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未見的英倫】 之 留學一年,我在倫敦看過的那些風景(1000+精選照片 & 眾多獨家經歷)
↑泰晤士河 ▲從薩瑟克橋下眺望塔橋,以及 貝爾法斯特 號戰艦
其實那天所走的線路和所拍攝的內容,無非也就是 泰晤士 河兩岸平時上學放學路上所見到的。但是如今回想,這種日常掃街式的拍攝,其實在我整個留英生活中是非常少的,所以當我現在翻看起當時的照片、尤其是相機所拍攝的照片,往往發現很多處於生活半徑中的內容都是缺失的。 ↑泰晤士河 ▲ 倫敦 橋醫院的大樓,裡面現在已經不是醫院了,但還是為瑟瑟寒江貢獻了一抹暖色 ↑倫敦塔 ▲ 倫敦 塔旁的溜冰場 ↑倫敦塔 ▲ 倫敦 塔城 牆上的燈光秀
從 倫敦 橋上走過,沿著 泰晤士 河的北岸一路往西,一直走到千禧橋,下河灘拍攝,然後再折回。過了 倫敦 橋之後向東一直走到塔橋,然後在塔橋上拍攝 泰晤士 河夜景,之後從 泰晤士 河南 岸的市政府邊的聖誕集市一路走回宿舍。 ↑泰晤士河 ▲冬夜裡 泰晤士 河北 岸的 倫敦 金融城 ↑泰晤士河 ▲用長焦鏡頭看到一棵聖誕樹,還有依然亮著燈的寫字樓 ↑泰晤士河 ▲感覺 英國 的寫字樓挺喜歡用暖色的燈光,在夜間看上去倒也自成風景 ↑泰晤士河 ▲ 泰晤士 河北 岸的塔弔與步話機樓 ↑泰晤士河 ▲清冷的 倫敦 冬夜,靜靜佇立的 倫敦 塔 ↑泰晤士河 ▲南岸的聖誕集市 ↑泰晤士河 ▲美食美酒以及音樂是屬於他們的,而我,該回宿舍做晚飯去了
或許是因為整個 倫敦 的冬天漫長而寒冷,也或許是當時面臨第一波大規模的學術寫作,所以整個冬天,我的心情可能都是緊張、沉悶且略帶疲憊的。當時的我似乎並沒有找到 倫敦 冬天有哪些特別好看或是特別好玩的東西,就連曾經種過草的 牛津 街、攝政街亮燈儀式也沒有去看。當時每次都想著以後總有機會去看,結果一直再拖,直到裝飾全都撤走我也僅僅只是在公交車的上層看過一次。 ↑泰晤士河 ▲ 倫敦 市政府大樓夜景
成功 度過了 倫敦 冬天的精神攻擊也就意味著第二學期的開始。隨著春天的臨近,整個人也像是長舒了一口氣似的放鬆了下來,心情也隨之明媚了很多。再之後,隨著春暖花開,我也逐漸開始了放飛自我、同時享受學術的過程。後面的日子,才是回國後我所想念、並一次次在他人面前提起的“留學生活是什麼樣”。
【新年慶典】如果不下雪的話, 倫敦 的1月和12月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同。天照樣是陰沉壓抑的灰色, 牛津 街攝政街的聖誕街燈都還亮著,而我也仍舊在學術寫作中跋涉著。只是大家口中的“明年”變成了“今年”,之前遙遠的畢業論文和回國也都出現在了視野之內。 ▲元旦迎新大游行。在 英國 游行看得多了也逐漸能總結出套路了
新年第一天始於跨年的那場煙火。我是大約晚上六點多去現場排的隊,買的是紅區( 泰晤士 河北 岸,Waterloo Bridge以東)的票。一到現場嚇了一跳,隊伍足有600多米長,似乎整個 倫敦 的人、外加許多來此旅游觀光的人,都從不知何處冒了出來。在人群中站了將近5個小時等煙火,四周的小情侶們在此期間為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狗糧。
煙火在零點那一刻隨著大家整齊的倒數準時綻放,持續時間大約20多分鐘,非常震撼。現場人頭簇簇基本沒法拍照,於是也只能安慰自己肉眼所見才是最美的。之後退場,馬路上垃圾遍地一片狼藉,不少人藉著酒勁繼續三五成群的在街上“釋放自我”,路上還看到有人爬上 泰晤士 河邊的雕塑,下麵一群警察圍著乾瞪眼。
回到宿舍喝點薑湯驅寒,之後又訂好了第二天早上去圍觀新年大游行的鬧鐘。雖然翌日的游行依舊精彩,但天氣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陰沉,最後大雨傾盆而下。當天晚上,我還在微信朋友圈趕著1月1日的尾巴發了長文。現在回頭看看那時的自己特別文藝,而當時屬於自己的時間也確實充沛。 ▲當代版的阿拉伯的勞倫斯 ▲游行現場依然能看見各種奇奇怪怪和腦洞大開的創意
