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北京(3)——“道教全真第一叢林”之白雲觀
↑白雲觀 玉清元始天尊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70.5釐米 橫83釐米。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稱“元始天王”、“虛皇道君”,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清微天玉虛境,仰吸天氣,俯飲地泉,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後庖義、神農都是他的苗裔。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把他列在第一階中位,稱為“玉清境元始天尊”。天尊之體長存不滅,至天地初開,授道開劫度人。據《歷代神仙通鑒》記載,元始天尊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 無極 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以陽昇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故其像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混元珠,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 ↑白雲觀 玉皇像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 立軸,全稱“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雲笈七簽》捲三《道教本始部》稱玉皇大帝是元始天尊的弟子。《玉皇本行集經》中說,玉皇為“ 諸天之主” 、“ 萬天之尊”。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地位極高,神權最大,為天界帝王,總管三界(天上、地下、人間) , 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 ↑白雲觀 后土像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80釐米 橫83.5釐米。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簡稱“后土”,是盤古之後第三位誕生的大神,俗稱“后土娘娘”,為道教“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她職掌陰陽,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合,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南宋呂元素《道門定製》捲二註:“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祇於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又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天地部稱:“三十六土皇,應三十六天,中應三十六國。如是土皇皆位齊玉皇之號。”元明《三教源流授神大全》捲一“后土皇地”條稱:“為陰地者,五方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 ↑白雲觀 雷聲普化天尊
明代(1368—1644),重彩絹本,縱124釐米 橫75釐米。雷部最高天神,全稱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他下轄一個結構複雜的雷神組織。《明史•禮志四》載:(弘治元年)“《尚書》周洪謨等言: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現示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 《 靈寶 領教濟度金書》稱其:尊屬九天之上,綜司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應化九天,總管雷霆都府,轄及二院(五雷院、驅邪院)三司(萬神雷司、雷霆都司、雷霆部司),為雷部尊神。 ↑白雲觀 雷部天將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57.5釐米 橫87.5釐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下轄的各個雷部都府,皆有神將分理,稱為“雷部天將”。他們不僅執役雷部,同時負責護衛天庭。 ↑白雲觀 馬元帥
