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把火車進行到底|2016仲夏季環瑞8天游

瑞士自助遊攻略
↑瑞士
瑞士自助遊攻略
↑瑞士
瑞士自助遊攻略
↑瑞士
瑞士自助遊攻略
沃韋的葡萄園之旅和日內瓦湖小游Aigle>Vevey>Epesses>Vevey>Montruex>Aigle
享用過大餐的主食後,總要有些甜品或水果。
6月23日一早我們又下山了,艾格勒車站,許多少年兒童成群結隊的,五、六歲的小朋友手牽著手,規規矩矩地、安安靜靜地站在車站月臺的地道出口,這裡可以避免陽光的直曬,老師在隊伍的一頭一尾站立著,讓我想起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不時的有家長把自己的孩子交到老師的手上,一個親吻之後趕去上班。10多歲的少年就要活躍很多,男、女生之間已經有了明顯的界限,男孩們打打鬧鬧地走過站台,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一位男教師,對身後發生的這些並不關心。印象中 瑞士 的小學生怎麼見天都在玩呀, 瑞士 小學的男教師比例要大大高於我們國家。
IR1710 09:12-09:29列車到達活韋並不大的火車站,旋即轉乘S2 09:38-09:45到達只有一個候車亭的“六等小站”Epesses。車站一側(鐵路南)就是明麗的 日內瓦 湖,作為一個郊野車站,這裡鮮見游客。穿過牆壁上全是塗鴉的鐵路下地道,我們到了路南,沿Cret-Dessous拾級而上,在Chemin du Calamin這裡就是拉沃著名的葡萄園梯田。在一塊標有Vallonnes1747字樣的木牌前,此處已有270年葡萄栽種的歷史。 瑞士 兩大旅游勝地 洛桑 和沃韋之間830公頃的梯田型葡萄園之一隅展現在我們面前,依坡面湖,一片翠綠。
夏至時分拉沃的氣溫並不高,葡萄也只有綠豆般大小,如果不仔細辨別,還不容易發現。正午的陽光灼熱,包括太陽直射、 日內瓦 湖倒映和山坡及圍牆反射的三組陽光讓拉沃地區830公頃的葡萄園梯田享受到充足的 日照 ,而這也是出產優質葡萄酒原材料的重要因素。
S2,11:11-11:18,我們在Epesses原路返回沃韋,這個小站的車次可不多,建議到此參觀葡萄園的朋友在下車時一定要註意返回列車的時刻表。走出沃韋火車站,向南行不遠就是 日內瓦 湖,這裡有小而美的老城區,湖邊的中心廣場及散步道、時尚的餐館和富有特色的博物館。從碼頭向東, 羅馬尼亞 的浪漫詩人愛明內斯庫、 俄羅斯 著名作家果戈理、拿著標誌性手杖的“流浪漢”查理卓別林等“外來人口”的雕像一字排開,沃韋的低調是那樣的富有文藝範。湖邊的兒童樂園裡是老師帶著孩兒童們在玩耍,女生在廁所門口排著隊,有些智障的小男孩讓老師必須格外留神。推著母親車的母親在和寶貝嬉戲,旋轉木馬也開始啟動,
悠閑的時間總是過得那麼快,14:05分,CGN506渡輪從沃韋向 蒙特勒 駛去,我們第一次置身在 日內瓦 湖中,登上輪船的二層,寬敞明亮的室內區擺放著藤椅和桌子,弔頂上是古色古香的“煤油燈式”的吊燈,感覺更像是茶室,室外的甲板上也有許多覆蓋著藍色軟墊的坐椅,
波平如鏡的 日內瓦 湖如同頭頂的天空一片蔚藍,14:32分,輪船已經停靠在了 蒙特勒 的碼頭。在下船的短暫時間里,我註意到輪船內對 日內瓦 湖輪船的介紹,2014年對Belle Epoque steamer(有漿輪船)的示範性保護項目獲得了歐盟特殊貢獻歐盟文化遺產/歐 羅馬 諾斯特拉獎( ****** )。