現在回看這一段時間里自己所留下的類似日記的那些記錄,大多是圍繞著所讀過的書和文章、以及將要寫的各種論文和展示而進行的思考。正是在這種思考過程中,我對畢業論文的想法和構思逐漸成形,並使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尤其是晚春盛夏時節,終於有了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節奏去寫文章、逛博物館、四處旅行的時間、精力和閑情逸致。
在第二學期開始之前,我還幹了一件事情——種土豆。這件事的起因是我在微信上瀏覽各類文章時發現土豆開花竟然也非常好看,於是便想起了我們平時扔在客廳里吃不完、並且在暖氣的烘烤下不斷發芽的土豆。同時,我之前從Tesco買的一盆薄荷也已經長得張牙舞爪快要突破花盆的束縛。於是我特地選了一天傍晚,去街心花園挖了一大袋子土,並拿回宿舍利用剪開的牛奶瓶種了三大盆。
1月16號,第二學期開學。這天的感覺總體來說類似以前小學、中學階段的返校,相比於上一學期並沒有什麼陌生感。從開學之初,大家就基本都知道該做些什麼了。總之,相比上個學期第一天上課時一臉懵逼的狀態,現在的我顯然氣定神閑了很多。
1月18日,早起上學的時候似乎只是一個尋常的好天氣,但下午正要離開圖書館時卻發現窗外是絕美的日落。由於隨身沒有帶相機,於是趕緊拎著手機去圖書館的塔樓上拍了幾張照片,之後又一路狂奔到 泰晤士 河畔,這裡平緩的天際線是欣賞落日與晚霞的絕佳場所。 ↑泰晤士河 ▲早上九點氣氛清冷(實際上也很冷)的千禧橋 ↑泰晤士河 ▲冬日的好天氣里最尋常的 泰晤士 河風景,沿著河步行去上學真的神清氣爽 ▲下午四點的圖書館窗外,色彩有如油畫般厚重 ▲落日餘暉下的 倫敦 天際線,空曠且悠遠 ▲躍入腦海的四個字:尖塔如林。只看建築很難猜出這是 倫敦 ,但這幾個小塔實際上是我們Maughan Library頂部的裝飾 ↑泰晤士河 ▲ 泰晤士 河畔的絕美日落。吹著微風和周遭的行人一起看太陽跌入地平線、整片天空呈現由暖到冷的色彩過渡,心情亦如這片河面般澎湃和舒暢 ↑泰晤士河 ▲似乎緯度越高,日出日落時太陽和地平線的夾角也就越小,暮曙輝的持續時間也就相應的越長,因此也就更容易看到火燒雲或是紅雲漫天的景象
這一段日子也是我最悠閑、記憶里最為典型的留學生活。每一個需要早上十點上課的清晨,我都會在大約8:45離開宿舍,沿著 泰晤士 河一路走到學校,站在教室外面等著大家到來,寒暄幾句,然後進教室上課;每天課程結束之後,我一般也會在食堂吃個飯,之後去圖書館借幾本書,在圖書館頂樓或是河邊邂逅一場絕美的日落,然後在微涼的天氣里沿著 泰晤士 河散步回家。
1月的結尾是 中國 的農曆新年。當然,在除夕我們還是要上課的,只是那天有許多 中國 小伙伴都直接消失了。下課後,我首次途徑Covent Garden前往 中國 城,併發現了那裡相對便宜的餃子以及堪稱自己做菜神器(量大便宜)的白菜。之後 中國 城就成了我定時要去的地方,而 中國 城的白菜也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超市裡的捲心菜、蘿蔔和西藍花,成為我的主要蔬菜之一。 ↑特拉法加廣場 ▲清晨的Trafalgar Square。天氣雖冷,但陽光總是能帶來好心情 ↑特拉法加廣場 ▲在進行游行前準備的華埠商會成員們
1月29號,年初二, 倫敦 華埠商會舉行了新春大游行,從Trafalgar Square一路蜿蜒到 中國 城。那天我又是特地起了個早去拍游行,然後在廣場上和眾人一起看節目。總體來說這次游行的節目主要以 廣東 、 香港 的舞龍舞獅為主,挺熱鬧,像是大型廟會,同時現場也擠得水泄不通,感覺在國內都很少見到這麼擠的地方。 ↑特拉法加廣場 ↑特拉法加廣場 ▲不知這些銷路很好的小商品是不是 義烏 產的 ↑特拉法加廣場 ▲雨中的特拉法加廣場 ↑特拉法加廣場