明代(1368—1644),文物定級 一級乙,縱162釐米 橫107釐米。馬元帥即道教常稱的“ 華光大帝”,又稱“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官”、“華光天王”、“馬天君”等。道教尊稱“正一靈官馬元帥”、“五顯華光大帝”、“太乙雷聲不動天尊”,為道教護法四帥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還有一種說法稱他由南 斗六 星的鬥口星化生,所以又稱 “鬥口魁神”,名叫馬勝。 ↑白雲觀 二十 八宿 之一
清代(1644—1911),絹本重彩 立軸。二十 八宿 原為星宿的名稱, 中國 古代的星象家把黃道上的恆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座, 稱為二十 八宿 。道教認為每個星座都有一個神將, 共有二十八位神將,也稱作二十 八宿 。道教按四方位置把二十 八宿 分為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組,每組各有七位天神。據《謝五墓醮儀》記載:“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比、觜、參,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白雲觀 北斗 九星星君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75釐米 橫103釐米。又稱“ 北斗 九辰”,《道法會元》捲一七二說:“ 北斗 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 天柱 、天心、天禽也。”主四時八節、陰陽造化之政。 ↑白雲觀 六十太歲神像(部分)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 立軸。六十太歲像共三十幅,每幅二位太歲像,晚清內府如意館所繪。 ↑白雲觀 ↑白雲觀 諸神朝元圖(右)
明代(1368—1644),重彩絹本 立軸。 ↑白雲觀 長春 真人道行像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757釐米 橫87釐米。(1148—1227)金代登州 棲霞 (今 山東 省)人。字通密,號 長春 子,道教尊為 長春 真人。年十九師王重陽祖師習道,師卒後,於磻溪苦修六年, 後又於隴州 龍門 洞隱修七年。開創全真 龍門 派。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金 世宗 詔赴燕京,主持“萬春節”醮事。興定四年(1220)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邀,攜弟子十八人歷時二年赴西域大雪山謁見成吉思汗。元太祖十九年(1224)返回燕京,主持 長春 宮(今 北京 白雲觀)道事。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羽化升仙。 ↑白雲觀 第一代抱元趙律師像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80釐米 橫91釐米。 ↑白雲觀 金液還丹圖(部分)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30.2釐米 橫1388釐米。此捲分二十幅圖,每幡圖附七律詩一首,描繪了內丹修煉之術,從“原本”至“還元”之過程。該圖為明《道藏》中所載,彩色圖為之摹本,是以圖畫講述道教修煉的難得之作, 海內外之孤本。 ↑白雲觀 十殿元君之五殿
明代(1368—1644),重彩絹本,縱157釐米 橫90釐米。 ↑白雲觀 雪山應聘圖
元代(1271—1368),水墨絹本,縱128釐米 橫77釐米。該圖描繪丘祖在弟子陪同下赴雪山謁見成吉思汗故事。人物山水均以工筆畫出,細膩工整,細條流暢,人物生動,全畫頗俱宋元風格,為難得人物故事畫,畫旁有“完顏崇厚識”。 ↑白雲觀 梅花圖·慈禧
清代(1644—1911),水墨 絹本,縱123釐米 橫60釐米。慈禧太后擅書畫,常以其書畫下贈大臣等,這幅梅花圖系贈白雲觀方丈高雲溪的。該圖梅花清秀,枝幹有力,堪稱佳作。 ↑白雲觀 八仙·呂鎮
清代(1644—1911),水墨淡彩 紙本,縱202.5釐米 橫116釐米。 ↑白雲觀 玄風慶會錄冊頁圖
