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了這杯瑪莎拉味的濃茶,隨我一道幻生夢死在天竺


在他們看來 中國 人更符合他們的審美,即使白種人也無法與之相媲美。對於 中國 人他們總是另眼相看,覺得我們與他們的膚色完全不同,勾起了他們的好奇心。正因為審美不同,加上他們熱情直接的性格,所以他們看到 中國 人之後忍不住都會拍照留念,同時這也是一種特別的歡迎儀式。
不得不說 印度 人的眼光真的非常獨特啊!


可是隨著 印度 工業化的發展,泰姬陵因此遭受 馬圖拉 煉油廠產生的酸雨侵蝕,乳白色的 大理 石外牆漸漸出現了黃斑,泰姬陵旁的的亞穆納河污染嚴重。
衷心的希望,泰姬陵能夠更好的被保護起來,沙賈汗和泰姬的愛情故事能通過這座偉大的建築藝術精粹永遠講述下去。

當然,少不了黑色 大理 石鐫刻的古蘭經文。這些經文中,以“邀請心地純潔者,進入天堂的花園”這句最負盛名。
進入泰姬陵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內部只靠室外透入的陽光照明。
抬起頭,看到在陵墓內安家的鴿子們。
在 大理 石屏 風內有兩副空石棺,而沙賈汗與皇后的真正長眠地點是在地下墓室。

而磚紅色的答辯廳,裡頭的細節也值得深究。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此刻,我正在這裡。





這是我們第一次坐人力車,也是最後一次,我和捲爸的重量,讓他有些吃力,時而騎車,時而下來推車,他對我們說,他非常貧窮,這是他今天第一單生意,他不想錯過了,接著他又問我們是不是 中國 人,如果可以,希望我們能給他一些人民幣……是的,他是可以一眼望穿的貧窮,但如此坦然地承認自己的貧窮,卻令人有種破罐破摔的不舒適感。
兩三公里的路程,由於他走錯了路線,兜了一大圈,和我們步行回酒店的時間差不多,看到車夫累的滿頭大汗,格外心酸,這件事情也讓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 印度 的貧富差距,但是他們的現狀我們也無力改變。
回到酒店大約2點,我們終於可以辦理入住,順便和酒店經理預定了第二天包車前往齋浦爾,4900盧比。搞定之後我們實在不想再去其他景點,畢竟一天輾轉一個城市,還是有些疲憊,我和捲爸為了第二天能精力充沛繼續上路,在酒店早早歇息了。
PS:此次在 阿格拉 入住的酒店,叫Howard Plaza The Fern.是我們此行性價比、硬軟件、服務都能稱贊的酒店,還有他的自助早餐也是相當的豐盛喔。

北印最精華的地區莫過於充滿色彩的 拉賈斯坦邦 。在印地語中,拉賈斯坦意為“國王的領地”,這裡是驍勇剛烈的拉吉普特人的故鄉。
這裡有比這個國家其他地區的歷史加在一起還要長的豐厚歷史,這裡有嘆為觀止的人文建築,這裡還有燦爛得如同沙漠驕陽一般炙熱的文化藝術,來到這裡,你會突然感動,自帶神話氣質的古老土地,有著迷離斑駁又古色古香的迷人之處,有著簡單明瞭卻又奢侈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審美。
我們在黃昏的時候,歷時4個小時的長途顛簸,在手機和充電寶耗盡最後一絲電量之前,我們終於抵達了 拉賈斯坦邦 的首府,也是“四色城”之一的粉城齋浦爾。
第一眼恍惚覺得像 摩洛哥 的 馬拉喀什 。與 阿格拉 街道上的雜亂無章不同,這裡顯得整潔寬敞許多;看著兩旁的建築,不管是公共建設,還是酒店住宅,都自帶濃郁的中世紀氣質,拉賈斯坦的 印度 風格與莫卧兒王朝的伊斯蘭風格在這裡很好的融和,瀰漫著粉色情調,讓我確信已來到了“粉色之城”。
在 齋普爾 的第一天我們入住在Umaid Bhawan .驚鴻一瞥的第一眼,一座高高屹立在街邊粉黃搭配的有著疊加視覺的建築。

超過一百年曆史的私宅,濃烈的 印度 風情,如城堡一般錯落的建築,像冷面殺手一樣酷酷的 大吉嶺 服務員。












矗立在老城中心地帶的風之宮殿,就像一道巨大的粉色屏風,臨街展示著近千個拉吉普特風格的窗欞,我們站在其下,更是忍不住贊嘆他的建築之美。

其實從後面看“風之宮殿”這些窗戶設計得無比巧妙,每一扇小窗呈梯形排列,使走進宮殿里的人無論站在哪個角落,都可以感受到清風輕輕吹入,涼爽宜人。如果有狂風來襲,只要把窗戶都打開,大風就會吹過前後窗戶而不會把巨大的宮殿牆吹倒,它也是 印度 建築史上的傑作。
窗戶並非單為通風之用,也是為了方便古時宮中婦女觀看外面的花花世界。這樣皇宮內眾多王妃既可以俯瞰街景和慶典,又可以不被丈夫之外的男子看見自己的面容,滿足了好奇心的同時又隔絕了拋頭露面的機會。
不過當真只是為了這樣的理由大動干戈建宮殿,咖喱人民的腦迴路我是真的不懂。

而最佳的觀景點位於宮殿對面商鋪的樓頂,如今是一個不大的咖啡廳:Wind View Cafe,只需支付一杯咖啡的費用就可以與對面風之宮殿來個最佳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