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徒步,是一場苦行,更是一次用腳步丈量生命意義的旅程--2018貢嘎環線重徒記
前言2018年9月14日,我向自己預約了這篇游記.......
出行前,妻子問我:“ 貢嘎 大環線海拔那麼高,你為什麼要選擇去徒步穿越?而且還是重裝!”。沉默片刻後,我回答她說:1、以徒步這種方式去旅行能更深層次感受位移景移的那種美妙;2、之所以選擇重徒,那是因為我覺得它能更深刻地讓我去領悟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領悟。我的領悟是:生命是一場發現自我、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旅程。
由於天氣的原因,這篇游記沒有過多的美景美圖,更多的是對行者內心感受的記錄。記錄此行難以忘懷的那份艱辛、記錄內心的那份堅守與執著。
為收集本視頻素材,在貢嘎環線這3400-4900米的高海拔地區,上月老師可謂是勞心勞力...... 穿越路線的基本情況貢嘎 大環線全程約113公里,自 康定 縣老 榆林 水電站(北)-- 石棉縣 草科鄉(南)被稱為正向穿越,反之被稱為反向穿越。正向穿越的爬坡距離教反向穿越的爬坡距離短,海拔教反向穿越提升快。自北向南路過的點(可扎營)有:格西草原、兩岔河口、下日烏且、上日烏且、莫西溝尾、冬季牛場、原始森林、 貢嘎 寺或子梅村。
穿越的方式有三種:1、跟隨商業團隊。這種方式優點:包隨馬行、輕裝徒步、有更多的體力和精力欣賞路途中的美景;缺點:每天的行程固定、缺乏自主靈活性,商業團隊費用較高(在2500元-3200元之間)。2、半自助,即自己聯繫馬隊駝包。這種方式的優點:包隨馬行、輕裝徒步、有更多的體力和精力欣賞路途中的美景、自主決定行程的起始點;缺點:駝包費用每日150元-200元之間,按9日起算。3、全自助(即:重徒)吃住行全靠自己解決。
海拔在3000--4000米之間高原重徒,每天正常的行程在15公里左右,海拔在4000-5000米之間的高原重徒,每天正常的行程在12公里左右, 貢嘎 大環線全程需耗時5-7天,全程無手機信號,因此,裝備及食物配給極為重要,背負重量最好控制在40斤以內。以下是筆者建議的配給,供參考:
1、80L登山包、登山杖2根、黑冰零下20°睡袋一個、3公斤以下高山四季帳篷一頂;
2、頭燈、護膝、偏光墨鏡、速乾衣一件、防水外褲一條、高幫登山鞋一雙、雪套一雙、襪子3雙、抓絨外衣一件、衝鋒衣一件、抓絨帽子一頂、護膝一付、50倍+防曬霜、護手霜或寶寶霜、防曬面罩或魔術巾、暖寶寶(體寒者必備)、充電寶一個;(附圖) 3、高山氣罐3-4瓶、竈頭一個、高原打火機2個、鍋1個、筷子一雙、勺一隻、碗一個;
4、香飄飄、麵包、巧克力、穀物棒、麻辣牛肉乾1斤、大米3斤、微辣榨菜4-5包、腊肉或香腸5根、方便面2-3包;
5、葡萄糖若干、感冒藥、消炎藥、止瀉藥、創可貼、 雲南 白藥膏藥
6、最重要的是:衛星電話一部
路書
Day1: 成都 \- 康定 -老 榆林 水電站-格西草原(海拔3400米)
攜程上定了三張車票,上午7:30從 成都 出發,經成雅高速、雅康高速,在 瀘定 下高速,大約5個小時到達 康定 縣城。 在 康定 縣城吃完午飯後,檢查裝備食物配給,花費200元請飯店王老闆開著他新買的SUV送我們前往老 榆林 水電站,大約1個半小時到達老 榆林 水電站。 老 榆林 水電站有大、小共2個。靠近柏油馬路的大電站不是徒步的起點,大電站深入8公里的碎石泥路到達小電站,即為本次穿越的徒步起點。
徒步起點的合照,從左到右依次是:上月老師、老 榆林 水電站的張大爺、雪山、飯店王老闆、筆者。
目送飯店老闆駕車遠去後,上月老師、雪山、我便開始了這120小時手機失聯、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的穿越之旅。
此時我們誰都沒想到,我們即將面臨的是瓢潑大雨和漫天暴雪。
但,同吃一盒自熱米飯、同用一雙筷子、同睡一個帳篷讓身臨惡劣自然環境的我們不僅沒感覺到寒冷與孤單,反而是那麼的溫暖......
