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夜鶯,唱醉了吳哥窟的美——吳哥自由行景點歷史全攻略(多圖/文字超萬)
貢開遺址群的主要建築是大塔寺,這是一座很像瑪雅金字塔的建築,寬55米,高40米,頂端的風景十分美麗,我們在這裡看了整個游覽過程中最安靜、最壯麗、最震撼的一次日落。 在距離大塔寺 東北 部大約1公里的廟宇中能看到 柬埔寨 最大的林伽雕像。 羅貞陀羅跋摩二世—東梅奔/比粒寺/空中宮殿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 944-968年在位)修建了東梅奔、比粒寺和吳哥古皇宮
東梅奔-公元953年,供奉濕婆,由 德國 修複
亮點:
四角的大象十分生動
與比粒寺在同一中軸線上
紅磚建築 吳哥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大型人工湖——東湖。當年東湖長7000米、寬1800米,水源來自 暹粒 河。東梅奔就建在湖中小島上,是羅貞陀羅跋摩二世為祭祖而建。
如今,湖泊變成了農田,寺廟猶在卻已破敗,只是四隻大象依然不知疲憊地支撐著這個世界。
東梅奔的南北中軸線與其正南方的“國廟”比粒寺一點不差地重疊,而其東西軸線也和羅貞陀羅跋摩時期所建的另一建築——大吳哥城裡的空中宮殿相互重疊, 柬埔寨 人對方位的重視可見一斑,其計算之準確也令人咂舌。
東梅奔的建築形制與比粒寺也很像,兩層圍牆內有類似寺廟山的3階結構,第2階有8座塔廟,頂層平臺上有5座排列如梅花狀的塔廟。
塔廟以磚為建材,外牆敷上灰泥再加以雕飾。門楣則多半以砂岩為建材,因此許多精彩的門楣雕刻都保存完好。
第1、2階的四個角落各有1座以整塊砂岩雕成的石象,長長的鼻子直達地面,用以支撐石象頭部的重量。大象的大耳朵彷佛再緩緩扇動著,十分生動。其中又以 西北 角的大象保存最為完整。 樓梯兩側的 石獅 精神抖擻且保存良好, 吳哥窟 中的雕像元素,我最喜歡的就是 獅子 。 比粒寺-公元961年;供奉濕婆; 意大利 修複
亮點:
君主火化的場所;
混合了磚塊、紅土和砂岩結構;
適合觀賞落日 比粒寺又叫變身塔,意思是“旋轉的身體”,是指一種傳統的火葬方法,屍體的輪廓在灰燼中顯現出來。
它是古高棉皇族火化屍體變身為神的地方。比粒寺比東梅奔建造時間略晚,建築樣式幾乎完全相同,都是 須彌山 造型,三層平臺,五座蓮花塔。同樣都是吳哥遺址中罕見的紅磚建築。 此外,這座寶塔的門楣上還有許多精細的雕刻。東面寶塔的最外層有幾處坍塌的危險,如今正由大量的木棍支撐著。 寺廟主要奉祀濕婆神,在寺廟山的第1圍有12座小塔廟,每個塔廟裡面都供奉一座象徵濕婆的林伽,寺廟山頂層的塔廟內也都供奉林伽。
比粒寺的建築形式可以說是完整體現了吳哥經典建築的基本要素,包括:寺廟山結構,四面的門樓,以及第1圍內的9座日後演變成迴廊的長條建築。 比粒寺使用的建築材料以紅磚為主,雕飾則是於紅磚外敷灰泥再行雕刻。因此,雖然經過長年風化,許多雕刻仍保持著極佳的狀況。建築的門框和寺廟山的上層採用較堅硬的砂岩,圍牆和寺廟山的底層則採用紅土岩。 這裡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哦。不喜歡在巴肯寺等待排隊的游客很多選擇在這裡看日落的。
空中宮殿- 941-968年 空中宮殿目前已經不允許游客參觀,只能在下麵仰望,默默的回想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中的描述:“其內中 金塔 ,國主夜則卧其下。土人皆謂塔之中有九頭蛇精,乃一國之土地主也,系女身,每夜則見;國主則先與之同寢交媾,雖其妻不敢入。二鼓乃出,方可與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見,則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則必獲災禍。”這座建築,也因為這段記載,增加了魔幻的色彩。
其實,吳哥王朝中不論平民居住的房屋,還是貴族王室享樂的宮殿,都是木製或草制,早已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中,目前流傳下來的建築,其實都是宗教和祭祀的用途,是他們信仰中神明居住的地方。而這座處於古皇宮的範圍之內,又屹立至今的建築,當初應該也是奉祀的目的而建造的。我更願意相信,國王和蛇精的傳說,是某寫神明信仰祈禱儀式的誤傳。然而,時光荏苒,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時被打扮成睿哲的老者,有時卻被打扮成冶艷的妖精。 闍耶跋摩五世——塔高寺和女王宮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 968-1001年在位)興建了塔高寺和女王宮。
