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新加坡!你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小島國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在經過一段展示著古 新加坡 時海岸簡單生活貿易的展品之後,就到了 新加坡 歷史的第二段, 英國 殖民地時代,1819-1941。
1819年, 斯坦福 ·萊佛士爵士和威廉·法奎爾少校抵達 新加坡 。他們與當地馬來統治者達成協議,設立 英國 貿易港口,萊佛士宣佈這個港口將“對所有國家的船隻都免稅開放”,這項政策為 新加坡 帶來了船隻,帶來了貿易,甚至遠在阿拉伯和 非洲 商船都會來到這裡。
1867年, 新加坡 正式成為了 英國 直轄殖民地, 大英 帝國蓬勃的發展著, 新加坡 也隨著繁榮發展起來。到1919年, 新加坡 已經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一個擁有世界第二大幹船塢,擁有電力,汽車,國際電報和電話等等各種現代化便利設施的城市。
新加坡 歷史館著重介紹了很多在這一時期對 新加坡 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的歷史人物,諸多的史料告訴人們,他們是如何幫助 新加坡 在那時候一點點成為了 東南亞 貿易中心。
也就是在講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我深深感受到,雖然那是一段被殖民的歲月,但似乎在佈置的展品中就能透露出,大多數 新加坡 人對 英國 人並沒有強烈的厭惡感,相反他們甚至是感謝 英國 人的,感謝 英國 人打開了 新加坡 通往世界的大門。講解小哥還指著牆面的一段文字說,其實早在 英國 人登陸之前, 西班牙 人就已經發現了 新加坡 ,可歷史並沒有讓 西班牙 選擇這裡,而 英國 人沒有錯過。
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是,在萊佛士的畫像前,講解小哥說,明年就是2019年了,明年預計 新加坡 政府會開展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我稍微楞了一下,問,慶祝什麼?答,200周年慶祝活動~再問,慶祝被殖民200年?小哥認真思索了3秒鐘,說,對啊......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但是在講述 英國 殖民統治時期的過往時,講解小哥也很客觀的說,無論 英國 人為 新加坡 帶來了什麼,被殖民就是被殖民了,那時候當地的華人,馬來人, 印度 人,被統治的所有人,都過著艱辛的生活,從那時候的繪畫中就能看出,騎著駿馬乘著馬車衣冠整潔打扮時髦的都是白種人,而辛苦勞作衣衫襤褸的,多是華人 印度 人馬來人。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當時的地圖也被放大投影在 新加坡 歷史館一進門的一片巨大幕布上,那個馬來半島南端非常不起眼的小地方,那個不仔細看很容易就會略過的小島嶼,當時不會有人知道,會一步步成長髮展成今天的 新加坡 。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當然,歷史館里還展示了很多當時移民的習俗和生活狀態,那時候店鋪的模樣被還原在展廳里,甚至在這裡還能看到關於黑幫鴉片等等社會陰暗面的東西。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在經歷了 英國 人百餘年的殖民統治後, 新加坡 歷史走到了第三段,一段時日不長卻被深深銘刻的歲月, 日本 占領時代,1942-1945。
二戰開始之前, 英國 人在 新加坡 配備了沿海的防禦槍炮,駐扎著空軍,那時候的 新加坡 被稱為“東方 直布羅陀 ”,也被叫做“ 新加坡 堡壘”。然而當 日本 人開始將炸彈投向這座城市, 新加坡 第一次直面戰爭。經過70天的迅速行動, 日本 人擊敗了 英國 人,占領了馬來半島和 新加坡 。而攻占 新加坡 ,甚至只用了不到2個星期,於是 新加坡 被置於 日本 的軍事占領之下,並改名為昭 南島 ,也就是日語中的“南方之光”。
展廳里陳列著戰爭期間各種各樣的軍事資料,包括武器,軍隊制服和 日本 坦克的複製品,並且講述了戰爭過程的很多重要事件。在 日本 占領 新加坡 島的日子里, 新加坡 人飽受糧食燃料短缺,疾病肆意蔓延的痛苦,最糟糕的是 日本 人的血腥和殘暴,這段歲月寫滿了苦難。
當然,在那樣的日子里,所有的希望和反抗都更值得被記錄,被紀念。
講述這段歷史的時候,講解小哥專門把大家帶到了一個展櫃前,講起 日本 占領 新加坡 時華人的境況。因為抗日戰爭期間,南洋華僑為了支援 中國 抵抗 日本 侵略非常團結,捐錢捐物捐武器,所以 日本 占領 新加坡 後,瘋狂報複當地華人,進行所謂的人員清查,實際上就是肆無忌憚的逮捕大批華人,直接帶到偏僻的樟宜,榜鵝海灘,喪心病狂的機槍掃射。 日本 投降以後,承認曾經屠殺過華人,但對於死亡人數卻百般狡辯,只說殺過四五千人,而事實上,或許兩萬,或許三萬,或許更多。
