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的一次瀟灑獨自游—時間短暫,卻玩的很知足
悉尼 大橋是世界上可以攀登的兩座大橋之一,本來打算不惜重金體驗一下,但奈何行程太緊,無法抽出半天的時間,這可能也是這次的一次遺憾。
橋上有兩隻隊伍正在意氣風發地走在大橋的頂端,看著我們所無法飽覽的絕世美景。 羡慕啊,希望你們代我把這一刻的幸福銘記於心,讓激動的心情留作永恆。 傍晚的岩石區一日游儘管不完美,但我卻幸運的收穫了六位朋友。七個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天 南海 北的聊著,互相拍著照,也並不覺得大橋有多長,悠哉悠哉地就到達了另一端,而此時的岩石區已經熱鬧非凡。 飯店酒吧已經開始營業,準確的說已經幾乎座無虛席。大家坐在室外的桌邊,喝著美酒,品著美食,聊的熱火朝天。
夕陽燃燒了天空,人們的歡聲笑語喚醒了沉睡的空氣,動感的音樂激活了街道的熱情,澳洲周末的夜晚已經掀開了大幕,等待你的是甩開一周疲憊的暢快淋漓。恍惚中有種錯覺,我就坐在他們之中,分享著他們的快樂。
不過我們沒有一直迷失在這熱鬧的場景中,想想紅日餘暉中掀開面紗面露羞澀的 悉尼 歌劇院,還有七點半的燈光秀在等著我們,雖戀戀不捨,仍堅定不移地將自己移出了這夜幕中的燈紅酒綠。 夜幕下的環形碼頭環形碼頭更是熱鬧非凡,旁邊的廣場聚集了大量的人,大屏幕在播放足球比賽,人們舉著酒瓶,聚精會神的看著比賽,那場景似乎切換到了世界杯的舉辦地,賽場的每一秒都牽絆著廣大球迷的心,以至於他們忘我的唏噓或歡呼著。 碼頭邊,人們倚著欄桿痴醉地望著歌劇院的方向。我們真是很幸運,遮陽蔽日的烏雲散去,即使陽光不再咄咄逼人,也可毫無牽絆,盡情揮灑,使我得以一睹鍍了一層金黃的歌劇院。而隨著夕 陽西 下,雨後晴朗的天空被染成了淡粉,漸變成粉紅,亦像哭紅的眼,濕潤又充滿脈脈柔情。粉紅色越來越濃,歌劇院也逐漸變成了橙紅色,甚至化身為身穿火紅長裙的 西班牙 女郎,毫無保留地釋放出自己的魅力。
作為背景的白雲此時此刻已經如油畫般的色彩斑斕,複雜而和諧的顏色映襯得歌劇院愈發的簡潔奔放。想了許久,根本無法用語言形容這幅畫捲的美。在一片絢爛即將消失在黑暗中前,留下一張蒼白的照片,抓住哪怕一絲一毫的魅影,也心滿意足。 詢問了當地人燈光秀的時間地點,似乎他們誤以為我們要看一年一度的大秀,所以當被告知只有五六月份才有時很是失望。不過告訴大家,第二天游覽歌舞劇院的時候,再次詢問了工作人員, 悉尼 歌劇院整體的燈光秀確實不是常年都有,但在最小的帆船頂每天晚上七點半,八點半,九點半都會有一個為時7分鐘的燈光秀。這次與 悉尼 的短暫邂逅,我已經沒有機會看它的精彩表演了,便將其告知了同團的小伙伴,讓他們代我見證它的美好。得到的反饋是燈光秀確實有,而且很好看,所以要去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黑暗終於吞噬了繁複的色彩,但環形碼頭卻從不單調,也不會屈服於黑暗—明亮的燈火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它,街頭藝人的表演賦予了它更多內涵和個性。 這是我以前看綜藝《begin again》時超憧憬的場景—慵懶的夕陽,海邊,一曲音樂,發獃的人,自由踱步的海鷗,還有我,靜靜地欣賞著這一切,也作為它的一部分,裝飾著別人的世界。 情人港一天的行程並沒有到此結束,我們一行七人還沒有盡興,所以簡單地吃完晚飯後,他們陪我去了情人港。今天恰巧是周六,情人港會有煙花表演,可以看看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中央,燦爛在空中綻放。
情人港又名達令港。這裡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發展成了一個工業區,後來,隨著 悉尼 港區工業的衰落,達令港又淪為一個荒蕪破落的死水港。直到80年代,為了慶祝 澳大利亞 建國200周年,作為 澳大利亞 最大的城市復興計劃,情人港被改造成為慶典的中心場所。從而使得今天的情人港成為 澳大利亞 的一顆璀璨明珠。
夜色中的情人港神秘性感,港內棕櫚婆娑、綠草如茵。酒吧飯店林立,店內昏暗的燈光很有情調,店外酒香四溢,美食的誘惑無限擴散。
店門早已關不住客人的歡愉,爽朗的笑聲散在空氣中感染著路人,連停立在路牌上的海鷗似乎都微醺於這氛圍中,變得異常安靜。
