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斯本之外的葡萄牙,來一場世界遺產巡游(托馬爾、巴塔利亞、阿爾科巴薩、科英布拉、布拉加、波爾圖)
不知不覺地走到了河對岸的制高點之上,這裡就是17世紀修建的新克拉拉修道院,從老城望過來,那個橫亘在山頂的長長建築便是這座修道院,它從1677年起便取代了山腳下的那座小的修道院。 走進新克拉拉修道院的庭院之中,綠化還算優美,不過四周的建築就顯得很有歷史感了,渾身都散髮出一種穩重。 參觀這座修道院,不得不提的一個人物便是 葡萄牙 國王迪尼仕一世的妻子伊莎貝爾王后。迪尼仕一世去世後,伊莎貝爾王后便創建了克拉拉修道院(山腳下那座小的),並隱居在那裡,並將餘生默默奉獻給了 科英布拉 的窮人,不光在饑荒的時候給饑民捐贈食物,也為城裡的窮人提供教育支持,所以直到現在, 科英布拉 人民都視伊莎貝爾王后為城市的守護神,在她去世之後便葬在克拉拉修道院的石棺中,在新克拉拉修道院落成後便遷到了新修道院主教堂中的銀水晶棺中。 從新克拉拉修道院出來之後,我在門前的平臺上遠望著對岸的老城,蒙德古河緩緩地穿城而過,來到這裡之前,我還不知原來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竟然有著一位如聖母般的守護者,對於城市的居民來說,那應該是他們永遠的信仰。伊莎貝爾的兒子便是後來的 葡萄牙 國王阿方索四世,也就是處死伊奈斯的那位國王,我試著去尋找秘密處死伊奈斯的那個被血染紅的淚泉,但是後者如今已在一座豪華的度假酒店之中了,我便沒有再進去了。 回到了老城之中,我走到了市政廳旁邊的聖十字教堂,這座其貌不揚的小教堂雖是低調,地位卻很是高調,因為 葡萄牙 的第一任國王阿方索一世和他的繼任者喬桑一世便長眠於此。 逐漸走出了老城,一層層顏色鮮艷的房屋依舊沿著山勢再向外圍延伸,層次分明。我刻意走到了昨日遠眺到的那個白色穹頂處,我原本以為又是一座大的教堂,不過地圖上沒有標識,建築物的大門上也沒有任何門牌,直到現在我也搞不清楚這座無任何指識的神秘建築到底是一個什麼場所。 逛完了 科英布拉 的老城,我從植物園中穿過,回到 科英布拉 的火車站準備前往下一站。植物園是屬於 科英布拉 大學管理的,在寒風凜冽的冬日,紫玉蘭和 白玉 蘭依舊在冷雨中盛放。這座城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這朴素的玉蘭花,化為了春泥,滋潤著腳下的這片土地,將從守護女神那裡傳承下來的東西,繼續薪火相傳,永不停歇。 吉馬朗伊什:葡萄牙王國的序章,在這裡寫成如果不是世界文化遺產,我可能根本不會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來。 吉馬 朗伊什,一個非常繞口的名字,記了好幾遍才能記住這個它。這個小城有一句名言:“ 葡萄牙 從這裡起源”,於是在行程中安排了這麼個地方,看看 葡萄牙 王國的序章是怎樣寫成的。 前往 吉馬 朗伊什最便捷的方式是從 波爾圖 乘坐近郊列車,大約一個小時就可以抵達,車次也算是比較多的,每隔1-2小時就會有一班車發出。 吉馬 朗伊什是列車的終點站,火車站位於老城南側,出站以後往北走十多分鐘,便可以走到老城南側的邊緣,從這裡開始老城的游覽。 進去老城之後,很快便走到了老城中心的奧利維拉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個拱門,修建於1342年,為了紀念當時與 西非 穆斯林軍隊交戰的勝利。拱門前方的那棵橄欖樹,據說就是在拱門完工那一年重新長出新芽的。 奧利維拉廣場的東側便矗立著奧利維拉教堂,這座身材小巧的教堂集 羅馬 式風格和哥特式風格於一體,是由早期的一座修道院改建而來。因為廣場上那棵茂盛的橄欖樹,奧利維拉教堂又被稱為“橄欖聖母教堂”。 作為老城的核心,奧利維拉廣場上分佈著當時很重要的一些建築,除了大教堂之外,還有老的市政廳在廣場的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