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新加坡!你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小島國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展廳出口處的展臺上擺放著一個花鳥圖飾的鐘錶,記錄時間的鐘錶放在這兒,可以只當展品之一看看,也可以覺得這樣布展大概是還有深意。路過花鳥鐘錶之後,現在在進行著一個攝影展,然後有兩個不同方向的出口,一個出口通往一樓大廳觀雲堂,另一個出口,則是通往 新加坡 歷史館內,那艘商船是 新加坡 歷史館的入口,也是“森林的故事”的出口,真是非常有意思的設置。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看完“森林的故事”,我們走出了 新加坡 國家博物館。說實話,就整個 新加坡 國家博物館的藏品,可能數量還比不上我們一個省博物館,為什麼不說質量也比不上?因為展品質量要怎麼比較呢?這座不大的博物館,回望著 新加坡 最初的模樣,把 新加坡 的故事從頭講起,或許能夠講述的歷史的確不夠久遠不夠漫長,但無論是上溯千載還是短短百年,我們去瞭解去探求,最後所見一定是當下是未來,那些過往並不總是雲煙,短短幾個小時,我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往日種種對 新加坡 的影響,就像莎士比亞所說,凡此過往皆為序章,所以 新加坡 會是今天的 新加坡 。 濱海灣的日與夜2018年2月25日,15:30。沿著手機地圖導航去往濱海灣的方向,目的地魚尾獅公園,即使知道只是打卡地也要去到的地方。
還有著一小段距離的時候就已經知道, 贊美廣場 就在不遠處,高聳的哥特式教堂塔尖如此醒目,純白的建築外壁在陰雲滿佈的時候,依然散髮著純凈的美,如果在燦爛陽光之下,會更加奪目。
贊美廣場 (CHIJMES)是 新加坡 重要的歷史古跡之一,原來是教堂,然後成為女子學校, 後再經翻修又變成教堂。現在 贊美廣場 變成了一個餐廳咖啡館的聚集地,最宏偉的主教堂大廳被改造成了一個餐廳的宴會廳。想來在這樣的宴會廳舉行婚宴,一定很不錯。 ↑贊美廣場 ↑贊美廣場 ↑贊美廣場 緊挨著 贊美廣場 的是萊佛士商場,這商場在 上海 叫做來福士,之前完全沒意識到 新加坡 的萊佛士商場和 上海 的來福士商場是連鎖的,直到站在萊佛士商場門口,看著logo感覺無比眼熟,上網查查才恍然 大悟 ......
在萊佛士商場吃了午飯,徑直去往 聖安德烈 教堂。 聖安德烈 大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 ,其實我很疑惑翻譯過來為什麼不是 聖安德魯 大教堂.....它是 新加坡 的一座聖公會大教堂,也是 新加坡 最大的大教堂,大教堂的標誌是 聖安德魯 十字架。
斯坦福 ·萊佛士爵士在1822年的城市規劃中就選定了建造 英國 聖公會教堂的地址,然而,直到1834年籌集夠了資金才開始建造教堂,教會的地址也有個變化。教堂被命名為 聖安德烈 ,因為 聖安德烈 是是 蘇格蘭 的守護神,以此紀念曾為教堂的建造捐贈大量資金的 蘇格蘭 社群。
第一座 聖安德烈 教堂由 喬治 ·德拉古爾科爾曼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然而,建成的教堂尖頂沒有安裝避雷針,1845年教堂遭受兩次雷擊, 1852年教堂關閉,隨後1855年拆除了。
第二座教堂的建設是由當時的海峽殖民地總督威廉·巴特 沃斯 發起的,新的教堂採用了哥特式復興風格,教堂是在1856年4月奠基併在1861年建成的。
↑聖安德烈教堂
位於教堂後殿的三個彩色玻璃窗,專門展示了 新加坡 早期殖民歷史中的三位很重要的人物,中心的窗戶獻給了 斯坦福 ·萊佛士爵士( Sir Stamford Raffles),左邊的窗戶屬於 新加坡 第一公民約翰·克勞福德( John Crawfurd),右邊的窗戶則是 聖安德烈 大教堂第二座教堂建造的發起人,當時的海峽殖民地總督威廉·巴特 沃斯 少將(William Butterworth)。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來的彩色玻璃窗被損壞了。