沿岸燈火通明,對岸高樓大廈都披上了霓虹,變得燈火輝煌,競相展現自己獨有的魅力。海水不再是一片黑暗死寂,岸邊建築的倩影倒映在水中,隨著水波蕩漾,而這影影綽綽,也撥動著人們的心弦。 夜晚這裡好不熱鬧,人山人海,人潮鼎沸。還有許多街頭藝人在賣力地表演,或雜技,或唱歌,或bbox,而圍觀的人們也極力配合的歡呼鼓掌,毫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 情人港每周六晚上的煙花表演已經有幾年曆史了,無論春夏秋冬,每到周六的晚上璀璨煙 花都 會與游人不見不散,燃放時間雖然不過8分鐘,但仍然讓觀者驚叫連連,贊嘆不已。
到了快九點,大家都移步到岸邊,翹首以待第一支花的綻放。9點整璀璨的煙花準時閃亮升空,剎那間彩色的煙花撕碎了黑夜的沉悶,映紅了低調的夜空,點燃了人們的激情。密密麻麻仰著臉看煙花的人,臉上滿是興奮,眼中閃爍著幸福的光芒。
煙花是在海上的船上燃放的,種類不是很多,但比想象的要震撼許多。煙花一支接著一支,忽的又數花齊放,轉眼又如火樹銀花,倏的變成銀色的瀑布,瞬間又如花瓣如雨般紛紛墜落,伸出手去,似乎觸手可及。震耳的響聲淹沒了酒吧的音樂,眾人的驚呼烘托的氣氛分外火熱。隨著最後的壓軸表演,大家送上了熱烈的掌聲,和我們頗有緣分的異國相聚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悉尼歌劇院悉尼 歌劇院大家都不陌生,作為 悉尼 市地標建築物,吸引著無數人的註意,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可謂絡繹不絕,為的就是一睹它的風采。 悉尼 歌劇院不僅是 悉尼 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 悉尼 的魂魄。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游,不論任何角度, 悉尼 歌劇院隨時為游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從遠處看, 悉尼 歌劇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帶著所有人的音樂夢想,駛向蔚藍的海洋。從近處看,它就像一個個貝殼,面向海灣依抱,與海水相得益彰。 前兩天已經從很多角度遠遠的欣賞了 悉尼 歌劇院—畢竟它獨特的氣質散髮著強大的吸引力,讓你無論走在哪裡,都無法抗拒這磁場,投去目光。今天終於要走進劇院,去深入瞭解一下這一偉大的建築,也去真正領略它作為藝術殿堂的造詣。
早在半月前就預約了1h 中文tour,以彌補無法聆聽在這裡舉辦的歌劇的遺憾。tour的導游人很好,不僅給我們介紹建築的歷史,它裡面的材質及設計理念,還通過講述她的親身體驗,讓我們更多的瞭解這裡作為歌劇院帶來的藝術享受和藝術價值。
首先我們來到了一個已經佈置完畢的話劇廳,這裡將上演一部幽默的劇目表演,而大家可以以較輕鬆的方式圍坐在舞臺四周,一邊喝酒,一邊與演員互動。因為涉及到版權,所有有佈景,或正在搭建舞臺的劇院是禁止拍照的。在這裡,大家坐在椅子上,聽了關於劇院設計建造的一些講解。
當初 澳大利亞 政府決定啟動歌劇院這一項目時是對全世界公開徵求設計作品,最終 丹麥 建築師約恩·烏松的設計脫穎而出。歌劇院的構築經歷了許多困難,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最終共耗時14年。
後來我們沿著由 高密 度混凝土和高級木材建造的走廊,來到了這裡最大的音樂廳。 舞臺正在搭建,因為晚上這裡將有演唱過我的野蠻女友主題曲的 韓國 歌手的演唱會。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
音樂廳是 悉尼 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近3000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 歌劇廳比音樂廳小,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座椅是在黃楊木上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很舒適。整個音樂廳雖空間很大,但收音效果很好,演員無需開麥。即使是普通人的一聲咳嗽都會輕而易舉地引起所有人的註意,可見它作為音樂表演的展示廳會帶給人們多麼大的聽覺享受。 貝尼朗餐廳是為觀眾提供的餐飲休息的地方,當然也可舉辦宴會。 