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迪的房子,看愛國者游行【親歷加泰“獨立”前後的西班牙,含TIPS+各種知識點】
↑cacho pepe 主要可點的東西有意式寬免、千層面、通心粉等,我點了寬面,配了芝士和南瓜培根醬料,味道很棒。 ↑cacho pepe 翔哥的忘了,感覺沒我的好吃。 ↑cacho pepe 2.Carmela restaurante
推薦指數:***.5 環境不錯,食物有爭議……
我們本來是想去 格拉納達 排名第二的餐廳的,但是不幸沒位子了,而且餐廳門口有位抽大麻的姐姐,兜兜轉轉了一圈還是在大眾點評上發現了這家就在我們酒店不遠的餐廳。我們點了“大家都說好”的燉牛尾、墨魚汁飯、炸丸子,我覺得味道挺好的,牛尾很嫩,分量也足,墨魚汁飯很入味,蒜味的醬料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黑暗。但是翔哥覺得墨魚汁飯不好吃,還留下了些許陰影,導致後面的一段行程之內我們都沒吃墨魚汁飯,直到最後一天才又吃了一次。所以嘛,人家推薦都是人家的品味,還是要自己嘗嘗。 ↑Carmela Restaurante ↑Carmela Restaurante 【格拉納達】實用信息——住篇AMC Granada
推薦指數:***位置好,面積小
這應該算是 格拉納達 比較廉價的住宿了,翔哥財大氣粗定了個4人間。房間乾凈有窗戶,離飯店和去阿爾罕布拉的車站都不遠,在步行距離之內。最滿意的是酒店的溝通工作做得非常好,確認郵件里的實用信息非常詳細,包括 自駕 的路線還有如果到達太早要去哪裡寄存行李等等,而且前臺的英文也都流利。最難受的是面積太小,兩個人的行李箱打開就沒法走路了。這裡沒有拍照,感興趣booking上看吧。 【格拉納達】實用信息——行篇*城際交通: 馬德里 \- 格拉納達 夜巴 訂票網站 https://www.alsa.es/en/
從 馬德里 的汽車南站出發,車程大概6小時,早上6點半到 格拉納達 汽車站,車內環境還不錯,雙層大巴,但是不能躺 ↑馬德里南站 ↑馬德里南站 * 格拉納達 汽車站到酒店和酒店到第二天的 租車 地,因為比較早,都打了出 租車 ,價格也不貴
* 格拉納達 到阿爾罕布拉交通:C3線,一個紅色的小巴,市區內有多站,可自行Google附近站點,上車付錢,到Generalife外的售票處下車即可,上車時告訴司機,司機會提醒你下車。返程在同樣的地點等車。
【科爾多瓦】半緣修道半緣君——清真寺教堂荒野被開闢成農田,農田邊建起住宅,住宅被改建為工廠,工廠荒廢後變身藝術園區……土地上的建築變遷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顯得自然而然。但如果是不同宗教建築長久以來的搖擺,那更替的前提往往是“征服”和“壓迫”。從 格拉納達 自駕 向 西北 方向到 科爾多瓦 ,隔著瓜達爾基維爾河,就能看見這棟建築——它是如此巨大,沒有任何來者能忽略它。它,就是 科爾多瓦 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據傳,這塊土地上最開始有一座西哥特人的天主教修道院,但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並沒有找到非常詳細的記載。後來,阿拉伯人像旋風般席卷過 直布羅陀 海峽,登陸 伊比利亞半島 。沒幾年,陽光明媚的 科爾多瓦 取代了同樣風景如畫的 塞維利亞 ,成為穆斯林 西班牙 的首府。穆斯林統治者與當地的天主教徒簽訂協議,要把修道院的一半讓出來給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多新鮮啊,讓兩個互不相容的宗教的教徒,在同一個屋檐下禱告。再後來,一位來自遠方的流亡者來到 科爾多瓦 ,成為統治者,用威權迫使天主教徒出賣另一半修道院,當然,他也信守承諾支付了相應的金錢。他,就是拉赫曼一世,倭馬亞王朝的落難王子。
其實,上面這段故事缺少史料記載和考古證據,因此被一些歷史學家質疑。但我寧願信其有。小時候,我以為戰爭就是殺戮,征服就可以為所欲為。但上面的故事分明告訴我,在人類也還年輕的時候,他們就曾知道倫理和底線。
