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邊逃學邊旅行(2)——你所知與不知的劍橋之一:2018之夏別樣英倫行

邊逃學邊旅行(2)——你所知與不知的劍橋之一:2018之夏別樣英倫行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早8點。 劍橋 巴士總站邊的小公園。
劍橋 的一日從我們的無所事事開始。此時,所有的店鋪、餐廳、咖啡廳、各大學院、景點的大門都還禁閉,雖然早已艷 陽高 照,但整座城市才在睡眼惺忪中睜開雙眼。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漸漸地城市蘇醒了,大約10點光景,游船埠頭才聚集起三三兩兩的游人,作為當天第一批乘坐游船的散客,我們加入了泛舟的隊伍。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嘆息橋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 不可或缺的經典畫面。嘆息橋與數學橋。
陽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投影到了拱橋底部,優美的拱形弧線與背景的數學橋相映成趣。
在晃晃悠悠的節奏中行舟,欣賞著兩岸的校園風光,看河底軟泥的青荇在水中搖擺,沉浸在歷史的厚重與水波的柔情中。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河 上撐篙的帥哥們。

正午

連續幾天上午都到 劍橋 大學各學院參觀,沒有時間登上 劍橋 市區的最高建築——聖瑪麗大教堂的塔樓。
終於有一天我們避開了參觀和登塔的人流,在正午十二點登上教堂的塔樓頂部。
登塔樓時並沒有想到會湊上正午12點的鐘聲,所以當震耳欲聾的鐘聲響起,聚集在塔樓的白鴿剎那間飛散而去時,我情不自禁地被那份神聖所感染了。站在塔頂,極目遠眺, 劍橋 市盡收眼底。
劍橋聖瑪麗教堂正午。劍橋聖瑪麗大教堂頂樓鐘聲響起。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正午12點過後,往往是我們從 劍橋 市中心返回趕去EF學校上課的時間。
課間休息時,對於閑不住的我們而言,也會選擇在附近的社區散步。
社區有高大的喬木與 維多利亞 時代的住宅。藍天白雲投影到一幢小樓的窗戶上,一位銀髮老人從室內探出身,費力地修剪著擋住窗戶的綠色藤蔓。我發獃地看了很久,直到老人關窗離去。老房子被院子中的木槿花包圍著,美麗如夢。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寧靜的社區,花木交織的小院落,彩色的拱門入口,灰色或磚紅色的深沉牆面,吸引著我們。在無法遮擋的陽光下,與午後輕柔的風相遇,無人的街道在夏日里卻不聞蟬鳴的聒噪。一切安靜得出奇。
劍橋自助遊攻略
EF學校附近社區的小學,正值暑假期間。 劍橋大學彼得學院有時,下午的的課程結束,我們又會搭乘巴士重返市中心。有一天,路過一條僻靜的小道,聽見悠悠的管風琴聲。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尋聲而去,發現有一片墓地。在墓地的盡頭有一座教堂,那便是 劍橋 大學彼得學院的教堂。
劍橋 大學彼得學院(Peterhouse, Cambridge)始建於1284年,是 劍橋 大學建立最早的學院了,如今卻是 劍橋 大學最小的學院。學院的教堂被稱為小聖瑪麗教堂(Little St.Mary's Church),昔稱 聖彼得 教堂,學院因此而得名。教堂建於12世紀,於14世紀重建並更名為小聖瑪麗教堂。
在西方人眼裡教堂的墓地並非可怕的地方。在墓地的一角居然看到一對閑聊的couple。受好奇心的驅使,在墓園中遊蕩了一圈,發現不少墓碑標識的日期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還有一些無名的十字架。墓園不是太整潔,有點野生的狀態,想必如今也已經不再延續使用了,但過往的靈魂仍聚集於此。如果是夜晚,我想自己一定不敢在其中探訪。此刻,心裡似乎不是那麼恐懼,反而有些感嘆的意味,雖然不知墓地里究竟埋藏著怎樣的亡靈,但我想他們也是帶著不同的故事離去的。這裡是他們最終的歸屬了。
劍橋 大學的各座學院都帶著深深的宗教氣氛,這正是讓我著迷的地方。

傍晚

記不清把多少個傍晚留給了 劍橋 。穿行在寬街窄巷,暑氣退卻後的 劍橋 有幾份涼意,我們久久不願離去,有時就靜靜地坐在那裡。 劍橋 仿佛一個不可思議的夢境,我就在這份夢境中遊蕩,成為她夢的一部分,那時常想,如果可以我們還想留下。
每次穿越過這些小巷我都會帶著一種儀式感,在內心裡不是把自己當作成一名觀光客。那些斑駁的牆壁,高聳的屋頂,甚至被磨得光光的鵝卵石路面,都代表著歷史。你不用刻意去探索,他們已擺在你面前。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
天色漸暗,從聖三一學院圍牆外的古老巷道穿行而過,又一次來到卡姆河畔。
今天,是個陰天。看不到滿目的火紅夕陽,天空中的雲如同棉絮,被揉成朵朵。卡姆河上依舊有泛舟的游客,與白天盛日下川流不息的船隻相比,小舟悠閑淡定,有種漁舟唱晚的感覺。此時, 劍橋 也漸漸脫離熙熙攘攘的人流回歸靜謐。

從寧靜回歸寧靜, 劍橋 一天的時空就像城中流淌的河水波瀾不驚,卻令人回味無窮。
學院篇前文已經涉及彼得學院,這裡從最著名的國王學院說起。

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是 劍橋 大學內最有名的學院之一,成立於1441年,由當時的 英國 國王亨利六世設立創建,因而得名國王學院。為了顯示國王的雄厚財力,學院建立之初就追求宏偉壯觀的建築,而其建築群中最著名的當屬國王學院禮拜堂,它聳入雲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築風格已經成為整個 劍橋 市的標誌和榮耀。 用照片是無法記錄下國王學院禮拜堂輝煌的建築的。這是我初次踏入劍橋大學參觀的第一幢歷史建築。這座從1448年計劃建造一直到1544年才完工的建築,其精緻細膩的程度可謂不同凡響。步入其中所有的人都會屏住呼吸,刻意不讓自己發出聲響,只是靜靜地觀賞錯綜複雜的穹頂和繪滿聖經故事的巨大垂直的彩繪玻璃。這是來到 劍橋 最先要打卡的點。
國王學院在成立之初只接受伊頓公學的學生,直到1865年後,才開始接受非伊頓生源。學院提供除教育學、獸醫學等學科之外的全部課程。 劍橋 大學本是貴族大學,國王學院則是貴族中的貴族,2009年時 劍橋 的學生報紙即報道說,國王學院學生父母的收入遠遠高於 劍橋 大學其他學院學生的家庭收入。國王學院的校友中,最著名的當屬經濟學家 凱恩斯 和現代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 圖靈,另外,還要諸多政要、學術泰斗及作家。
對於 中國 人來說,國王學院最重要的校友當是徐志摩。在本文的開篇我已經寫到, 劍橋 與普通 中國 人的交集點,便是此 。徐志摩1920年在國王學院讀書時受濟慈、雪萊等影響開始寫詩,在國王學院後院寫下了《再別康橋》,而詩中所提及的“金柳”,便是學院後院橋旁邊的柳樹。如今那塊刻有刻著這首詩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 大理 石的石碑就豎立在學院後院的橋頭邊。這裡,從上午10點直至傍晚都會被絡繹不絕的 中國 旅行團圍觀。所以,對於大多數國人而言來過這裡就算到過 劍橋 大學了。
劍橋自助遊攻略
劍橋自助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