剛啟程不到10分鐘便開始下雨,頓時給一心嚮往美景的我們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今日下雨,明日就是晴天了”,我們三個異口同聲說道。 加快腳步向前,大約30分鐘後達到今日的扎營地點----格西草原(海拔3400米)。到達格西草原,發現已有兩支商業團隊扎完營在埋鍋造飯了。 正在尋覓合適的草坪扎營之時,天空瞬降暴雨。三個人同時協作,在暴雨中迅速扎完兩頂帳篷,但雪山的“雪山牌”牛皮登山鞋已經被淋得來可以擠出水了,上月老師的褲子也被徹底淋濕了。
被凍得瑟瑟發抖的我們,躲在帳篷里烤腳、烤鞋子、烤褲子,心裡暗自祈禱:明日千萬不要再下雨了...... 簡單吃了點牛肉乾和巧克力後,悻悻睡去......
Day2: 格西草原-兩岔河口-下日烏且-上日烏且(海拔4250米)
第二日6:30日便被帳篷外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吵醒”,心想:帳篷外面的世界一定是日出東方、鳥語花香。
快速穿好衣褲,迅速拉開帳篷拉鏈,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留在帳篷外帳上的並不是初升的暖陽,仍就是雨水和露水,但這不影響我們迅速去旁邊的小溪里打水,燒水,準備早餐。
小溪邊的樹枝上飽含著雨水和晨露...... 每人一杯香飄飄、一個薩琪瑪、二個麵包,讓我們吃得十分滿足。
“雪山,你也快來吃吧”我滿足地對雪山喊道。“別急,冷水哥,我把我的小紅帽帶好就來”,雪山如是回答。 雖然沒有西裝革履,但哥這身行頭也很帥氣。 8:30收拾完行裝,踏上此行最艱難的第一天,從海拔3400米的格西草原到海拔4250米的上日烏且,全長約18公里。有在格西草原當晚因不適應高反而返回 康定 的,也有在爬升途中不堪高反下的負重而下撤的。但在絕大多數的人的心中,“堅持走下去”不再僅僅是雲淡風輕的五個字了。
走到兩岔河口,已經接近14點,遠處的牧民房裡冒著幾縷青煙,夾雜在霧氣中,緩緩隨風而動。
行進途中,遇到從 廣東 來到這裡重徒的15人全自助團隊。一直在責備忘記在 康定 購買高原打火機的我,嘗試性地問他們:“你們可有多的高原打火機?我們三個忘記帶了。”話音剛落,其中一位姑娘從其包里掏出一個火機,慷慨地遞給了我。當我掏出錢想給她的時候,她拒絕了,同時對我說:“你若是給我錢,那就是玷污戶外精神了”。
什麼是戶外精神?應該就是“互幫 互助 ”這耳熟能詳的四個字吧。這四個字應該是沒有性別之分、沒有年齡之分、沒有國界之分的。
火源是重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品,平時1元錢的打火機在此時此刻變得額外的珍貴。這位來自 廣東 的女孩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火源,而是一個讓我們堅持走下去的動力,是一個在暴風雪中讓我們持續生存下去的希望。
或許是緣分,或許更是因為大家秉承同一種精神意志,讓我們在第四天又再次相遇,並同宿在一個牧民房內避風躲雪。 天空一直是陰沉沉、雨矇矇的。除了感覺自己是行走在一幅幅“山水畫”中外,更多的感受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這個字就是:累!