現在的大教堂內部裝飾簡潔,藍白主色調讓人感到沉靜,窗戶上的彩色玻璃圖畫不繁複,安靜的點綴著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 大教堂旁邊是一片公共綠地,濱海公園。濱海公園建於1943年,是 新加坡 最古老的公園之一,周末的時候,從 聖安德烈 大教堂門口的綠地一直延伸到濱海公園的草坪,游人滿佈,其中周邊國家到 新加坡 工作的人群很龐大,在樹蔭下鋪一塊餐布,三三兩兩一起說說笑笑,享受著美好的下午茶時光。
附近有一座大劇院就是以濱海公園命名的,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
濱海藝術中心由一個可容納1600人的音樂廳和一個可容納約2000人的表演藝術劇院組成,它的建設開始於1992年,1996年8月11日正式開工建設併在2001年2月完工,2002年10月12日由當時的 新加坡 總統內森正式揭幕。
濱海藝術中心外觀非常獨特,像巨大的榴蓮,所以濱海藝術中心經常被當地人稱作是“大榴蓮”。當然並不是一開始設計師就故意把建築設計成榴蓮的樣子。因為周圍的景觀非常美麗,設計師都想要使用玻璃作為主要的建築元素,但是 新加坡 距離赤道太近,所以設計的時候還必須要考慮到避免陽光和熱輻射的問題,而使用遮陽篷又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思路,於是超過7000個三角形的遮陽篷覆蓋在了兩個巨大的圓形玻璃外殼上,再於是,濱海藝術中心就成了大榴蓮。
大榴蓮在夜晚的時候比白天看來更漂亮,遺憾的是,我並沒能在晚上更好的親眼看看這座美麗而獨特的建築。 ↑濱海灣 在濱海公園裡,距離濱海藝術中心很近的地方,有一座非常美麗的噴泉,陳金聲噴泉(Tan Kim Seng Fountain),噴泉在1882年正式揭幕,是為了紀念陳金聲捐贈了13000美元給當時的 英國 殖民政府以建造 新加坡 的第一座水庫和水廠,雖然他的捐款當時被政府工程師揮霍掉了,然而他慷慨的禮物仍舊被記得,被紀念。
這座 維多利亞 風格的噴泉有三層,最奪目的是中層上部的四個繆斯女神像----- 希腊 的科學,文學和藝術女神,每個女神雕像都有著鮮明的象徵物:卡莉奧佩(Calliope),英雄史詩繆斯,帶著鐵筆與蠟板;克利俄(Clio),歷史繆斯,帶著一個卷軸;埃拉托(Erato),愛情詩與獨唱繆斯,帶著一個豎琴; 墨爾波墨涅(Melpomene),悲劇與哀歌繆斯,帶著一個花圈。四繆斯雕像之下,是四面海神波塞冬的頭像,沒面頭像都可以噴水。
這座噴泉還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兄弟,在 菲律賓 的 馬尼拉 ,叫列多噴泉,列多噴泉並沒有藍色相間其中,基座也高於這座噴泉,但主題雕塑幾乎一模一樣,而列多噴泉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1882年,所以這兩座噴泉很可能由同一個人設計的。 ↑濱海灣 陳金聲噴泉旁邊不遠處,是一座紀念碑,戰亡紀念碑(The Cenotaph)。
紀念碑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中在 新加坡 出生或居住的124名犧牲了的 英國 士兵,也為了紀念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中獻出生命的所有無名英雄。
紀念碑於1922年完工,當年3月31日由年輕的 威爾士 王子愛德華,也就是後來的 英國 國王愛德華八世和 溫莎 公爵,在他的亞太旅行期間揭幕。在揭幕式儀式上,一位牧師為紀念碑禱告時說“ 石碑立在這裡,為上帝的榮耀,和不朽的犧牲。
