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傘、足球和自駕,蜜月在西班牙的私奔-縱橫歐洲十七日(四)
↑太陽門廣場 打卡 馬德里 的一大標誌-熊和樹莓雕像,它真的比我們想象之中的要小很多,若不是游客聚集於此,在偌大的廣場上真有些不起眼。 馬德里 的這些建築給我的感覺就是充滿歷史感卻又不顯得破舊,和之前去的 羅馬 、 布魯塞爾 有類似的風格。今天陽光極好天空很藍,這樣復古的建築在藍天下看有些華麗。 一個拐角的一株櫻花樹,粉色花瓣微微飄落,形成了城市邊最好的風景。 位於 普拉 多大道的中心噴泉,看到它離我們的目的地就不遠了。 普拉多博物館普拉 多博物館,建於18世紀,是 西班牙 最大的美術館,也是收藏 西班牙 繪畫作品最全面、最權威的美術館。館內共有7825幅油畫、8637幅版畫,5493件印刷品,932件雕塑,1101件裝飾藝術品,2155枚獎章和錢幣,若要細細鑒賞,一天或許都不夠。底層是 西班牙 、 意大利 、法蘭德斯14~16世紀展品,一層的作品多為17~19世紀的,二樓是博物館最重要的地方,分為很多小廳,陳列了不少 西班牙 及 意大利 畫作,尤其以 西班牙 畫家戈雅的作品最為豐富。 不知為何很多網站以此作為 普拉 多博物館的宣傳圖,人家是皇家聖赫羅尼莫教堂,完全是兩個景點啊
門口排隊的人非常非常多,現在不到十點還沒有開門,游客已經繞著廣場一圈又一圈了,幸好我們提前預定了門票,可以去背面的免排隊入口。 ↑普拉多博物館 預訂票在此處排隊等待博物館開館。 普拉 多博物館內禁止拍照,三層的博物館有上百個展室,每個展室都有固定的工作人員監視游客拍照,還有流動巡邏查拍照的工作人員,想掏出手機拍個照片實在是難。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瞭閃光燈對大部分文物不會有什麼傷害,博物館內也可以禁止使用閃光燈,故宮博物院、 臺北 博物院、 大英 博物館、博物館等大型博物館現在都可以拍照,包括 巴黎 的盧浮宮,每天圍在蒙娜麗莎前拍照的游客絡繹不絕。所以主要原因我覺得是為了賣周邊方便,但我覺得只要作品是足夠珍貴,即使我們拍了照片,對喜歡的同款冰箱貼等周邊還是會買, 大城 市的夾生也讓我無可奈何。至於某位專家“在博物館拍照很傻”的說法,我極不同意,畢竟我們大多數普通游客都不是專業的藝術鑒賞者,現在我手機里以前拍攝的烏菲茲美術館、拉斐爾畫室的繪畫,時常拿出來看看,每次感受都不同。
普拉 多博物館最有名的作品是 西班牙 畫家委拉斯凱茲的油畫《宮娥》,創作於1656年,它描繪了宮廷里的日常生活。小公主瑪格麗特被描繪得既莊嚴又具有掩蓋不住的稚氣,占據畫面的中心的位置。一名宮女向她跪獻水杯,畫面左邊是正在作畫的畫家本人。畫家打破宮廷肖像固有的原則,並沒有像傳統繪畫那樣把國王夫婦擺在畫面的中心,而是把他們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鏡子中。
當我在看到這幅畫時,驚訝於它比我想的大多了,縱向3.18m,橫向2.76m,畫中人物形態各異,細節飽滿。畫邊圍了一圈游客,把守監督游客的有好幾個 當然是沒拍到了。《宮娥》與達 芬奇 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倫勃朗的《夜巡》並稱為世界三 大名 畫,後兩幅分別藏於 巴黎 盧浮宮和 阿姆斯特丹 美術館。
館內實在太大,老婆陪我逛了一半,覺得無趣自己下樓吃東西去了 ↑普拉多博物館 看到不少精美的作品,可惜不能拍下,只有這野外的動物世界是被擺在樓梯間的沒有人管,能拍一張是一張 ↑普拉多博物館 我基本上把每個作品都看了一遍,這副 威尼斯 的油畫里,能看到聖馬可鐘樓和總督府,還有海上漂著的眾多船隻,即使作於幾個世紀前,跟我們之前看到的實景還是非常接近的。 老婆給我發張酸奶,我知道她等急了,隨即結束了2小時的觀賞,離開去吃飯 跟主幹道 普拉 多大道不同,博物館出口的這條街十分安寧,幾乎看不見幾個人影,紅磚白瓦一片祥和。