因為這一段的歷史實在很沉重,直接澆滅拍照片的熱情。
2017/9/23-2018/3/25期間, 新加坡 國家博物館還開設了一個特展,“見證戰爭,銘記1942”,就是講述 日本 占領 新加坡 島的歷史,其中甚至還有講到日軍731部隊的部分。這個特展也有志願講解,不同於常展志願講解時英語和漢語2個語種的選擇,這個特展還特別增加了日語志願講解......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經過屈辱的昭 南島 歲月, 新加坡 的歷史在 日本 投降後,走進了新的時代,1945-現在。
二戰後,非殖民化浪潮開始席卷 亞洲 和 非洲 ,1959年, 新加坡 脫離 英國 獲得自治,第一次全民選舉政府,人民行動黨(PAP)大獲全勝,領導人李光耀成為 新加坡 首任總理,在與 馬來西亞 合併又與 馬來西亞 分離後,1965年, 新加坡 終於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 新加坡 政府面對了諸如失業和住房不足等等各種挑戰,在經歷最早的輕工業積累之後,大膽的開始了工業化進程,鼓勵外商投資,發展旅游業,提供現代化的公共住房和教育,清理環境.....我們的高中歷史書上也記錄著這一段 新加坡 騰飛成為 亞洲 四小龍之一的光輝歷程。
志願講解就在講解小哥完全放飛自我和大家的愉快閑聊中結束了,不虛此行。
逛完一樓 新加坡 歷史館,乘電梯到二樓,走過連接博物館19世紀落成時的原殖民建築與21世紀初加蓋的現代大樓的 通道 ,繼續 新加坡 生活館的參觀咯~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第一個展館,摩登都會。
坐落在20世紀20年代的黑白平房中,展館展現了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的 新加坡 作為一座有著大量 中國 移民的 英國 殖民地,東西文化交融薈萃的社會特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20年代,隨著女性獲得更多接受教育的機會和 中國 的女性移民的到來,女性開始在以前的父權制社會中占據更明顯的位置,其中一些女性後來在各種事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比如 教育和慈善事業,這些事業都對不斷增強當時婦女的權利有著進步的影響。展廳展出了很多非常具有當時當地代表性的物品,從刺繡精美的旗袍,精緻的鞋子到簡單的個人小飾品,讓人們可以一窺那個年代的柔美的風貌。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第二個展館,苦難昭南。
1942年2月15日, 英國 人投降,將 新加坡 拱手讓給了 日本 軍隊,標志著 新加坡 歷史上最黑暗的一章開始。
不同於 新加坡 歷史館中對於 新加坡 淪陷前後歷史事件的記錄,這個展館展示了 新加坡 的平民百姓在日據時期的日常生活狀況,承載著沉重歷史的相片和物品呈現在搖搖欲墜的牆壁之上,喚起了參觀者對於戰爭帶給人們苦痛的記憶。儘管那是一段充滿了恐懼,困難和壓迫的日子,但即使在絕望中,希望仍然沒有被消滅掉, 新加坡 人在苦難中憑著頑強的毅力,心懷堅韌,自力更生,這些價值觀或許直到現在仍然深深影響著 新加坡 ,變成了當今 新加坡 社會核心的基礎。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去往第三個展館會經過一段廊道,透明的天窗灑下光亮,心境瞬間開朗起來了。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第三個展館,成長歲月
新加坡 的20世紀五六十代是一個比較動蕩的時期,從1959年自治,到1963年與馬來亞合併,再到1965年獨立, 新加坡 在這一時期因為對自我身份的探索而面對了很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儘管政治動蕩和社會不穩定,好在那個時代長大的孩子仍然能夠享受快樂的童年時光。
這個展館通過再現當時各種孩子們玩樂的場景,展現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孩童一代在 新加坡 成長的經歷。那些花里胡哨的各式小玩具,真是越看越有親切感。這間展館裡間五顏六色的展櫃佈置真是讓人有種分分鐘穿越去小 印度 的感覺。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第四個展館,多元之聲
