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8: 對印象派的印象
序曲:奧賽印象印象派藝術,發源成長於 巴黎 。從十九世紀早期盧梭、 庫爾 貝和米勒等人在 巴黎 郊外巴比松村試水,到十九世紀中期奠基人馬奈用《草地上的午餐》投石,旗手莫奈高舉《印象·日出》號召群雄, 雷諾 阿、德加、畢沙羅等一批藝術家加盟,形成燎原之勢;再到十九世紀後期新印象派的修拉,後印象派的塞尚、梵高、高更,把“印象”的風格和理念推向更遠……這一切,都發生在以 巴黎 為中心的藝術舞臺上;這一切,都記載在奧賽博物館里!
如果坐落在別的城市,奧賽博物館一定會成為這個城市的驕傲與象徵;它是全球最大的印象派藝術的博物館和收藏地,代表著整整一百年的 歐洲 藝術!
可是那是在 巴黎 呀!即便輝煌偉岸如奧賽博物館,也無法獨占鰲頭。在 巴黎 三大藝術館,奧賽的面積不到盧浮宮的十分之一,僅為蓬皮杜藝術中心的一半;論收藏品數量,奧賽博物館有4700多件,而盧浮宮則超過四十萬件!
奧賽博物館與盧浮宮僅僅隔著一條塞納河。下麵這張照片是我從埃菲爾鐵塔上拍攝的:河對岸的品字形的龐然大物是盧浮宮,而河這邊依水而建的那幢長方形的建築便是奧賽博物館。 當然,世界人民是熱愛藝術的!雖然 巴黎 有這麼多博物館,可是每天每家博物館門前都會排起長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毫無怨言地在門外排上一兩個小時,才能進入這些輝煌的藝術殿堂。奧賽也不例外。當然,如今可以在網上預訂綠色 通道 的門票,減少排隊時間。
這座一百多年的建築成為近代藝術博物館才是三十年的事情。1898年, 巴黎 在塞納河邊,杜勒里花園對面修建了新的火車站,以迎接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之後的五十年,這裡曾是 巴黎 最為繁忙的交通樞紐。 歷史的車輪開進了十九世紀。那時 巴黎 已經成為 歐洲 藝術的中心,就像十五世紀的 佛羅倫薩 ,十七世紀的 羅馬 。即便如此,那藝術風格的演進(或者蛻化)怎麼就出現了印象派呢?那個被媒體所嘲諷的“印象主義”又是怎樣在堅硬的大石地下冒出頭來的呢?
懷著這份好奇性,我先走訪了 巴黎 郊區。我知道,印象派繪畫的前身是發源於 巴黎 郊區的巴比松畫派,而許多印象派畫家也都曾在 巴黎 郊區居住過一段時間,如莫奈、西斯萊等人的整個晚年都在那裡度過。 巴比松村:印象派的孕育地巴比松是 巴黎 郊區的一個小村莊, 楓丹白露 森林附近。當我們走進這座小村莊時,那裡靜悄悄的,沒有幾個游客,也沒有國內旅游景點常見的那番誇張宣傳,人造景點;一點兒都不像一處聞名遐邇的地方。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一批年輕畫家自發聚集在那裡寫生作畫;後世對此舉有不同版本的評說。浪漫者說,那裡有森林河流,有田野鮮花;對畫家來說,在戶外寫生比在畫室里畫肖像或者根據想象畫風景要有意思的多,從而形成了有 法國 風格的風景畫派。而務實者卻評論道,那是因為那些年輕人窮,難以在 巴黎 這樣高租金的地段生存,不得已來到這個沒有教堂沒有郵局沒有商店的窮鄉僻壤來堅持創作,從而形成了 法國 的現實主義藝術。
無論是什麼原因,總之是雞窩裡飛出金鳳凰,在這個小地方孕育出了盧梭、柯羅和米勒等大家,並誕生了印象派畫風。 青磚鋪成的小巷,石頭壘起的圍牆。屋頂的灰色瓦片上長滿了青苔,枝頭不時傳來幾聲鳥鳴,顯得寂靜的小鎮更有幾分荒蕪。 這是米勒故居,他在這裡住了二十七年之久。讓·弗朗索瓦·米勒是巴比松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以關註農民生活而深受大眾喜愛,幾乎要被戴上“人民畫家”的桂冠。他的創作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他的作品《拾穗》和《晚鐘》都非常著名,有那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感覺。 