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了這杯瑪莎拉味的濃茶,隨我一道幻生夢死在天竺






髒兮兮的尾巴根兒,即使不直接打在手上,瀟灑甩起時濺到的汁水,也像是在提醒我們,可得對它 禮讓 三分。



走在狹窄的 通道 里,往往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感,看似是死路,然而就在道路盡頭一個不起眼的拐彎,就能讓視野豁然開朗。




那天除了老爺爺,還有他的朋友們聚在小賣部閑聊,我們拿出糖果分給老爺爺他們,以及周圍的小孩。還有剩下的糖果呢,我們離店時全都送給了酒店的前臺小哥,他的笑容可是和糖果一樣甜吶。
寫到現在,我的腦海還是能清晰的浮現出老爺爺他們和酒店小哥收到糖果時的欣喜表情,恐怕永生難忘。
也正是他們的笑容,濃縮了我對於整個 焦特布爾 的記憶。

從 焦特布爾 到 烏代布爾 ,為了千柱廟,是必須要包車的,哪怕坐得腰酸背痛……
我們在 焦特布爾 第一天就預約了包車,從 焦特布爾 到 烏代布爾 ,沿途游覽千柱廟,包車價格是3000盧比。
由於千柱廟非耆那教徒12點後才準入內,我們便決定10點從 焦特布爾 出發,那樣到千柱廟的時間剛好已經開放。三小時的 盤山 公路後,我們到達了千柱廟。

游玩時間:2小時
推薦指數:★★★★★
在所有去過的 印度 景點當中,最讓人驚嘆的非耆那教千柱廟莫屬了。
千柱廟是全 印度 最大和最重要的耆那教寺廟。建於1439年,保存的出奇完好,儘管在 印度 大小城鎮里,都有些盡顯髒亂。然而在廟宇周邊總是環境潔凈優雅。
整個寺廟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巨大的白色 大理 石建築群,建在一個大約5000平方米的巨型岩石基座上。廟頂由一群寶塔鋪蓋而成。每一座寶塔象徵著神居住的山,塔頂上飄著幡旗。


耆那教是 印度 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創始人被稱為大雄,當下 印度 信奉耆那教的居民眾多,他們和 印度 教的區別是不講究信神,但崇拜24世祖。
該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於宗教,認為正確的信仰、知識、操行會導致解脫之路,進而達到靈魂的理想境界。同時,該教是一個禁欲宗教,明令禁止教徒從事以屠宰相關的職業,也不從事農業,因此前來參觀的游客被要求必須除去身上所有的皮製品方可入內。
耆那教認為:世界是永恆的,而非婆羅門教所說的神創論。世界同時在時空上也是無限的,且只有形式上的變化。一切物質都包含兩種因子,即物質因子和精神因子。也就是說,靈魂和身體的結合,是隨意的,無原因的,由自我決定的。善惡輪迴,反對殺生獻祭。
此外,耆那教也有“三寶”,即正信、正知、正行,還有“五戒”,即不傷生、不誑語、不偷盜、不姦淫、不貪財。耆那教教徒主張苦修,通過苦修來達到精神上的永久解脫。
由於耆那教反對婆羅門教、反對種姓制度、反對殺生和反宿命論,因而得到了一些王公貴族 和平 民的支持,但是,它最終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傳說千柱廟的設計者Seth Dharna Shah是一位 成功 的耆那教商人,一天,他夢見了耆那教聖經里描述的仙境飛車,觸發了他建造一座飛車形廟宇的奇想。他決心把夢中的景象付諸實施,於是向當時的帝王熱那克普求助。
帝王支持了他的決定,在 阿拉瓦 利山脈的山谷里給了他一大塊土地,條件是廟宇建成後要以帝王的名字命名。商人請來 印度 最好的工匠和大量的工人,耗費了60多年的時間,終於建成了這座奇跡般的神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