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德——那些自由的漢薩城:不來梅、漢堡、呂貝克筆記(+柏林)
↑舊國家畫廊 ↑舊國家畫廊 ↑舊國家畫廊 ↑舊國家畫廊 無論是《死之島》、《海邊的僧侶》,還是 意大利 的小陽臺和 柏林 的街道,都足以讓人在它面前停留相當長的時間。 ↑舊國家畫廊 走來走去,好像還是印象派的展廳最受歡迎,或許也是因為這裡的沙發最舒服。
離開了老建築林立的地方,又到了現代化的 柏林 —— 波茨坦 廣場。這個地方從一個小小的十字路口變成了 德國 重登輝煌的見證。 ↑波茨坦廣場 只是,這些大廈的鋒芒畢露的樣子,怕是任何一個 中國 風水先生看了都會大驚失色吧。 ↑波茨坦廣場 繁華的地方不愁沒飯吃,所以我乾脆又順道去看了克爾 霍夫 大樓的觀景台,傳說中 歐洲 最快的電梯就在這裡。 ↑波茨坦廣場 emmm每秒鐘8.5米,比起 迪拜 塔還是遜色些呀。 ↑波茨坦廣場 走到大樓的尖上,剛好能看見兩邊的 通道 ,產生了魚眼一般的錯覺。 ↑波茨坦廣場 回過頭來,又是另一個角度的 柏林 。 ↑波茨坦廣場 德國 版的星光大道,可惜沒有認識的人。 ↑波茨坦廣場 索尼中心,這個地方我要記下來,因為雖然看上去很fancy但是我卻在這裡吃了性價比超低的意麵。
終於又到了暫別 柏林 的時候,開往不來梅的火車緩緩進站時,心頭一絲雀躍。 ↑柏林 ↑柏林 德鐵招待客人的小餅干,很有節日喜慶氣氛。希望給後面的漢薩旅程帶來好運氣(希望不是對他們有可能晚點提前表達歉意 )
。
。
。
。
柏林筆記2不知是不是因為周日的緣故,回 柏林 的火車擠滿了人。自行車和乘客擠在一起,備用座位都十分吃緊,在 呂貝克 這幾天忘記的都市繁忙感又重新襲來。
↑柏林 時間不算早,但天還亮著,就隨便到處走走。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於是一走走到了很顯眼的那座斷頂教堂——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和 漢堡 的 聖尼古拉 教堂一樣,出於警世的作用,保留了被炸毀後的樣子。不過不同的是,在教堂廢墟旁邊建了一座現代風格的蜂窩狀方塊教堂,承接教堂本來的各種業務。據說一開始市政府計劃推倒廢墟直接建新教堂遭到了市民的激烈反對。我想如果我是當時的 柏林 人,也一定會抗議的,倒不是為了什麼警世之類的情感意義,純粹是因為新教堂太醜了。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本應是玫瑰花窗的位置留下了一個大洞,觸目驚心。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地鐵站里,保留著戰前教堂的老照片,讓人們可以大概瞭解一下它當年的風采。 路過 亞歷山大 廣場時,碰到了烏拉尼亞世界時鐘。它和後面的電視塔一起,在東德建國20周年前夕開放。有相當的歷史意義但又相當難看的物件。 ↑亞歷山大廣場 附近紀念品店,衛星小汽車旁邊的“默嬸兒”引來了不少合影的游客。 ↑柏林音樂廳 又到了憲兵廣場,天氣開始變得多雲,陽光也逐漸褪去。華燈初上之際,廣場上突然傳來了一陣婉轉悠揚的歌聲。循聲望去,發現是一位姑娘在音樂廳門口歌唱,周圍已經聚起了一些人群。
唱的真好啊。她是一位懷揣音樂夢想但是卻一直沒能獲得表演機會的歌手?還是某個樂團的歌手,來這裡只是為了把束縛在磚石建築里的音樂帶給廣場上的眾生? 柏林憲兵廣場這位露天歌手的唱功想必不輸給音樂廳里的人。 ↑柏林憲兵廣場 吹著晚風,坐在長椅上聽著歌, 柏林 一個美好的仲夏夜就該是這樣。
