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8: 對印象派的印象
妻子過世後,莫奈與後來成為他第二任妻子的艾麗絲搬到位於 巴黎 郊區的 吉維尼 小鎮上。在那裡,他度過了孤獨而輝煌的後半生。
莫奈在鎮上買了一座很大的住宅,並 大興 土木,把糧倉改建為畫室,把庭院變成了大花園,這便是如今著名的莫奈花園。
莫奈《綠色睡蓮池》(1899)。蓮花池是莫奈花園中最主要的景緻;不可想象地,畫家以此為主題,竟然前後創作了181幅作品!這幅作品的畫面既清晰又朦朧,體現出60歲的畫家的高超境界。其實,莫奈的絕大部分畫作都是沒有主題的;他說,“重要的不是主題,而是畫家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這幅《藍色睡蓮》(1916)是莫奈晚年創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印象派的代表作之一。知道印象派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這幅畫的!其實這幅畫是有點兒過了。它的色彩對比是如此強烈,我們已經難以想象在怎樣的季節怎樣的光線下,蓮花池的水面才能有如此色澤!當然,這時的莫奈已經是畫壇巨匠;無論他畫什麼,無論他怎麼畫都是一片叫好聲!事實上到晚年時,莫奈的視力越來越差,近乎失明。 倫敦 是霧都,表現陽光在迷霧中的各種複雜色彩和光影變化,應該是印象主義繪畫的強項。莫奈的《 倫敦 國會大廈》(1904)生動再現了“ 倫敦 上空紫色的霧”,光與影把濃霧中的 倫敦 打扮得如夢如幻。據說在這之前, 倫敦 人並沒有意識到濃霧在陽光的折射下會呈現紫紅色,所以有些人看到莫奈這幅畫後很氣憤,認為畫家醜化了 倫敦 !直到他們最終發現莫奈的觀察是正確的……
如果說,當初馬奈所希望的是通過畫筆再現眼前的“印象”,那麼到了莫奈,印象派繪畫的使命則更加聚焦:要再現對眼前色彩和光影(不是物體,不在乎質感和立體感)的“印象”!
莫奈說過,在作畫時,要忘掉你眼前是哪個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藍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 奧賽博物館用了整整一層樓面來展示印象派巔峰時期的作品。在那個時期,除了莫奈以外,還有皮 耶爾 ·奧古斯特· 雷諾 阿(Pierre-Auguste Renoir)、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和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等人。
雷諾 阿的《紅磨坊的舞會》(1876)也是印象派的經典作品,在許多印刷品上都能見到這幅畫。畫家用柔和的筆觸來表現樹蔭叢 中陽 光的斑駁陸離,人頭攢動,色塊跳動,更增添了舞會的動感和歡樂感。這是最體現 雷諾 阿風格的一幅畫;這幅畫在十多年前曾被拍出七千八百萬美元的高價。
印象派繪畫強調的是捕捉住“整體的印象”,而不在於刻畫“準確的細節”!所以印象派畫家一定不會像達· 芬奇 那樣,為了作畫而解剖屍體,探索肌肉與骨骼的位置與變化。直到十九世紀初,主流畫家們還是遵循文藝復興時代倡導的對事物描繪的科學精神;路易·大衛在畫那幅著名的《拿破侖加冕典禮》時,對畫面上的191位人物都在畫前做了草圖,以保證細節的準確性;而 雷諾 阿一定不會對《紅磨坊的舞會》中的數十個角色做草圖的,因為大部分人物只是幾個色塊而已。 雷諾 阿《城市之舞》(1883)。畫家在這裡依然用他那柔和的風格去表現事物,尤其表現婀娜多姿的女士和那身靚麗的禮服。畫中的女模是在當時充滿緋聞的女畫家蘇珊·瓦拉東,她是多位著名畫家的御用模特兼情人。 下麵幾幅是西斯萊的作品。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這位畫家了,這裡再展示幾幅收藏在奧賽博物館里的作品。他喜歡畫風景,尤其喜歡大塊地展現天空,有點兒 中國 畫里“留白”的意思。 印象派發展到 喬治 ·修拉(Georges Seurat)則顯得更加技術化。他用科學理念去研究色彩視覺的表現問題,用純色的小圓點像鑲嵌畫般來組成自己的畫面,認為這樣效果更好,於是就創新了“點彩繪畫法”,也被稱為新印象畫派,簡直就是微積分的思路!
