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口罩,去少有人知的黔東南秘境,過一把嚮往生活(貴州小眾地—牛耕部落、千古侗寨)
↑述洞侗寨 ↑述洞侗寨 由於行程比較緊湊,我們沒有太多時間走到述洞村裡面,所以就由無人機幫我們代勞了。
機翼的嗡嗡聲立刻吸引了村子里小朋友們的目光,呼朋引伴來翹首觀望~~~ ↑述洞侗寨 鼓樓是侗寨最顯著的標誌,可謂是“有樓就有鼓,有樓則置鼓”。
村裡的弔腳樓、青石路都圍繞著它向四周延展、修建。 ↑述洞侗寨 述洞侗寨的後面也儘是梯田。 ↑述洞侗寨 除了具有悠久歷史的獨柱鼓樓外,寨子里乾欄式民居、寨門、戲臺、花橋交相輝映;水輾、水車、穀倉、禾晾錯落有致,述洞不愧是 黎平 傳統建築風貌保存最完好的村寨之一~~ ↑述洞侗寨 沿巷道往村裡走,300餘棟水上禾倉群映入眼帘。 ↑述洞侗寨 述洞村的農民收穫水稻方法比較特別,將水稻一棵棵割下來,然後將稻穗捆綁好,再挑回村裡掛在穀倉上晾曬乾透。 ↑述洞侗寨 禾倉隨處可見棺材。雖然 長壽 ,但這裡的老人還是給自己備好了生命的最終去處。 ↑述洞侗寨 述洞村家家戶戶的穀倉,都集中建造在水塘里!
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能會建在水塘里呢?!當地人說,這樣可以更好的防盜、防火以及防老鼠~ ↑述洞侗寨 ↑述洞侗寨 逛了一小圈,發現述洞寨侗寨的保存真是非常好。
全村幾乎沒有任何的磚瓦房,歷經歲月的百年房屋依然行使著它們的功能。 ↑述洞侗寨 【游玩貼士】
地址: 貴州 省 黔東南 苗族侗族自治州 黎平 縣岩洞鎮述洞村
門票:無門票
註意:前往述洞侗寨的道路不是很好,坑窪泥濘比價常見,行駛途中要註意哦 洋洞侗寨,侗鄉風情有趣又熱鬧同樣位於尚重鎮的洋洞侗寨,也是前往【牛耕部落】路程中必然途徑的一個侗寨。
這個擁有上千多戶人家的古老侗寨,由上洋洞村和下洋洞村兩個侗寨組成。 剛剛駛入上洋洞村寨,就發覺道路兩側格外的擁擠。原來是趕上了當地的大集~ 熱鬧的市集兩側擺滿了各種攤位,美食、日用百貨與民族服飾相互交織,好一派市井煙火氣息。
上洋洞村的大集逢初一、初六、十一、十六舉行,大大便利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大集上最讓人流連的就是那些純手工制衣、售賣民族服飾的攤位。 當地侗族老奶奶盤頭著侗族服飾,一針一線的繪製她們的信仰。 侗族刺繡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古樸自然,顏色艷麗。
所繡的繡品不僅圖案精美,具有極高的裝飾價值,其反覆繡綴的工藝還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 而侗族刺繡較為常見的就是背帶蓋。
背帶蓋是侗族婦女用來背侗家小兒時的背帶,背帶蓋的刺繡紋樣、圖案構圖、配色等都有一定的傳統搭配組合規律。
刺繡的紋樣一般為螃蟹、鳳凰、蝴蝶、花草;而背帶蓋上的1個大圓、8個小圓代表的是9個太陽~ 攤位上還有許多侗族服飾的配飾,也都極具民族風情。
告別上洋洞村的熱鬧大集,再往山下走,就是下洋洞村了。 上下洋洞村可以以這座風雨橋為分界線。 風雨橋又稱花橋,整座建築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
現在的風雨橋是剛修好不久的,雖然很新,但還保留民族特色。 比起上洋洞村,下洋洞村的侗寨保留的更原始,許多上百年的侗寨飽經風霜,但仍佇立在青石板路上。
而上洋洞村,由於前幾年的一場大火,許多百年的侗寨不復存在。光聽就會覺得有些痛心。 村寨里的穀倉也都有百年的歷史,雖然已不再行使儲存糧食的職能,但仍能感受到精湛的建造工藝。 這裡的糧倉也存放著棺材。大部分的侗族還保留著土葬的習俗,據說這一口棺材的造價要好幾萬…… 一幢已經廢棄的百年侗族房屋,雖已岌岌可危,但仍充滿古意。
飛個飛機整體感受下洋洞村風光~ 在下洋洞村,除了欣賞原始質朴的百年侗寨之外,還可以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感受侗族純手工的織布技藝! 侗族擅長紡紗織布,居民大都穿自紡、自織、自染侗布。
如今這一傳統藝術,使用的人越來越少,所以拜訪的也都是上了年紀的婦女。 所織的布匹都是純白色,織好的布經藍靛、白酒、牛皮汁、雞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就製成了各種顏色~
機翼的嗡嗡聲立刻吸引了村子里小朋友們的目光,呼朋引伴來翹首觀望~~~ ↑述洞侗寨 鼓樓是侗寨最顯著的標誌,可謂是“有樓就有鼓,有樓則置鼓”。
村裡的弔腳樓、青石路都圍繞著它向四周延展、修建。 ↑述洞侗寨 述洞侗寨的後面也儘是梯田。 ↑述洞侗寨 除了具有悠久歷史的獨柱鼓樓外,寨子里乾欄式民居、寨門、戲臺、花橋交相輝映;水輾、水車、穀倉、禾晾錯落有致,述洞不愧是 黎平 傳統建築風貌保存最完好的村寨之一~~ ↑述洞侗寨 沿巷道往村裡走,300餘棟水上禾倉群映入眼帘。 ↑述洞侗寨 述洞村的農民收穫水稻方法比較特別,將水稻一棵棵割下來,然後將稻穗捆綁好,再挑回村裡掛在穀倉上晾曬乾透。 ↑述洞侗寨 禾倉隨處可見棺材。雖然 長壽 ,但這裡的老人還是給自己備好了生命的最終去處。 ↑述洞侗寨 述洞村家家戶戶的穀倉,都集中建造在水塘里!