紀念碑底部的銘文寫道:They died that we might live。 ↑濱海灣 走過戰亡紀念碑,穿過濱海公園,站在 新加坡 河的河口,濱海灣近在眼前, 新加坡 中央金融區的高樓大廈真像一片密集的城市叢林。當然,魚尾獅公園也已經不過咫尺的距離了。 ↑新加坡河 通往魚尾獅公園的濱海灣大橋(The Esplanade Bridge)261米長,橋上視野非常開闊,可以看到整個斌海灣的全景。濱海灣燃放煙花慶祝除夕或者 新加坡 國慶的時候,大橋路燈通常會關掉,並且車道也會封閉,平常時候,就和我們所經歷的一樣,橋上游人如織,車道上的車輛川流不息。 ↑濱海灣 ↑濱海灣 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絕對可以算是 新加坡 的第一地標,公園裡高8.6米,重70噸的魚尾獅雕像是由已故的 新加坡 雕塑家林浪新於1971年11月至1972年8月創作的,1972年9月15日, 新加坡 總理李光耀在 新加坡 河的入口為雕像揭幕,自此之後,魚尾獅成為了 新加坡 及其旅游業的標誌。
1997年濱海大橋完工後,最初的魚尾獅公園的位置就不再是 新加坡 河的入口,而且在濱海灣也就看不清雕像了,因此在2002年4月23日,雕像搬了新家,新的魚尾獅公園是原來的4倍大小,就坐落在濱海大橋的一側。 2002年9月15日, 新加坡 總理李光耀來到新的魚尾獅公園,再一次為魚尾獅雕像揭幕。 ↑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公園 離開魚尾獅公園,看看時間有些尷尬,如果只是一個人的旅行,這時候我大概已經在下一個博物館或者美術館里逛過一兩圈了,但這一次我並不是一個人,所以我們找到了一家星巴克,坐著發會兒獃。
休息了一會兒打算沿著 新加坡 河回酒店,不想卻走反了方向,然而卻遇到了非常有意思的街頭藝術,膚色不同性別不同或許母語也並不同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奏著音樂唱著歌,我不知道該稱在進行的活動是舞蹈還是運動,就是很喜歡。
都說濱海灣的夜晚更迷人,在夜幕即將降臨的時候離開當然會遺憾,還好後來趁著工作間隙又來過,總算是沒有徹底錯過。
濱海灣旁的摩天輪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輪,有165米高,佇立在濱海灣之畔,夜晚變幻著或溫柔或熱情的光芒。 ↑濱海灣 雙螺旋橋( The Helix)也是濱海灣上十分亮眼的存在,280米的橋梁由螺旋構件製造,螺旋方向相反的主螺旋和次螺旋直徑分別為10.8米和9.4米,由多孔玻璃和穿孔鋼網製成的檐篷沿內螺旋的一部分併入,白天為行人提供遮陽,站在雙螺旋橋的四個觀景臺上,可以欣賞到濱海灣內 新加坡 天際線的壯麗景色。晚上,雙螺旋橋把一排排突出的雙螺旋結構的燈光照亮,無論是站在橋上還是遠觀,都讓人印象深刻。 ↑濱海灣 ↑濱海灣 站在雙螺旋橋上看,有一座建築在濱海灣中仿佛一朵盛開的潔白蓮花,那是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
這座建築被 拉斯維加斯 金沙的董事長 謝爾 登·阿德爾森稱為“ 新加坡 歡迎之手” ,藝術科學博物館中有常設的展館,科學藝術畫廊,主要舉辦由其他博物館策劃的巡迴展覽,看看以往的巡迴展覽主題,成吉思汗,梵高,安迪·沃霍爾,達利,哈利波特........如果有時間去參觀多好。 ↑濱海灣
還有著一小段距離的時候就已經知道, 贊美廣場 就在不遠處,高聳的哥特式教堂塔尖如此醒目,純白的建築外壁在陰雲滿佈的時候,依然散髮著純凈的美,如果在燦爛陽光之下,會更加奪目。
贊美廣場 (CHIJMES)是 新加坡 重要的歷史古跡之一,原來是教堂,然後成為女子學校, 後再經翻修又變成教堂。現在 贊美廣場 變成了一個餐廳咖啡館的聚集地,最宏偉的主教堂大廳被改造成了一個餐廳的宴會廳。想來在這樣的宴會廳舉行婚宴,一定很不錯。 ↑贊美廣場 ↑贊美廣場 ↑贊美廣場 緊挨著 贊美廣場 的是萊佛士商場,這商場在 上海 叫做來福士,之前完全沒意識到 新加坡 的萊佛士商場和 上海 的來福士商場是連鎖的,直到站在萊佛士商場門口,看著logo感覺無比眼熟,上網查查才恍然 大悟 ......