這便是米勒的那幅《拾穗》,如今懸掛在奧賽博物館的畫廊里。這是一幅十分真實而又給人以豐富聯想的農村畫捲,描寫了田野上最普通的一幅情景:秋天,在一望無際的豐收後的土地上,有三個農婦正彎著身子,仔細地拾撿著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而引人深思的是,她們身後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麥垛,與她們拾起的一顆顆麥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畫中寄托了米勒對農民艱難生活的深深同情。 我們在畫家一條街上走著。一百多年前,街道兩旁都是簡陋的農舍和小餐廳,供那些貧窮的年輕畫家們居住和消費。
在十九世紀初期,在藝術界,無論是古典主義還是浪漫主義,繪畫和雕塑的主體即使不是 希腊 諸神,也是少婦紳士,環境大都在奢華的居室,精緻的庭院;雇主們大都對風景畫和農村畫不感興趣(那個時代的大多數藝術作品都是商品,根據訂畫者的要求而按需定產的)。所以,來巴比松村的年輕畫家們顯然還沒到收穫的季節;他們只是憑著對藝術的熱愛,來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
提起相機一陣狂拍;無論是爬滿枝藤的民宅,還是綠蔭幽深的小巷,都像是一幅巴比松派的畫作。 將近兩百年過去,物非人也非。不過依然有一些年輕畫家來這裡“朝聖”,寧靜的街道小巷,悠閑的農家生活,依然吸引著他們居住在這裡寫生作畫,沿著先輩足跡前進。 莫雷小鎮:西斯萊的最愛離開了巴比松村,驅車一個多小時,又來到了 莫雷 小鎮(Moret)。這裡距離 楓丹白露 森林只有十幾公里,緊挨著瓦萬河,是個桃花源般的自然村落。
穿過古老的門進入小鎮,迎面是市政廳廣場。一個老兵的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這棟小木屋據說當年拿破侖路過此地時曾經短暫住過。 莫雷 ,這個 巴黎 近郊的鄉村小鎮,近年來因為西斯萊的緣故變得越來越知名。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是著名的印像派畫家,當年與 雷諾 阿等人都是這個畫派的骨幹。1880年,西斯萊被這裡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在此定居,一住就是二十年! 這是一座充滿中世紀風格的幽靜小鎮。雖然這兩年游客比過去多了,可是還是十分清靜。在鎮上轉了一圈,就沒見到幾個當地人。青石鋪成的街道,臨界的窗上都有著古老的百葉窗。一磚一瓦,一柱一梁,都透著幾百年前的痕跡。 這是小鎮上的教堂。從它那厚重而又高聳的建築來看,應該屬於十三至十五世紀的早期哥特式風格,與 巴黎 聖母院同一個時代。當年西斯萊曾圍繞它創作過十幾幅畫。 小鎮的主幹道在兩座高聳的城門之間,相距不到一公里。大石塊壘起的城門,斑斑駁駁,記滿了歲月的故事。如今城牆 上高 懸著當年西斯萊創作的《 莫雷 教堂》,以炫耀這座與眾不同的中世紀小鎮;確實,“世上已千年,洞 中方 七日”,只是當年的馬車換成瞭如今的汽車。
穿過 石城 門,就是一座橫跨瓦盧萬河的石橋,多次出現在西斯萊的作品中。 走過石橋,坐在對岸的草地上,欣賞著河畔的風光。我雖然不是個風景畫家,可這迷人的景色也足以讓我流連忘返了!提著相機,饑渴地拍攝著如畫般的 法國 xiang'cun。
下麵三組畫面都是西斯萊的畫作與我的攝影作品的對比。其實我拍攝的時候還沒欣賞過西斯萊的作品,只是視角相近而已。看上去,一百多年來,這個小鎮的環境並沒有多大變化;那些古老建築依然聳立在河邊,只是我去的時候天氣沒有畫家畫時那麼好。
如果坐落在別的城市,奧賽博物館一定會成為這個城市的驕傲與象徵;它是全球最大的印象派藝術的博物館和收藏地,代表著整整一百年的 歐洲 藝術!