其實那天所走的線路和所拍攝的內容,無非也就是 泰晤士 河兩岸平時上學放學路上所見到的。但是如今回想,這種日常掃街式的拍攝,其實在我整個留英生活中是非常少的,所以當我現在翻看起當時的照片、尤其是相機所拍攝的照片,往往發現很多處於生活半徑中的內容都是缺失的。 ↑泰晤士河 ▲ 倫敦 橋醫院的大樓,裡面現在已經不是醫院了,但還是為瑟瑟寒江貢獻了一抹暖色 ↑倫敦塔 ▲ 倫敦 塔旁的溜冰場 ↑倫敦塔 ▲ 倫敦 塔城 牆上的燈光秀
從 倫敦 橋上走過,沿著 泰晤士 河的北岸一路往西,一直走到千禧橋,下河灘拍攝,然後再折回。過了 倫敦 橋之後向東一直走到塔橋,然後在塔橋上拍攝 泰晤士 河夜景,之後從 泰晤士 河南 岸的市政府邊的聖誕集市一路走回宿舍。 ↑泰晤士河 ▲冬夜裡 泰晤士 河北 岸的 倫敦 金融城 ↑泰晤士河 ▲用長焦鏡頭看到一棵聖誕樹,還有依然亮著燈的寫字樓 ↑泰晤士河 ▲感覺 英國 的寫字樓挺喜歡用暖色的燈光,在夜間看上去倒也自成風景 ↑泰晤士河 ▲ 泰晤士 河北 岸的塔弔與步話機樓 ↑泰晤士河 ▲清冷的 倫敦 冬夜,靜靜佇立的 倫敦 塔 ↑泰晤士河 ▲南岸的聖誕集市 ↑泰晤士河 ▲美食美酒以及音樂是屬於他們的,而我,該回宿舍做晚飯去了
或許是因為整個 倫敦 的冬天漫長而寒冷,也或許是當時面臨第一波大規模的學術寫作,所以整個冬天,我的心情可能都是緊張、沉悶且略帶疲憊的。當時的我似乎並沒有找到 倫敦 冬天有哪些特別好看或是特別好玩的東西,就連曾經種過草的 牛津 街、攝政街亮燈儀式也沒有去看。當時每次都想著以後總有機會去看,結果一直再拖,直到裝飾全都撤走我也僅僅只是在公交車的上層看過一次。 ↑泰晤士河 ▲ 倫敦 市政府大樓夜景
成功 度過了 倫敦 冬天的精神攻擊也就意味著第二學期的開始。隨著春天的臨近,整個人也像是長舒了一口氣似的放鬆了下來,心情也隨之明媚了很多。再之後,隨著春暖花開,我也逐漸開始了放飛自我、同時享受學術的過程。後面的日子,才是回國後我所想念、並一次次在他人面前提起的“留學生活是什麼樣”。
【新年慶典】如果不下雪的話, 倫敦 的1月和12月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同。天照樣是陰沉壓抑的灰色, 牛津 街攝政街的聖誕街燈都還亮著,而我也仍舊在學術寫作中跋涉著。只是大家口中的“明年”變成了“今年”,之前遙遠的畢業論文和回國也都出現在了視野之內。 ▲元旦迎新大游行。在 英國 游行看得多了也逐漸能總結出套路了
新年第一天始於跨年的那場煙火。我是大約晚上六點多去現場排的隊,買的是紅區( 泰晤士 河北 岸,Waterloo Bridge以東)的票。一到現場嚇了一跳,隊伍足有600多米長,似乎整個 倫敦 的人、外加許多來此旅游觀光的人,都從不知何處冒了出來。在人群中站了將近5個小時等煙火,四周的小情侶們在此期間為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狗糧。
煙火在零點那一刻隨著大家整齊的倒數準時綻放,持續時間大約20多分鐘,非常震撼。現場人頭簇簇基本沒法拍照,於是也只能安慰自己肉眼所見才是最美的。之後退場,馬路上垃圾遍地一片狼藉,不少人藉著酒勁繼續三五成群的在街上“釋放自我”,路上還看到有人爬上 泰晤士 河邊的雕塑,下麵一群警察圍著乾瞪眼。
回到宿舍喝點薑湯驅寒,之後又訂好了第二天早上去圍觀新年大游行的鬧鐘。雖然翌日的游行依舊精彩,但天氣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陰沉,最後大雨傾盆而下。當天晚上,我還在微信朋友圈趕著1月1日的尾巴發了長文。現在回頭看看那時的自己特別文藝,而當時屬於自己的時間也確實充沛。 ▲當代版的阿拉伯的勞倫斯 ▲游行現場依然能看見各種奇奇怪怪和腦洞大開的創意
