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拜水
青城山下白素貞想要游覽青城山其實已經很久了,久到周圍的朋友好像都去過,就我還沒有。可能離得太近,總覺得不用急,不用專門花時間。包括這次,也是從四姑娘山回來,順帶看一看。
青城山下白素貞。
爬山的路上,時不時聽到有人唱這歌。一聽到我就想笑。不過這時節,想來應該是見不著小青和小白。青城天下幽。在此修煉過的豈止兩條蛇。張道陵,張三豐,張大千,都是 大名 鼎鼎響噹噹。
來前小裁縫說這山上沒什麼可看的,不如網上搜幾張圖片看看就好。
不然吶。😂
游覽一天下來,我都覺得來得有點晚。它雖不如峨眉山高大,但也不是幾張幾十張圖片可以隨便概括的。要不然怎會引得張大千在想青城而不得歸的晚年,畫畫邀全家卧游呢。 大致路線day1、青城山
day2、 都江堰 -玉壘山-灌縣古城 day1、青城山早上起來,我的頭好歹不暈了,卻是開心不過三秒,又發現有點流鼻血。如若評選歷年旅行之最,本次定可稱得上是“最辛苦”的了。
洗漱完畢迅速收拾好行李。出發青城山之前,還要趕著換個房間。怪自己事先沒想好到底住幾天,臨到頭來續住時,同房型已經售空。
我自覺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說能不能我加錢定另外的房,用來給下一位顧客升級房間,這樣我也不用搬來搬去的呀?但前臺小妹不同意這種操作。最後折衷的方案是我早起半小時,先退房,再由她提前為我辦理新的入住手續。
😤
登登登上下兩趟之後終於出門。跟著導航往車站走。它明明白白告訴我,乘坐101路,2塊錢一車就到青城山。然而不曉得我是在想啥,看到4路就上了4路,好在司機師傅及時阻止。尷尬下車。拐過一個彎找到正確的站台,坐上對的車,乘車碼又刷不起,關鍵口袋里還沒有零錢。厚著臉皮跟車上僅有的三個人換,幸得一個慷慨的帥哥幫忙刷了卡,也不要我錢。真的很感謝他。不是說錢的事兒,是他這個舉動,把我一早上的尷尬局面都打開了。
謝謝。 到青城山是9點過一點。首先去換了5塊錢零錢揣兜里才安心。我一邊吃東西一邊張望,從停車場到看不見的景區門口,似乎還有相當的距離。換錢的大姐告訴我,這裡到前山售票處有2.2km,她說,現在還早,你慢慢走上去很合適,游玩回來再乘坐觀光車下山不遲。
我深以為然。於是墜在兩個看上去就熟門熟路的人後邊慢慢走,順路直直向前,結果一錯眼人家便隱入青山之中,再也找不見。
連綿起伏的群山我肯定不敢隨便闖,只得倒回來,問一個看上去更加熟門熟路的阿姨。她說剛剛那倆人走的是小路,雖然近一些,但不好找,不建議我瞎闖,然後指了大路。我轉頭一看,果然是瞎,那麼明顯的路口都能走過。
回歸到正軌,穿過一扇竹木相映的蓬門,乾凈寬闊的柏油馬路出現在眼前。觀光車一車又一車將游客往上拉,還有一撥又一撥的人往下走。我沒想到啊,這麼早,青城山的人氣就這麼高嗎?不過還好的是,到售票處雖然人多,卻並沒有排隊。入園很快。 青城山是我想了很久的一個地方。儘管它距離我是那麼的近,可是一直沒有機會去。身邊去過的同學、同事、親戚、朋友,他們都告訴我,前山道觀眾多,屬於人文風光;後山涼爽宜人,風景優美,是消夏好去處。因此我想象中的前山就是由一個接一個的道觀組成,山並不高,說不定還香煙繚繞。
所以說我是一個想象力不夠豐富的人。西蜀第一山,天下第五名山,山高林密,天然氧吧。進山我就曉得遭,沒有一天根本下不來。
