設施也都與我寫論文期間所查閱的文獻里關於參與式學習、博物館在社群中的作用等部分聯繫了起來。所以,逛博物館看的不僅僅是展品吶。
【實用信息】
票價:免費
開放時間:周三到周日 10:00 - 17:00
官方網站: ******
地址:150 London Wall, London, EC2Y 5HN
【Battersea Park】進入新的一年, 倫敦 的天氣也從之前一貫的陰冷逐漸變得暖和起來。有時一天如四季,但風卻一直都很大。為了繼續推進我當初給自己定下的“力爭每個周末都去解鎖一個新地標”的計劃,同時去看看之前在 倫敦 博物館內所見的Battersea Shield的出土區域,1月22日下午,我終於剋服自己的懶癌,去Battersea Park逛了三個小時。



Battersea Park是一片位於市區南部、但知名度卻遠低於西區那些公園們的一片廣袤綠地,但未曾想園中的湖面因連日的低溫幾乎已全部結冰,僅留下的少數區域並未凍結,因此為我拍攝各種水鳥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現在回想起來,在 英國 的公園裡拍花和觀鳥似乎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了。然而略顯遺憾的是,除了西區的幾所知名公園外,其餘位於 倫敦 的公園在我造訪時因季節關係都略縣蕭瑟(等到天氣回暖它們不蕭瑟的時候,我的註意力已經轉向 倫敦 之外了)。
從公園出來,跨過一座小鐵橋就到了切爾西區。這裡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片大片暖色調的公寓和小別墅,散髮著優渥和富貴的氣息。那天的空氣不是太好,但夕 陽西 下時塵埃的散射和斑駁的光影卻也為畫面增添了許多懷舊與歷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