清代(1644—1911),重彩紙本,縱27釐米 橫27釐米。《玄風慶會錄冊頁》是以多幅冊頁畫面組成的,描繪丘祖應成吉思汗邀請,西行謁見成吉思汗的故事畫。今只餘少數幾頁,大多已丟失。 白雲觀的典故軼事【打金錢眼】
白雲觀一進山門,就看到前殿前一座叫窩風橋的石橋,為什麼叫這麼俗的名字?其實這裡有個傳說,元代邱處機邱 長春 真人,從大漠回來以後,得到朝廷的重視,奉敕在此建起北方道教第一叢林——白雲觀。京師原本是佛教的領地,突然建起這樣一座道觀來,便招來了忌恨,過了沒多久,有一位王姓和尚為壓倒白雲觀,就在觀的西面建了一座佛剎,起名曰“西風寺”。為何取此名呢?內中暗藏玄機不言自明——白雲白雲,我這裡就捲起西風,我如此一“掃”,“白雲”豈不立刻就無影無蹤了嗎?西風寺一建起,白雲觀的道長看在眼裡,心裡全都瞭然,心想,西風寺,你那西風要吹我這白雲呀!這不成心叫我難堪嗎?不行,我不能受這個窩囊氣!但又一想,我們道家是以慈悲為懷的,怎麼生氣也不能去找人家打架呀!怎麼辦呢?這時白雲觀正在修建的一座石橋要竣工了,老道長心想:有了!我這橋就叫“窩風橋”吧,你西風再厲害,也過不了我這橋,我把你窩在這兒,看你還有什麼轍?西風寺建起來了,白雲觀不但沒被“掃”跑,它的香火反而越來越旺,老和尚心裡十分納悶,於是派人偷偷進觀考察,這才得知,是一座“窩風橋”在發揮作用。在風窩橋下掛著一個直徑一尺左右的大銅錢,每當春節廟會時,游人們就都來“打金錢眼”。所謂“打金錢眼”就是游人用觀里的專用銅錢往那大銅錢的方孔中扔,打中了就可保你吉祥如意平平安安,所以廟會中游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打金錢眼,以求保佑一年的平安,每逢春節廟會打金錢眼也是非常受人歡迎的一項活動。老 北京 還有一句歇後語,叫“艾窩窩打金錢眼——蔫有準”,是形容那些錶面不張揚、但有心裡能耐的人,一齣手就厲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摸石猴】
來到白雲觀,有一項活動肯定要參與,那就是摸石猴。摸石猴是春節期間去白雲觀的保留項目,從數百年前的明朝流傳至今。據說,觀里一共有三隻石猴,每隻石猴代表不同的祝福意義,摸到了白雲觀的三個石猴,可以祛病、避邪。有的更具體的說,患腰疼的摸摸石猴的腰,患腿疼的摸摸石猴的腿,即可手到病除,立見功效。老 北京 有這樣的傳說——“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原來這石猴成了神仙的化身。
【政治道士高仁峒】
晚清白雲觀方丈高仁峒是近代道教的一個重要人物。高仁峒以白雲觀為依托,興辦慈善及傳教事業,弘揚道教教義,擴大白雲觀在京師乃至全國的影響。此外,在坊間野史筆記及外國檔案等史料中,對高仁峒亦有記載。特別是高仁峒對政治的熱衷,與尋常道士大有不同。高仁峒為人八面玲瓏,應對機敏,只要有利可圖,便大膽嘗試。他不但與慈禧身邊的宮內太監首領互相串通,而且還同駐京師的外國間諜相周旋,往往墮入圈套而不自知。據參加《清史稿》編撰,且熟悉晚清掌故的金梁曾回憶稱:高老道,白雲觀主持也,與李蓮英有連,能通聲氣,奔走者爭集其門。高講修煉,謂有點金術,問其秘,終不言。或曰,此能富貴人,不較點金勝耶?高嘗進金丹,時自詡曰:李總管獻何首烏,其功不小,然亦金丹力,故太后老而不衰,能駐顏且健步也。高每入城,必寓萬福居,特為留靜室。萬福居,飯館也。以此得名。這位神奇的道士,以長生不老之術取得慈禧信任,被召進宮去,取得資本,而後又利用他同大內的密切關係,大肆從事賣官鬻爵勾當。野史稱高仁峒“既是神仙中人,又是政治中人”,可謂一語中的。
【火燒老道】
1946年11月,北平白雲觀36名道士把住持安世霖和都管白全一兩人活活燒死。道觀殺人案轟動了全國。出家人慈悲為懷。老道殺老道,而且是活活燒死卻是為何?這還得從安世霖作住持說起。 ↑白雲觀 白雲觀方丈傳至第21代,時為陳明彬。被燒死的主持叫安世霖。他是 河北 省 房山 縣(今屬 北京 市)人,16歲時出家,先在 房山 縣黑龍觀當念經道士,後來掛單在白雲觀,便長住白雲觀。安世霖為人靈活,善於逢迎,騙得陳明彬的信任後升為白雲觀監院。方丈病重時,安世霖軟硬兼施,逼著陳明彬寫了個“方丈法”——即遺囑傳他作住持。按道教規定,新住持必須召集四方道士進行推選才合法。陳明彬寫的“方丈法”有違祖制。1938年陳明彬羽化後,安世霖先是代理住持,時間一長就自稱住持。這首先為眾道士不服。安世霖又與都管白全一勾結,狼狽為姦,倒賣觀外廟產和觀內的古玩和字畫。並且,安世霖還不守清規,長期有五個姘婦,搞得白雲觀烏煙瘴氣。安世霖本來就不夠做住持的資格,又胡作非為。觀中道士對他都不服。為了壓服眾人,安世霖拜大漢姦、北平偽市長江朝宗為義父。他通過江朝宗,又與 日本 人勾結。有了後臺,他更加膽大妄為。1940年,白雲觀100多名道士按道教清規強迫安世霖落髮還俗,一舉把他逐出觀外。安世霖利用江朝宗,反把20多個道士逐出白雲觀,又回觀做了住持。之後,眾道士多次到法院打官司,控告安世霖侵吞廟產。但由於江朝宗和 日本 人的袒護,無一勝訴。