當有19艘有漿輪船運營的時候, 瑞士 的槳輪船差不多占了全世界的大約四分之一。 瑞士 的大多數有槳輪船是由 蘇黎世 的兩家公司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開始建造的。100多年來,“美好時代”的蒸汽機船撥動著 歐洲 中部最大湖泊的湖水,縱橫行駛,將這個湖泊與 瑞士 許多村莊和小鎮以及 法國 的一些地區連通起來,無論是湖泊為早晨的薄霧所籠罩還是山脈掩映著血紅的夕陽,船上的餐廳總是享受美食的好地方。如今, 日內瓦 湖上最重要的船隊(八艘)已經是 瑞士 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這種輪船的運行和維護費用昂貴,因此私人和公眾的支持是必要的。在 瑞士 湖泊輪船的存在對游客和當地人一樣重要。
對游船感興趣的朋友建議登陸:
******
蒙特勒 IR 14:42-艾格勒14:52,再逛超市,今天回營有點早,可以在度假村周連遛彎了。 莫爾日-洛桑-依雲(法國)Morges>Lausann>Evia>Lausanne>Aigle
老時間,我們又下山了。142路公交車是連接 沃州 城市AIGLE與 瓦萊 州鄉村TORGON之間唯一的公交線路,我更相信,時光倒退100年,在這條線路上往返的肯定是一輛郵遞馬車。BUS142路站牌上醒目的Carpostal字樣、黃色的車身都表明它屬於 瑞士 的郵政系統。駕駛員不僅要開好車,還身兼報紙和信件的傳遞職責。我親眼見到滿頭銀髮的老駕駛員手捧一摞報紙,塞入設在終點站的郵政信箱。在每個工作日的8:35,這時142路差不多行駛到大約半山腰的位置,會先後上來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大多數時間他們都穿著黃色的瑩光安全背心,女孩的父親,一位30多歲的男子和司機打著招呼,小女孩自己走上車子,直等到她在空位子上坐下來,扣上安全帶,司機才發動汽車。10分鐘後,車子來到一處學校門口,司機穩穩地停好車,等2個小孩下了車走入校園,直到穿過操場,進入屋子,消失在視線所及之處,才放心地離開。這時候,“郵政馬車”似乎又有了校車的功能。
又是坐的和昨天同一班列車,09:58,IR1710把我們在 莫爾日 放了下來。走出火車站,在Google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明確了路徑,車站門口的BUS 726(10:08-10:11)空空蕩盪,轉了幾個彎,大約也就是3-4站模樣( 歐洲 許多市郊小站無人上下車,司機就不停,所以或者看車內顯示屏或者請司機提醒一下,如要下車一定要記得按鈴)就把我們放在一片地勢隆起的開闊地帶,此處站名Chemin Des Plantees,Tolochenaz。奧黛麗赫本墓在哪裡?我們沒了方向,正好一位中年男士推著嬰兒車從旁邊走過,為我們指明瞭墓園的方向。在前方不到100米的地方,一片鬱郁蔥蔥的小樹林遮擋了我們的視線。墓園的鐵門合閉著,我們正在猶豫是否要推門而入,旁邊一位正在打理自家菜地的老人得知我們的來意,友善地替我們拔開墓園鐵門的插銷。
墓園很小,一座在 瑞士 最普通、最常見的村莊墓地,一道一人高的石牆將墓地圍繞起來,一眼望去,盡入眼帘,也就幾十座墓的規模。奧黛麗的香冢就在進門右側不遠處, 大理 石的十字架倚牆而立,仲夏時節爬山虎深綠的葉子幾乎覆蓋了整面圍牆。沒有頭像,也沒有任何炫耀的墓誌銘,十字架的橫檔上分兩面三排簡簡單單地鐫刻著“AUDREY HEPBURN 1929-1993”幾個字。墓穴兩側栽種著紅、白兩色我叫不上名的小花,墓蓋上擺放著2個小相框,其中一幅正是為赫本嬴得1954年奧斯卡 小金 人的《 羅馬 假日》中的造型。在十字架上放著一個小狗模樣的布偶,這些估計都是前來此地憑吊影星的粉絲所為。
奧黛麗•赫本很喜愛狗,她的第一隻 約克 夏小狗“famous”,是第一任丈夫 好萊塢 著名導演梅厄送給她的禮物。奧黛麗•赫本到哪裡都帶著它,“famous”也曾在電影《甜姐兒》中出鏡,這可愛的小狗在赫本1960年拍攝《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的時候在 好萊塢 的片場被一輛大卡車撞死了,然後梅厄買了一隻一模一樣的狗狗給赫本,也開啟了奧黛麗•赫本的養狗生涯,據說她最高紀錄曾同時養過五隻小狗。
