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德——那些自由的漢薩城:不來梅、漢堡、呂貝克筆記(+柏林)
↑呂貝克 呂貝克 的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又狹窄,但是仍然不影響人們把車停進來。 ↑呂貝克主教座堂 呂貝克 的官方導覽線路是用教堂串起來的,沿著這條路走,一上午就看了三座。
雖然這裡叫 呂貝克 主教座堂,但是規模和裝潢明顯比剛纔的聖母堂差了些意思。 ↑呂貝克主教座堂 在這些朴素的裝飾中,有一座風格略顯詭異的鐘。鐘面的正中央是一個太陽,它的眼睛一直在左右搖晃用來指示秒數,從下麵仰視它,感覺像是它在翻白眼。 ↑呂貝克主教座堂 教堂里的裝飾 ↑呂貝克市政廳 根據之前預定的時間,我折回了市政廳準備參加導覽團。之前售票員已經告知這裡只提供德語服務,但是導覽團是參觀的唯一途徑,所以還是買了票。 ↑呂貝克市政廳 這是 德國 最大的中世紀市政廳之一,大廳里明亮的黑色 大理 石牆磚和國際象棋棋盤式的地面濃墨重彩地出現在眼前,甚是有幾分像《哈利波特》第五部里的神秘事務司。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因為語言不通,隨著一群人走上了臺階,突然導游看了看我,說了一串德語,發現我聽不懂然後轉成磕磕絆絆的英文,大意應該是我錯跟了一個VIP團,我應該回去跟其他大部隊一起等待。 ↑呂貝克市政廳 好吧,等就等吧。沒想到,等待廳裡人還真不少。 ↑呂貝克市政廳 到過之前兩個城市的市政廳,再來到這個議事堂,可能覺得有些簡樸。屋頂的樣子感覺有些像車站,而議員們的座位又有點像小學教室里的課桌。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穿過走廊,走到一個昏暗的的石頭房間,天花板是古老的木梁,牆上的中世紀壁畫仍殘留著一些顏色。導游老大爺似乎講了什麼典故,可惜完全無法聽懂。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長廳的走廊可能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黑白格的地板和木條天花板形成了絕佳的透視,牆上歷代市長的畫像添了些莊嚴氣氛。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整齊、劃一。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走上走廊,透過窗戶回頭剛好可以看到文藝復興風格白色牆面。古老的建築的混搭風。 ↑呂貝克市政廳 導覽最後,大爺打開了一個盒子,裡面的浮雕上列了一些時間節點,猜想或許是講 呂貝克 的海運或者經濟發展史。算了,反正我是來看建築的。
簡餐過後,奔向位於西門附近的漢薩博物館,按照北德一貫的風格,天氣又從晴轉陰了。 或許自漢薩同盟解散以後,這個名字就像蒙上了迷霧,逐漸被人們淡忘。但是作為一個勢力範圍從 倫敦 覆蓋到 俄羅斯 的組織,在它的核心 呂貝克 仍然留存著那些重要的記憶。
博物館按照游客想參觀的區域,設置了不同類型的電子票。我已經決定把這一個下午交代在這兒,自然就拿了全票。門票還按英語和德語分了類,在遇到需要解說的地方,刷一下卡就會在牆上出現相應語種的文字解說。在這兒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走到第一個講解區刷卡時才發現,售票員拿錯了票。我想了想,走回去還挺遠的,乾脆湊合著看,反正都是一些簡短的介紹,複雜的部分本身也有英語說明,就繼續往前走。正好前面碰上了一個導覽團,導游突然註意到我費勁 巴拉 地試圖破解牆上的文字,就請她團上的人稍等一下,問我是不是看不懂。我趕緊表示我雖然看不懂但是也不是特別礙事,不想耽誤人家參觀的時間。但是她還是很堅持地拿對講機跟售票處通話,不一會兒就來了一個工作人員一邊道歉一邊給我換票。