塔高寺-10世紀末-11世紀初,供奉濕婆, 中國 修複。
亮點:
古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式建築;
未完成:只有架構,沒有雕刻; 塔高寺還有一個名字叫 茶膠 寺,它的名字原意是“祖先的水晶塔”或“琉璃塔”,想必原本是要建造一座精美華麗的寺廟。塔高寺是古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式建築,可惜未完成度很高,只使用巨大的石塊壘起了臺階和塔的形狀,完全沒有任何裝飾物,也因此使它在吳哥遺跡里顯得很特別。 從塔高寺的規模來看,當初應該是一座雄心勃勃的重要寺廟。至於為什麼被放棄,據說是因為國王未建成它便已去世,後續者忙於內戰無暇顧及,也有傳說時寺廟在建造過程中遭遇雷劈,國王認為此乃凶兆,便放棄了它。
也許是因為它的未加裝飾,塔高寺有一種天然原始的力量,仰望那些巨大的臺階,突然就覺得自己實在太渺小了。 中央塔的頂端高約50米,周圍有四座相對較低的寶塔,位於一個正方形的四角,這種設計在吳哥的寺廟山當 中非 常典型。 因為這座建築的本體完成後,便因故停工。因此目前看到的塔高寺只是一堆大型砂岩堆起的建築,完全沒有吳哥風格的繁複雕鑿,卻能顯現出石塊特有的堅實力道,更能清楚看出建築的結構,也帶著朴實的美感。
女王宮-967,供奉濕婆, 法國 修複:
亮點:
吳哥唯一一座不由君王授權建造的重要寺廟
精美繁密的雕刻
第一座採用“原物歸位”修複法 成功 的建築 女王宮是在闍耶跋摩五世即位初期由一名官員,也是闍耶跋摩五世的老師修建的。有證據表明,這座鑿在粉紅色砂岩上的小寺院,曾是一個重要的城區,位於吳哥寺北面大約16公里處。
1916年一支 法國 考察隊發現了這座寺廟,當時這裡被森林覆蓋。
1923年 法國 人安 德魯 ·馬爾羅(Andre Malraux)因企圖盜竊女王宮的主要雕像和雕刻碎片而在 金邊 被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來馬爾羅居然被查爾斯·戴高樂政府任命為文化部長。
1930年 法國 遠東學院使用原物歸位的方法對女王宮進行修複,這是該學院首次使用這種方法修複的主要寺廟。如今看來,這一方法取得了重大 成功 ,並很快被運用到其他較大規模的項目當中。
東梅奔-公元953年,供奉濕婆,由 德國 修複
亮點:
四角的大象十分生動
與比粒寺在同一中軸線上
紅磚建築 吳哥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大型人工湖——東湖。當年東湖長7000米、寬1800米,水源來自 暹粒 河。東梅奔就建在湖中小島上,是羅貞陀羅跋摩二世為祭祖而建。
如今,湖泊變成了農田,寺廟猶在卻已破敗,只是四隻大象依然不知疲憊地支撐著這個世界。
東梅奔的南北中軸線與其正南方的“國廟”比粒寺一點不差地重疊,而其東西軸線也和羅貞陀羅跋摩時期所建的另一建築——大吳哥城裡的空中宮殿相互重疊, 柬埔寨 人對方位的重視可見一斑,其計算之準確也令人咂舌。
東梅奔的建築形制與比粒寺也很像,兩層圍牆內有類似寺廟山的3階結構,第2階有8座塔廟,頂層平臺上有5座排列如梅花狀的塔廟。
塔廟以磚為建材,外牆敷上灰泥再加以雕飾。門楣則多半以砂岩為建材,因此許多精彩的門楣雕刻都保存完好。
第1、2階的四個角落各有1座以整塊砂岩雕成的石象,長長的鼻子直達地面,用以支撐石象頭部的重量。大象的大耳朵彷佛再緩緩扇動著,十分生動。其中又以 西北 角的大象保存最為完整。 樓梯兩側的 石獅 精神抖擻且保存良好, 吳哥窟 中的雕像元素,我最喜歡的就是 獅子 。 比粒寺-公元961年;供奉濕婆; 意大利 修複
亮點:
君主火化的場所;
混合了磚塊、紅土和砂岩結構;
適合觀賞落日 比粒寺又叫變身塔,意思是“旋轉的身體”,是指一種傳統的火葬方法,屍體的輪廓在灰燼中顯現出來。
它是古高棉皇族火化屍體變身為神的地方。比粒寺比東梅奔建造時間略晚,建築樣式幾乎完全相同,都是 須彌山 造型,三層平臺,五座蓮花塔。同樣都是吳哥遺址中罕見的紅磚建築。 此外,這座寶塔的門楣上還有許多精細的雕刻。東面寶塔的最外層有幾處坍塌的危險,如今正由大量的木棍支撐著。 寺廟主要奉祀濕婆神,在寺廟山的第1圍有12座小塔廟,每個塔廟裡面都供奉一座象徵濕婆的林伽,寺廟山頂層的塔廟內也都供奉林伽。
