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的一次瀟灑獨自游—時間短暫,卻玩的很知足
再次緩慢移動目光,這高大寬敞的空間真是佈滿了藝術感十足的設計,譬如天蓬交匯的弧線增加了一種視覺上的延伸效果,筆直的立柱 羅馬 紋路凸現了神聖與莊嚴。 坐下來沉靜一下,當再次睜開雙眼時,發現,從圍繞四周的天窗投下的陽光仿佛是來自天堂的光芒,掃清心底的塵埃,心情變得輕鬆了許多。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但經過歲月和歷史洗禮的聖母主教座堂,它所充滿的那種聖潔的力量,足以照亮心中的最後一點黑暗,這也許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來到教堂靜坐一下吧。
聖母主教座堂還有一個有名的地穴,但鮮有人願意花錢進去一探究竟—在教堂的眾多人里,似乎只有我一個人走入了那裡。裡面並沒有什麼奇特的構造,也並不大,對一心想要探究藝術的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後來不經意地低下頭,發現地磚暗藏玄機—地面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手工十分精巧。仔細一看介紹才知道,原來地穴的精妙之處就在於這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以創世紀為主題,記錄了山水,鳥,人的誕生和發展,而每一幅圖的精美也是讓人印象深刻。 澳紐軍團戰爭紀念堂一場夢幻般的旅程過後,再次回到現實,陽光已經柔和了些許。縱穿海德公園,這裡除了綠樹,還有一尊尊雕像,不知道都是誰,但給這裡添了一抹藝術的色彩。 走到盡頭,一池清水後面矗立著一座簡潔的建築,圍繞四周突出的柱子頂端端坐著像是士兵的人像,而建築的四個頂角分別威嚴地站立著魁梧的雕像。這裡便是澳紐軍團戰爭紀念堂,他是專門為了紀念加里波利之戰犧牲的聯合軍團及 澳大利亞 軍人而建造的,裡面記錄了那段歷史,也時刻提醒著人們 和平 的來之不易。 邦迪海灘悉尼 有很多著名的海灘,而此行我選擇了邦迪海灘賞賞夕陽,體驗一下身在澳洲的另一大樂趣,好吧,看別人在澳洲享受海邊的樂趣,假裝那個是我。
bondi beach名字來自於原居民的語言。bondi,意思是海水拍岸的聲浪。很有意境的名字,讓我不由心生期待。
坐地鐵到bondi juction,換乘公交333或380到compbell pde opp south bondi beach下車,走幾十米就到了邦迪海灘。當海灘展現在眼前時,真的是被震撼了,雖然身為 大連 人,長在海邊,但還是無法抑制此時的心潮澎湃,就和此時波濤洶涌的海浪一樣。
滿眼的藍色卻層次豐富—都說澳洲的藍天藍的更純粹,甚至比 日本 的還要藍好幾個色號;近處的海水是迷人的藍綠色,鑲著一層層白邊,就像貴婦人奢華的宮廷裙,隨著貴婦人扭動著婀娜的身子而搖曳,併發出嘩嘩的響聲;深處的大海則是深沉濃郁的藏藍色,宇宙般,充滿夢幻的色彩。而綿延一公里的金色沙灘呈月牙形,擁抱著廣袤大海的熱情,映襯著純凈明亮的藍天,托起了數不勝數的游人的快樂。 起初我並沒有下到沙灘,而是沿著步行道來到了網紅游泳池—Icebergs。這裡果真是與眾不同,無邊的泳池凌駕在海水之上,錯落有致,像兩塊巨大的寶石插在了岩石上,沒有大海野馬群奔騰般的澎湃,平靜的與世隔絕。
趴在欄桿上,看著裡面暢游的人們,相像著此刻暢游其中,眼前是一望無垠的大海;耳邊震耳欲聾的海浪聲,海浪就在旁邊驚險的咆哮而過;嘴中有點苦澀,卻無所畏懼地擺動著四肢,不用擔心海浪的衝撞,暗礁的埋伏,危險生物的襲擊,放心大膽的在海 水裡 游著,遠比在游泳館里有意思的多了。 邦迪海灘到庫 吉海 灘之間有一條游步道,景色非常棒,很適合一邊漫步,一邊欣賞沿海的不同面貌。
過了Icebergs,沒有了細膩的沙灘,而是層層礁石,把海水撕的粉碎—藍色瞬間變得白花花一片,潔白的水花如同綿密的奶泡,蕩來蕩去。駐足了好久,沉浸在幻想中—貪婪大飲一口,讓奶泡充滿整個唇舌之間,感受它的滑潤,直到它們一個個稀稀碎碎的破碎,順著喉嚨滑入肚中。 但畢竟海水並不美味,想到這也就清醒過來。