這是略有點尷尬的5分鐘,不過也是很讓人感動的5分鐘,我還真是頭一次遇見這麼佛系的導游和佛系的游客,沒有一個人因為這件事側目或抱怨。 精明的日耳曼商人從12世紀開始抱團取暖,成立商會共同應付海盜、諸侯給他們貿易上提出的難題。幾個城市間彼此幫扶,成立自己的武裝軍隊,不斷擴展自己的商路。這些商人先後在 倫敦 、 諾夫哥羅德 獲得了經營權,後來他們的網絡幾乎覆蓋了整個 波羅的海 和 北海 區域。在這之中, 呂貝克 得益於它的核心位置,以及與 漢堡 等周邊城市的合作,逐漸變得繁榮,成為了整個漢薩同盟的首都。漢薩商人在 布魯日 、 倫敦 、 卑爾根 、 諾夫哥羅德 設立了商站,如今在這些城市多少還能看到些他們的遺產。
在 呂貝克 最興盛的時期,很多漢薩城市都要統一使用《 呂貝克 法》,這座城市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漢薩女王”。 海上貿易,對於土地細碎的 歐洲 來說再重要不過。所以這個時期造船業也十分興旺,最經典的大肚克格貨船至今仍然是同盟的象徵。 玩游戲的時候,覺得那些貨物種類已經相當繁雜了,而現實中的貿易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1226年, 呂貝克 獲得了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恩准,從此成為了帝國自由市。從而直接由皇帝管轄,免於遭受地方諸侯盤剝。隨著同盟的逐漸繁榮,越來越多的王室選擇找漢薩城市借款,同時以更多的貿易特權作為交換。 博物館有一個幻燈片區,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講述了同盟的發展,以及內部曾經出現過的矛盾。 而這兩塊牌子則記錄了史上舉辦過的“漢薩日"。 “漢薩日”是整個漢薩同盟的決策大會,有點類似當今的 歐洲 理事會峰會,所有貿易、戰爭、政治方面的事情都會在這個會議上處理,有時幾乎每年都要舉辦。隨著同盟日漸衰落,參加會議的城市越來越少,一開始是派遣代理人,後來乾脆就都不參加了。倒數第二屆漢薩日和最後一屆漢薩日之間相隔了40年。1669年,只有6個城市參加這次會議,漢薩同盟名存實亡。
雖然這裡叫 呂貝克 主教座堂,但是規模和裝潢明顯比剛纔的聖母堂差了些意思。 ↑呂貝克主教座堂 在這些朴素的裝飾中,有一座風格略顯詭異的鐘。鐘面的正中央是一個太陽,它的眼睛一直在左右搖晃用來指示秒數,從下麵仰視它,感覺像是它在翻白眼。 ↑呂貝克主教座堂 教堂里的裝飾 ↑呂貝克市政廳 根據之前預定的時間,我折回了市政廳準備參加導覽團。之前售票員已經告知這裡只提供德語服務,但是導覽團是參觀的唯一途徑,所以還是買了票。 ↑呂貝克市政廳 這是 德國 最大的中世紀市政廳之一,大廳里明亮的黑色 大理 石牆磚和國際象棋棋盤式的地面濃墨重彩地出現在眼前,甚是有幾分像《哈利波特》第五部里的神秘事務司。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因為語言不通,隨著一群人走上了臺階,突然導游看了看我,說了一串德語,發現我聽不懂然後轉成磕磕絆絆的英文,大意應該是我錯跟了一個VIP團,我應該回去跟其他大部隊一起等待。 ↑呂貝克市政廳 好吧,等就等吧。沒想到,等待廳裡人還真不少。 ↑呂貝克市政廳 到過之前兩個城市的市政廳,再來到這個議事堂,可能覺得有些簡樸。屋頂的樣子感覺有些像車站,而議員們的座位又有點像小學教室里的課桌。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穿過走廊,走到一個昏暗的的石頭房間,天花板是古老的木梁,牆上的中世紀壁畫仍殘留著一些顏色。導游老大爺似乎講了什麼典故,可惜完全無法聽懂。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長廳的走廊可能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黑白格的地板和木條天花板形成了絕佳的透視,牆上歷代市長的畫像添了些莊嚴氣氛。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整齊、劃一。 ↑呂貝克市政廳 ↑呂貝克市政廳 走上走廊,透過窗戶回頭剛好可以看到文藝復興風格白色牆面。古老的建築的混搭風。 ↑呂貝克市政廳 導覽最後,大爺打開了一個盒子,裡面的浮雕上列了一些時間節點,猜想或許是講 呂貝克 的海運或者經濟發展史。算了,反正我是來看建築的。