其它還有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 比如 演播廳、兒童劇廳,化妝室、展覽館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每年在這裡上演各種大大小小表演,其中也不乏世界各地藝術家的音樂會,所以它在音樂和文化的傳播與推廣上也可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觀大概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意猶未盡。出來的時候不知為什麼心情竟有些沉重。可能是我仍沉浸在對設計師約恩·伍松深深地同情中吧。因為我覺得他的遭遇太過於悲情:由於政府發生改變,約恩·伍松在歌劇院建造的過程中被迫辭職,他憤而於1966年離開 澳大利亞 ,從此再未踏上 澳大利亞 土地,甚至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未曾親眼目睹。自己的心血,自己註入了靈魂的作品,卻無論如何都不願去親眼見證它的偉大,他心中是抑壓了多少悲慟,積攢了多少委屈啊! 環形碼頭走出歌劇院也就十點半多,環形碼頭的人顯然比參觀前多了許多。 環形碼頭是一個半圓形的港口,環繞著和天空一樣湛藍的大海。港口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隻,但格外引人註目的是一艘巨大的游輪,大概是剛剛停泊,煙囪還在冒著裊裊白煙。它宛如一個巨人卧在水中,面朝大海,慵懶的打量著 悉尼 歌劇院和 悉尼 海港大橋—這兩座人類傑出的作品,不時地打個哈氣,口吐朵朵蓮花。這氣質還真是可以與還在熟睡的碼頭完美的融合,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平靜。
許多游客和市民似乎也剛剛迎來嶄新的一天,還睡眼惺忪,飢腸轆轆。他們或買了快餐,或在碼頭邊的西餐廳點了簡單的早餐,正坐在海邊的座椅上,曬著暖洋洋的太陽,一邊提防著狡猾的海鷗,一邊享受著這一刻的美好。 我繞著 悉尼 歌劇院繞了一圈,再次回味了一番剛纔的參觀,決定前往皇家植物園,擁抱大自然。 皇家植物園清晨踏著第一縷陽光,開啟新的一天的旅程。
穿過海德公園,參觀了聖雅各教堂及周邊,和一大早來做禮拜的熱情而善良的市民打了招呼,欣賞著沿途的美景,不知不覺就抵達了皇家植物園。
橋上有兩隻隊伍正在意氣風發地走在大橋的頂端,看著我們所無法飽覽的絕世美景。 羡慕啊,希望你們代我把這一刻的幸福銘記於心,讓激動的心情留作永恆。 傍晚的岩石區一日游儘管不完美,但我卻幸運的收穫了六位朋友。七個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天 南海 北的聊著,互相拍著照,也並不覺得大橋有多長,悠哉悠哉地就到達了另一端,而此時的岩石區已經熱鬧非凡。 飯店酒吧已經開始營業,準確的說已經幾乎座無虛席。大家坐在室外的桌邊,喝著美酒,品著美食,聊的熱火朝天。
夕陽燃燒了天空,人們的歡聲笑語喚醒了沉睡的空氣,動感的音樂激活了街道的熱情,澳洲周末的夜晚已經掀開了大幕,等待你的是甩開一周疲憊的暢快淋漓。恍惚中有種錯覺,我就坐在他們之中,分享著他們的快樂。
不過我們沒有一直迷失在這熱鬧的場景中,想想紅日餘暉中掀開面紗面露羞澀的 悉尼 歌劇院,還有七點半的燈光秀在等著我們,雖戀戀不捨,仍堅定不移地將自己移出了這夜幕中的燈紅酒綠。 夜幕下的環形碼頭環形碼頭更是熱鬧非凡,旁邊的廣場聚集了大量的人,大屏幕在播放足球比賽,人們舉著酒瓶,聚精會神的看著比賽,那場景似乎切換到了世界杯的舉辦地,賽場的每一秒都牽絆著廣大球迷的心,以至於他們忘我的唏噓或歡呼著。 碼頭邊,人們倚著欄桿痴醉地望著歌劇院的方向。我們真是很幸運,遮陽蔽日的烏雲散去,即使陽光不再咄咄逼人,也可毫無牽絆,盡情揮灑,使我得以一睹鍍了一層金黃的歌劇院。而隨著夕 陽西 下,雨後晴朗的天空被染成了淡粉,漸變成粉紅,亦像哭紅的眼,濕潤又充滿脈脈柔情。粉紅色越來越濃,歌劇院也逐漸變成了橙紅色,甚至化身為身穿火紅長裙的 西班牙 女郎,毫無保留地釋放出自己的魅力。