這些浪花雖輕盈地伏在岩石上,貌似沒有變化,但其實這是一個慘烈的競爭搏鬥的過程。新的浪潮不顧一切的拍過來,一個泡泡不幸被新生力量淘汰,悄無聲息地破裂,而取代它的泡沫立刻和其它的拉起手來,想要捍衛自己,但很快也被取代。可惜,這一切卻不曾被髮現,因為一個泡泡如此微不足道,怎麼可能和整個浪花相提並論……如此美景竟聯想到了現實社會的殘酷,不忍破壞自己美好的心情,繼續向前走去。 這裡的地貌很豐富,轉個彎便是被海水沖刷過後留下的奇石奇貌。這顆巨石驚險地立在高低不平的礁石上,錶面佈滿了觸目驚心的疤痕,似乎在昭示炫耀與大海殊死搏鬥後獲得勝利的榮譽印記。 也有如溶洞的岩石。 偶爾會看到自然與人類藝術的巧妙結合。 一路都能看到 悉尼 的城市景色,而隨著夕 陽西 下,城市又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金屬水泥的冰冷生硬變得柔和,與沙灘交相輝映,顯得更加溫暖迷人。 不知走了多久,又回到了初來的地方,選擇了另一條路,下到沙灘上。沙灘沒有石頭,都是細沙,軟軟的,暖暖的。
人們穿著比基尼躺在上面沐浴著陽光,絲毫不介意還稍有些涼的海風。一些人更是鑽入了海中,或游泳,或衝浪,或只是趟趟水。 前方不遠處,幾個年輕人帶著他們大狗狗在打球,狗狗一會兒追逐球,一會兒又去抓海鷗,好不活潑。 當然還有很多人坐在上面的草地上,欣賞籠罩在金燦燦陽光下的大海與城市。 無論在城市的綠地公園,還是在海灘,最大的感受是澳洲人民不像 日本 人一樣壓抑自己的個性,天天匆匆忙忙,緊緊張張,沒有喘息的時間。他們更多的是對自然的崇尚,對天性的釋放,對生活的享受。好羡慕,也好想可以這樣,每天找個角落放空一切,在如畫的風景中獲得片刻的寧靜,得到靈魂的小憩。 Milsons point本想看日落,一查地圖,邦迪海灘位於東方,無法觀賞到紅日沉入水中的壯美時刻。而且澳洲已經進入春天,晝長夜短,恐怕無法在海邊再吹兩小時海風,於是臨時決定去往Milsons point。那裡有lavender bay jetty,Wendy secret garden和Luna Park,其實算是一個小眾秘境,有時間不妨去逛一逛,看夕陽還是比較推薦的。 Wendy secret garden是享譽 悉尼 和澳洲的藝術家Wendy Whiteley為了紀念同樣很有藝術造詣卻英年早逝的丈夫Brett Whiteley改造的美麗花園。它以聞名於世的海港大橋和 悉尼 歌劇院為背景,花園邊緣的薰衣草灣(Lavender Bay)上還點綴著點點白帆,這命運般的安排,無形中更烘托了Wendy傾註心血設計打造的這座神秘花園的那種不凡的藝術特質。
聖母主教座堂還有一個有名的地穴,但鮮有人願意花錢進去一探究竟—在教堂的眾多人里,似乎只有我一個人走入了那裡。裡面並沒有什麼奇特的構造,也並不大,對一心想要探究藝術的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後來不經意地低下頭,發現地磚暗藏玄機—地面由彩色的碎石鑲嵌而成,手工十分精巧。仔細一看介紹才知道,原來地穴的精妙之處就在於這馬洛哥神父地板圖案,以創世紀為主題,記錄了山水,鳥,人的誕生和發展,而每一幅圖的精美也是讓人印象深刻。 澳紐軍團戰爭紀念堂一場夢幻般的旅程過後,再次回到現實,陽光已經柔和了些許。縱穿海德公園,這裡除了綠樹,還有一尊尊雕像,不知道都是誰,但給這裡添了一抹藝術的色彩。 走到盡頭,一池清水後面矗立著一座簡潔的建築,圍繞四周突出的柱子頂端端坐著像是士兵的人像,而建築的四個頂角分別威嚴地站立著魁梧的雕像。這裡便是澳紐軍團戰爭紀念堂,他是專門為了紀念加里波利之戰犧牲的聯合軍團及 澳大利亞 軍人而建造的,裡面記錄了那段歷史,也時刻提醒著人們 和平 的來之不易。 邦迪海灘悉尼 有很多著名的海灘,而此行我選擇了邦迪海灘賞賞夕陽,體驗一下身在澳洲的另一大樂趣,好吧,看別人在澳洲享受海邊的樂趣,假裝那個是我。
bondi beach名字來自於原居民的語言。bondi,意思是海水拍岸的聲浪。很有意境的名字,讓我不由心生期待。
坐地鐵到bondi juction,換乘公交333或380到compbell pde opp south bondi beach下車,走幾十米就到了邦迪海灘。當海灘展現在眼前時,真的是被震撼了,雖然身為 大連 人,長在海邊,但還是無法抑制此時的心潮澎湃,就和此時波濤洶涌的海浪一樣。