可是那是在 巴黎 呀!即便輝煌偉岸如奧賽博物館,也無法獨占鰲頭。在 巴黎 三大藝術館,奧賽的面積不到盧浮宮的十分之一,僅為蓬皮杜藝術中心的一半;論收藏品數量,奧賽博物館有4700多件,而盧浮宮則超過四十萬件!
奧賽博物館與盧浮宮僅僅隔著一條塞納河。下麵這張照片是我從埃菲爾鐵塔上拍攝的:河對岸的品字形的龐然大物是盧浮宮,而河這邊依水而建的那幢長方形的建築便是奧賽博物館。 當然,世界人民是熱愛藝術的!雖然 巴黎 有這麼多博物館,可是每天每家博物館門前都會排起長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毫無怨言地在門外排上一兩個小時,才能進入這些輝煌的藝術殿堂。奧賽也不例外。當然,如今可以在網上預訂綠色 通道 的門票,減少排隊時間。
這座一百多年的建築成為近代藝術博物館才是三十年的事情。1898年, 巴黎 在塞納河邊,杜勒里花園對面修建了新的火車站,以迎接1900年的萬國博覽會。之後的五十年,這裡曾是 巴黎 最為繁忙的交通樞紐。 歷史的車輪開進了十九世紀。那時 巴黎 已經成為 歐洲 藝術的中心,就像十五世紀的 佛羅倫薩 ,十七世紀的 羅馬 。即便如此,那藝術風格的演進(或者蛻化)怎麼就出現了印象派呢?那個被媒體所嘲諷的“印象主義”又是怎樣在堅硬的大石地下冒出頭來的呢?
懷著這份好奇性,我先走訪了 巴黎 郊區。我知道,印象派繪畫的前身是發源於 巴黎 郊區的巴比松畫派,而許多印象派畫家也都曾在 巴黎 郊區居住過一段時間,如莫奈、西斯萊等人的整個晚年都在那裡度過。 巴比松村:印象派的孕育地巴比松是 巴黎 郊區的一個小村莊, 楓丹白露 森林附近。當我們走進這座小村莊時,那裡靜悄悄的,沒有幾個游客,也沒有國內旅游景點常見的那番誇張宣傳,人造景點;一點兒都不像一處聞名遐邇的地方。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一批年輕畫家自發聚集在那裡寫生作畫;後世對此舉有不同版本的評說。浪漫者說,那裡有森林河流,有田野鮮花;對畫家來說,在戶外寫生比在畫室里畫肖像或者根據想象畫風景要有意思的多,從而形成了有 法國 風格的風景畫派。而務實者卻評論道,那是因為那些年輕人窮,難以在 巴黎 這樣高租金的地段生存,不得已來到這個沒有教堂沒有郵局沒有商店的窮鄉僻壤來堅持創作,從而形成了 法國 的現實主義藝術。
無論是什麼原因,總之是雞窩裡飛出金鳳凰,在這個小地方孕育出了盧梭、柯羅和米勒等大家,並誕生了印象派畫風。 青磚鋪成的小巷,石頭壘起的圍牆。屋頂的灰色瓦片上長滿了青苔,枝頭不時傳來幾聲鳥鳴,顯得寂靜的小鎮更有幾分荒蕪。 這是米勒故居,他在這裡住了二十七年之久。讓·弗朗索瓦·米勒是巴比松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以關註農民生活而深受大眾喜愛,幾乎要被戴上“人民畫家”的桂冠。他的創作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他的作品《拾穗》和《晚鐘》都非常著名,有那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感覺。 這便是米勒的那幅《拾穗》,如今懸掛在奧賽博物館的畫廊里。