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玩笑,這就是多倫多冬日旅行的最全攻略
找了個角落站住,看著這些川流不息的人群從我身邊走過,而這些古老的金屬製品像點綴,又像主角,和現代新潮的藝術品隔世相望 古釀酒廠原來名字叫Gooderham and Worts,1832年由Gooderham和Worts創立,他們兩人一個是姐夫,一個是小舅子,會喝酒也會釀酒,到了19世紀60年代,釀酒廠不僅是英聯邦帝國最大的酒廠,也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釀酒廠,一年曾生產了200萬加侖的威士忌,銷往全球市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行禁酒令,酒廠的生意走向下坡路,到上世紀90年代,酒廠終於停止釀酒。這片工業區一直荒廢到2001年,最後被地產公司收購,改造後成為了現在這個樣子。 古釀酒廠區也算事重生了,這裡成為了 多倫多 聖誕集市的舉辦地。
對西方社會來說,聖誕是一個感受愛與被愛的特殊日子,所以親朋好友之間都有互贈禮物、互致祝福的習慣,而採購這些禮物的最佳場所就是一年一度的聖誕市場,
作為游客,在閃爍彩燈的照耀下,享受美食美酒和各色精彩演出,聆聽聖誕頌歌,盡情陶醉於熱鬧溫馨的節日氣氛。 聖誕集市會在11月至12月期間舉行,這裡聚集了全 多倫多 地區的手工藝人、音樂家及手工食品商,為游客們帶來一場時長一個月之久的聖誕狂歡。 品嘗一口聖誕甜酒或是風味獨特的聖誕雞尾酒,沿著 維多利亞 時期的鵝卵石路一邊慢走一邊瀏覽精美的手工藝品、木雕和聖誕飾品,夜晚在璀璨的聖誕彩燈照耀下,聆聽悠揚的聖誕頌歌。 喝過了甜酒,也不要錯過 加拿大 的特色楓糖漿製作的精美甜品 不止是聖誕市場的裝扮,光是古釀酒廠區的老房子也很有味道,紅磚色的主色調中佈滿了或鮮亮或晦暗的創意擺設,深邃的過道、有質感的樓梯、錯落的管道,鐵骨的架子,斑駁的老車,殘破的雕塑,都在不經意間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奇和驚喜。 最好是空著肚子來古釀酒廠區,去品嘗一家叫做Pure Spirits Oyster House&Grill的餐廳,顧名思義,這是一家以生蚝和燒烤為主打的海鮮專營店,超過10年的經營歷史,每天會供應10到15種生蚝供食客品嘗,這是 多倫多 老牌的生蚝餐廳,喜食生蚝的老饕中,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PS:這家餐廳的人均消費大約在100-150人民幣左右,一打生蚝的價格70多人民幣) 餐廳每晚都是顧客盈門,且不接受預約,需要就餐要麼趁早剛開門時就來,或者做好等上半小時的心理準備。 在我看來,這家餐廳如此受歡迎的地方就是它對生蚝的挑選十分嚴格,必須是萬里挑一的上好生蚝,且每一隻生蚝都根據來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像粉紅月亮、幸運檸檬、皇家MIYAGI等等,每一種生蚝都有不同的口感,在點餐之前,侍者也會和食客溝通推薦。 不止是光搭配檸檬,這家餐館有種類豐富的生蚝配醬,無論你喜歡的是酸甜還是咸辣,總有一款適合你,我比較喜歡店家特製的薑末辣醬ginger pepper hot sauce,暖胃驅寒的薑末恰好可以中和生蚝的甜度,從而帶來最美味的體驗。 強烈建議在店中選用著名的 愛德華王子島 的白葡萄酒Pinot Gris與生蚝搭配,味道會很奇妙噠! 光吃生蚝是吃不飽的,還可以嘗一下店里的其它海鮮,傳統口味的青口在店里也很受歡迎,且搭配一大碗薯條,妥妥的好吃又能飽,1份的價格大約20加元左右,可以兩人一打生蚝一份青口。 聖勞倫斯市場在 Front 和 Jarvis St. 的交匯處,曾經被成為 約克 老城 (Old Town of York) 的地方,屹立著一棟200多年曆史的紅房子,這就是來 多倫多 ,一定不能錯過的街頭美食聖地—聖勞倫斯市場。
賣肉的,賣菜的,賣蜂蜜的,賣雞蛋的,賣蛋糕麵包,賣花兒的… … 這是慢條斯理,這是和聲和氣版本的菜市場,氣氛比國內討價還價的柔和很多,到處都是街坊領居打招呼的溫暖對話。
這裡大部分店鋪都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食物的配方還是百年前的味道,一塊外焦里嫩的燒鹹肉,配上香氣四溢的麵包,再來一塊全新烘培的海鮮 三明 治,的確是一頓非常具有年代感的午餐。
在 美國 國家地理雜誌2012年度的集市評選中,聖勞倫斯菜場擊敗了世界各地的競爭者,像 紐約 聯合廣場的綠色市場、 加勒 比的 卡斯 特裡市場等,成為全球最佳食品市場。