在萊佛士商場吃了午飯,徑直去往 聖安德烈 教堂。 聖安德烈 大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 ,其實我很疑惑翻譯過來為什麼不是 聖安德魯 大教堂.....它是 新加坡 的一座聖公會大教堂,也是 新加坡 最大的大教堂,大教堂的標誌是 聖安德魯 十字架。
斯坦福 ·萊佛士爵士在1822年的城市規劃中就選定了建造 英國 聖公會教堂的地址,然而,直到1834年籌集夠了資金才開始建造教堂,教會的地址也有個變化。教堂被命名為 聖安德烈 ,因為 聖安德烈 是是 蘇格蘭 的守護神,以此紀念曾為教堂的建造捐贈大量資金的 蘇格蘭 社群。
第一座 聖安德烈 教堂由 喬治 ·德拉古爾科爾曼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然而,建成的教堂尖頂沒有安裝避雷針,1845年教堂遭受兩次雷擊, 1852年教堂關閉,隨後1855年拆除了。
第二座教堂的建設是由當時的海峽殖民地總督威廉·巴特 沃斯 發起的,新的教堂採用了哥特式復興風格,教堂是在1856年4月奠基併在1861年建成的。
↑聖安德烈教堂
位於教堂後殿的三個彩色玻璃窗,專門展示了 新加坡 早期殖民歷史中的三位很重要的人物,中心的窗戶獻給了 斯坦福 ·萊佛士爵士( Sir Stamford Raffles),左邊的窗戶屬於 新加坡 第一公民約翰·克勞福德( John Crawfurd),右邊的窗戶則是 聖安德烈 大教堂第二座教堂建造的發起人,當時的海峽殖民地總督威廉·巴特 沃斯 少將(William Butterworth)。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來的彩色玻璃窗被損壞了。
現在的大教堂內部裝飾簡潔,藍白主色調讓人感到沉靜,窗戶上的彩色玻璃圖畫不繁複,安靜的點綴著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教堂 聖安德烈 大教堂旁邊是一片公共綠地,濱海公園。濱海公園建於1943年,是 新加坡 最古老的公園之一,周末的時候,從 聖安德烈 大教堂門口的綠地一直延伸到濱海公園的草坪,游人滿佈,其中周邊國家到 新加坡 工作的人群很龐大,在樹蔭下鋪一塊餐布,三三兩兩一起說說笑笑,享受著美好的下午茶時光。
附近有一座大劇院就是以濱海公園命名的,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
濱海藝術中心由一個可容納1600人的音樂廳和一個可容納約2000人的表演藝術劇院組成,它的建設開始於1992年,1996年8月11日正式開工建設併在2001年2月完工,2002年10月12日由當時的 新加坡 總統內森正式揭幕。
濱海藝術中心外觀非常獨特,像巨大的榴蓮,所以濱海藝術中心經常被當地人稱作是“大榴蓮”。當然並不是一開始設計師就故意把建築設計成榴蓮的樣子。因為周圍的景觀非常美麗,設計師都想要使用玻璃作為主要的建築元素,但是 新加坡 距離赤道太近,所以設計的時候還必須要考慮到避免陽光和熱輻射的問題,而使用遮陽篷又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思路,於是超過7000個三角形的遮陽篷覆蓋在了兩個巨大的圓形玻璃外殼上,再於是,濱海藝術中心就成了大榴蓮。
大榴蓮在夜晚的時候比白天看來更漂亮,遺憾的是,我並沒能在晚上更好的親眼看看這座美麗而獨特的建築。 ↑濱海灣 在濱海公園裡,距離濱海藝術中心很近的地方,有一座非常美麗的噴泉,陳金聲噴泉(Tan Kim Seng Fountain),噴泉在1882年正式揭幕,是為了紀念陳金聲捐贈了13000美元給當時的 英國 殖民政府以建造 新加坡 的第一座水庫和水廠,雖然他的捐款當時被政府工程師揮霍掉了,然而他慷慨的禮物仍舊被記得,被紀念。
這座 維多利亞 風格的噴泉有三層,最奪目的是中層上部的四個繆斯女神像----- 希腊 的科學,文學和藝術女神,每個女神雕像都有著鮮明的象徵物:卡莉奧佩(Calliope),英雄史詩繆斯,帶著鐵筆與蠟板;克利俄(Clio),歷史繆斯,帶著一個卷軸;埃拉托(Erato),愛情詩與獨唱繆斯,帶著一個豎琴; 墨爾波墨涅(Melpomene),悲劇與哀歌繆斯,帶著一個花圈。四繆斯雕像之下,是四面海神波塞冬的頭像,沒面頭像都可以噴水。