一個轉彎到 普拉 多大道上,喧鬧聲變得很大,原來是在游行活動,從上看後面後面黑壓壓一片全是人群。 舉得這個標語是啥意思?看不太懂 寬敞的 普拉 多大道已經封路了,供游行的居民隊列行走,前面已經走過了一波又一波人潮了,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想問一些跟著走的人們是不是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即使國外游行隔三差五,一般也不會發生大事,警察們依舊嚴陣以待。 街對面的街道也是空無一人的,今天周日大部分小店也不開門了。
中午去了一家環境氛圍很不錯的西餐店,地點離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非常近,這樣我們下午順路就能去那裡了。 我總覺得牆上這男的是德普。 土豆牛肉絲,我也不知道它應該叫什麼,牛肉這麼吃還挺有風味 雞尾酒 裡加 了好多東西,顏值味道俱佳,首都的西餐廳挺喜歡弄這些格調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鎮館之寶格爾尼卡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主要收藏 西班牙 藝術品,其亮點是20世紀 西班牙 兩位大師的傑作: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以及達利的作品,外國藝術家的作品不多。博物館的中央建築是18世紀的醫院,1980年開始進行廣泛的現代裝修。
博物館周日下午一點半以後免費參觀,我們到時已經排起了長隊,估計是裡面限流的關係,我們剛排沒一會,後面的隊伍已經繞小廣場半圈了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建築外壁有兩個引人註目的透明電梯,給這個老式的博物館加註了現代元素。
來這裡的游客基本都是要瞻仰《格爾尼卡》的,我們也一樣,直奔二樓的單獨展廳,眼前8m*4m的巨畫使我震撼不已。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該畫創作於1937年,是以法西斯納粹轟炸 西班牙 北部 巴斯 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一幅畫,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
《格爾尼卡》自誕生起幾乎有將近20年的時間在路上奔波,穿梭於大西洋兩岸的諸多城市。最後一次旅行是在1981年,從 紐約 現代藝術博物館轉移至 西班牙 ,此前畢加索一直將其出借於 紐約 現代藝術博物館直到 西班牙 恢復民主。
此畫也是禁止游客拍照的,工作人員一邊坐一個,只拍到了左邊一半
門口排隊的人非常非常多,現在不到十點還沒有開門,游客已經繞著廣場一圈又一圈了,幸好我們提前預定了門票,可以去背面的免排隊入口。 ↑普拉多博物館 預訂票在此處排隊等待博物館開館。 普拉 多博物館內禁止拍照,三層的博物館有上百個展室,每個展室都有固定的工作人員監視游客拍照,還有流動巡邏查拍照的工作人員,想掏出手機拍個照片實在是難。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瞭閃光燈對大部分文物不會有什麼傷害,博物館內也可以禁止使用閃光燈,故宮博物院、 臺北 博物院、 大英 博物館、博物館等大型博物館現在都可以拍照,包括 巴黎 的盧浮宮,每天圍在蒙娜麗莎前拍照的游客絡繹不絕。所以主要原因我覺得是為了賣周邊方便,但我覺得只要作品是足夠珍貴,即使我們拍了照片,對喜歡的同款冰箱貼等周邊還是會買, 大城 市的夾生也讓我無可奈何。至於某位專家“在博物館拍照很傻”的說法,我極不同意,畢竟我們大多數普通游客都不是專業的藝術鑒賞者,現在我手機里以前拍攝的烏菲茲美術館、拉斐爾畫室的繪畫,時常拿出來看看,每次感受都不同。
普拉 多博物館最有名的作品是 西班牙 畫家委拉斯凱茲的油畫《宮娥》,創作於1656年,它描繪了宮廷里的日常生活。小公主瑪格麗特被描繪得既莊嚴又具有掩蓋不住的稚氣,占據畫面的中心的位置。一名宮女向她跪獻水杯,畫面左邊是正在作畫的畫家本人。畫家打破宮廷肖像固有的原則,並沒有像傳統繪畫那樣把國王夫婦擺在畫面的中心,而是把他們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鏡子中。