再後來的歷史,漸漸清晰了。從故土上被迫逃亡的拉赫曼一世懷著極大的悲壯和懷念,下令在傳說中被分享的修道院所在的土地上 新建 一座清真寺,以延續自己的信仰。那就是 科爾多瓦 大清真寺的初版。說句不敬的話,在來 西班牙 之前我以為這裡可能是我們要逛的建築類景點中耗時最少的一個,因為從圖片或者視頻中來看,它的內部太相似了,紅白相間的馬蹄形拱券形成的海洋和陰暗大廳中林立的 石柱 形成的森林,這不是一眼就望穿了麽?見到它高聳的外牆時,我才知道我錯了。莊嚴古樸的牆面把我的鏡頭塞得死死的,它的規模之巨超過我的想象——包括河對岸那個剛剛見到它的我。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外牆莊重得不近人情,內部的庭院卻是熱情如夏。整齊的橘子樹好像在招呼游人坐下來歇歇腳,建築上的明黃色塗料為本就略顯刺眼的陽光更添一分熱切。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走進建築內部,才是震撼的開始。我之前的想法沒錯,主祈禱廳一眼望去都是層層疊疊的柱子與拱券,顏色深淺不一,留著歲月的痕跡。之前已經說過,伊斯蘭教禁止圖騰崇拜,尤其不能用人或動物具象化神的形象,所以清真寺是給人提供的一個公平場所、一條等長 通道 ,與神連線。不像基督或者佛教的宗教場所會供奉神像,導致前排的人仿佛更靠近神,BBC的一部紀錄片中說,走進這座清真寺的人可以席地而跪開始祈禱,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寺內景象都是一樣神秘無止盡的 石林 ,所以不同信眾與神之間的聯繫也是一樣的,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民主。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傳統的清真寺中的“mihrab",即下圖中裝飾精緻的小拱門,都是朝向伊斯蘭聖城 麥加 的方向,這樣,信徒們朝著拱門祈禱,就是在朝 麥加 祈禱。 麥加 之於 科爾多瓦 ,當然是在東方。但是不尋常的是, 科爾多瓦 大清真寺中的mihrab是朝南的。也許,拉赫曼一世在建造清真寺的同時,也懷著極大的野心或者說虔敬之心,想要把 科爾多瓦 打造成西方的 麥加 。雖然未必成為西方的 麥加 ,但是伊斯蘭 科爾多瓦 一度成為國際性的大都會。在 倫敦 和 巴黎 都還只是默默無聞的小城甚至小村的時候, 科爾多瓦 的人口就曾超過50萬,哲學、天文學等領域突飛猛進,迎來了屬於伊斯蘭的黃金時代。如果拉赫曼一世在天有靈,看到現在游人如織的 科爾多瓦 和動蕩不安的 大馬士革 ,不知道會是什麼感想。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下麵這幅圖↓的視角,可以說極清晰地體現了清真寺的設計者竭力營造的“無盡”的迷失感。可惜視線穿過層層拱門尋覓過去,卻只能看到伴隨著哥特式基督教堂興起的彩繪玻璃窗。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仔細看懸著的燈上↓,還立著小小的十字架。兩種宗教的占有欲在這座偉大的建築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在進入清真寺的時候,我們穿過了一座拱門,拱門下有個妹子在拍照↓。
推薦指數:***.5 環境不錯,食物有爭議……
我們本來是想去 格拉納達 排名第二的餐廳的,但是不幸沒位子了,而且餐廳門口有位抽大麻的姐姐,兜兜轉轉了一圈還是在大眾點評上發現了這家就在我們酒店不遠的餐廳。我們點了“大家都說好”的燉牛尾、墨魚汁飯、炸丸子,我覺得味道挺好的,牛尾很嫩,分量也足,墨魚汁飯很入味,蒜味的醬料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黑暗。但是翔哥覺得墨魚汁飯不好吃,還留下了些許陰影,導致後面的一段行程之內我們都沒吃墨魚汁飯,直到最後一天才又吃了一次。所以嘛,人家推薦都是人家的品味,還是要自己嘗嘗。 ↑Carmela Restaurante ↑Carmela Restaurante 【格拉納達】實用信息——住篇AMC Granada
推薦指數:***位置好,面積小
這應該算是 格拉納達 比較廉價的住宿了,翔哥財大氣粗定了個4人間。房間乾凈有窗戶,離飯店和去阿爾罕布拉的車站都不遠,在步行距離之內。最滿意的是酒店的溝通工作做得非常好,確認郵件里的實用信息非常詳細,包括 自駕 的路線還有如果到達太早要去哪裡寄存行李等等,而且前臺的英文也都流利。最難受的是面積太小,兩個人的行李箱打開就沒法走路了。這裡沒有拍照,感興趣booking上看吧。 【格拉納達】實用信息——行篇*城際交通: 馬德里 \- 格拉納達 夜巴 訂票網站 https://www.alsa.es/en/
從 馬德里 的汽車南站出發,車程大概6小時,早上6點半到 格拉納達 汽車站,車內環境還不錯,雙層大巴,但是不能躺 ↑馬德里南站 ↑馬德里南站 * 格拉納達 汽車站到酒店和酒店到第二天的 租車 地,因為比較早,都打了出 租車 ,價格也不貴
* 格拉納達 到阿爾罕布拉交通:C3線,一個紅色的小巴,市區內有多站,可自行Google附近站點,上車付錢,到Generalife外的售票處下車即可,上車時告訴司機,司機會提醒你下車。返程在同樣的地點等車。