絕代佳人的最後歸宿就在這裡,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被 美國 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美國 “總統自由勛章”獲得者(1992) 、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 的奧黛麗•赫本就長眠此處,1993年去世的赫本在這裡生活了近四十年,那麼低調,從 莫爾日 火車站一路走來,既沒有看到城市對明星資源的開發利用,也不見離世芳伶對當地居民寧靜生活的絲毫影響,如同一位普通的鄰居,曾經在這裡與大家相伴,如今已在天國。據網上資料顯示,赫本曾經住過的房子已被其親屬轉買,現有他人所住。
四周一邊安靜,幾朵雲彩只飄浮在藍色穹頂的四周,太陽60度角斜照下來,墓身一半浸浴在陽光中,小花的顏色愈加鮮麗,我們肅立在赫本的暮前,凝視著堅硬的十字架,心底一片柔軟……
附近似乎正在建設一棟真正屬於赫本的紀念館,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房間內張掛著赫本那些著名的劇照,以後來的游客多半可以在此更加全面地瞭解這位影星那些與電影、與慈善、與愛情有關的故事了。告別墓園,我們在四周漫行,Tolochenaz足球俱樂部,一大群男孩女孩正在綠茵茵的草坪上享受著他們的快樂足球的,在不遠處的 法國 ,此時 歐洲 杯激戰正酣;這片場地上,一個“豬一樣的隊友”正被小伙伴們數落著。
BUS 702,10:36-10:40,我們回到了 莫爾日 火車站廣場。向南走即是老城區,不長的Grand Rue是一條彈硌路,兩旁是三、四層的建築,中午時分,行人稀少,許多店家也才剛剛開張,但門口的鮮花早已經嬌艷欲滴,奪人眼球。據說,這裡的農夫市集一周兩次,分別是周三與周六的上午,中午之後就漸漸落市了。一家不起眼的麵包店,老闆娘耳朵上穿著大大的圓形耳環,手腕上的銀鐲子亮閃閃的,最吸引我們的卻是收銀機上的銀聯標誌。
Grand Rue的盡頭,與Place de l'Eglise 交匯的地方便是整飭一新的 莫爾日 寺(Temple de Morges)。這其實是一座始建於14世紀的老教堂,後來在18世紀拆除後,建了這個新的教堂。教堂的鐘塔非常漂亮,在 莫爾日 的幾條主要街道上,都會看到這個鐘塔。 從搭南行不多遠,便是獨立公園,這塊 日內瓦 湖畔碼頭附近的開放式的綠地,有許多生動的雕塑,無論欣賞風景、還是曬太陽都很不錯。一路西行,鮮花布於道,湖濱路北側建於1286年的 莫爾日 城堡就在眼前。
已經出來“浪”了二周,明天就要回去了,何不對 日內瓦 湖再做一次深情的擁抱。在 莫爾日 的游輪碼頭,我們對萊蒙湖的游輪線路做了一番研究後,乘上了CGN1210(11:55-12:15)次輪船, 20分鐘後,輪船停靠在 洛桑 烏契OUCHY的2號碼頭,我們趕到 洛桑 3號碼頭,CGN1111(12:30-13:05)向湖對岸的 法國 小鎮Evian駛去。
日內瓦 湖(法方稱萊芒湖)是阿爾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個。 日內瓦 湖海拔1230英尺,,長46英里,最寬處為8.5英里,湖面面積約為224平方英里,在 瑞士 境內占140平方英里, 法國 境內占84平方英里,湖水最深處1017英尺。 日內瓦 湖是羅納冰川形成的。湖身為弓形,湖的凹處朝南。羅納冰川消溶後,形成羅納河,它是吐納 日內瓦 湖水的主要河流。 日內瓦 湖水的顏色是隨著天上的顏色及水的深度而變化的。晴朗的日子,湖面就像藍天一樣藍,水深的地方,又如同翡翠般碧綠。乘游游湖,近岸可見一串如珍珠般的小鎮,湖濱道鮮花盛放,碼頭帆船林立,古堡、教堂巍峨矗立,別墅錯落有致;遠眺 阿爾卑斯山 嵯峨秀美,拉沃葡萄園果實纍纍;抬頭望天,晨霧如夢如幻,暮霞五色斑斕,正午時分天朗氣清,村廓分明;垂目臨水,或波平如靜,或漪紋如錦,優雅的天鵝和各種水禽隨處可見,一派 和平 寧靜。