作為背景的白雲此時此刻已經如油畫般的色彩斑斕,複雜而和諧的顏色映襯得歌劇院愈發的簡潔奔放。想了許久,根本無法用語言形容這幅畫捲的美。在一片絢爛即將消失在黑暗中前,留下一張蒼白的照片,抓住哪怕一絲一毫的魅影,也心滿意足。 詢問了當地人燈光秀的時間地點,似乎他們誤以為我們要看一年一度的大秀,所以當被告知只有五六月份才有時很是失望。不過告訴大家,第二天游覽歌舞劇院的時候,再次詢問了工作人員, 悉尼 歌劇院整體的燈光秀確實不是常年都有,但在最小的帆船頂每天晚上七點半,八點半,九點半都會有一個為時7分鐘的燈光秀。這次與 悉尼 的短暫邂逅,我已經沒有機會看它的精彩表演了,便將其告知了同團的小伙伴,讓他們代我見證它的美好。得到的反饋是燈光秀確實有,而且很好看,所以要去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黑暗終於吞噬了繁複的色彩,但環形碼頭卻從不單調,也不會屈服於黑暗—明亮的燈火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它,街頭藝人的表演賦予了它更多內涵和個性。 這是我以前看綜藝《begin again》時超憧憬的場景—慵懶的夕陽,海邊,一曲音樂,發獃的人,自由踱步的海鷗,還有我,靜靜地欣賞著這一切,也作為它的一部分,裝飾著別人的世界。 情人港一天的行程並沒有到此結束,我們一行七人還沒有盡興,所以簡單地吃完晚飯後,他們陪我去了情人港。今天恰巧是周六,情人港會有煙花表演,可以看看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中央,燦爛在空中綻放。
情人港又名達令港。這裡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發展成了一個工業區,後來,隨著 悉尼 港區工業的衰落,達令港又淪為一個荒蕪破落的死水港。直到80年代,為了慶祝 澳大利亞 建國200周年,作為 澳大利亞 最大的城市復興計劃,情人港被改造成為慶典的中心場所。從而使得今天的情人港成為 澳大利亞 的一顆璀璨明珠。
夜色中的情人港神秘性感,港內棕櫚婆娑、綠草如茵。酒吧飯店林立,店內昏暗的燈光很有情調,店外酒香四溢,美食的誘惑無限擴散。
店門早已關不住客人的歡愉,爽朗的笑聲散在空氣中感染著路人,連停立在路牌上的海鷗似乎都微醺於這氛圍中,變得異常安靜。
沿岸燈火通明,對岸高樓大廈都披上了霓虹,變得燈火輝煌,競相展現自己獨有的魅力。海水不再是一片黑暗死寂,岸邊建築的倩影倒映在水中,隨著水波蕩漾,而這影影綽綽,也撥動著人們的心弦。 夜晚這裡好不熱鬧,人山人海,人潮鼎沸。還有許多街頭藝人在賣力地表演,或雜技,或唱歌,或bbox,而圍觀的人們也極力配合的歡呼鼓掌,毫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 情人港每周六晚上的煙花表演已經有幾年曆史了,無論春夏秋冬,每到周六的晚上璀璨煙 花都 會與游人不見不散,燃放時間雖然不過8分鐘,但仍然讓觀者驚叫連連,贊嘆不已。
到了快九點,大家都移步到岸邊,翹首以待第一支花的綻放。9點整璀璨的煙花準時閃亮升空,剎那間彩色的煙花撕碎了黑夜的沉悶,映紅了低調的夜空,點燃了人們的激情。密密麻麻仰著臉看煙花的人,臉上滿是興奮,眼中閃爍著幸福的光芒。
煙花是在海上的船上燃放的,種類不是很多,但比想象的要震撼許多。煙花一支接著一支,忽的又數花齊放,轉眼又如火樹銀花,倏的變成銀色的瀑布,瞬間又如花瓣如雨般紛紛墜落,伸出手去,似乎觸手可及。震耳的響聲淹沒了酒吧的音樂,眾人的驚呼烘托的氣氛分外火熱。隨著最後的壓軸表演,大家送上了熱烈的掌聲,和我們頗有緣分的異國相聚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悉尼歌劇院悉尼 歌劇院大家都不陌生,作為 悉尼 市地標建築物,吸引著無數人的註意,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可謂絡繹不絕,為的就是一睹它的風采。 悉尼 歌劇院不僅是 悉尼 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 悉尼 的魂魄。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游,不論任何角度, 悉尼 歌劇院隨時為游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從遠處看, 悉尼 歌劇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帶著所有人的音樂夢想,駛向蔚藍的海洋。從近處看,它就像一個個貝殼,面向海灣依抱,與海水相得益彰。 前兩天已經從很多角度遠遠的欣賞了 悉尼 歌劇院—畢竟它獨特的氣質散髮著強大的吸引力,讓你無論走在哪裡,都無法抗拒這磁場,投去目光。今天終於要走進劇院,去深入瞭解一下這一偉大的建築,也去真正領略它作為藝術殿堂的造詣。
