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廢墟的美:吳哥窟,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塔普隆,震撼眼球的場景比比皆是,絞殺榕的樹根所呈現的扭曲、交纏、裹挾、滲透,在眼中雖是靜止凝固的,但無一不是時間的流動、力量的博弈,仿佛絞殺榕亦是角鬥場上的一名勇士,每每讓駐足的人們生出無限感嘆,可能,還會生出一些進取的能量來。
3、聖劍寺(父王的宮殿)、比粒寺、豆蔻寺(克拉凡寺):
殘破不一,各有特色,人跡少至。建議逐一踏足哦!















第三天我們帶著些許興奮抵達游客罕至的崩密列,行前複習了一遍電影《虎兄虎弟》,當年拍攝時搭建的步道階梯為游客帶來極大的便利,否則很難進入到崩密列內部。
值得一提到是,剛剛進入崩密列外圍,我倆就抱著一顆探秘的心,尾隨一名歐美男子進行了廢墟驚險探秘,穿房頂,走屋脊,爬窗戶,這次只有二十餘米長的探險,卻花費了半個小時,以滿頭大汗和知難而退結束。在這個 美國 專家放棄修複的地方,我們還是老老實實的走步道吧。








散落的石塊靜止著,端立的女神靜默著,但有斑駁的光影在流動......
2、女王宮(亮點:精巧玲瓏,富麗剔透,美妙絕倫)
抵達女王宮之前,阿GEAR的朋友圈有人放了幾張圖,Jack Ma正在巴戎寺游覽,我們和首富完美錯過一天 。
女王宮其實是國王的國師的修行場所,只因 法國 人初見時,不假思索的認定如此的精美非女王不可居也。女王宮採用高棉特有的紅土建造,色彩極為艷麗,牆壁、立柱、門楣等建築錶面幾乎完全被浮雕覆蓋,沒有一點空隙。在所有吳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