30多分鐘的航行,我們踏上了Evian的1號碼頭,紅白藍三色的豎條旗飄舞,一座因出產 依雲 礦泉水而出名的小鎮。沿湖邊散步,富有熱帶特色的植物、街心用老藤編織的巨大儺首、氣派的賭場、小教堂、剛剛收攤的馬路集市和為紀念二次世界大戰的兒童紀念碑,最吸人眼球的當屬街心公園裡關於 德國 國家男子足球隊的圖文介紹。原來,和 巴西 世界杯時一樣, 德國 隊在2016年 法國 歐洲 杯期間一直將 依雲 作為固定的營地,開賽前一周, 德國 隊結束在 瑞士 馬焦雷湖(Lake Maggiore)北岸的小鎮 阿斯科納 (Ascona)為期二周的集訓,進駐 依雲 。無論比賽地在何處,比賽結束後都返回 依雲 ,直到7月8日前往 馬賽 完成與 法國 隊的半決賽。在一家小店里選了一張明信片,填上地址,塞進碼頭的郵筒。
依雲 碼頭,一個老頭扯著自己身上大紅色的綢段襯衣向我打招呼,走近一看,原來衣服上還印有漢字。交談之後得知老漢來自 瑞士 弗里堡 地區,前不久剛到 中國 旅游,從 廣州 入境,去了 桂陽 陽朔 ,再到 北京 ,然後走了西伯利亞鐵路到 莫斯科 ,不光身上這件衣服是在 中國 買的,脖子上掛著的黃澄澄的金鏈子也是 中國 貨,這個扮像,活脫脫20年前 中國 最早有錢的那批暴發戶。不過,老人介紹自己家鄉便是 瑞士 最有名的奶酪出產的地區,到是頗有一種“誰不說俺家鄉美”的自豪感。我把自己八天來在 瑞士 火車環游的路線大體介紹了一下,老頭向我翹起大拇指,嘖嘖稱贊。
CGN1114(14:45-15:20),我們和“金鏈子”夫婦同一班船從Evian回到 洛桑 的3號碼頭,然後又一起坐地鐵從OUCHY到中央火車站,分手的那一刻,我們用手機自拍留下一張合影。
IR15:50>16:20,從 洛桑 回到艾格勒,依然是陽光燦爛,和風拂面。 日內瓦Geneva再美的風景,也要移出視野;再動聽的旋律,終須划上休止符。
在 瑞士 一周,第一次遇到降雨。清晨,在幾分焦慮、幾分不舍、幾分惆悵中醒來,窗外黛青色的雲團翻滾,一如我的心情。吃好早點,收拾行李,清潔室內,靜靜地下電梯,前臺尚無人值守,將房門鑰匙放入箱子,我們乘坐BUS142當天的第一班車(6:30)去火車站。不出所料,車在半途中,下起了雨,好在7:10我們到達終點時,雨已經停了,空氣格外地清澈。
幾乎是不浪費一秒,我們登上7:12開往 日內瓦 的InterRegio 1706。經過 蒙特勒 後,車子就是貼著 日內瓦 湖向西,沃韋、 洛桑 、 莫爾日 ,一個個熟悉的小城在車窗外掠過,清晨的霧氣尚未散盡, 日內瓦 湖如同披著面紗的少女般嬌羞。
8:30,列車停靠 日內瓦 車站。 日內瓦 中央車站是 瑞士 國際及國內的交通樞紐,擁有四通八達的火車網絡,從 蘇黎世 搭乘直達 日內瓦 的IC約需2小時40分鐘,從 伯爾尼 搭乘直達的IC和IR,約需1小時40分。前往 日內瓦 湖沿岸的城鎮十分方便,由此轉乘直達 日內瓦 機場的列車班次十分頻密。大廳里有寄存行李的自助鎖櫃,分大、中、小號,可以直接刷銀行卡。我們將大件行車寄存掉,同時考慮了需要寄存的時間,選擇了12瑞法的付費。
火車站裡有許多 日內瓦 的導覽圖,我們按圖索驥,出了車站,穿過Square de Cornavin充分調動11路交通工具的積極性,沿著Rue du Mont-Blanct向著湖邊走。無論在 日內瓦 的哪個角落,往 日內瓦 湖的方向看都能看見這道衝天的大水柱,每秒約500立方米的水量,高度最高可達140米,相當於45層的摩天大樓。噴泉的創意其實源出於1886年附近水力發電廠釋放多餘的水壓的安全閥。1891年為了慶祝 瑞士 建國600周年,當局將這座閥門移到湖畔碼頭,才有了這一象徵 日內瓦 的景觀。最好的觀景點是 英國 公園或對岸的湖珍珠公園。當然如果來到噴泉腳下,可以感受時事200公里水柱的震撼,天氣晴朗時可以欣賞到360度的圓形彩虹。