1945年, 日本 戰敗投降,國民黨當局追究漢姦。道士們再次舉報安世霖,可北平當局不予立案。道士們再向 南京 方面控告,北平市市長派人調查了安世霖的罪行,表示要查辦,可還是沒有下文。至此,道士們明白,要懲治安世霖,只能靠自己動手,別無他法。於是,以杜信齡和許信鶴為首,聯絡馬至善、黃義忠等道士,決定根據“太上家法”第一條“凡姦盜邪淫敗壞太上之法經,壞列祠之宗風者,架火焚身”規定,將安世霖、白全一用火燒死。1946年11月11日晚,安世霖從外面回到道觀,剛在床上躺下,許信鶴、陳志中突然闖進。安世霖大聲喝問:“要乾什麼?”許信鶴說:“你違犯太上清規,應當處死。今天就處置你!”上前一手抓住他的腿提了起來。陳志中馬上將繩子套在他脖子上,往外拖。他們剛出房門,候在門外的眾道士一擁而上,往安世霖嘴裡塞石灰。與此同時,馬至善也和65歲的李至慧闖進白全一的住房,把白全一從被窩拉了出來。馬至善用繩子一套,用力一勒,白全一當場就翻了白眼。他們將白全一拖到院中,與安世霖扔在邱祖殿後的 大樹 下,從頭到腳潑上煤油,用香頭點燃。火光一起,眾道士七手八腳扔柴草。安世霖和白全一被燒醒,大喊救命,掙扎著想逃走,被道士攔擋回,滿院打滾後被活活燒死。處死兩人後,道士打起香板,召集未到場的全觀道眾,宣告安、白的罪狀,宣稱此舉為執行太上清規,保衛道教。然後,所有道士都進行簽名、按手印,表示此案沒有主犯、從犯,是眾人一起憤怒處罰了安、白二人。接著,眾道士一起結隊前去警局自首。
白雲觀活燒老道案發生後,北平各大報紙競相報道,標題為《安、白二道惡貫滿盈積恨成仇,眾怒難犯,36名道士簽名自首》。由於安、白早就臭名遠揚,還當過漢姦,北平市民紛紛拍手叫好。眾道士被關押在監獄後,不少人給他們送衣送食。全國各地甚至外國記者也紛紛前來採訪、照相,說了許多熱情洋溢的贊語。可是,36名道士中還是有18人最後被北平法院判處4年至無期徒刑。新 中國 成立後,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甄別後,將他們改為全部釋放。 ↑白雲觀 每一年的春節初五都要去一趟白雲觀,拜太歲,祈福瑞。慢慢滴對道家的瞭解也漸漸多了起來,但道家思想作為哲學範疇理論深奧,對於我這個宗教小白來說還是一腦袋漿糊。其實無論是道家還是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基本都是弘揚人們多做好事,積德行善,淡泊名利,修身養性,這恐怕是宗教信仰帶給我們的最直觀的感受和最淺顯的道理。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70.5釐米 橫83釐米。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稱“元始天王”、“虛皇道君”,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清微天玉虛境,仰吸天氣,俯飲地泉,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後庖義、神農都是他的苗裔。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把他列在第一階中位,稱為“玉清境元始天尊”。天尊之體長存不滅,至天地初開,授道開劫度人。據《歷代神仙通鑒》記載,元始天尊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 無極 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以陽昇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故其像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混元珠,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 ↑白雲觀 玉皇像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 立軸,全稱“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雲笈七簽》捲三《道教本始部》稱玉皇大帝是元始天尊的弟子。《玉皇本行集經》中說,玉皇為“ 諸天之主” 、“ 萬天之尊”。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地位極高,神權最大,為天界帝王,總管三界(天上、地下、人間) , 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 ↑白雲觀 后土像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80釐米 橫83.5釐米。