這是一幅十分真實而又給人以豐富聯想的農村畫捲,描寫了田野上最普通的一幅情景:秋天,在一望無際的豐收後的土地上,有三個農婦正彎著身子,仔細地拾撿著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而引人深思的是,她們身後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麥垛,與她們拾起的一顆顆麥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畫中寄托了米勒對農民艱難生活的深深同情。 我們在畫家一條街上走著。一百多年前,街道兩旁都是簡陋的農舍和小餐廳,供那些貧窮的年輕畫家們居住和消費。
在十九世紀初期,在藝術界,無論是古典主義還是浪漫主義,繪畫和雕塑的主體即使不是 希腊 諸神,也是少婦紳士,環境大都在奢華的居室,精緻的庭院;雇主們大都對風景畫和農村畫不感興趣(那個時代的大多數藝術作品都是商品,根據訂畫者的要求而按需定產的)。所以,來巴比松村的年輕畫家們顯然還沒到收穫的季節;他們只是憑著對藝術的熱愛,來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
提起相機一陣狂拍;無論是爬滿枝藤的民宅,還是綠蔭幽深的小巷,都像是一幅巴比松派的畫作。 將近兩百年過去,物非人也非。不過依然有一些年輕畫家來這裡“朝聖”,寧靜的街道小巷,悠閑的農家生活,依然吸引著他們居住在這裡寫生作畫,沿著先輩足跡前進。 莫雷小鎮:西斯萊的最愛離開了巴比松村,驅車一個多小時,又來到了 莫雷 小鎮(Moret)。這裡距離 楓丹白露 森林只有十幾公里,緊挨著瓦萬河,是個桃花源般的自然村落。
穿過古老的門進入小鎮,迎面是市政廳廣場。一個老兵的雕像矗立在廣場中央。這棟小木屋據說當年拿破侖路過此地時曾經短暫住過。 莫雷 ,這個 巴黎 近郊的鄉村小鎮,近年來因為西斯萊的緣故變得越來越知名。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是著名的印像派畫家,當年與 雷諾 阿等人都是這個畫派的骨幹。1880年,西斯萊被這裡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在此定居,一住就是二十年! 這是一座充滿中世紀風格的幽靜小鎮。雖然這兩年游客比過去多了,可是還是十分清靜。在鎮上轉了一圈,就沒見到幾個當地人。青石鋪成的街道,臨界的窗上都有著古老的百葉窗。一磚一瓦,一柱一梁,都透著幾百年前的痕跡。 這是小鎮上的教堂。從它那厚重而又高聳的建築來看,應該屬於十三至十五世紀的早期哥特式風格,與 巴黎 聖母院同一個時代。當年西斯萊曾圍繞它創作過十幾幅畫。 小鎮的主幹道在兩座高聳的城門之間,相距不到一公里。大石塊壘起的城門,斑斑駁駁,記滿了歲月的故事。如今城牆 上高 懸著當年西斯萊創作的《 莫雷 教堂》,以炫耀這座與眾不同的中世紀小鎮;確實,“世上已千年,洞 中方 七日”,只是當年的馬車換成瞭如今的汽車。
穿過 石城 門,就是一座橫跨瓦盧萬河的石橋,多次出現在西斯萊的作品中。 走過石橋,坐在對岸的草地上,欣賞著河畔的風光。我雖然不是個風景畫家,可這迷人的景色也足以讓我流連忘返了!提著相機,饑渴地拍攝著如畫般的 法國 xiang'cun。
下麵三組畫面都是西斯萊的畫作與我的攝影作品的對比。其實我拍攝的時候還沒欣賞過西斯萊的作品,只是視角相近而已。看上去,一百多年來,這個小鎮的環境並沒有多大變化;那些古老建築依然聳立在河邊,只是我去的時候天氣沒有畫家畫時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