一路上坡到天然圖畫的時候已經氣喘吁吁。關於天然圖畫這個直白的名字,解說詞是這樣寫的:此為半山道上的突出景觀,龍居、天倉、乾元諸峰相匯,堆蒼疊翠,宛如畫屏,故而得名“天然圖畫”。從簡介上我還知道,這裡是目前世界上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資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樹色萬重間,山鳥長鳴,溪流錚淙有聲,亭閣立於峻極峰叢之中。只是簡介上有寫的白鷺橫飛,我就沒見著了。
在此休息的游人比較多。大家都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很悠閑。從這裡向上走,經山峰夾峙的一徑 通道 而過,人好像就開始減少。特別是在岔路口,我選擇了向右上,去至全真觀,一路很難碰到人。也正是這樣的路段,更顯青城山的幽靜深邃。 我覺得在四姑娘山應該是感冒了。這兩天不停流鼻涕,早上起來還有一點流鼻血,呼吸亦感覺熱乎乎的。要不說這裡是天然氧吧呢,我是真切感受到空氣濕潤,尤其這種少人擾攘的環境,呼吸之間,整個肺都降了溫,趕緊多吸幾口。
全真觀到天師洞的路上,也有條向右的岔路。從地圖看,走右邊應該是距離短一些,可以直達上清宮。但左邊景點豐富,去天師洞必經此路。岔路口擺攤的大叔推薦我走左邊。我也是這樣想的。回來的時候走那邊。
天師洞是青城山上的大建築群,大景點。依山就勢的建築內,漢代銀杏、唐代碑碣、宋代松木、明代木雕、清代建築、民國時期的題刻,看點很多。不過有登頂的目標壓力在前,我不敢多做停留,看得就不夠仔細。大概齊轉一圈之後,直上擲筆槽。
在這裡遇到一撥很吵的人。
其實擲筆槽這一段算是比較險的。相傳張道陵在此與鬼兵為誓,喝令鬼王不得危害百姓,然後以硃筆畫山,形成這自山頂而下,寬20米,深70米的裂槽。到此處,仰視丹岩,俯瞰深谷,景色奇險。古代以飛木架其間,令人膽顫目眩,而後才依岩壁鑿成 通道 ,旁置矮石欄。這樣的窄路,人又多,還嘻哈吵嚷打鬧不止,我不是很贊同,乾脆讓他們先走。
等他們都走了,我在地上撿了片銀杏葉。想著晚點回來時,也要學一學張天師,在擲筆槽擲“葉”喝鬼,讓牛鬼蛇神從我周遭消失殆盡。
滾!
青城山下白素貞。
爬山的路上,時不時聽到有人唱這歌。一聽到我就想笑。不過這時節,想來應該是見不著小青和小白。青城天下幽。在此修煉過的豈止兩條蛇。張道陵,張三豐,張大千,都是 大名 鼎鼎響噹噹。
來前小裁縫說這山上沒什麼可看的,不如網上搜幾張圖片看看就好。
不然吶。😂
游覽一天下來,我都覺得來得有點晚。它雖不如峨眉山高大,但也不是幾張幾十張圖片可以隨便概括的。要不然怎會引得張大千在想青城而不得歸的晚年,畫畫邀全家卧游呢。 大致路線day1、青城山
day2、 都江堰 -玉壘山-灌縣古城 day1、青城山早上起來,我的頭好歹不暈了,卻是開心不過三秒,又發現有點流鼻血。如若評選歷年旅行之最,本次定可稱得上是“最辛苦”的了。
洗漱完畢迅速收拾好行李。出發青城山之前,還要趕著換個房間。怪自己事先沒想好到底住幾天,臨到頭來續住時,同房型已經售空。
我自覺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說能不能我加錢定另外的房,用來給下一位顧客升級房間,這樣我也不用搬來搬去的呀?但前臺小妹不同意這種操作。最後折衷的方案是我早起半小時,先退房,再由她提前為我辦理新的入住手續。
😤
登登登上下兩趟之後終於出門。跟著導航往車站走。它明明白白告訴我,乘坐101路,2塊錢一車就到青城山。然而不曉得我是在想啥,看到4路就上了4路,好在司機師傅及時阻止。尷尬下車。拐過一個彎找到正確的站台,坐上對的車,乘車碼又刷不起,關鍵口袋里還沒有零錢。厚著臉皮跟車上僅有的三個人換,幸得一個慷慨的帥哥幫忙刷了卡,也不要我錢。真的很感謝他。不是說錢的事兒,是他這個舉動,把我一早上的尷尬局面都打開了。