出行前,妻子問我:“ 貢嘎 大環線海拔那麼高,你為什麼要選擇去徒步穿越?而且還是重裝!”。沉默片刻後,我回答她說:1、以徒步這種方式去旅行能更深層次感受位移景移的那種美妙;2、之所以選擇重徒,那是因為我覺得它能更深刻地讓我去領悟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領悟。我的領悟是:生命是一場發現自我、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旅程。
由於天氣的原因,這篇游記沒有過多的美景美圖,更多的是對行者內心感受的記錄。記錄此行難以忘懷的那份艱辛、記錄內心的那份堅守與執著。
為收集本視頻素材,在貢嘎環線這3400-4900米的高海拔地區,上月老師可謂是勞心勞力...... 穿越路線的基本情況貢嘎 大環線全程約113公里,自 康定 縣老 榆林 水電站(北)-- 石棉縣 草科鄉(南)被稱為正向穿越,反之被稱為反向穿越。正向穿越的爬坡距離教反向穿越的爬坡距離短,海拔教反向穿越提升快。自北向南路過的點(可扎營)有:格西草原、兩岔河口、下日烏且、上日烏且、莫西溝尾、冬季牛場、原始森林、 貢嘎 寺或子梅村。
穿越的方式有三種:1、跟隨商業團隊。這種方式優點:包隨馬行、輕裝徒步、有更多的體力和精力欣賞路途中的美景;缺點:每天的行程固定、缺乏自主靈活性,商業團隊費用較高(在2500元-3200元之間)。2、半自助,即自己聯繫馬隊駝包。這種方式的優點:包隨馬行、輕裝徒步、有更多的體力和精力欣賞路途中的美景、自主決定行程的起始點;缺點:駝包費用每日150元-200元之間,按9日起算。3、全自助(即:重徒)吃住行全靠自己解決。
海拔在3000--4000米之間高原重徒,每天正常的行程在15公里左右,海拔在4000-5000米之間的高原重徒,每天正常的行程在12公里左右, 貢嘎 大環線全程需耗時5-7天,全程無手機信號,因此,裝備及食物配給極為重要,背負重量最好控制在40斤以內。以下是筆者建議的配給,供參考:
1、80L登山包、登山杖2根、黑冰零下20°睡袋一個、3公斤以下高山四季帳篷一頂;
2、頭燈、護膝、偏光墨鏡、速乾衣一件、防水外褲一條、高幫登山鞋一雙、雪套一雙、襪子3雙、抓絨外衣一件、衝鋒衣一件、抓絨帽子一頂、護膝一付、50倍+防曬霜、護手霜或寶寶霜、防曬面罩或魔術巾、暖寶寶(體寒者必備)、充電寶一個;(附圖) 3、高山氣罐3-4瓶、竈頭一個、高原打火機2個、鍋1個、筷子一雙、勺一隻、碗一個;
4、香飄飄、麵包、巧克力、穀物棒、麻辣牛肉乾1斤、大米3斤、微辣榨菜4-5包、腊肉或香腸5根、方便面2-3包;
5、葡萄糖若干、感冒藥、消炎藥、止瀉藥、創可貼、 雲南 白藥膏藥
6、最重要的是:衛星電話一部
路書
Day1: 成都 \- 康定 -老 榆林 水電站-格西草原(海拔3400米)
攜程上定了三張車票,上午7:30從 成都 出發,經成雅高速、雅康高速,在 瀘定 下高速,大約5個小時到達 康定 縣城。 在 康定 縣城吃完午飯後,檢查裝備食物配給,花費200元請飯店王老闆開著他新買的SUV送我們前往老 榆林 水電站,大約1個半小時到達老 榆林 水電站。 老 榆林 水電站有大、小共2個。靠近柏油馬路的大電站不是徒步的起點,大電站深入8公里的碎石泥路到達小電站,即為本次穿越的徒步起點。
徒步起點的合照,從左到右依次是:上月老師、老 榆林 水電站的張大爺、雪山、飯店王老闆、筆者。
目送飯店老闆駕車遠去後,上月老師、雪山、我便開始了這120小時手機失聯、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的穿越之旅。
此時我們誰都沒想到,我們即將面臨的是瓢潑大雨和漫天暴雪。
但,同吃一盒自熱米飯、同用一雙筷子、同睡一個帳篷讓身臨惡劣自然環境的我們不僅沒感覺到寒冷與孤單,反而是那麼的溫暖......
