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廢墟的美:吳哥窟,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繼續攀爬上陡峻的石塊疊壘的階梯,終於直面聲名遠播的Smile了,54座四面佛塔,216個佛面,頭頂蓮盤,高低錯落,縱觀八方,每個佛面均有數米之高,據考證是將石塊堆積成塔後再雕琢出盛世容顏的。與巨型佛面對視良久,領悟、慈悲、悲憫、寬恕等一堆行前植入腦中的詞彙輪番涌出,終覺“領悟”一詞最妙,妙在包羅 萬象 ,妙在人皆有悟。
眾多游客穿行於巨塔之間,略顯擁擠卻無喧嚷之聲,大概眾生已被無形的威嚴震懾,恐怕驚醒沉睡千年的王(據說佛面均以闍耶妲摩七世為模特,他是有多自戀哦)。王之面容雖大且高,因其淡然微笑狀和低眉垂目而並無壓迫感,確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祥和之態,由 印度 教轉信大乘佛教的盛世之王當是如此的吧。
我倆走走停停繞行兩圈,期間設計了數種構圖:光透框照人、人穿框而出、佛點悟於人、人垂首於佛......仍不盡興,驚覺手機存儲空間已盡,趕緊清理空間......不知不覺已近午時,友欲逐一尋那唯一的露齒女神,被我一句“不可執念”給拉走了,依依不捨的走出巴戎寺。回國後翻書才知露齒女神其實是在吳哥寺,且標出詳細方位了。終成一憾亦成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