比粒寺的建築形式可以說是完整體現了吳哥經典建築的基本要素,包括:寺廟山結構,四面的門樓,以及第1圍內的9座日後演變成迴廊的長條建築。 比粒寺使用的建築材料以紅磚為主,雕飾則是於紅磚外敷灰泥再行雕刻。因此,雖然經過長年風化,許多雕刻仍保持著極佳的狀況。建築的門框和寺廟山的上層採用較堅硬的砂岩,圍牆和寺廟山的底層則採用紅土岩。 這裡也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哦。不喜歡在巴肯寺等待排隊的游客很多選擇在這裡看日落的。
空中宮殿- 941-968年 空中宮殿目前已經不允許游客參觀,只能在下麵仰望,默默的回想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中的描述:“其內中 金塔 ,國主夜則卧其下。土人皆謂塔之中有九頭蛇精,乃一國之土地主也,系女身,每夜則見;國主則先與之同寢交媾,雖其妻不敢入。二鼓乃出,方可與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見,則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則必獲災禍。”這座建築,也因為這段記載,增加了魔幻的色彩。
其實,吳哥王朝中不論平民居住的房屋,還是貴族王室享樂的宮殿,都是木製或草制,早已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中,目前流傳下來的建築,其實都是宗教和祭祀的用途,是他們信仰中神明居住的地方。而這座處於古皇宮的範圍之內,又屹立至今的建築,當初應該也是奉祀的目的而建造的。我更願意相信,國王和蛇精的傳說,是某寫神明信仰祈禱儀式的誤傳。然而,時光荏苒,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時被打扮成睿哲的老者,有時卻被打扮成冶艷的妖精。 闍耶跋摩五世——塔高寺和女王宮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 968-1001年在位)興建了塔高寺和女王宮。
塔高寺-10世紀末-11世紀初,供奉濕婆, 中國 修複。
亮點:
古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式建築;
未完成:只有架構,沒有雕刻; 塔高寺還有一個名字叫 茶膠 寺,它的名字原意是“祖先的水晶塔”或“琉璃塔”,想必原本是要建造一座精美華麗的寺廟。塔高寺是古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式建築,可惜未完成度很高,只使用巨大的石塊壘起了臺階和塔的形狀,完全沒有任何裝飾物,也因此使它在吳哥遺跡里顯得很特別。 從塔高寺的規模來看,當初應該是一座雄心勃勃的重要寺廟。至於為什麼被放棄,據說是因為國王未建成它便已去世,後續者忙於內戰無暇顧及,也有傳說時寺廟在建造過程中遭遇雷劈,國王認為此乃凶兆,便放棄了它。
也許是因為它的未加裝飾,塔高寺有一種天然原始的力量,仰望那些巨大的臺階,突然就覺得自己實在太渺小了。 中央塔的頂端高約50米,周圍有四座相對較低的寶塔,位於一個正方形的四角,這種設計在吳哥的寺廟山當 中非 常典型。 因為這座建築的本體完成後,便因故停工。因此目前看到的塔高寺只是一堆大型砂岩堆起的建築,完全沒有吳哥風格的繁複雕鑿,卻能顯現出石塊特有的堅實力道,更能清楚看出建築的結構,也帶著朴實的美感。
女王宮-967,供奉濕婆, 法國 修複:
亮點:
吳哥唯一一座不由君王授權建造的重要寺廟
精美繁密的雕刻
第一座採用“原物歸位”修複法 成功 的建築 女王宮是在闍耶跋摩五世即位初期由一名官員,也是闍耶跋摩五世的老師修建的。有證據表明,這座鑿在粉紅色砂岩上的小寺院,曾是一個重要的城區,位於吳哥寺北面大約16公里處。
1916年一支 法國 考察隊發現了這座寺廟,當時這裡被森林覆蓋。
1923年 法國 人安 德魯 ·馬爾羅(Andre Malraux)因企圖盜竊女王宮的主要雕像和雕刻碎片而在 金邊 被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來馬爾羅居然被查爾斯·戴高樂政府任命為文化部長。
1930年 法國 遠東學院使用原物歸位的方法對女王宮進行修複,這是該學院首次使用這種方法修複的主要寺廟。如今看來,這一方法取得了重大 成功 ,並很快被運用到其他較大規模的項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