修拉最著名的作品是《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收藏於 美國 芝加哥 美術學院),展示了點彩畫的魅力。下麵這幅《馬戲團》(1891)反映了他題材的拓寬,從靜態向動態延伸。由於修拉在結構分析中過於強調科學,整個畫面既缺乏動感,也沒有縱深感。點彩畫短暫的生命或許說明,藝術是不能太受技術手段禁錮的! 德加是印象派畫家中古典主義情結最濃的一位,因為他自稱是安格爾的學生。所以在他的畫里,雖然也用鮮艷的色塊,真實的造型來表達印象,可是線條感很強,人物的比例結構都很精確到位。
德加喜歡畫芭蕾,這幅《芭蕾課》是他眾多以芭蕾為主題的作品中的一幅。 後印象派作品也是奧賽博物館的重要收藏。這裡連續幾個展室都展出了梵高、高更和塞尚的作品。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am van Gogh,1853-1890)是後印象派諸位大師中最具代表性,人生經歷也最為離奇的一位。這幅《羅納河上的星空》(1888)就是他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是在 法國 南部城市阿爾的羅納河創作的。色澤鮮艷的深藍色塊鋪滿天空和水面,天上繁星點點,與水面上的燈影交相輝映。畫面寧靜而又顯得神秘,色彩的運用使畫面蘊藏著一種無形的力量,似乎暗示著畫家內心的波瀾起伏。 37歲,似乎是“英才的詛咒”: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病逝於37歲,三國周瑜被諸葛亮氣死於37歲,而 荷蘭 人的驕傲,怪才梵高也是在37歲開槍自殺身亡。梵高的人生短暫,他的藝術生命更短:他的繪畫生涯不滿十年,成名作品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完成的,而在這三年裡還伴隨著大量的疾病治療。即便這樣,他依然在如此短暫的時刻綻噴發出無比強勁的藝術力量,讓後人嘆為觀止。
這張《自畫像》(1889)是梵高生命的最後階段。看上去似乎是位五六十歲的老人,其實當時他才三十六歲。梵高短暫的一生創作過二十多幅自畫像,主要原因大概是他窮得請不起模特兒,好在請自己可以免費。 梵高《在 阿爾勒 的卧室》(1899)。1888年9月,梵高在弟弟的資助下,從 巴黎 來到 法國 南部 普羅旺斯 的一座小鎮 阿爾勒 。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他住在這間“黃房子”里全身心地創作。
印象派到了梵高這裡,筆下所表達的,已經不再是眼中真實的光影印象,而是心中的印象,一顆孤獨而渴望溝通的心折射出來的世間萬物!其實與 中國 畫中的寫意畫是差不多的境界。
這幅畫表達了一種孤獨而寧靜的感覺。畫家很喜歡自己簡陋的卧室和這幅卧室畫;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我這次畫的只是我的卧室。這幅畫要由色彩來當家……就是說, 要通過色彩, 表現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圍。一走進這個房間, 想像力就可以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傢具表現卧室不應受到干擾的寧靜。” 1889年5月,梵高不得不住進 普羅旺斯 的 聖雷米 精神病院,他在那裡治療了一年。在精神正常時他依然創作。這幅《午間休息》(1890)是那個時期他臨摹的米勒同名畫。比較兩幅畫可以看出,雖然梵高也像米勒那樣,向那對辛苦勞作的農民夫婦傾註了巨大的同情和關切,但從色彩和曲線的運用來看,梵高內心的瘋狂依然在畫作下麵蠢蠢欲動。 1890年5月,凡高離開 聖雷米 ,搬到奧維爾繼續接受精神治療。奧維爾小鎮位於 巴黎 近郊30公里的瓦茲河右岸,古色古香,極具19世紀風格。梵高在那裡度過他生命中最後的七十天,併在此創作了七十餘幅巨作,《奧維爾的教堂》是他那個時期的代表作。
從小就患有自閉症的梵高,喜歡用深青色和藏青色表達他內心的寧靜。事實上,他把一生對命運的抗爭,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苦惱與歡樂,都用自己的畫筆,用色彩來表達出來。色彩的濃重,線條的扭曲似乎反映了他內心的壓抑和扭曲。當然,如果沒有他在同時期給家人,尤其是他弟弟的大量書信,後人依然難以理解他的畫作。 《奧維爾的茅草農舍》(1890)也是梵高去世前不久的一幅作品。凡高在去世前一個月畫下了最美的一幅茅草農舍。凡高在信中說過:“奧維爾這地方非常美,那些越來越少的古老茅屋,更美!”
