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耶路撒冷四千年 | 以色列 約旦 巴勒斯坦 死海 佩特拉 | 三大宗教起源之地


【七枝燭臺】的歷史早於兩千多年前,是 耶路撒冷 聖殿山的第一聖殿供奉的三種特別聖物之一(另兩種為生命樹和六芒星)。第一隻七枝燭臺由黃金製成,中間1枝略高於其他6枝代表安息日,其餘6枝代表上帝創世的6天。公元前64年 羅馬 統帥梯特占領 耶路撒冷 ,洗劫了聖殿的聖器,黃金燭臺下落不明。
1948年 以色列 建國的時候,將七枝燭臺定為國徽中心圖案。

橄欖山:主哭耶京堂——客西馬尼花園——萬國教堂
耶路撒冷 老城:哭牆——聖殿山——苦路——聖墓教堂
錫安山:馬可樓——大衛王墓——聖母安眠堂

橄欖山【橄欖山】(希伯來語作Har Ha-Zetim,阿拉伯語作Jabal at-Tur),位於 耶路撒冷 老城東面,猶太教和基督教均視橄欖山為聖山。


【主哭耶京堂】(Dominus Flevit,又譯為主泣教堂), 羅馬 天主教教堂。“Dominus Flevit”,從拉丁語翻譯意為“上帝哭了”,教堂形狀似一顆淚珠象徵耶穌的眼淚。







在橄欖山,有各種升天教堂、升天禮拜堂、升天清真寺,因此建築風格也是各異。 客西馬尼花園【客西馬尼園】( 希腊 語:Γεθσημανι,希伯來語:גת שמנים),意為“榨油機”。
克羅地亞 人保羅、 安東 尼和詹姆斯,1681年從 耶路撒冷 的 薩拉熱窩 耶路撒冷 聖墓騎士團基督徒手中買下了花園並捐贈給了聖方濟各會。據說這裡是猶大出賣耶穌的地方。

萬國教堂【萬國教堂】(Church of All Nations),這座教堂建於1919年到1924年,因得到許多國家的資助而得名。

(上圖為原址對比圖)














耶路撒冷 老城分為猶太區、伊斯蘭區(上圖中阿拉伯區)、基督教區、 亞美尼亞 區。
聖殿山位於老城東南角的 高臺 上,緊挨著伊斯蘭區和猶太區。
聖殿山上有著名的岩石圓頂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
哭牆(即西牆),是聖殿山的一小段城牆,位於猶太區。
聖墓教堂位於基督教區。苦路途徑基督教區和伊斯蘭區。
耶路撒冷 有猶太區、伊斯蘭區、基督教區,都能夠理解。但是為什麼會有 亞美尼亞 區呢?
據說在公元301年 亞美尼亞 國王宣佈基督教為國教,從那時起就開始有 亞美尼亞 人來 耶路撒冷 朝聖,因此也就有了一個 亞美尼亞 人聚居的社區。 猶太男孩的成人禮從“糞廠門”進入 耶路撒冷 老城,先是遇上了一名猶太男孩的成人禮。
猶太男孩13歲、女孩12歲舉行成人禮。
剛進入老城,就被歡快的氣氛所吸引,伴隨著民族音樂(敲著鼓、吹著“豎笛”),一群人高呼著什麼。走近一看,四位青年舉著一個帳篷似的香檳色的布,一個小男孩身著黑短褲、白襯衣、頭戴小白帽站在下麵。小男孩又開心又有些羞澀,一位“司儀”不停說著什麼,活躍著氣氛,周圍的人隨著節奏跳動著、歡呼著。
這時這位司儀看到了我們這些游客,問過我們從哪裡來,然後高呼著“China”~“ Israel”~,又停下來教我們說了句希伯來語(估計是祝福語),所有人重覆著歡呼著鼓起掌,我們好像完全融入了這場喜慶的儀式中,不由自主的跟著隊伍走向哭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