滿眼的藍色卻層次豐富—都說澳洲的藍天藍的更純粹,甚至比 日本 的還要藍好幾個色號;近處的海水是迷人的藍綠色,鑲著一層層白邊,就像貴婦人奢華的宮廷裙,隨著貴婦人扭動著婀娜的身子而搖曳,併發出嘩嘩的響聲;深處的大海則是深沉濃郁的藏藍色,宇宙般,充滿夢幻的色彩。而綿延一公里的金色沙灘呈月牙形,擁抱著廣袤大海的熱情,映襯著純凈明亮的藍天,托起了數不勝數的游人的快樂。 起初我並沒有下到沙灘,而是沿著步行道來到了網紅游泳池—Icebergs。這裡果真是與眾不同,無邊的泳池凌駕在海水之上,錯落有致,像兩塊巨大的寶石插在了岩石上,沒有大海野馬群奔騰般的澎湃,平靜的與世隔絕。
趴在欄桿上,看著裡面暢游的人們,相像著此刻暢游其中,眼前是一望無垠的大海;耳邊震耳欲聾的海浪聲,海浪就在旁邊驚險的咆哮而過;嘴中有點苦澀,卻無所畏懼地擺動著四肢,不用擔心海浪的衝撞,暗礁的埋伏,危險生物的襲擊,放心大膽的在海 水裡 游著,遠比在游泳館里有意思的多了。 邦迪海灘到庫 吉海 灘之間有一條游步道,景色非常棒,很適合一邊漫步,一邊欣賞沿海的不同面貌。
過了Icebergs,沒有了細膩的沙灘,而是層層礁石,把海水撕的粉碎—藍色瞬間變得白花花一片,潔白的水花如同綿密的奶泡,蕩來蕩去。駐足了好久,沉浸在幻想中—貪婪大飲一口,讓奶泡充滿整個唇舌之間,感受它的滑潤,直到它們一個個稀稀碎碎的破碎,順著喉嚨滑入肚中。 但畢竟海水並不美味,想到這也就清醒過來。
這些浪花雖輕盈地伏在岩石上,貌似沒有變化,但其實這是一個慘烈的競爭搏鬥的過程。新的浪潮不顧一切的拍過來,一個泡泡不幸被新生力量淘汰,悄無聲息地破裂,而取代它的泡沫立刻和其它的拉起手來,想要捍衛自己,但很快也被取代。可惜,這一切卻不曾被髮現,因為一個泡泡如此微不足道,怎麼可能和整個浪花相提並論……如此美景竟聯想到了現實社會的殘酷,不忍破壞自己美好的心情,繼續向前走去。 這裡的地貌很豐富,轉個彎便是被海水沖刷過後留下的奇石奇貌。這顆巨石驚險地立在高低不平的礁石上,錶面佈滿了觸目驚心的疤痕,似乎在昭示炫耀與大海殊死搏鬥後獲得勝利的榮譽印記。 也有如溶洞的岩石。 偶爾會看到自然與人類藝術的巧妙結合。 一路都能看到 悉尼 的城市景色,而隨著夕 陽西 下,城市又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金屬水泥的冰冷生硬變得柔和,與沙灘交相輝映,顯得更加溫暖迷人。 不知走了多久,又回到了初來的地方,選擇了另一條路,下到沙灘上。沙灘沒有石頭,都是細沙,軟軟的,暖暖的。
人們穿著比基尼躺在上面沐浴著陽光,絲毫不介意還稍有些涼的海風。一些人更是鑽入了海中,或游泳,或衝浪,或只是趟趟水。 前方不遠處,幾個年輕人帶著他們大狗狗在打球,狗狗一會兒追逐球,一會兒又去抓海鷗,好不活潑。 當然還有很多人坐在上面的草地上,欣賞籠罩在金燦燦陽光下的大海與城市。 無論在城市的綠地公園,還是在海灘,最大的感受是澳洲人民不像 日本 人一樣壓抑自己的個性,天天匆匆忙忙,緊緊張張,沒有喘息的時間。他們更多的是對自然的崇尚,對天性的釋放,對生活的享受。好羡慕,也好想可以這樣,每天找個角落放空一切,在如畫的風景中獲得片刻的寧靜,得到靈魂的小憩。 Milsons point本想看日落,一查地圖,邦迪海灘位於東方,無法觀賞到紅日沉入水中的壯美時刻。而且澳洲已經進入春天,晝長夜短,恐怕無法在海邊再吹兩小時海風,於是臨時決定去往Milsons point。那裡有lavender bay jetty,Wendy secret garden和Luna Park,其實算是一個小眾秘境,有時間不妨去逛一逛,看夕陽還是比較推薦的。 Wendy secret garden是享譽 悉尼 和澳洲的藝術家Wendy Whiteley為了紀念同樣很有藝術造詣卻英年早逝的丈夫Brett Whiteley改造的美麗花園。它以聞名於世的海港大橋和 悉尼 歌劇院為背景,花園邊緣的薰衣草灣(Lavender Bay)上還點綴著點點白帆,這命運般的安排,無形中更烘托了Wendy傾註心血設計打造的這座神秘花園的那種不凡的藝術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