現在回看這一段時間里自己所留下的類似日記的那些記錄,大多是圍繞著所讀過的書和文章、以及將要寫的各種論文和展示而進行的思考。正是在這種思考過程中,我對畢業論文的想法和構思逐漸成形,並使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尤其是晚春盛夏時節,終於有了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節奏去寫文章、逛博物館、四處旅行的時間、精力和閑情逸致。
在第二學期開始之前,我還幹了一件事情——種土豆。這件事的起因是我在微信上瀏覽各類文章時發現土豆開花竟然也非常好看,於是便想起了我們平時扔在客廳里吃不完、並且在暖氣的烘烤下不斷發芽的土豆。同時,我之前從Tesco買的一盆薄荷也已經長得張牙舞爪快要突破花盆的束縛。於是我特地選了一天傍晚,去街心花園挖了一大袋子土,並拿回宿舍利用剪開的牛奶瓶種了三大盆。
1月16號,第二學期開學。這天的感覺總體來說類似以前小學、中學階段的返校,相比於上一學期並沒有什麼陌生感。從開學之初,大家就基本都知道該做些什麼了。總之,相比上個學期第一天上課時一臉懵逼的狀態,現在的我顯然氣定神閑了很多。
1月18日,早起上學的時候似乎只是一個尋常的好天氣,但下午正要離開圖書館時卻發現窗外是絕美的日落。由於隨身沒有帶相機,於是趕緊拎著手機去圖書館的塔樓上拍了幾張照片,之後又一路狂奔到 泰晤士 河畔,這裡平緩的天際線是欣賞落日與晚霞的絕佳場所。 ↑泰晤士河 ▲早上九點氣氛清冷(實際上也很冷)的千禧橋 ↑泰晤士河 ▲冬日的好天氣里最尋常的 泰晤士 河風景,沿著河步行去上學真的神清氣爽 ▲下午四點的圖書館窗外,色彩有如油畫般厚重 ▲落日餘暉下的 倫敦 天際線,空曠且悠遠 ▲躍入腦海的四個字:尖塔如林。只看建築很難猜出這是 倫敦 ,但這幾個小塔實際上是我們Maughan Library頂部的裝飾 ↑泰晤士河 ▲ 泰晤士 河畔的絕美日落。吹著微風和周遭的行人一起看太陽跌入地平線、整片天空呈現由暖到冷的色彩過渡,心情亦如這片河面般澎湃和舒暢 ↑泰晤士河 ▲似乎緯度越高,日出日落時太陽和地平線的夾角也就越小,暮曙輝的持續時間也就相應的越長,因此也就更容易看到火燒雲或是紅雲漫天的景象
這一段日子也是我最悠閑、記憶里最為典型的留學生活。每一個需要早上十點上課的清晨,我都會在大約8:45離開宿舍,沿著 泰晤士 河一路走到學校,站在教室外面等著大家到來,寒暄幾句,然後進教室上課;每天課程結束之後,我一般也會在食堂吃個飯,之後去圖書館借幾本書,在圖書館頂樓或是河邊邂逅一場絕美的日落,然後在微涼的天氣里沿著 泰晤士 河散步回家。
1月的結尾是 中國 的農曆新年。當然,在除夕我們還是要上課的,只是那天有許多 中國 小伙伴都直接消失了。下課後,我首次途徑Covent Garden前往 中國 城,併發現了那裡相對便宜的餃子以及堪稱自己做菜神器(量大便宜)的白菜。之後 中國 城就成了我定時要去的地方,而 中國 城的白菜也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超市裡的捲心菜、蘿蔔和西藍花,成為我的主要蔬菜之一。 ↑特拉法加廣場 ▲清晨的Trafalgar Square。天氣雖冷,但陽光總是能帶來好心情 ↑特拉法加廣場 ▲在進行游行前準備的華埠商會成員們
1月29號,年初二, 倫敦 華埠商會舉行了新春大游行,從Trafalgar Square一路蜿蜒到 中國 城。那天我又是特地起了個早去拍游行,然後在廣場上和眾人一起看節目。總體來說這次游行的節目主要以 廣東 、 香港 的舞龍舞獅為主,挺熱鬧,像是大型廟會,同時現場也擠得水泄不通,感覺在國內都很少見到這麼擠的地方。 ↑特拉法加廣場 ↑特拉法加廣場 ▲不知這些銷路很好的小商品是不是 義烏 產的 ↑特拉法加廣場 ▲雨中的特拉法加廣場 ↑特拉法加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