這座噴泉還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兄弟,在 菲律賓 的 馬尼拉 ,叫列多噴泉,列多噴泉並沒有藍色相間其中,基座也高於這座噴泉,但主題雕塑幾乎一模一樣,而列多噴泉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1882年,所以這兩座噴泉很可能由同一個人設計的。 ↑濱海灣 陳金聲噴泉旁邊不遠處,是一座紀念碑,戰亡紀念碑(The Cenotaph)。
紀念碑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中在 新加坡 出生或居住的124名犧牲了的 英國 士兵,也為了紀念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中獻出生命的所有無名英雄。
紀念碑於1922年完工,當年3月31日由年輕的 威爾士 王子愛德華,也就是後來的 英國 國王愛德華八世和 溫莎 公爵,在他的亞太旅行期間揭幕。在揭幕式儀式上,一位牧師為紀念碑禱告時說“ 石碑立在這裡,為上帝的榮耀,和不朽的犧牲。
紀念碑底部的銘文寫道:They died that we might live。 ↑濱海灣 走過戰亡紀念碑,穿過濱海公園,站在 新加坡 河的河口,濱海灣近在眼前, 新加坡 中央金融區的高樓大廈真像一片密集的城市叢林。當然,魚尾獅公園也已經不過咫尺的距離了。 ↑新加坡河 通往魚尾獅公園的濱海灣大橋(The Esplanade Bridge)261米長,橋上視野非常開闊,可以看到整個斌海灣的全景。濱海灣燃放煙花慶祝除夕或者 新加坡 國慶的時候,大橋路燈通常會關掉,並且車道也會封閉,平常時候,就和我們所經歷的一樣,橋上游人如織,車道上的車輛川流不息。 ↑濱海灣 ↑濱海灣 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絕對可以算是 新加坡 的第一地標,公園裡高8.6米,重70噸的魚尾獅雕像是由已故的 新加坡 雕塑家林浪新於1971年11月至1972年8月創作的,1972年9月15日, 新加坡 總理李光耀在 新加坡 河的入口為雕像揭幕,自此之後,魚尾獅成為了 新加坡 及其旅游業的標誌。
1997年濱海大橋完工後,最初的魚尾獅公園的位置就不再是 新加坡 河的入口,而且在濱海灣也就看不清雕像了,因此在2002年4月23日,雕像搬了新家,新的魚尾獅公園是原來的4倍大小,就坐落在濱海大橋的一側。 2002年9月15日, 新加坡 總理李光耀來到新的魚尾獅公園,再一次為魚尾獅雕像揭幕。 ↑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公園 ↑魚尾獅公園 離開魚尾獅公園,看看時間有些尷尬,如果只是一個人的旅行,這時候我大概已經在下一個博物館或者美術館里逛過一兩圈了,但這一次我並不是一個人,所以我們找到了一家星巴克,坐著發會兒獃。
休息了一會兒打算沿著 新加坡 河回酒店,不想卻走反了方向,然而卻遇到了非常有意思的街頭藝術,膚色不同性別不同或許母語也並不同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奏著音樂唱著歌,我不知道該稱在進行的活動是舞蹈還是運動,就是很喜歡。
都說濱海灣的夜晚更迷人,在夜幕即將降臨的時候離開當然會遺憾,還好後來趁著工作間隙又來過,總算是沒有徹底錯過。
濱海灣旁的摩天輪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輪,有165米高,佇立在濱海灣之畔,夜晚變幻著或溫柔或熱情的光芒。 ↑濱海灣 雙螺旋橋( The Helix)也是濱海灣上十分亮眼的存在,280米的橋梁由螺旋構件製造,螺旋方向相反的主螺旋和次螺旋直徑分別為10.8米和9.4米,由多孔玻璃和穿孔鋼網製成的檐篷沿內螺旋的一部分併入,白天為行人提供遮陽,站在雙螺旋橋的四個觀景臺上,可以欣賞到濱海灣內 新加坡 天際線的壯麗景色。晚上,雙螺旋橋把一排排突出的雙螺旋結構的燈光照亮,無論是站在橋上還是遠觀,都讓人印象深刻。 ↑濱海灣 ↑濱海灣 站在雙螺旋橋上看,有一座建築在濱海灣中仿佛一朵盛開的潔白蓮花,那是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
這座建築被 拉斯維加斯 金沙的董事長 謝爾 登·阿德爾森稱為“ 新加坡 歡迎之手” ,藝術科學博物館中有常設的展館,科學藝術畫廊,主要舉辦由其他博物館策劃的巡迴展覽,看看以往的巡迴展覽主題,成吉思汗,梵高,安迪·沃霍爾,達利,哈利波特........如果有時間去參觀多好。 ↑濱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