謝謝。 到青城山是9點過一點。首先去換了5塊錢零錢揣兜里才安心。我一邊吃東西一邊張望,從停車場到看不見的景區門口,似乎還有相當的距離。換錢的大姐告訴我,這裡到前山售票處有2.2km,她說,現在還早,你慢慢走上去很合適,游玩回來再乘坐觀光車下山不遲。
我深以為然。於是墜在兩個看上去就熟門熟路的人後邊慢慢走,順路直直向前,結果一錯眼人家便隱入青山之中,再也找不見。
連綿起伏的群山我肯定不敢隨便闖,只得倒回來,問一個看上去更加熟門熟路的阿姨。她說剛剛那倆人走的是小路,雖然近一些,但不好找,不建議我瞎闖,然後指了大路。我轉頭一看,果然是瞎,那麼明顯的路口都能走過。
回歸到正軌,穿過一扇竹木相映的蓬門,乾凈寬闊的柏油馬路出現在眼前。觀光車一車又一車將游客往上拉,還有一撥又一撥的人往下走。我沒想到啊,這麼早,青城山的人氣就這麼高嗎?不過還好的是,到售票處雖然人多,卻並沒有排隊。入園很快。 青城山是我想了很久的一個地方。儘管它距離我是那麼的近,可是一直沒有機會去。身邊去過的同學、同事、親戚、朋友,他們都告訴我,前山道觀眾多,屬於人文風光;後山涼爽宜人,風景優美,是消夏好去處。因此我想象中的前山就是由一個接一個的道觀組成,山並不高,說不定還香煙繚繞。
所以說我是一個想象力不夠豐富的人。西蜀第一山,天下第五名山,山高林密,天然氧吧。進山我就曉得遭,沒有一天根本下不來。
一路上坡到天然圖畫的時候已經氣喘吁吁。關於天然圖畫這個直白的名字,解說詞是這樣寫的:此為半山道上的突出景觀,龍居、天倉、乾元諸峰相匯,堆蒼疊翠,宛如畫屏,故而得名“天然圖畫”。從簡介上我還知道,這裡是目前世界上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資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樹色萬重間,山鳥長鳴,溪流錚淙有聲,亭閣立於峻極峰叢之中。只是簡介上有寫的白鷺橫飛,我就沒見著了。
在此休息的游人比較多。大家都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很悠閑。從這裡向上走,經山峰夾峙的一徑 通道 而過,人好像就開始減少。特別是在岔路口,我選擇了向右上,去至全真觀,一路很難碰到人。也正是這樣的路段,更顯青城山的幽靜深邃。 我覺得在四姑娘山應該是感冒了。這兩天不停流鼻涕,早上起來還有一點流鼻血,呼吸亦感覺熱乎乎的。要不說這裡是天然氧吧呢,我是真切感受到空氣濕潤,尤其這種少人擾攘的環境,呼吸之間,整個肺都降了溫,趕緊多吸幾口。
全真觀到天師洞的路上,也有條向右的岔路。從地圖看,走右邊應該是距離短一些,可以直達上清宮。但左邊景點豐富,去天師洞必經此路。岔路口擺攤的大叔推薦我走左邊。我也是這樣想的。回來的時候走那邊。
天師洞是青城山上的大建築群,大景點。依山就勢的建築內,漢代銀杏、唐代碑碣、宋代松木、明代木雕、清代建築、民國時期的題刻,看點很多。不過有登頂的目標壓力在前,我不敢多做停留,看得就不夠仔細。大概齊轉一圈之後,直上擲筆槽。
在這裡遇到一撥很吵的人。
其實擲筆槽這一段算是比較險的。相傳張道陵在此與鬼兵為誓,喝令鬼王不得危害百姓,然後以硃筆畫山,形成這自山頂而下,寬20米,深70米的裂槽。到此處,仰視丹岩,俯瞰深谷,景色奇險。古代以飛木架其間,令人膽顫目眩,而後才依岩壁鑿成 通道 ,旁置矮石欄。這樣的窄路,人又多,還嘻哈吵嚷打鬧不止,我不是很贊同,乾脆讓他們先走。
等他們都走了,我在地上撿了片銀杏葉。想著晚點回來時,也要學一學張天師,在擲筆槽擲“葉”喝鬼,讓牛鬼蛇神從我周遭消失殆盡。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