⭐️公共交通:搭乘地鐵黃線於Union站下車,沿Front街向東步行幾分鐘就到。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四 8:00-18:00,周五8:00-19:00,周六5:00-17:00。 如果古釀酒廠區的位置還有點偏東,那麼聖勞倫斯市場(St.Lawrence Market.)就是 多倫多 老城最為核心的區域了,站在市場的門口,我們還能看到著名的【古德漢大廈(Gooderham Flatiron Building)】,像楔子一樣擋住了金融區的摩天大樓繼續東進的步伐。
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期間, 多倫多 很多老建築被推翻改建,熨斗樓是少數幸存者之一,可能因為這是世界上第一棟設計為熨斗的大樓,也在北美帶動了熨斗樓的風潮,而後第二棟1897年出現在 美國 亞特蘭大 ,第三棟也是當年 紐約 最高建築的福勒大廈於1902年完工。 聖勞倫斯市場是典型的 喬治 時期風格建築,顯眼的紅磚房屹立在一眾摩天大樓之前,彰顯著歷史的巨大張力,站在門口,食物的香味順著暖氣涌進了鼻子,而我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深入其中,探究美食。 魚販還在切魚,肉攤還在為中午的熏肉製作醬汁,小食攤的攤主還在不緊不慢地添置著每個容器。賣肉的,賣菜的,賣蜂蜜的,賣雞蛋的,賣蛋糕麵包,賣花兒的… … 慢條斯理,這是一個和聲和氣版的菜市場,氣氛比國內討價還價的柔和很多,到處都是打招呼的溫暖對話。 書上說聖勞倫斯市場更像是金融區上班族的食堂,人們在飯點蜂擁而至,兩個小時後,又只留下零零散散幾個提著籃子到處詢價的老夫婦。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人安排好了這裡一天所有的節奏,無論是攤販還是顧客,都是被上了發條的玩具,這個節奏走,不要快,也不要慢。 聖勞倫斯市場和 中國 市場最為相似的應該就是賣肉的了,之前還以為他們非好肉不吃,沒想到這裡也有賣豬骨髓,豬血,大豬蹄兒的,還有腌好料的各種串兒,肉捲,讓人買回去就能直接BBQ的。然後就是買海產的,這裡的魚大部分就是金槍魚和吞拿魚了,都是切好了買魚肉的,一柳一柳的。 這位帶著聖誕帽子長相慈祥的老爺爺如同是聖誕老人的翻版,可下一秒又拿出大塊的豬排賣力的切割起來,畫面格外違和。 除了生食,游客們可能更關註的是這裡的熟食店,地道的咖啡,便宜又好吃的街頭小食也是聖勞倫斯市場成為全球最佳市場的重要原因。 這隻是一個 多倫多 的市場,卻又裝著全世界的美味, 意大利 的“教父”正招攬著顧客來品嘗他的特色 三明 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行禁酒令,酒廠的生意走向下坡路,到上世紀90年代,酒廠終於停止釀酒。這片工業區一直荒廢到2001年,最後被地產公司收購,改造後成為了現在這個樣子。 古釀酒廠區也算事重生了,這裡成為了 多倫多 聖誕集市的舉辦地。
對西方社會來說,聖誕是一個感受愛與被愛的特殊日子,所以親朋好友之間都有互贈禮物、互致祝福的習慣,而採購這些禮物的最佳場所就是一年一度的聖誕市場,
作為游客,在閃爍彩燈的照耀下,享受美食美酒和各色精彩演出,聆聽聖誕頌歌,盡情陶醉於熱鬧溫馨的節日氣氛。 聖誕集市會在11月至12月期間舉行,這裡聚集了全 多倫多 地區的手工藝人、音樂家及手工食品商,為游客們帶來一場時長一個月之久的聖誕狂歡。 品嘗一口聖誕甜酒或是風味獨特的聖誕雞尾酒,沿著 維多利亞 時期的鵝卵石路一邊慢走一邊瀏覽精美的手工藝品、木雕和聖誕飾品,夜晚在璀璨的聖誕彩燈照耀下,聆聽悠揚的聖誕頌歌。 喝過了甜酒,也不要錯過 加拿大 的特色楓糖漿製作的精美甜品 不止是聖誕市場的裝扮,光是古釀酒廠區的老房子也很有味道,紅磚色的主色調中佈滿了或鮮亮或晦暗的創意擺設,深邃的過道、有質感的樓梯、錯落的管道,鐵骨的架子,斑駁的老車,殘破的雕塑,都在不經意間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奇和驚喜。 最好是空著肚子來古釀酒廠區,去品嘗一家叫做Pure Spirits Oyster House&Grill的餐廳,顧名思義,這是一家以生蚝和燒烤為主打的海鮮專營店,超過10年的經營歷史,每天會供應10到15種生蚝供食客品嘗,這是 多倫多 老牌的生蚝餐廳,喜食生蚝的老饕中,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PS:這家餐廳的人均消費大約在100-150人民幣左右,一打生蚝的價格70多人民幣) 餐廳每晚都是顧客盈門,且不接受預約,需要就餐要麼趁早剛開門時就來,或者做好等上半小時的心理準備。 