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簡稱“后土”,是盤古之後第三位誕生的大神,俗稱“后土娘娘”,為道教“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她職掌陰陽,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合,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南宋呂元素《道門定製》捲二註:“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祇於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又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天地部稱:“三十六土皇,應三十六天,中應三十六國。如是土皇皆位齊玉皇之號。”元明《三教源流授神大全》捲一“后土皇地”條稱:“為陰地者,五方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 ↑白雲觀 雷聲普化天尊
明代(1368—1644),重彩絹本,縱124釐米 橫75釐米。雷部最高天神,全稱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他下轄一個結構複雜的雷神組織。《明史•禮志四》載:(弘治元年)“《尚書》周洪謨等言: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現示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 《 靈寶 領教濟度金書》稱其:尊屬九天之上,綜司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應化九天,總管雷霆都府,轄及二院(五雷院、驅邪院)三司(萬神雷司、雷霆都司、雷霆部司),為雷部尊神。 ↑白雲觀 雷部天將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57.5釐米 橫87.5釐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下轄的各個雷部都府,皆有神將分理,稱為“雷部天將”。他們不僅執役雷部,同時負責護衛天庭。 ↑白雲觀 馬元帥
明代(1368—1644),文物定級 一級乙,縱162釐米 橫107釐米。馬元帥即道教常稱的“ 華光大帝”,又稱“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官”、“華光天王”、“馬天君”等。道教尊稱“正一靈官馬元帥”、“五顯華光大帝”、“太乙雷聲不動天尊”,為道教護法四帥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還有一種說法稱他由南 斗六 星的鬥口星化生,所以又稱 “鬥口魁神”,名叫馬勝。 ↑白雲觀 二十 八宿 之一
清代(1644—1911),絹本重彩 立軸。二十 八宿 原為星宿的名稱, 中國 古代的星象家把黃道上的恆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座, 稱為二十 八宿 。道教認為每個星座都有一個神將, 共有二十八位神將,也稱作二十 八宿 。道教按四方位置把二十 八宿 分為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組,每組各有七位天神。據《謝五墓醮儀》記載:“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七宿奎、婁、胃、昴、比、觜、參,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白雲觀 北斗 九星星君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75釐米 橫103釐米。又稱“ 北斗 九辰”,《道法會元》捲一七二說:“ 北斗 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 天柱 、天心、天禽也。”主四時八節、陰陽造化之政。 ↑白雲觀 六十太歲神像(部分)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 立軸。六十太歲像共三十幅,每幅二位太歲像,晚清內府如意館所繪。 ↑白雲觀 ↑白雲觀 諸神朝元圖(右)