在20世紀70年代, 新加坡 的種族,文化和語言開始慢慢形成自有的特征,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 新加坡 的藝術實踐者們開始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這些特征的辯論和闡述,他們創作的原創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表達了對於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塑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一個可以容納多種聲音和群體的社會。有人說, 新加坡 人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個複數,說的還真是精準。
這個展廳通過包括音樂,表演,電視和戲劇在內的各種文化藝術品,展示了 新加坡 人如何為自己的獨特發聲,一圈看下來,總歸能看到點熟悉的東西。展廳的後部設還有休閑娛樂設施,參觀者可以在那裡坐進微型車和 皮卡 車形象的座椅,觀看特別製作的電影呢~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其實在第三展廳和第四展廳之間,還有一個展廳,威廉·法奎爾的《自然圖集》展。
這個展廳里的展品選自威廉·法奎爾的《自然圖集》收藏,威廉·法奎爾這位 新加坡 新加坡 殖民地總督,同時也是一位熱衷於植物學和動物學發現的自然主義者。在19世紀初擔任 馬六甲 指揮官駐守 新加坡 的時候,威廉·法奎爾委托當地的幾位當地藝術家為馬來半島的各種動植物進行了繪畫和記錄,後來,這套圖冊被捐贈給了 新加坡 國家博物館。但是時間有限,我並沒能在這件展館里有更多的時間參觀,只是匆匆一瞥。
返回二樓的大廳,大廳有個好聽的名字,望山堂。然後,我來到了玻璃圓樓前,這裡有個非常美麗的展覽,森林的故事。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在入口處,有這個展覽的介紹信息,"森林的故事"由著名的 日本 數字藝術實驗團隊設計的互動數碼裝置,作品參考了威廉·法奎爾的《自然圖集》,並把其中的69幅圖畫轉換為三維動畫,所以,雖然在之前的展廳只是匆匆路過,我也還是有機會更多的感受到威廉·法奎爾和他的《自然圖集》的~
這個作品製作的美輪美奐,從 新加坡 人都非常珍視的書籍中吸取了靈感,通過令人驚嘆的藝術性和創造性技術的結合,從拉開展廳門前幕布的那一刻,踏出第一步開始,就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不誇張的說,巨大的圓頂上滿是星辰,各種各樣的花朵從天而降,還有靈動的音樂,實在是無比美妙。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1819年, 斯坦福 ·萊佛士爵士和威廉·法奎爾少校抵達 新加坡 。他們與當地馬來統治者達成協議,設立 英國 貿易港口,萊佛士宣佈這個港口將“對所有國家的船隻都免稅開放”,這項政策為 新加坡 帶來了船隻,帶來了貿易,甚至遠在阿拉伯和 非洲 商船都會來到這裡。
1867年, 新加坡 正式成為了 英國 直轄殖民地, 大英 帝國蓬勃的發展著, 新加坡 也隨著繁榮發展起來。到1919年, 新加坡 已經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一個擁有世界第二大幹船塢,擁有電力,汽車,國際電報和電話等等各種現代化便利設施的城市。
新加坡 歷史館著重介紹了很多在這一時期對 新加坡 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的歷史人物,諸多的史料告訴人們,他們是如何幫助 新加坡 在那時候一點點成為了 東南亞 貿易中心。
也就是在講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我深深感受到,雖然那是一段被殖民的歲月,但似乎在佈置的展品中就能透露出,大多數 新加坡 人對 英國 人並沒有強烈的厭惡感,相反他們甚至是感謝 英國 人的,感謝 英國 人打開了 新加坡 通往世界的大門。講解小哥還指著牆面的一段文字說,其實早在 英國 人登陸之前, 西班牙 人就已經發現了 新加坡 ,可歷史並沒有讓 西班牙 選擇這裡,而 英國 人沒有錯過。