在我看來,這家餐廳如此受歡迎的地方就是它對生蚝的挑選十分嚴格,必須是萬里挑一的上好生蚝,且每一隻生蚝都根據來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像粉紅月亮、幸運檸檬、皇家MIYAGI等等,每一種生蚝都有不同的口感,在點餐之前,侍者也會和食客溝通推薦。 不止是光搭配檸檬,這家餐館有種類豐富的生蚝配醬,無論你喜歡的是酸甜還是咸辣,總有一款適合你,我比較喜歡店家特製的薑末辣醬ginger pepper hot sauce,暖胃驅寒的薑末恰好可以中和生蚝的甜度,從而帶來最美味的體驗。 強烈建議在店中選用著名的 愛德華王子島 的白葡萄酒Pinot Gris與生蚝搭配,味道會很奇妙噠! 光吃生蚝是吃不飽的,還可以嘗一下店里的其它海鮮,傳統口味的青口在店里也很受歡迎,且搭配一大碗薯條,妥妥的好吃又能飽,1份的價格大約20加元左右,可以兩人一打生蚝一份青口。 聖勞倫斯市場在 Front 和 Jarvis St. 的交匯處,曾經被成為 約克 老城 (Old Town of York) 的地方,屹立著一棟200多年曆史的紅房子,這就是來 多倫多 ,一定不能錯過的街頭美食聖地—聖勞倫斯市場。
賣肉的,賣菜的,賣蜂蜜的,賣雞蛋的,賣蛋糕麵包,賣花兒的… … 這是慢條斯理,這是和聲和氣版本的菜市場,氣氛比國內討價還價的柔和很多,到處都是街坊領居打招呼的溫暖對話。
這裡大部分店鋪都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食物的配方還是百年前的味道,一塊外焦里嫩的燒鹹肉,配上香氣四溢的麵包,再來一塊全新烘培的海鮮 三明 治,的確是一頓非常具有年代感的午餐。
在 美國 國家地理雜誌2012年度的集市評選中,聖勞倫斯菜場擊敗了世界各地的競爭者,像 紐約 聯合廣場的綠色市場、 加勒 比的 卡斯 特裡市場等,成為全球最佳食品市場。
⭐️公共交通:搭乘地鐵黃線於Union站下車,沿Front街向東步行幾分鐘就到。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四 8:00-18:00,周五8:00-19:00,周六5:00-17:00。 如果古釀酒廠區的位置還有點偏東,那麼聖勞倫斯市場(St.Lawrence Market.)就是 多倫多 老城最為核心的區域了,站在市場的門口,我們還能看到著名的【古德漢大廈(Gooderham Flatiron Building)】,像楔子一樣擋住了金融區的摩天大樓繼續東進的步伐。
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期間, 多倫多 很多老建築被推翻改建,熨斗樓是少數幸存者之一,可能因為這是世界上第一棟設計為熨斗的大樓,也在北美帶動了熨斗樓的風潮,而後第二棟1897年出現在 美國 亞特蘭大 ,第三棟也是當年 紐約 最高建築的福勒大廈於1902年完工。 聖勞倫斯市場是典型的 喬治 時期風格建築,顯眼的紅磚房屹立在一眾摩天大樓之前,彰顯著歷史的巨大張力,站在門口,食物的香味順著暖氣涌進了鼻子,而我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深入其中,探究美食。 魚販還在切魚,肉攤還在為中午的熏肉製作醬汁,小食攤的攤主還在不緊不慢地添置著每個容器。賣肉的,賣菜的,賣蜂蜜的,賣雞蛋的,賣蛋糕麵包,賣花兒的… … 慢條斯理,這是一個和聲和氣版的菜市場,氣氛比國內討價還價的柔和很多,到處都是打招呼的溫暖對話。 書上說聖勞倫斯市場更像是金融區上班族的食堂,人們在飯點蜂擁而至,兩個小時後,又只留下零零散散幾個提著籃子到處詢價的老夫婦。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人安排好了這裡一天所有的節奏,無論是攤販還是顧客,都是被上了發條的玩具,這個節奏走,不要快,也不要慢。 聖勞倫斯市場和 中國 市場最為相似的應該就是賣肉的了,之前還以為他們非好肉不吃,沒想到這裡也有賣豬骨髓,豬血,大豬蹄兒的,還有腌好料的各種串兒,肉捲,讓人買回去就能直接BBQ的。然後就是買海產的,這裡的魚大部分就是金槍魚和吞拿魚了,都是切好了買魚肉的,一柳一柳的。 這位帶著聖誕帽子長相慈祥的老爺爺如同是聖誕老人的翻版,可下一秒又拿出大塊的豬排賣力的切割起來,畫面格外違和。 除了生食,游客們可能更關註的是這裡的熟食店,地道的咖啡,便宜又好吃的街頭小食也是聖勞倫斯市場成為全球最佳市場的重要原因。 這隻是一個 多倫多 的市場,卻又裝著全世界的美味, 意大利 的“教父”正招攬著顧客來品嘗他的特色 三明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