\--------------------------------------------------------------------------------------------------------------------------------
旅途走近尾聲,即將告別 柏林 的時候,對這座城市幾乎已經很熟悉了。甚至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在 北京 生活多年,對那座城市的瞭解大概也不過和現在對 柏林 的瞭解差不多。生活在其中時,往往就懶得去對所在的城市進行探索。 ↑柏林 在 柏林 ,有一些細節很難被人忽視, 比如 說這隻五彩斑斕的熊,它們似乎有統一的尺寸和姿勢,只是被塗上了不同的圖案。 柏林 熊是這座城市的標誌,但是它之所以成為 柏林 標誌的原委早在1380年就被一場大火焚燒殆盡,留給人們的只有無限猜測。在人們所有的猜測中,我最喜歡的版本是:“Ber”是德語“Bär ”的諧音,因為古代這裡的熊口數量眾多,人們就把它叫做“小熊城”(當然,這個版本最後被歷史學家認為是站不住腳的了,可是所有那些解釋里,只有這個最可愛)。 ↑柏林市政廳 一大早跑去紅色市政廳,然而今天市政府舉辦內部會議不對外開放。所以整趟旅程, 德國 首都的市政廳成了唯一沒能參觀到的。 ↑柏林市政廳 和漢薩小城比起來, 柏林 的井蓋有點太現代了。 ↑柏林電視塔 雖然電視塔不是最美的建築,但是在藍天和陽光下,我竟一時也不能說它很醜。 閑逛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座教堂,風格和之前幾個漢薩城市頗有些相似,便循路走去,然後便發現了一個看上去有些古老的街區。 我碰巧走到了尼古拉區,這裡是 柏林 城的起源。中世紀隨著貿易路線的逐漸發達,人們便在當今 柏林 這個位置逐漸建起房子、酒吧、教堂,1200年左右,一個小城就誕生了。或許當時的人們也並沒想過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有朝一日會成為德意志的首都。
離開了老建築林立的地方,又到了現代化的 柏林 —— 波茨坦 廣場。這個地方從一個小小的十字路口變成了 德國 重登輝煌的見證。 ↑波茨坦廣場 只是,這些大廈的鋒芒畢露的樣子,怕是任何一個 中國 風水先生看了都會大驚失色吧。 ↑波茨坦廣場 繁華的地方不愁沒飯吃,所以我乾脆又順道去看了克爾 霍夫 大樓的觀景台,傳說中 歐洲 最快的電梯就在這裡。 ↑波茨坦廣場 emmm每秒鐘8.5米,比起 迪拜 塔還是遜色些呀。 ↑波茨坦廣場 走到大樓的尖上,剛好能看見兩邊的 通道 ,產生了魚眼一般的錯覺。 ↑波茨坦廣場 回過頭來,又是另一個角度的 柏林 。 ↑波茨坦廣場 德國 版的星光大道,可惜沒有認識的人。 ↑波茨坦廣場 索尼中心,這個地方我要記下來,因為雖然看上去很fancy但是我卻在這裡吃了性價比超低的意麵。
終於又到了暫別 柏林 的時候,開往不來梅的火車緩緩進站時,心頭一絲雀躍。 ↑柏林 ↑柏林 德鐵招待客人的小餅干,很有節日喜慶氣氛。希望給後面的漢薩旅程帶來好運氣(希望不是對他們有可能晚點提前表達歉意 )
。
。
。
。
柏林筆記2不知是不是因為周日的緣故,回 柏林 的火車擠滿了人。自行車和乘客擠在一起,備用座位都十分吃緊,在 呂貝克 這幾天忘記的都市繁忙感又重新襲來。