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是,在萊佛士的畫像前,講解小哥說,明年就是2019年了,明年預計 新加坡 政府會開展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我稍微楞了一下,問,慶祝什麼?答,200周年慶祝活動~再問,慶祝被殖民200年?小哥認真思索了3秒鐘,說,對啊......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但是在講述 英國 殖民統治時期的過往時,講解小哥也很客觀的說,無論 英國 人為 新加坡 帶來了什麼,被殖民就是被殖民了,那時候當地的華人,馬來人, 印度 人,被統治的所有人,都過著艱辛的生活,從那時候的繪畫中就能看出,騎著駿馬乘著馬車衣冠整潔打扮時髦的都是白種人,而辛苦勞作衣衫襤褸的,多是華人 印度 人馬來人。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當時的地圖也被放大投影在 新加坡 歷史館一進門的一片巨大幕布上,那個馬來半島南端非常不起眼的小地方,那個不仔細看很容易就會略過的小島嶼,當時不會有人知道,會一步步成長髮展成今天的 新加坡 。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當然,歷史館里還展示了很多當時移民的習俗和生活狀態,那時候店鋪的模樣被還原在展廳里,甚至在這裡還能看到關於黑幫鴉片等等社會陰暗面的東西。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在經歷了 英國 人百餘年的殖民統治後, 新加坡 歷史走到了第三段,一段時日不長卻被深深銘刻的歲月, 日本 占領時代,1942-1945。
二戰開始之前, 英國 人在 新加坡 配備了沿海的防禦槍炮,駐扎著空軍,那時候的 新加坡 被稱為“東方 直布羅陀 ”,也被叫做“ 新加坡 堡壘”。然而當 日本 人開始將炸彈投向這座城市, 新加坡 第一次直面戰爭。經過70天的迅速行動, 日本 人擊敗了 英國 人,占領了馬來半島和 新加坡 。而攻占 新加坡 ,甚至只用了不到2個星期,於是 新加坡 被置於 日本 的軍事占領之下,並改名為昭 南島 ,也就是日語中的“南方之光”。
展廳里陳列著戰爭期間各種各樣的軍事資料,包括武器,軍隊制服和 日本 坦克的複製品,並且講述了戰爭過程的很多重要事件。在 日本 占領 新加坡 島的日子里, 新加坡 人飽受糧食燃料短缺,疾病肆意蔓延的痛苦,最糟糕的是 日本 人的血腥和殘暴,這段歲月寫滿了苦難。
當然,在那樣的日子里,所有的希望和反抗都更值得被記錄,被紀念。
講述這段歷史的時候,講解小哥專門把大家帶到了一個展櫃前,講起 日本 占領 新加坡 時華人的境況。因為抗日戰爭期間,南洋華僑為了支援 中國 抵抗 日本 侵略非常團結,捐錢捐物捐武器,所以 日本 占領 新加坡 後,瘋狂報複當地華人,進行所謂的人員清查,實際上就是肆無忌憚的逮捕大批華人,直接帶到偏僻的樟宜,榜鵝海灘,喪心病狂的機槍掃射。 日本 投降以後,承認曾經屠殺過華人,但對於死亡人數卻百般狡辯,只說殺過四五千人,而事實上,或許兩萬,或許三萬,或許更多。
因為這一段的歷史實在很沉重,直接澆滅拍照片的熱情。
2017/9/23-2018/3/25期間, 新加坡 國家博物館還開設了一個特展,“見證戰爭,銘記1942”,就是講述 日本 占領 新加坡 島的歷史,其中甚至還有講到日軍731部隊的部分。這個特展也有志願講解,不同於常展志願講解時英語和漢語2個語種的選擇,這個特展還特別增加了日語志願講解......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經過屈辱的昭 南島 歲月, 新加坡 的歷史在 日本 投降後,走進了新的時代,1945-現在。
二戰後,非殖民化浪潮開始席卷 亞洲 和 非洲 ,1959年, 新加坡 脫離 英國 獲得自治,第一次全民選舉政府,人民行動黨(PAP)大獲全勝,領導人李光耀成為 新加坡 首任總理,在與 馬來西亞 合併又與 馬來西亞 分離後,1965年, 新加坡 終於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 新加坡 政府面對了諸如失業和住房不足等等各種挑戰,在經歷最早的輕工業積累之後,大膽的開始了工業化進程,鼓勵外商投資,發展旅游業,提供現代化的公共住房和教育,清理環境.....我們的高中歷史書上也記錄著這一段 新加坡 騰飛成為 亞洲 四小龍之一的光輝歷程。
志願講解就在講解小哥完全放飛自我和大家的愉快閑聊中結束了,不虛此行。
逛完一樓 新加坡 歷史館,乘電梯到二樓,走過連接博物館19世紀落成時的原殖民建築與21世紀初加蓋的現代大樓的 通道 ,繼續 新加坡 生活館的參觀咯~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第一個展館,摩登都會。
坐落在20世紀20年代的黑白平房中,展館展現了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的 新加坡 作為一座有著大量 中國 移民的 英國 殖民地,東西文化交融薈萃的社會特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20年代,隨著女性獲得更多接受教育的機會和 中國 的女性移民的到來,女性開始在以前的父權制社會中占據更明顯的位置,其中一些女性後來在各種事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比如 教育和慈善事業,這些事業都對不斷增強當時婦女的權利有著進步的影響。展廳展出了很多非常具有當時當地代表性的物品,從刺繡精美的旗袍,精緻的鞋子到簡單的個人小飾品,讓人們可以一窺那個年代的柔美的風貌。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第二個展館,苦難昭南。