1890年7月27日,凡高如往常一樣去麥田裡作畫。在距他住的地方數百米遠的農家庭院旁,他舉起手槍向自己的胸口開了一槍…… 在這座包含一百年的主流藝術的殿堂里還有許多畫家的作品;如果擱在別處,或許就是鎮館之寶;可是不幸(或者有幸)被奧賽博物館收藏,只能黯然地待在燈火闌珊處,等待著有緣人驀然迴首。
下麵是兩幅巴比松派代表人物的作品。
西奧多·盧梭是巴比松派的旗手,擅長風景畫。盧梭的作品有強烈的色彩對比,尤其常常有大面積陰影;這或許與他人生的痛苦經歷有關。這幅《林蔭路》是他的典型作品之一。 庫爾 貝是巴比松畫派的中流砥柱,名聲在米勒之上。這幅《畫室》(1854)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畫全名叫《畫家的工作室——一個現實的寓意,概括了我7年來藝術生活的情況》,是這位現實主義畫家最難讀懂的畫作。關於此畫的內容,畫家本人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作瞭解釋:“我在中間作畫。右邊是我的同道,我的朋友、工人們、熱愛世界和熱愛藝術的人們。左邊是另一個世界,日常生活的世界,人民、憂愁﹑貧困﹑財富﹐以及那些損害他們的人﹐還有生活在死亡邊緣的人們。” 下麵這幅畫是否有點兒安格爾《 土耳其 浴室》的味道呢?應該是的。這幅畫(《溫水浴室》1853)的作者夏塞里奧曾經在安格爾畫室受過系統訓練,可後來他又很受當時 法國 最為著名的畫家德拉克洛瓦的藝術影響,於是他就成為綜合安格爾新古典主義畫風和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色彩的最有代表性的繼承者!。於是,他也沒能逃出那個“英才的詛咒”:在37歲時不治身亡。 還有一些讓人過目難忘的優美作品,來不及去考證他的作者和背景。在這裡依然呈現給大家,恕我孤陋寡聞了。 奧賽博物館里還展出了不少雕塑。只是我對十九世紀的雕塑,從作者到內容都十分陌生,加上時間不夠,只能走馬觀花,留待下次再來品嘗吧。下麵只是匆匆一瞥。
這尊巨型雕塑《舞蹈的醉意》很有名,擺放在大廳非常顯眼的位置;每個去過奧賽博物館的游客都不會忘記它!其實我最早是在 巴黎 歌劇院門前見到它的;到了這裡才知道,歌劇院門前的僅僅是尊複製品。
這尊雕塑很符合 巴黎 形象:一群喝醉了的仙女們,在快樂地舞蹈著;天真中帶著輕佻,歡樂里含著淫蕩…… 這尊雕塑稱為《年輕女囚》,是根據 法國 大革命時期的同名詩篇所創作的。那場至今褒貶不一的大革命無疑是血腥的,女囚上了斷頭臺,為女囚寫詩的詩人也上了斷頭臺,而把他們送上斷頭臺的羅伯斯 比爾 最終也上了斷頭臺…… 這尊與《年輕女囚》款式相似的雕塑稱為《被蛇咬的女人》。它似乎想告訴人們,極度的快樂與痛苦,無論是內在感受還是外在表現,都是很相似的…… 透過頂樓的玻璃窗,遠處是蒙馬特高地,聖心大教堂高高矗立著。那裡也曾經是 巴黎 的繁華之地。 去了巴比松村和 莫雷 小鎮,對印象派還真的有了些感性認識;然後再來欣賞這些作品,似乎就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建議朋友們有機會有時間的話,不妨去 巴黎 郊外轉一轉,那裡有不少充滿自然風光的小鎮;去了那裡才會明白,為什麼印象派會發源於 巴黎 ,並且能在 歐洲 藝術舞臺上活躍這麼長時間。
莫奈在鎮上買了一座很大的住宅,並 大興 土木,把糧倉改建為畫室,把庭院變成了大花園,這便是如今著名的莫奈花園。