剛啟程不到10分鐘便開始下雨,頓時給一心嚮往美景的我們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今日下雨,明日就是晴天了”,我們三個異口同聲說道。 加快腳步向前,大約30分鐘後達到今日的扎營地點----格西草原(海拔3400米)。到達格西草原,發現已有兩支商業團隊扎完營在埋鍋造飯了。 正在尋覓合適的草坪扎營之時,天空瞬降暴雨。三個人同時協作,在暴雨中迅速扎完兩頂帳篷,但雪山的“雪山牌”牛皮登山鞋已經被淋得來可以擠出水了,上月老師的褲子也被徹底淋濕了。
被凍得瑟瑟發抖的我們,躲在帳篷里烤腳、烤鞋子、烤褲子,心裡暗自祈禱:明日千萬不要再下雨了...... 簡單吃了點牛肉乾和巧克力後,悻悻睡去......
Day2: 格西草原-兩岔河口-下日烏且-上日烏且(海拔4250米)
第二日6:30日便被帳篷外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吵醒”,心想:帳篷外面的世界一定是日出東方、鳥語花香。
快速穿好衣褲,迅速拉開帳篷拉鏈,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留在帳篷外帳上的並不是初升的暖陽,仍就是雨水和露水,但這不影響我們迅速去旁邊的小溪里打水,燒水,準備早餐。
小溪邊的樹枝上飽含著雨水和晨露...... 每人一杯香飄飄、一個薩琪瑪、二個麵包,讓我們吃得十分滿足。
“雪山,你也快來吃吧”我滿足地對雪山喊道。“別急,冷水哥,我把我的小紅帽帶好就來”,雪山如是回答。 雖然沒有西裝革履,但哥這身行頭也很帥氣。 8:30收拾完行裝,踏上此行最艱難的第一天,從海拔3400米的格西草原到海拔4250米的上日烏且,全長約18公里。有在格西草原當晚因不適應高反而返回 康定 的,也有在爬升途中不堪高反下的負重而下撤的。但在絕大多數的人的心中,“堅持走下去”不再僅僅是雲淡風輕的五個字了。
走到兩岔河口,已經接近14點,遠處的牧民房裡冒著幾縷青煙,夾雜在霧氣中,緩緩隨風而動。
行進途中,遇到從 廣東 來到這裡重徒的15人全自助團隊。一直在責備忘記在 康定 購買高原打火機的我,嘗試性地問他們:“你們可有多的高原打火機?我們三個忘記帶了。”話音剛落,其中一位姑娘從其包里掏出一個火機,慷慨地遞給了我。當我掏出錢想給她的時候,她拒絕了,同時對我說:“你若是給我錢,那就是玷污戶外精神了”。
什麼是戶外精神?應該就是“互幫 互助 ”這耳熟能詳的四個字吧。這四個字應該是沒有性別之分、沒有年齡之分、沒有國界之分的。
火源是重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品,平時1元錢的打火機在此時此刻變得額外的珍貴。這位來自 廣東 的女孩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火源,而是一個讓我們堅持走下去的動力,是一個在暴風雪中讓我們持續生存下去的希望。
或許是緣分,或許更是因為大家秉承同一種精神意志,讓我們在第四天又再次相遇,並同宿在一個牧民房內避風躲雪。 天空一直是陰沉沉、雨矇矇的。除了感覺自己是行走在一幅幅“山水畫”中外,更多的感受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這個字就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