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鮮的四天三夜:穿越時間的地平線,告別異鄉的“陌路人”
(超級喜歡這張的天空!)
(2)朝鮮的車站在整個6小時的車程中,列車大概停過兩到三次,但沒有一次是在車站。途經的車站也無一例外,全都掛上了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頭像。實際上,這兩個人在 朝鮮 出現的頻率已經達到了精神污染的程度。但凡是重要一點的公共場合,就一定有他們二老的畫像出現。這一點也會在下文中多次印證。 (剛出 新義州 火車站就撲面而來的二老。)
(頭上頂著東西的婦女。在 朝鮮 經常可以看見女性把東西扛在腦袋上走路,大概是一種特色吧。背後標語大意為:“向未來勇敢的前進!”)
(途經的第一個車站。)
(另一個車站。可以發現,車站的規模普遍不大,而且造型也比較單一。上方的標語為:“敬愛的最 高領 卝導者金正恩同志萬歲!偉大的 朝鮮 勞動黨萬歲!”)
(一輛汽車停在火車旁邊,兩人不知道在聊些什麼。攝於中途停車時。)
(3)朝鮮的交通朝鮮 的交通水平並不發達,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依然是自行車。實際上,在 平壤 以外的地區都很少能見到汽車,能看見的基本都是頗有年代感的大貨車和客車,私家車和出租車更是少見。有趣的是,在 朝鮮 獲得私家車的途徑並不是購買,而是由gov發放給對國家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譬如科學家,取得了優異成績的運動員等等。 (村鎮里的人群。可以看到大量的自行車。)
(偶然間拍到的出租車。這在非 平壤 地區並不多見。)
(小客車。和我小學時坐的公交車很像,大概是我國21世紀初的款式。)
(國產貨車。在目前的貿易困境之下, 朝鮮 很難從西方國家購買到產品。不光是車輛,很多輕工業產品和食品也都只能依賴從 中國 進口。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廁所里的水龍頭居然也是 中國 製造的。)
(4)朝鮮的鄉村雖然沒有機會真正去 朝鮮 的農村看一看,但通過火車上的視角也能略知一二。 朝鮮 鄉村的民居大部分都是平房,房頂是傾斜的,以便於排水。整體的給人的感覺和 中國 的農村並無二致。 (刷成青色的房屋。)
(在鐵道旁幹活的小女孩。)
(途經的村莊。感覺和國內農村的生活氣息很接近。)
(一幢不知名的建築。標語意為:“把心臟獻給偉大的祖國母親!”)
(規模大一些的小鎮。明亮的房屋顏色看上去很舒服。)
下圖的這兩座塔叫永生塔。根據 朝鮮 的相關規定,每個裡(即村落)都必須有一座永生塔,旨在紀念 朝鮮 的開國元勛金日成和繼任者金正日。 (上面的文字意為:“偉大的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永遠在我們身邊。”)
(5)朝鮮的人由於現在還沒有到達 平壤 ,所以準確來講,這裡說的更多是 朝鮮 的農民階級。沿途遇到的人群,要麼是在路上騎著自行車,要麼是低頭在田裡幹活。由於常年勞作,他們臉上的都刻著莊稼人獨有的印記。列車經過的每一位 朝鮮 人基本都會目不轉睛的盯著我們。他們的眼神里包含的不只是好奇,還有一種難以言狀的迷茫感,仿佛察覺到了這個只跟他們一牆之隔的鐵皮車廂里,有一群來自神秘遠方的人,正前往他們所沒有經歷過的世界。
很有意思的是 朝鮮 的小朋友。每當有在田間地頭玩耍的小朋友看見我們時,都會停下向我們招手,那種純真的感覺像是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 中國 。實際上,不光是小孩子,整個 朝鮮 的社會氛圍都和 中國 改革開放前的狀態十分接近。在那個結婚還需要三大件的年代,人與人的關係要比現在簡單得多,生活中也沒有那麼焦慮。 (在鐵軌旁玩耍的小朋友。)
(勞作間隙休息的人群。寫的時候才發現右邊有一個人正在理髮。)
(在田間交談的農民。)
(在勞作的人民軍軍人。)
(這頭老黃牛的體脂率看上去有點低……)
(修理鐵軌的工人。)
(正在向我們招手的小孩。)
(等火車通過的趕路人。旁邊還有持槍站崗的人民軍。)
(勞作間隙蹲在路旁閑聊的農民。)
(2)朝鮮的車站在整個6小時的車程中,列車大概停過兩到三次,但沒有一次是在車站。途經的車站也無一例外,全都掛上了金日成和金正日的頭像。實際上,這兩個人在 朝鮮 出現的頻率已經達到了精神污染的程度。但凡是重要一點的公共場合,就一定有他們二老的畫像出現。這一點也會在下文中多次印證。 (剛出 新義州 火車站就撲面而來的二老。)
(頭上頂著東西的婦女。在 朝鮮 經常可以看見女性把東西扛在腦袋上走路,大概是一種特色吧。背後標語大意為:“向未來勇敢的前進!”)