簡餐過後,奔向位於西門附近的漢薩博物館,按照北德一貫的風格,天氣又從晴轉陰了。 或許自漢薩同盟解散以後,這個名字就像蒙上了迷霧,逐漸被人們淡忘。但是作為一個勢力範圍從 倫敦 覆蓋到 俄羅斯 的組織,在它的核心 呂貝克 仍然留存著那些重要的記憶。
博物館按照游客想參觀的區域,設置了不同類型的電子票。我已經決定把這一個下午交代在這兒,自然就拿了全票。門票還按英語和德語分了類,在遇到需要解說的地方,刷一下卡就會在牆上出現相應語種的文字解說。在這兒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走到第一個講解區刷卡時才發現,售票員拿錯了票。我想了想,走回去還挺遠的,乾脆湊合著看,反正都是一些簡短的介紹,複雜的部分本身也有英語說明,就繼續往前走。正好前面碰上了一個導覽團,導游突然註意到我費勁 巴拉 地試圖破解牆上的文字,就請她團上的人稍等一下,問我是不是看不懂。我趕緊表示我雖然看不懂但是也不是特別礙事,不想耽誤人家參觀的時間。但是她還是很堅持地拿對講機跟售票處通話,不一會兒就來了一個工作人員一邊道歉一邊給我換票。這是略有點尷尬的5分鐘,不過也是很讓人感動的5分鐘,我還真是頭一次遇見這麼佛系的導游和佛系的游客,沒有一個人因為這件事側目或抱怨。 精明的日耳曼商人從12世紀開始抱團取暖,成立商會共同應付海盜、諸侯給他們貿易上提出的難題。幾個城市間彼此幫扶,成立自己的武裝軍隊,不斷擴展自己的商路。這些商人先後在 倫敦 、 諾夫哥羅德 獲得了經營權,後來他們的網絡幾乎覆蓋了整個 波羅的海 和 北海 區域。在這之中, 呂貝克 得益於它的核心位置,以及與 漢堡 等周邊城市的合作,逐漸變得繁榮,成為了整個漢薩同盟的首都。漢薩商人在 布魯日 、 倫敦 、 卑爾根 、 諾夫哥羅德 設立了商站,如今在這些城市多少還能看到些他們的遺產。
在 呂貝克 最興盛的時期,很多漢薩城市都要統一使用《 呂貝克 法》,這座城市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漢薩女王”。 海上貿易,對於土地細碎的 歐洲 來說再重要不過。所以這個時期造船業也十分興旺,最經典的大肚克格貨船至今仍然是同盟的象徵。 玩游戲的時候,覺得那些貨物種類已經相當繁雜了,而現實中的貿易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1226年, 呂貝克 獲得了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恩准,從此成為了帝國自由市。從而直接由皇帝管轄,免於遭受地方諸侯盤剝。隨著同盟的逐漸繁榮,越來越多的王室選擇找漢薩城市借款,同時以更多的貿易特權作為交換。 博物館有一個幻燈片區,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講述了同盟的發展,以及內部曾經出現過的矛盾。 而這兩塊牌子則記錄了史上舉辦過的“漢薩日"。 “漢薩日”是整個漢薩同盟的決策大會,有點類似當今的 歐洲 理事會峰會,所有貿易、戰爭、政治方面的事情都會在這個會議上處理,有時幾乎每年都要舉辦。隨著同盟日漸衰落,參加會議的城市越來越少,一開始是派遣代理人,後來乾脆就都不參加了。倒數第二屆漢薩日和最後一屆漢薩日之間相隔了40年。1669年,只有6個城市參加這次會議,漢薩同盟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