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都江堰之二十——巍巍離堆伏龍觀
大美都江堰之二十——巍巍離堆伏龍觀大美 都江堰 游記鏈接
大美 都江堰 之一 ——靈岩古寺 http://www.mafengwo.cn/i/6492839.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二 —— 明心寺 http://www.mafengwo.cn/i/6521792.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三 ——文廟、魁星閣 http://www.mafengwo.cn/i/6594830.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四 ——奎光塔公園 http://www.mafengwo.cn/i/6609923.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五—— 川西 古剎團林寺 http://www.mafengwo.cn/i/6634208.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六 ——春台盛會 http://www.mafengwo.cn/i/6679688.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七——安 龍海 棠公園 http://www.mafengwo.cn/i/6707846.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八——西街景區 http://www.mafengwo.cn/i/6740219.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九——水上畫廊南橋 http://www.mafengwo.cn/i/6774785.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 ——壹街區 http://www.mafengwo.cn/i/6932513.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一 ——熊貓樂園 http://www.mafengwo.cn/i/6981323.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二——紫坪鋪水庫 http://www.mafengwo.cn/i/7079426.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三——青城藥王山 http://www.mafengwo.cn/i/7120568.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四——清涼世界小九寨 http://www.mafengwo.cn/i/7299362.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五——高山翡翠蓮花湖 http://www.mafengwo.cn/i/7444304.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六——河東名剎般若寺 http://www.mafengwo.cn/i/7497335.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七 —— 川西 名剎普照寺 http://www.mafengwo.cn/i/7587665.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八——經典橋梁薈萃 http://www.mafengwo.cn/i/7686443.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十九——錦繡玉壘山 http://www.mafengwo.cn/i/7947700.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二十——巍巍離堆伏龍觀 http://www.mafengwo.cn/i/8800330.html
大美 都江堰 之二十一 —— 桃源 仙境青城後山 http://www.mafengwo.cn/i/9482245.html
“青城描不盡, 客賞意何窮。翠竹窩棲鳳,寒潭卧伏龍 。離堆嵐鎖峽, 洞口石生風。晚渡江沙白, 靈岩燈火紅。竹林飛夜雨, 聖塔響晨鐘。老人村尚在, 不見白頭翁。”
這是清朝灌縣第一 任縣 令馬璣所寫的灌縣十大風景詩。其中第四句“寒潭卧伏龍”指伏龍觀下的伏龍潭,幽深而不可測。傳說當年李冰治水時,擒孽龍並鎖於此深潭中。 第五句“離堆嵐鎖峽,”是指寶瓶口,李冰建 都江堰 鑿離堆之處。據說李冰率二郎及眾民工花了8年的功夫,採取火燒水澆之法始將這玉壘山尾脈鑿通,形成了今天 成都 平原灌溉渠的總進水口--寶瓶口,它是 都江堰 水利工程三大基礎之一。 這兩句都與伏龍觀相關。
“伏龍觀”是世界文化遺產 都江堰 \- 青城山 景區的重要景點之一,伏龍觀位於 都江堰 市離堆公園內北端的離堆之上,古建築群占地面積3000m2,建築面積1900m2“(離堆—-當年李冰父子率領大眾修建 都江堰 水利工程時,花八年時間,在玉壘山脊上硬鑿開一道口子(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子母岩(礫岩沉積岩)山體末端的山丘,因與其左邊的玉壘山相離,形成了一個孤立的小山堆,故名離堆。)
伏龍觀的前身名叫“範賢館”,始建於晉朝(公元265年至420年間), 是紀念成漢時(公元302—347年) 青城山 天師道首領、天地太師西山侯——範長生而建。因範長生被人稱為“範賢”,這館因之而命名為“範賢館”。五代十國時,李冰先後受封為“ 大安 王”和“應聖靈感王”。北宋初年(公元90年後), 有傳說李冰父子治水時曾制服岷江孽龍,將其鎖於離堆下伏龍潭中,灌州民眾據此傳說 大興 土木,在範賢館 新建 殿宇立祠祭祀李冰父子, 新殿宇建成後將原範賢館名更為“伏龍觀”。
伏龍觀主要建築在歷史上經多次改建、重建,伏龍觀原有殿宇兩重。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 四川 巡撫祟實以為:“於雖齊聖,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於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典忘祖,於掩其父得無紊欽。”委成綿龍茂道鐘竣就(伏龍觀)原屺山門基址起建通佑王專詞(李冰殿),以二郎配享後殿,與二王廟的二郎在前殿,李冰夫婦居後殿恰恰相反,因此, 新建 的前殿稱老王殿,即“李冰殿”,伏龍觀也稱老王廟,也稱“李冰廟”。 “伏龍觀”這時形成了完善的主要建築群:前殿、中殿、後殿三重,殿宇巍峨矗立,順山勢逐級升高,為我們今日所見之規模 。古人總結伏龍觀的建築佈局是:“東 臨江 口之關,故靈基立其左;西瞻寶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正居太上之殿,中築朝真之壇。”
清同治年間 新建 前面的老王殿(李冰殿)的同時重建了中殿(鐵佛殿)。 後殿在1959年將玉皇殿、喜雨樓合併,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磚木排架。一樓一底的後殿 。現有主殿中,前殿和中殿都屬珍貴的清代大木結構文物建築。
伏龍觀1973年重建了廟前“ 望江 亭”開拓了觀江通廊等。近年來,新闢了花榭、小品等,方便了游客觀賞“離堆鎖峽”風光。特別是上觀瀾亭,登臨遠望,都江古堰、 西嶺雪山 、青城秀色盡收眼底;俯視腳下,江濤滾滾,直瀉寶瓶,景色十分壯觀。伏龍觀周邊古木參天,與環境非常和諧自然,是景區內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1982年2月23日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離堆公園大門,前行不遠,走過卧鐵噴泉,來到堰功道,就可遠遠地望見伏龍觀了。堰功道是一條長150米,寬14米的筆直的通往伏龍觀的大道,左右置放了諸葛亮、文翁、高儉、趙不憂、盧翊、強望泰 丁寶楨等十二尊古樸凝重的青銅雕像,以茲紀念從秦漢以來的歷代駐川官吏中治水先賢和有識之士的代表。堰功道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吟溝,共有248個大小龍頭向溝中吐水,溝內之水直流到卧鐵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