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一座屬於享樂者的城市。深度美食解析。







莫扎特搬過很多次家,但據說他是在這裡創作出《費加羅的婚禮》。如果有莫扎特的情結的朋友,可以來看看。我只是進去瞅了瞅他當時的居住環境,沒有買票入內。



每個城市都有一條人潮涌動的步行街, 維也納 的這一條叫做格拉本大街,即使你無意購物也一定會路過這裡,道路的盡頭就是 聖斯蒂芬 大教堂,路中央還有 歐洲 最大的黑死病紀念柱。白天略普通,但日落時分冷暖對比下會顯得更為迷人。






1679年黑死病奪去了幾乎三分之二 維也納 人的生命,神聖 羅馬 帝國的皇帝利奧波特一世下令建造這尊紀念柱,以祭奠黑死病中死去的受難者。它在格拉本大街正中心,是 歐洲 最大的黑死病紀念柱。







維也納 人稱 聖斯蒂芬 大教堂是“ 維也納 的心臟”,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在 維也納 內城的中心,其實就地圖看來,地理上的中心應該算是聖伯多祿教堂,站在這個街區附近幾乎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它。它的前身追溯起來就更早了,我不想說,反正你們也不看字,總之後來在 奧地利 一個以巴 洛克 風格成名的宮廷建築手中,成為經典的巴 洛克 風格教堂。這個建築師就是為歐根親王設計美景宮的建築師。他名字太長了,我記不住。
巴 洛克 風格是怎樣的?有位朋友曾用極簡潔的話向我描述巴 洛克 風格,他說:“巴 洛克 最主要特性就是炫耀與反叛。”巴 洛克 這個詞的原意是“扭曲的珍珠”,它悖逆文藝復興的嚴謹,追求新穎,堆砌裝飾,金碧輝煌,珠光寶氣。你們看。是不是很炫富的感覺。




卡爾教堂
這是一座為黑死病而建的巴 洛克 式教堂。我住在這附近,路過好幾次。當地人告訴我說,曾經有一陣,卡爾教堂這塊區域是 維也納 最不安全的地方,一到夜裡,一些不法分子就會到這裡來交易。現在的 維也納 治安良好,這個現象不復存在。

無名教堂
路過街邊一個教堂,沒留意它的名字和位置,推門進去看了看。零星坐著幾個虔誠的信徒,神情莊重,我悄悄拍了張照片便離開了。即使這名不見經傳的小教堂里,也這樣讓人震撼,這就是 歐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