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能會建在水塘里呢?!當地人說,這樣可以更好的防盜、防火以及防老鼠~ ↑述洞侗寨 ↑述洞侗寨 逛了一小圈,發現述洞寨侗寨的保存真是非常好。
全村幾乎沒有任何的磚瓦房,歷經歲月的百年房屋依然行使著它們的功能。 ↑述洞侗寨 【游玩貼士】
地址: 貴州 省 黔東南 苗族侗族自治州 黎平 縣岩洞鎮述洞村
門票:無門票
註意:前往述洞侗寨的道路不是很好,坑窪泥濘比價常見,行駛途中要註意哦 洋洞侗寨,侗鄉風情有趣又熱鬧同樣位於尚重鎮的洋洞侗寨,也是前往【牛耕部落】路程中必然途徑的一個侗寨。
這個擁有上千多戶人家的古老侗寨,由上洋洞村和下洋洞村兩個侗寨組成。 剛剛駛入上洋洞村寨,就發覺道路兩側格外的擁擠。原來是趕上了當地的大集~ 熱鬧的市集兩側擺滿了各種攤位,美食、日用百貨與民族服飾相互交織,好一派市井煙火氣息。
上洋洞村的大集逢初一、初六、十一、十六舉行,大大便利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大集上最讓人流連的就是那些純手工制衣、售賣民族服飾的攤位。 當地侗族老奶奶盤頭著侗族服飾,一針一線的繪製她們的信仰。 侗族刺繡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古樸自然,顏色艷麗。
所繡的繡品不僅圖案精美,具有極高的裝飾價值,其反覆繡綴的工藝還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 而侗族刺繡較為常見的就是背帶蓋。
背帶蓋是侗族婦女用來背侗家小兒時的背帶,背帶蓋的刺繡紋樣、圖案構圖、配色等都有一定的傳統搭配組合規律。
刺繡的紋樣一般為螃蟹、鳳凰、蝴蝶、花草;而背帶蓋上的1個大圓、8個小圓代表的是9個太陽~ 攤位上還有許多侗族服飾的配飾,也都極具民族風情。
告別上洋洞村的熱鬧大集,再往山下走,就是下洋洞村了。 上下洋洞村可以以這座風雨橋為分界線。 風雨橋又稱花橋,整座建築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
現在的風雨橋是剛修好不久的,雖然很新,但還保留民族特色。 比起上洋洞村,下洋洞村的侗寨保留的更原始,許多上百年的侗寨飽經風霜,但仍佇立在青石板路上。
而上洋洞村,由於前幾年的一場大火,許多百年的侗寨不復存在。光聽就會覺得有些痛心。 村寨里的穀倉也都有百年的歷史,雖然已不再行使儲存糧食的職能,但仍能感受到精湛的建造工藝。 這裡的糧倉也存放著棺材。大部分的侗族還保留著土葬的習俗,據說這一口棺材的造價要好幾萬…… 一幢已經廢棄的百年侗族房屋,雖已岌岌可危,但仍充滿古意。
飛個飛機整體感受下洋洞村風光~ 在下洋洞村,除了欣賞原始質朴的百年侗寨之外,還可以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感受侗族純手工的織布技藝! 侗族擅長紡紗織布,居民大都穿自紡、自織、自染侗布。
如今這一傳統藝術,使用的人越來越少,所以拜訪的也都是上了年紀的婦女。 所織的布匹都是純白色,織好的布經藍靛、白酒、牛皮汁、雞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覆浸染,就製成了各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