明代(1368—1644),重彩絹本 立軸。 ↑白雲觀 長春 真人道行像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757釐米 橫87釐米。(1148—1227)金代登州 棲霞 (今 山東 省)人。字通密,號 長春 子,道教尊為 長春 真人。年十九師王重陽祖師習道,師卒後,於磻溪苦修六年, 後又於隴州 龍門 洞隱修七年。開創全真 龍門 派。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金 世宗 詔赴燕京,主持“萬春節”醮事。興定四年(1220)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邀,攜弟子十八人歷時二年赴西域大雪山謁見成吉思汗。元太祖十九年(1224)返回燕京,主持 長春 宮(今 北京 白雲觀)道事。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羽化升仙。 ↑白雲觀 第一代抱元趙律師像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180釐米 橫91釐米。 ↑白雲觀 金液還丹圖(部分)
清代(1644—1911),重彩絹本,縱30.2釐米 橫1388釐米。此捲分二十幅圖,每幡圖附七律詩一首,描繪了內丹修煉之術,從“原本”至“還元”之過程。該圖為明《道藏》中所載,彩色圖為之摹本,是以圖畫講述道教修煉的難得之作, 海內外之孤本。 ↑白雲觀 十殿元君之五殿
明代(1368—1644),重彩絹本,縱157釐米 橫90釐米。 ↑白雲觀 雪山應聘圖
元代(1271—1368),水墨絹本,縱128釐米 橫77釐米。該圖描繪丘祖在弟子陪同下赴雪山謁見成吉思汗故事。人物山水均以工筆畫出,細膩工整,細條流暢,人物生動,全畫頗俱宋元風格,為難得人物故事畫,畫旁有“完顏崇厚識”。 ↑白雲觀 梅花圖·慈禧
清代(1644—1911),水墨 絹本,縱123釐米 橫60釐米。慈禧太后擅書畫,常以其書畫下贈大臣等,這幅梅花圖系贈白雲觀方丈高雲溪的。該圖梅花清秀,枝幹有力,堪稱佳作。 ↑白雲觀 八仙·呂鎮
清代(1644—1911),水墨淡彩 紙本,縱202.5釐米 橫116釐米。 ↑白雲觀 玄風慶會錄冊頁圖
清代(1644—1911),重彩紙本,縱27釐米 橫27釐米。《玄風慶會錄冊頁》是以多幅冊頁畫面組成的,描繪丘祖應成吉思汗邀請,西行謁見成吉思汗的故事畫。今只餘少數幾頁,大多已丟失。 白雲觀的典故軼事【打金錢眼】
白雲觀一進山門,就看到前殿前一座叫窩風橋的石橋,為什麼叫這麼俗的名字?其實這裡有個傳說,元代邱處機邱 長春 真人,從大漠回來以後,得到朝廷的重視,奉敕在此建起北方道教第一叢林——白雲觀。京師原本是佛教的領地,突然建起這樣一座道觀來,便招來了忌恨,過了沒多久,有一位王姓和尚為壓倒白雲觀,就在觀的西面建了一座佛剎,起名曰“西風寺”。為何取此名呢?內中暗藏玄機不言自明——白雲白雲,我這裡就捲起西風,我如此一“掃”,“白雲”豈不立刻就無影無蹤了嗎?西風寺一建起,白雲觀的道長看在眼裡,心裡全都瞭然,心想,西風寺,你那西風要吹我這白雲呀!這不成心叫我難堪嗎?不行,我不能受這個窩囊氣!但又一想,我們道家是以慈悲為懷的,怎麼生氣也不能去找人家打架呀!怎麼辦呢?這時白雲觀正在修建的一座石橋要竣工了,老道長心想:有了!我這橋就叫“窩風橋”吧,你西風再厲害,也過不了我這橋,我把你窩在這兒,看你還有什麼轍?西風寺建起來了,白雲觀不但沒被“掃”跑,它的香火反而越來越旺,老和尚心裡十分納悶,於是派人偷偷進觀考察,這才得知,是一座“窩風橋”在發揮作用。在風窩橋下掛著一個直徑一尺左右的大銅錢,每當春節廟會時,游人們就都來“打金錢眼”。所謂“打金錢眼”就是游人用觀里的專用銅錢往那大銅錢的方孔中扔,打中了就可保你吉祥如意平平安安,所以廟會中游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打金錢眼,以求保佑一年的平安,每逢春節廟會打金錢眼也是非常受人歡迎的一項活動。老 北京 還有一句歇後語,叫“艾窩窩打金錢眼——蔫有準”,是形容那些錶面不張揚、但有心裡能耐的人,一齣手就厲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摸石猴】
來到白雲觀,有一項活動肯定要參與,那就是摸石猴。摸石猴是春節期間去白雲觀的保留項目,從數百年前的明朝流傳至今。據說,觀里一共有三隻石猴,每隻石猴代表不同的祝福意義,摸到了白雲觀的三個石猴,可以祛病、避邪。有的更具體的說,患腰疼的摸摸石猴的腰,患腿疼的摸摸石猴的腿,即可手到病除,立見功效。老 北京 有這樣的傳說——“神仙本無蹤,只留石猴在觀中。”原來這石猴成了神仙的化身。
【政治道士高仁峒】