莫奈《綠色睡蓮池》(1899)。蓮花池是莫奈花園中最主要的景緻;不可想象地,畫家以此為主題,竟然前後創作了181幅作品!這幅作品的畫面既清晰又朦朧,體現出60歲的畫家的高超境界。其實,莫奈的絕大部分畫作都是沒有主題的;他說,“重要的不是主題,而是畫家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這幅《藍色睡蓮》(1916)是莫奈晚年創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印象派的代表作之一。知道印象派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這幅畫的!其實這幅畫是有點兒過了。它的色彩對比是如此強烈,我們已經難以想象在怎樣的季節怎樣的光線下,蓮花池的水面才能有如此色澤!當然,這時的莫奈已經是畫壇巨匠;無論他畫什麼,無論他怎麼畫都是一片叫好聲!事實上到晚年時,莫奈的視力越來越差,近乎失明。 倫敦 是霧都,表現陽光在迷霧中的各種複雜色彩和光影變化,應該是印象主義繪畫的強項。莫奈的《 倫敦 國會大廈》(1904)生動再現了“ 倫敦 上空紫色的霧”,光與影把濃霧中的 倫敦 打扮得如夢如幻。據說在這之前, 倫敦 人並沒有意識到濃霧在陽光的折射下會呈現紫紅色,所以有些人看到莫奈這幅畫後很氣憤,認為畫家醜化了 倫敦 !直到他們最終發現莫奈的觀察是正確的……
如果說,當初馬奈所希望的是通過畫筆再現眼前的“印象”,那麼到了莫奈,印象派繪畫的使命則更加聚焦:要再現對眼前色彩和光影(不是物體,不在乎質感和立體感)的“印象”!
莫奈說過,在作畫時,要忘掉你眼前是哪個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藍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 奧賽博物館用了整整一層樓面來展示印象派巔峰時期的作品。在那個時期,除了莫奈以外,還有皮 耶爾 ·奧古斯特· 雷諾 阿(Pierre-Auguste Renoir)、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和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等人。
雷諾 阿的《紅磨坊的舞會》(1876)也是印象派的經典作品,在許多印刷品上都能見到這幅畫。畫家用柔和的筆觸來表現樹蔭叢 中陽 光的斑駁陸離,人頭攢動,色塊跳動,更增添了舞會的動感和歡樂感。這是最體現 雷諾 阿風格的一幅畫;這幅畫在十多年前曾被拍出七千八百萬美元的高價。
印象派繪畫強調的是捕捉住“整體的印象”,而不在於刻畫“準確的細節”!所以印象派畫家一定不會像達· 芬奇 那樣,為了作畫而解剖屍體,探索肌肉與骨骼的位置與變化。直到十九世紀初,主流畫家們還是遵循文藝復興時代倡導的對事物描繪的科學精神;路易·大衛在畫那幅著名的《拿破侖加冕典禮》時,對畫面上的191位人物都在畫前做了草圖,以保證細節的準確性;而 雷諾 阿一定不會對《紅磨坊的舞會》中的數十個角色做草圖的,因為大部分人物只是幾個色塊而已。 雷諾 阿《城市之舞》(1883)。畫家在這裡依然用他那柔和的風格去表現事物,尤其表現婀娜多姿的女士和那身靚麗的禮服。畫中的女模是在當時充滿緋聞的女畫家蘇珊·瓦拉東,她是多位著名畫家的御用模特兼情人。 下麵幾幅是西斯萊的作品。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這位畫家了,這裡再展示幾幅收藏在奧賽博物館里的作品。他喜歡畫風景,尤其喜歡大塊地展現天空,有點兒 中國 畫里“留白”的意思。 印象派發展到 喬治 ·修拉(Georges Seurat)則顯得更加技術化。他用科學理念去研究色彩視覺的表現問題,用純色的小圓點像鑲嵌畫般來組成自己的畫面,認為這樣效果更好,於是就創新了“點彩繪畫法”,也被稱為新印象畫派,簡直就是微積分的思路!