(途經的第一個車站。)
(另一個車站。可以發現,車站的規模普遍不大,而且造型也比較單一。上方的標語為:“敬愛的最 高領 卝導者金正恩同志萬歲!偉大的 朝鮮 勞動黨萬歲!”)
(一輛汽車停在火車旁邊,兩人不知道在聊些什麼。攝於中途停車時。)
(3)朝鮮的交通朝鮮 的交通水平並不發達,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依然是自行車。實際上,在 平壤 以外的地區都很少能見到汽車,能看見的基本都是頗有年代感的大貨車和客車,私家車和出租車更是少見。有趣的是,在 朝鮮 獲得私家車的途徑並不是購買,而是由gov發放給對國家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譬如科學家,取得了優異成績的運動員等等。 (村鎮里的人群。可以看到大量的自行車。)
(偶然間拍到的出租車。這在非 平壤 地區並不多見。)
(小客車。和我小學時坐的公交車很像,大概是我國21世紀初的款式。)
(國產貨車。在目前的貿易困境之下, 朝鮮 很難從西方國家購買到產品。不光是車輛,很多輕工業產品和食品也都只能依賴從 中國 進口。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廁所里的水龍頭居然也是 中國 製造的。)
(4)朝鮮的鄉村雖然沒有機會真正去 朝鮮 的農村看一看,但通過火車上的視角也能略知一二。 朝鮮 鄉村的民居大部分都是平房,房頂是傾斜的,以便於排水。整體的給人的感覺和 中國 的農村並無二致。 (刷成青色的房屋。)
(在鐵道旁幹活的小女孩。)
(途經的村莊。感覺和國內農村的生活氣息很接近。)
(一幢不知名的建築。標語意為:“把心臟獻給偉大的祖國母親!”)
(規模大一些的小鎮。明亮的房屋顏色看上去很舒服。)
下圖的這兩座塔叫永生塔。根據 朝鮮 的相關規定,每個裡(即村落)都必須有一座永生塔,旨在紀念 朝鮮 的開國元勛金日成和繼任者金正日。 (上面的文字意為:“偉大的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永遠在我們身邊。”)
(5)朝鮮的人由於現在還沒有到達 平壤 ,所以準確來講,這裡說的更多是 朝鮮 的農民階級。沿途遇到的人群,要麼是在路上騎著自行車,要麼是低頭在田裡幹活。由於常年勞作,他們臉上的都刻著莊稼人獨有的印記。列車經過的每一位 朝鮮 人基本都會目不轉睛的盯著我們。他們的眼神里包含的不只是好奇,還有一種難以言狀的迷茫感,仿佛察覺到了這個只跟他們一牆之隔的鐵皮車廂里,有一群來自神秘遠方的人,正前往他們所沒有經歷過的世界。
很有意思的是 朝鮮 的小朋友。每當有在田間地頭玩耍的小朋友看見我們時,都會停下向我們招手,那種純真的感覺像是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 中國 。實際上,不光是小孩子,整個 朝鮮 的社會氛圍都和 中國 改革開放前的狀態十分接近。在那個結婚還需要三大件的年代,人與人的關係要比現在簡單得多,生活中也沒有那麼焦慮。 (在鐵軌旁玩耍的小朋友。)
(勞作間隙休息的人群。寫的時候才發現右邊有一個人正在理髮。)
(在田間交談的農民。)
(在勞作的人民軍軍人。)
(這頭老黃牛的體脂率看上去有點低……)
(修理鐵軌的工人。)
(正在向我們招手的小孩。)
(等火車通過的趕路人。旁邊還有持槍站崗的人民軍。)
(勞作間隙蹲在路旁閑聊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