晚清白雲觀方丈高仁峒是近代道教的一個重要人物。高仁峒以白雲觀為依托,興辦慈善及傳教事業,弘揚道教教義,擴大白雲觀在京師乃至全國的影響。此外,在坊間野史筆記及外國檔案等史料中,對高仁峒亦有記載。特別是高仁峒對政治的熱衷,與尋常道士大有不同。高仁峒為人八面玲瓏,應對機敏,只要有利可圖,便大膽嘗試。他不但與慈禧身邊的宮內太監首領互相串通,而且還同駐京師的外國間諜相周旋,往往墮入圈套而不自知。據參加《清史稿》編撰,且熟悉晚清掌故的金梁曾回憶稱:高老道,白雲觀主持也,與李蓮英有連,能通聲氣,奔走者爭集其門。高講修煉,謂有點金術,問其秘,終不言。或曰,此能富貴人,不較點金勝耶?高嘗進金丹,時自詡曰:李總管獻何首烏,其功不小,然亦金丹力,故太后老而不衰,能駐顏且健步也。高每入城,必寓萬福居,特為留靜室。萬福居,飯館也。以此得名。這位神奇的道士,以長生不老之術取得慈禧信任,被召進宮去,取得資本,而後又利用他同大內的密切關係,大肆從事賣官鬻爵勾當。野史稱高仁峒“既是神仙中人,又是政治中人”,可謂一語中的。
【火燒老道】
1946年11月,北平白雲觀36名道士把住持安世霖和都管白全一兩人活活燒死。道觀殺人案轟動了全國。出家人慈悲為懷。老道殺老道,而且是活活燒死卻是為何?這還得從安世霖作住持說起。 ↑白雲觀 白雲觀方丈傳至第21代,時為陳明彬。被燒死的主持叫安世霖。他是 河北 省 房山 縣(今屬 北京 市)人,16歲時出家,先在 房山 縣黑龍觀當念經道士,後來掛單在白雲觀,便長住白雲觀。安世霖為人靈活,善於逢迎,騙得陳明彬的信任後升為白雲觀監院。方丈病重時,安世霖軟硬兼施,逼著陳明彬寫了個“方丈法”——即遺囑傳他作住持。按道教規定,新住持必須召集四方道士進行推選才合法。陳明彬寫的“方丈法”有違祖制。1938年陳明彬羽化後,安世霖先是代理住持,時間一長就自稱住持。這首先為眾道士不服。安世霖又與都管白全一勾結,狼狽為姦,倒賣觀外廟產和觀內的古玩和字畫。並且,安世霖還不守清規,長期有五個姘婦,搞得白雲觀烏煙瘴氣。安世霖本來就不夠做住持的資格,又胡作非為。觀中道士對他都不服。為了壓服眾人,安世霖拜大漢姦、北平偽市長江朝宗為義父。他通過江朝宗,又與 日本 人勾結。有了後臺,他更加膽大妄為。1940年,白雲觀100多名道士按道教清規強迫安世霖落髮還俗,一舉把他逐出觀外。安世霖利用江朝宗,反把20多個道士逐出白雲觀,又回觀做了住持。之後,眾道士多次到法院打官司,控告安世霖侵吞廟產。但由於江朝宗和 日本 人的袒護,無一勝訴。
1945年, 日本 戰敗投降,國民黨當局追究漢姦。道士們再次舉報安世霖,可北平當局不予立案。道士們再向 南京 方面控告,北平市市長派人調查了安世霖的罪行,表示要查辦,可還是沒有下文。至此,道士們明白,要懲治安世霖,只能靠自己動手,別無他法。於是,以杜信齡和許信鶴為首,聯絡馬至善、黃義忠等道士,決定根據“太上家法”第一條“凡姦盜邪淫敗壞太上之法經,壞列祠之宗風者,架火焚身”規定,將安世霖、白全一用火燒死。1946年11月11日晚,安世霖從外面回到道觀,剛在床上躺下,許信鶴、陳志中突然闖進。安世霖大聲喝問:“要乾什麼?”許信鶴說:“你違犯太上清規,應當處死。今天就處置你!”上前一手抓住他的腿提了起來。陳志中馬上將繩子套在他脖子上,往外拖。他們剛出房門,候在門外的眾道士一擁而上,往安世霖嘴裡塞石灰。與此同時,馬至善也和65歲的李至慧闖進白全一的住房,把白全一從被窩拉了出來。馬至善用繩子一套,用力一勒,白全一當場就翻了白眼。他們將白全一拖到院中,與安世霖扔在邱祖殿後的 大樹 下,從頭到腳潑上煤油,用香頭點燃。火光一起,眾道士七手八腳扔柴草。安世霖和白全一被燒醒,大喊救命,掙扎著想逃走,被道士攔擋回,滿院打滾後被活活燒死。處死兩人後,道士打起香板,召集未到場的全觀道眾,宣告安、白的罪狀,宣稱此舉為執行太上清規,保衛道教。然後,所有道士都進行簽名、按手印,表示此案沒有主犯、從犯,是眾人一起憤怒處罰了安、白二人。接著,眾道士一起結隊前去警局自首。
白雲觀活燒老道案發生後,北平各大報紙競相報道,標題為《安、白二道惡貫滿盈積恨成仇,眾怒難犯,36名道士簽名自首》。由於安、白早就臭名遠揚,還當過漢姦,北平市民紛紛拍手叫好。眾道士被關押在監獄後,不少人給他們送衣送食。全國各地甚至外國記者也紛紛前來採訪、照相,說了許多熱情洋溢的贊語。可是,36名道士中還是有18人最後被北平法院判處4年至無期徒刑。新 中國 成立後,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甄別後,將他們改為全部釋放。 ↑白雲觀 每一年的春節初五都要去一趟白雲觀,拜太歲,祈福瑞。慢慢滴對道家的瞭解也漸漸多了起來,但道家思想作為哲學範疇理論深奧,對於我這個宗教小白來說還是一腦袋漿糊。其實無論是道家還是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基本都是弘揚人們多做好事,積德行善,淡泊名利,修身養性,這恐怕是宗教信仰帶給我們的最直觀的感受和最淺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