↑柏林 時間不算早,但天還亮著,就隨便到處走走。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於是一走走到了很顯眼的那座斷頂教堂——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和 漢堡 的 聖尼古拉 教堂一樣,出於警世的作用,保留了被炸毀後的樣子。不過不同的是,在教堂廢墟旁邊建了一座現代風格的蜂窩狀方塊教堂,承接教堂本來的各種業務。據說一開始市政府計劃推倒廢墟直接建新教堂遭到了市民的激烈反對。我想如果我是當時的 柏林 人,也一定會抗議的,倒不是為了什麼警世之類的情感意義,純粹是因為新教堂太醜了。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本應是玫瑰花窗的位置留下了一個大洞,觸目驚心。 ↑威廉皇帝紀念教堂 地鐵站里,保留著戰前教堂的老照片,讓人們可以大概瞭解一下它當年的風采。 路過 亞歷山大 廣場時,碰到了烏拉尼亞世界時鐘。它和後面的電視塔一起,在東德建國20周年前夕開放。有相當的歷史意義但又相當難看的物件。 ↑亞歷山大廣場 附近紀念品店,衛星小汽車旁邊的“默嬸兒”引來了不少合影的游客。 ↑柏林音樂廳 又到了憲兵廣場,天氣開始變得多雲,陽光也逐漸褪去。華燈初上之際,廣場上突然傳來了一陣婉轉悠揚的歌聲。循聲望去,發現是一位姑娘在音樂廳門口歌唱,周圍已經聚起了一些人群。
唱的真好啊。她是一位懷揣音樂夢想但是卻一直沒能獲得表演機會的歌手?還是某個樂團的歌手,來這裡只是為了把束縛在磚石建築里的音樂帶給廣場上的眾生? 柏林憲兵廣場這位露天歌手的唱功想必不輸給音樂廳里的人。 ↑柏林憲兵廣場 吹著晚風,坐在長椅上聽著歌, 柏林 一個美好的仲夏夜就該是這樣。
\--------------------------------------------------------------------------------------------------------------------------------
旅途走近尾聲,即將告別 柏林 的時候,對這座城市幾乎已經很熟悉了。甚至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在 北京 生活多年,對那座城市的瞭解大概也不過和現在對 柏林 的瞭解差不多。生活在其中時,往往就懶得去對所在的城市進行探索。 ↑柏林 在 柏林 ,有一些細節很難被人忽視, 比如 說這隻五彩斑斕的熊,它們似乎有統一的尺寸和姿勢,只是被塗上了不同的圖案。 柏林 熊是這座城市的標誌,但是它之所以成為 柏林 標誌的原委早在1380年就被一場大火焚燒殆盡,留給人們的只有無限猜測。在人們所有的猜測中,我最喜歡的版本是:“Ber”是德語“Bär ”的諧音,因為古代這裡的熊口數量眾多,人們就把它叫做“小熊城”(當然,這個版本最後被歷史學家認為是站不住腳的了,可是所有那些解釋里,只有這個最可愛)。 ↑柏林市政廳 一大早跑去紅色市政廳,然而今天市政府舉辦內部會議不對外開放。所以整趟旅程, 德國 首都的市政廳成了唯一沒能參觀到的。 ↑柏林市政廳 和漢薩小城比起來, 柏林 的井蓋有點太現代了。 ↑柏林電視塔 雖然電視塔不是最美的建築,但是在藍天和陽光下,我竟一時也不能說它很醜。 閑逛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座教堂,風格和之前幾個漢薩城市頗有些相似,便循路走去,然後便發現了一個看上去有些古老的街區。 我碰巧走到了尼古拉區,這裡是 柏林 城的起源。中世紀隨著貿易路線的逐漸發達,人們便在當今 柏林 這個位置逐漸建起房子、酒吧、教堂,1200年左右,一個小城就誕生了。或許當時的人們也並沒想過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有朝一日會成為德意志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