早在半月前就預約了1h 中文tour,以彌補無法聆聽在這裡舉辦的歌劇的遺憾。tour的導游人很好,不僅給我們介紹建築的歷史,它裡面的材質及設計理念,還通過講述她的親身體驗,讓我們更多的瞭解這裡作為歌劇院帶來的藝術享受和藝術價值。
首先我們來到了一個已經佈置完畢的話劇廳,這裡將上演一部幽默的劇目表演,而大家可以以較輕鬆的方式圍坐在舞臺四周,一邊喝酒,一邊與演員互動。因為涉及到版權,所有有佈景,或正在搭建舞臺的劇院是禁止拍照的。在這裡,大家坐在椅子上,聽了關於劇院設計建造的一些講解。
當初 澳大利亞 政府決定啟動歌劇院這一項目時是對全世界公開徵求設計作品,最終 丹麥 建築師約恩·烏松的設計脫穎而出。歌劇院的構築經歷了許多困難,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最終共耗時14年。
後來我們沿著由 高密 度混凝土和高級木材建造的走廊,來到了這裡最大的音樂廳。 舞臺正在搭建,因為晚上這裡將有演唱過我的野蠻女友主題曲的 韓國 歌手的演唱會。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
音樂廳是 悉尼 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近3000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 歌劇廳比音樂廳小,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座椅是在黃楊木上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很舒適。整個音樂廳雖空間很大,但收音效果很好,演員無需開麥。即使是普通人的一聲咳嗽都會輕而易舉地引起所有人的註意,可見它作為音樂表演的展示廳會帶給人們多麼大的聽覺享受。 貝尼朗餐廳是為觀眾提供的餐飲休息的地方,當然也可舉辦宴會。 其它還有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 比如 演播廳、兒童劇廳,化妝室、展覽館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每年在這裡上演各種大大小小表演,其中也不乏世界各地藝術家的音樂會,所以它在音樂和文化的傳播與推廣上也可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觀大概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意猶未盡。出來的時候不知為什麼心情竟有些沉重。可能是我仍沉浸在對設計師約恩·伍松深深地同情中吧。因為我覺得他的遭遇太過於悲情:由於政府發生改變,約恩·伍松在歌劇院建造的過程中被迫辭職,他憤而於1966年離開 澳大利亞 ,從此再未踏上 澳大利亞 土地,甚至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未曾親眼目睹。自己的心血,自己註入了靈魂的作品,卻無論如何都不願去親眼見證它的偉大,他心中是抑壓了多少悲慟,積攢了多少委屈啊! 環形碼頭走出歌劇院也就十點半多,環形碼頭的人顯然比參觀前多了許多。 環形碼頭是一個半圓形的港口,環繞著和天空一樣湛藍的大海。港口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隻,但格外引人註目的是一艘巨大的游輪,大概是剛剛停泊,煙囪還在冒著裊裊白煙。它宛如一個巨人卧在水中,面朝大海,慵懶的打量著 悉尼 歌劇院和 悉尼 海港大橋—這兩座人類傑出的作品,不時地打個哈氣,口吐朵朵蓮花。這氣質還真是可以與還在熟睡的碼頭完美的融合,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平靜。
許多游客和市民似乎也剛剛迎來嶄新的一天,還睡眼惺忪,飢腸轆轆。他們或買了快餐,或在碼頭邊的西餐廳點了簡單的早餐,正坐在海邊的座椅上,曬著暖洋洋的太陽,一邊提防著狡猾的海鷗,一邊享受著這一刻的美好。 我繞著 悉尼 歌劇院繞了一圈,再次回味了一番剛纔的參觀,決定前往皇家植物園,擁抱大自然。 皇家植物園清晨踏著第一縷陽光,開啟新的一天的旅程。
穿過海德公園,參觀了聖雅各教堂及周邊,和一大早來做禮拜的熱情而善良的市民打了招呼,欣賞著沿途的美景,不知不覺就抵達了皇家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