1942年2月15日, 英國 人投降,將 新加坡 拱手讓給了 日本 軍隊,標志著 新加坡 歷史上最黑暗的一章開始。
不同於 新加坡 歷史館中對於 新加坡 淪陷前後歷史事件的記錄,這個展館展示了 新加坡 的平民百姓在日據時期的日常生活狀況,承載著沉重歷史的相片和物品呈現在搖搖欲墜的牆壁之上,喚起了參觀者對於戰爭帶給人們苦痛的記憶。儘管那是一段充滿了恐懼,困難和壓迫的日子,但即使在絕望中,希望仍然沒有被消滅掉, 新加坡 人在苦難中憑著頑強的毅力,心懷堅韌,自力更生,這些價值觀或許直到現在仍然深深影響著 新加坡 ,變成了當今 新加坡 社會核心的基礎。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去往第三個展館會經過一段廊道,透明的天窗灑下光亮,心境瞬間開朗起來了。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第三個展館,成長歲月
新加坡 的20世紀五六十代是一個比較動蕩的時期,從1959年自治,到1963年與馬來亞合併,再到1965年獨立, 新加坡 在這一時期因為對自我身份的探索而面對了很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儘管政治動蕩和社會不穩定,好在那個時代長大的孩子仍然能夠享受快樂的童年時光。
這個展館通過再現當時各種孩子們玩樂的場景,展現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孩童一代在 新加坡 成長的經歷。那些花里胡哨的各式小玩具,真是越看越有親切感。這間展館裡間五顏六色的展櫃佈置真是讓人有種分分鐘穿越去小 印度 的感覺。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第四個展館,多元之聲
在20世紀70年代, 新加坡 的種族,文化和語言開始慢慢形成自有的特征,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 新加坡 的藝術實踐者們開始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這些特征的辯論和闡述,他們創作的原創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表達了對於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塑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一個可以容納多種聲音和群體的社會。有人說, 新加坡 人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個複數,說的還真是精準。
這個展廳通過包括音樂,表演,電視和戲劇在內的各種文化藝術品,展示了 新加坡 人如何為自己的獨特發聲,一圈看下來,總歸能看到點熟悉的東西。展廳的後部設還有休閑娛樂設施,參觀者可以在那裡坐進微型車和 皮卡 車形象的座椅,觀看特別製作的電影呢~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其實在第三展廳和第四展廳之間,還有一個展廳,威廉·法奎爾的《自然圖集》展。
這個展廳里的展品選自威廉·法奎爾的《自然圖集》收藏,威廉·法奎爾這位 新加坡 新加坡 殖民地總督,同時也是一位熱衷於植物學和動物學發現的自然主義者。在19世紀初擔任 馬六甲 指揮官駐守 新加坡 的時候,威廉·法奎爾委托當地的幾位當地藝術家為馬來半島的各種動植物進行了繪畫和記錄,後來,這套圖冊被捐贈給了 新加坡 國家博物館。但是時間有限,我並沒能在這件展館里有更多的時間參觀,只是匆匆一瞥。
返回二樓的大廳,大廳有個好聽的名字,望山堂。然後,我來到了玻璃圓樓前,這裡有個非常美麗的展覽,森林的故事。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在入口處,有這個展覽的介紹信息,"森林的故事"由著名的 日本 數字藝術實驗團隊設計的互動數碼裝置,作品參考了威廉·法奎爾的《自然圖集》,並把其中的69幅圖畫轉換為三維動畫,所以,雖然在之前的展廳只是匆匆路過,我也還是有機會更多的感受到威廉·法奎爾和他的《自然圖集》的~
這個作品製作的美輪美奐,從 新加坡 人都非常珍視的書籍中吸取了靈感,通過令人驚嘆的藝術性和創造性技術的結合,從拉開展廳門前幕布的那一刻,踏出第一步開始,就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不誇張的說,巨大的圓頂上滿是星辰,各種各樣的花朵從天而降,還有靈動的音樂,實在是無比美妙。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