修拉最著名的作品是《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收藏於 美國 芝加哥 美術學院),展示了點彩畫的魅力。下麵這幅《馬戲團》(1891)反映了他題材的拓寬,從靜態向動態延伸。由於修拉在結構分析中過於強調科學,整個畫面既缺乏動感,也沒有縱深感。點彩畫短暫的生命或許說明,藝術是不能太受技術手段禁錮的! 德加是印象派畫家中古典主義情結最濃的一位,因為他自稱是安格爾的學生。所以在他的畫里,雖然也用鮮艷的色塊,真實的造型來表達印象,可是線條感很強,人物的比例結構都很精確到位。
德加喜歡畫芭蕾,這幅《芭蕾課》是他眾多以芭蕾為主題的作品中的一幅。 後印象派作品也是奧賽博物館的重要收藏。這裡連續幾個展室都展出了梵高、高更和塞尚的作品。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am van Gogh,1853-1890)是後印象派諸位大師中最具代表性,人生經歷也最為離奇的一位。這幅《羅納河上的星空》(1888)就是他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是在 法國 南部城市阿爾的羅納河創作的。色澤鮮艷的深藍色塊鋪滿天空和水面,天上繁星點點,與水面上的燈影交相輝映。畫面寧靜而又顯得神秘,色彩的運用使畫面蘊藏著一種無形的力量,似乎暗示著畫家內心的波瀾起伏。 37歲,似乎是“英才的詛咒”: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病逝於37歲,三國周瑜被諸葛亮氣死於37歲,而 荷蘭 人的驕傲,怪才梵高也是在37歲開槍自殺身亡。梵高的人生短暫,他的藝術生命更短:他的繪畫生涯不滿十年,成名作品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完成的,而在這三年裡還伴隨著大量的疾病治療。即便這樣,他依然在如此短暫的時刻綻噴發出無比強勁的藝術力量,讓後人嘆為觀止。
這張《自畫像》(1889)是梵高生命的最後階段。看上去似乎是位五六十歲的老人,其實當時他才三十六歲。梵高短暫的一生創作過二十多幅自畫像,主要原因大概是他窮得請不起模特兒,好在請自己可以免費。 梵高《在 阿爾勒 的卧室》(1899)。1888年9月,梵高在弟弟的資助下,從 巴黎 來到 法國 南部 普羅旺斯 的一座小鎮 阿爾勒 。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他住在這間“黃房子”里全身心地創作。
印象派到了梵高這裡,筆下所表達的,已經不再是眼中真實的光影印象,而是心中的印象,一顆孤獨而渴望溝通的心折射出來的世間萬物!其實與 中國 畫中的寫意畫是差不多的境界。
這幅畫表達了一種孤獨而寧靜的感覺。畫家很喜歡自己簡陋的卧室和這幅卧室畫;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我這次畫的只是我的卧室。這幅畫要由色彩來當家……就是說, 要通過色彩, 表現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圍。一走進這個房間, 想像力就可以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傢具表現卧室不應受到干擾的寧靜。” 1889年5月,梵高不得不住進 普羅旺斯 的 聖雷米 精神病院,他在那裡治療了一年。在精神正常時他依然創作。這幅《午間休息》(1890)是那個時期他臨摹的米勒同名畫。比較兩幅畫可以看出,雖然梵高也像米勒那樣,向那對辛苦勞作的農民夫婦傾註了巨大的同情和關切,但從色彩和曲線的運用來看,梵高內心的瘋狂依然在畫作下麵蠢蠢欲動。 1890年5月,凡高離開 聖雷米 ,搬到奧維爾繼續接受精神治療。奧維爾小鎮位於 巴黎 近郊30公里的瓦茲河右岸,古色古香,極具19世紀風格。梵高在那裡度過他生命中最後的七十天,併在此創作了七十餘幅巨作,《奧維爾的教堂》是他那個時期的代表作。
從小就患有自閉症的梵高,喜歡用深青色和藏青色表達他內心的寧靜。事實上,他把一生對命運的抗爭,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苦惱與歡樂,都用自己的畫筆,用色彩來表達出來。色彩的濃重,線條的扭曲似乎反映了他內心的壓抑和扭曲。當然,如果沒有他在同時期給家人,尤其是他弟弟的大量書信,後人依然難以理解他的畫作。 《奧維爾的茅草農舍》(1890)也是梵高去世前不久的一幅作品。凡高在去世前一個月畫下了最美的一幅茅草農舍。凡高在信中說過:“奧維爾這地方非常美,那些越來越少的古老茅屋,更美!”