當我在看到這幅畫時,驚訝於它比我想的大多了,縱向3.18m,橫向2.76m,畫中人物形態各異,細節飽滿。畫邊圍了一圈游客,把守監督游客的有好幾個 當然是沒拍到了。《宮娥》與達 芬奇 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倫勃朗的《夜巡》並稱為世界三 大名 畫,後兩幅分別藏於 巴黎 盧浮宮和 阿姆斯特丹 美術館。
館內實在太大,老婆陪我逛了一半,覺得無趣自己下樓吃東西去了 ↑普拉多博物館 看到不少精美的作品,可惜不能拍下,只有這野外的動物世界是被擺在樓梯間的沒有人管,能拍一張是一張 ↑普拉多博物館 我基本上把每個作品都看了一遍,這副 威尼斯 的油畫里,能看到聖馬可鐘樓和總督府,還有海上漂著的眾多船隻,即使作於幾個世紀前,跟我們之前看到的實景還是非常接近的。 老婆給我發張酸奶,我知道她等急了,隨即結束了2小時的觀賞,離開去吃飯 跟主幹道 普拉 多大道不同,博物館出口的這條街十分安寧,幾乎看不見幾個人影,紅磚白瓦一片祥和。
一個轉彎到 普拉 多大道上,喧鬧聲變得很大,原來是在游行活動,從上看後面後面黑壓壓一片全是人群。 舉得這個標語是啥意思?看不太懂 寬敞的 普拉 多大道已經封路了,供游行的居民隊列行走,前面已經走過了一波又一波人潮了,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想問一些跟著走的人們是不是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即使國外游行隔三差五,一般也不會發生大事,警察們依舊嚴陣以待。 街對面的街道也是空無一人的,今天周日大部分小店也不開門了。
中午去了一家環境氛圍很不錯的西餐店,地點離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非常近,這樣我們下午順路就能去那裡了。 我總覺得牆上這男的是德普。 土豆牛肉絲,我也不知道它應該叫什麼,牛肉這麼吃還挺有風味 雞尾酒 裡加 了好多東西,顏值味道俱佳,首都的西餐廳挺喜歡弄這些格調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鎮館之寶格爾尼卡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主要收藏 西班牙 藝術品,其亮點是20世紀 西班牙 兩位大師的傑作: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以及達利的作品,外國藝術家的作品不多。博物館的中央建築是18世紀的醫院,1980年開始進行廣泛的現代裝修。
博物館周日下午一點半以後免費參觀,我們到時已經排起了長隊,估計是裡面限流的關係,我們剛排沒一會,後面的隊伍已經繞小廣場半圈了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建築外壁有兩個引人註目的透明電梯,給這個老式的博物館加註了現代元素。
來這裡的游客基本都是要瞻仰《格爾尼卡》的,我們也一樣,直奔二樓的單獨展廳,眼前8m*4m的巨畫使我震撼不已。 ↑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該畫創作於1937年,是以法西斯納粹轟炸 西班牙 北部 巴斯 克的重鎮格爾尼卡、殺害無辜的事件創作的一幅畫,表現了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的災難。
《格爾尼卡》自誕生起幾乎有將近20年的時間在路上奔波,穿梭於大西洋兩岸的諸多城市。最後一次旅行是在1981年,從 紐約 現代藝術博物館轉移至 西班牙 ,此前畢加索一直將其出借於 紐約 現代藝術博物館直到 西班牙 恢復民主。
此畫也是禁止游客拍照的,工作人員一邊坐一個,只拍到了左邊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