穿過大橋,即是 英國 花園,花園建於1854年,原是舊木材貿易港口,這裡也是市民休閑勝地,躺在如茵的綠地上,望著大噴泉揚起的水霧,享受那份愜意。花園的西側是直徑長達5米、秒針長達2.5米的大花鐘,建於1955年,目的是向 日內瓦 的製表工業致敬,鐘面使用6500束花朵排列而成,隨著花期變換,鐘面顏色也各有不同。
從 英國 花園的大花鐘向南,走向通往老城區的階梯。在階梯的頂端即是雄偉的聖彼耶大教堂,400多年前“新教的 羅馬 ”即是在這裡誕生。大教堂廣場外不遠處便是市政廳和軍械庫,這一帶是老城最具風情的地方。國際宗教改革博物館、柏德弗廣場、特椰林蔭大道Promenade de la Treille、宗教改革紀念碑Mur des Réformateurs、巴爾比耶穆勒博物館巴爾比耶-穆勒博物館Musée Barbier-Mueller、盧梭故居House of Rousseau and Literature (MRL)都在這一密集的地方。不過由於高低錯落,需要仔細觀察才不會迷路。
建於1160年至1232年間的 聖彼得 教堂Saint Peter's Cathedral and Chapel of the Maccabees是舊城區最醒目的建築,建築本身融合多種不同式樣,拱門為哥特式風格,正門廊為 希腊 羅馬 式風格。其在世界宗教史上最顯著的地位奠定於1536-1564年,當時宗教改革思想家 加爾 文在此論經佈道,使 日內瓦 有了“新教的 羅馬 ”美譽。教堂的雙塔有157級臺階,如果攀登上去自可將 日內瓦 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從聖彼耶大教堂往 日內瓦 大學方向,走下階梯即可看到宗教改革紀念碑。16世紀由於 羅馬 教會的腐敗,日耳曼的馬丁路德率先向教會發起挑戰,接著 蘇黎世 的茨溫利也將宗教改革火炬引進 瑞士 ,集大成者就是 日內瓦 的 加爾 文。1909年適逢 加爾 文誕辰400周年,人們在 日內瓦 大學一面牆上雕刻了 加爾 文及其3個弟子的塑像,並刻上“POST TENEBRAS LUX”(黑暗過去,光明終於來到)的字樣。
大約11:30,在Fusterie church教堂附近的大蓬車買到 西班牙 油條,解決了午餐,然後向北穿過 羅訥 河,在拉蒙特橋Pont de la Machine上走進Quartier Libre SIG,這座四層的建築物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早期工業化,是羅納河上最古老的 日內瓦 工業建築。在Seujet工廠接管之前,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起著控制河水水位的作用。現在完全改造,成為一個供人免費參觀的展示廳。SIG是一家提供工業服務的公共法律機構。
過橋後左轉進入Quai des Bergues,沿著羅納河畔漫行,從Quai Turrettini稍向右轉,進入Rue du Temple,行150餘米,在交叉路口有一座新教教堂Temple de Saint-Gervais。從此處沿著Rue des Terreaux-du-Temple向 東北 前行,就到了 日內瓦 聖母聖殿Basilique Notre-Dame。這樣一個圈子兜兜轉轉,回到火車站差不多是下午1:00。找了個地方休息,到路邊攤買了些水果品嘗,3點鐘提取行李乘坐地鐵前往機場,順利抵達。
侯機廳內,正是2016的 法國 歐洲 杯 瑞士 對 波蘭 的八分之一比賽,最後點球大戰, 瑞士 5:6不敵 波蘭 ,遺憾出局。最終結果出來前,我們已經登上了歸國的航班。
別了, 瑞士 !美好的德瑞之行完美收官。
(持續更新、貼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