1890年7月27日,凡高如往常一樣去麥田裡作畫。在距他住的地方數百米遠的農家庭院旁,他舉起手槍向自己的胸口開了一槍…… 在這座包含一百年的主流藝術的殿堂里還有許多畫家的作品;如果擱在別處,或許就是鎮館之寶;可是不幸(或者有幸)被奧賽博物館收藏,只能黯然地待在燈火闌珊處,等待著有緣人驀然迴首。
下麵是兩幅巴比松派代表人物的作品。
西奧多·盧梭是巴比松派的旗手,擅長風景畫。盧梭的作品有強烈的色彩對比,尤其常常有大面積陰影;這或許與他人生的痛苦經歷有關。這幅《林蔭路》是他的典型作品之一。 庫爾 貝是巴比松畫派的中流砥柱,名聲在米勒之上。這幅《畫室》(1854)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畫全名叫《畫家的工作室——一個現實的寓意,概括了我7年來藝術生活的情況》,是這位現實主義畫家最難讀懂的畫作。關於此畫的內容,畫家本人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作瞭解釋:“我在中間作畫。右邊是我的同道,我的朋友、工人們、熱愛世界和熱愛藝術的人們。左邊是另一個世界,日常生活的世界,人民、憂愁﹑貧困﹑財富﹐以及那些損害他們的人﹐還有生活在死亡邊緣的人們。” 下麵這幅畫是否有點兒安格爾《 土耳其 浴室》的味道呢?應該是的。這幅畫(《溫水浴室》1853)的作者夏塞里奧曾經在安格爾畫室受過系統訓練,可後來他又很受當時 法國 最為著名的畫家德拉克洛瓦的藝術影響,於是他就成為綜合安格爾新古典主義畫風和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色彩的最有代表性的繼承者!。於是,他也沒能逃出那個“英才的詛咒”:在37歲時不治身亡。 還有一些讓人過目難忘的優美作品,來不及去考證他的作者和背景。在這裡依然呈現給大家,恕我孤陋寡聞了。 奧賽博物館里還展出了不少雕塑。只是我對十九世紀的雕塑,從作者到內容都十分陌生,加上時間不夠,只能走馬觀花,留待下次再來品嘗吧。下麵只是匆匆一瞥。
這尊巨型雕塑《舞蹈的醉意》很有名,擺放在大廳非常顯眼的位置;每個去過奧賽博物館的游客都不會忘記它!其實我最早是在 巴黎 歌劇院門前見到它的;到了這裡才知道,歌劇院門前的僅僅是尊複製品。
這尊雕塑很符合 巴黎 形象:一群喝醉了的仙女們,在快樂地舞蹈著;天真中帶著輕佻,歡樂里含著淫蕩…… 這尊雕塑稱為《年輕女囚》,是根據 法國 大革命時期的同名詩篇所創作的。那場至今褒貶不一的大革命無疑是血腥的,女囚上了斷頭臺,為女囚寫詩的詩人也上了斷頭臺,而把他們送上斷頭臺的羅伯斯 比爾 最終也上了斷頭臺…… 這尊與《年輕女囚》款式相似的雕塑稱為《被蛇咬的女人》。它似乎想告訴人們,極度的快樂與痛苦,無論是內在感受還是外在表現,都是很相似的…… 透過頂樓的玻璃窗,遠處是蒙馬特高地,聖心大教堂高高矗立著。那裡也曾經是 巴黎 的繁華之地。 去了巴比松村和 莫雷 小鎮,對印象派還真的有了些感性認識;然後再來欣賞這些作品,似乎就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建議朋友們有機會有時間的話,不妨去 巴黎 郊外轉一轉,那裡有不少充滿自然風光的小鎮;去了那裡才會明白,為什麼印象派會發源於 巴黎 ,並且能在 歐洲 藝術舞臺上活躍這麼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