【科爾多瓦】半緣修道半緣君——清真寺教堂荒野被開闢成農田,農田邊建起住宅,住宅被改建為工廠,工廠荒廢後變身藝術園區……土地上的建築變遷在日新月異的今天顯得自然而然。但如果是不同宗教建築長久以來的搖擺,那更替的前提往往是“征服”和“壓迫”。從 格拉納達 自駕 向 西北 方向到 科爾多瓦 ,隔著瓜達爾基維爾河,就能看見這棟建築——它是如此巨大,沒有任何來者能忽略它。它,就是 科爾多瓦 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據傳,這塊土地上最開始有一座西哥特人的天主教修道院,但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並沒有找到非常詳細的記載。後來,阿拉伯人像旋風般席卷過 直布羅陀 海峽,登陸 伊比利亞半島 。沒幾年,陽光明媚的 科爾多瓦 取代了同樣風景如畫的 塞維利亞 ,成為穆斯林 西班牙 的首府。穆斯林統治者與當地的天主教徒簽訂協議,要把修道院的一半讓出來給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多新鮮啊,讓兩個互不相容的宗教的教徒,在同一個屋檐下禱告。再後來,一位來自遠方的流亡者來到 科爾多瓦 ,成為統治者,用威權迫使天主教徒出賣另一半修道院,當然,他也信守承諾支付了相應的金錢。他,就是拉赫曼一世,倭馬亞王朝的落難王子。
其實,上面這段故事缺少史料記載和考古證據,因此被一些歷史學家質疑。但我寧願信其有。小時候,我以為戰爭就是殺戮,征服就可以為所欲為。但上面的故事分明告訴我,在人類也還年輕的時候,他們就曾知道倫理和底線。
再後來的歷史,漸漸清晰了。從故土上被迫逃亡的拉赫曼一世懷著極大的悲壯和懷念,下令在傳說中被分享的修道院所在的土地上 新建 一座清真寺,以延續自己的信仰。那就是 科爾多瓦 大清真寺的初版。說句不敬的話,在來 西班牙 之前我以為這裡可能是我們要逛的建築類景點中耗時最少的一個,因為從圖片或者視頻中來看,它的內部太相似了,紅白相間的馬蹄形拱券形成的海洋和陰暗大廳中林立的 石柱 形成的森林,這不是一眼就望穿了麽?見到它高聳的外牆時,我才知道我錯了。莊嚴古樸的牆面把我的鏡頭塞得死死的,它的規模之巨超過我的想象——包括河對岸那個剛剛見到它的我。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外牆莊重得不近人情,內部的庭院卻是熱情如夏。整齊的橘子樹好像在招呼游人坐下來歇歇腳,建築上的明黃色塗料為本就略顯刺眼的陽光更添一分熱切。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走進建築內部,才是震撼的開始。我之前的想法沒錯,主祈禱廳一眼望去都是層層疊疊的柱子與拱券,顏色深淺不一,留著歲月的痕跡。之前已經說過,伊斯蘭教禁止圖騰崇拜,尤其不能用人或動物具象化神的形象,所以清真寺是給人提供的一個公平場所、一條等長 通道 ,與神連線。不像基督或者佛教的宗教場所會供奉神像,導致前排的人仿佛更靠近神,BBC的一部紀錄片中說,走進這座清真寺的人可以席地而跪開始祈禱,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寺內景象都是一樣神秘無止盡的 石林 ,所以不同信眾與神之間的聯繫也是一樣的,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民主。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傳統的清真寺中的“mihrab",即下圖中裝飾精緻的小拱門,都是朝向伊斯蘭聖城 麥加 的方向,這樣,信徒們朝著拱門祈禱,就是在朝 麥加 祈禱。 麥加 之於 科爾多瓦 ,當然是在東方。但是不尋常的是, 科爾多瓦 大清真寺中的mihrab是朝南的。也許,拉赫曼一世在建造清真寺的同時,也懷著極大的野心或者說虔敬之心,想要把 科爾多瓦 打造成西方的 麥加 。雖然未必成為西方的 麥加 ,但是伊斯蘭 科爾多瓦 一度成為國際性的大都會。在 倫敦 和 巴黎 都還只是默默無聞的小城甚至小村的時候, 科爾多瓦 的人口就曾超過50萬,哲學、天文學等領域突飛猛進,迎來了屬於伊斯蘭的黃金時代。如果拉赫曼一世在天有靈,看到現在游人如織的 科爾多瓦 和動蕩不安的 大馬士革 ,不知道會是什麼感想。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下麵這幅圖↓的視角,可以說極清晰地體現了清真寺的設計者竭力營造的“無盡”的迷失感。可惜視線穿過層層拱門尋覓過去,卻只能看到伴隨著哥特式基督教堂興起的彩繪玻璃窗。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仔細看懸著的燈上↓,還立著小小的十字架。兩種宗教的占有欲在這座偉大的建築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在進入清真寺的時候,我們穿過了一座拱門,拱門下有個妹子在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