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非洲——肯尼亞的美麗與哀愁(完)
二則,它寬敞,精心養護了好大一方草坪; 三則,古樹多,動物多,生機勃勃,靈動有趣。
之前住的酒店也有猴子,只是不及納瓦沙猴子的放肆。它們占領了廣闊的草坪,
戶外餐桌, 幾人才抱的過來的古樹,還有我們房間的露臺和屋頂。 在露臺茶話會的時候,有隻小猴子從遠處連蹦帶跳靠近了。在離我們兩米開外停下,咕溜溜轉著眼珠子,似乎在盤算拿到桌上零食的勝算。緊接著又怯生生的看向我們,並用一隻“手”拍拍自己的肚子。這是在示意我們,它肚子餓了嗎?
我們開懷大笑,不忍拒絕,給它一把瓜子。它就地蹲著,剝殼吃肉。
蘑菇君回想前幾天的瓜子教學:“這猴子成精了吧?比 馬賽 人還聰明!” 草坪上,五六隻水羚正在閑庭信步。吃夠玩夠,排隊從兩個房間中間穿過。 孩子們在鞦韆上流連忘返,在蹦床上瘋玩。 我們在古樹下漫步,在長椅上閑坐,這地方太適合養老。 信口說,如果下次再來,乾脆直接拉到這酒店住個三五天。 告別了美好的納瓦 沙湖 ,下一站:博高利亞看火烈鳥~
雖說 肯尼亞 的車況差,可我們這一波三輛車,事故全落到了我們車上,極其不符合概率分佈。 且不算情節輕微的迷路和堵車。
第一天,安博塞利國家公園附近,迷失在茫茫大草原上;
第二天,安博塞利去往 內羅畢 途中,發動機皮帶斷了3次,最後來了一輛麵包車把我們接走;
第四天, 馬賽 馬拉到納瓦 沙湖 途中,右後輪爆胎,換上了備用輪。
今天,好端端的行駛在兩座漂漂亮亮的山之間,忽然又爆胎了!
意外總能帶來更多的體驗,想想不太有時間觀念的 肯尼亞 名言:hakunamatata。
一切慢慢來~ 很快聚攏了三五個素不相識的青年。司機指揮他們搬石頭,墊高車身,換上備胎(一輛車帶兩個備胎這種操作,現在看來完全必要)。
他們配合的熟稔,讓人懷疑是孫悟空吹毛變出來的分身。 不消二十分鐘,輪胎換好了。司機從車裡拿了幾瓶純凈水和芬達、可樂之類的飲料,分發給前來幫忙的小伙子們。他們滿意的離開了。
是純凈水和飲料對他們來說彌足珍貴?還是見義勇為就是他們的天性?我無從分辨。
這一路上,我們開過柏油公路,黃土路,鄉間野路。
柏油路是最新最好的了,路面平坦,略高於兩邊的土地。通常在兩個 大城 市之間才會有柏油路。 小地方大多是黃土路,比較顛簸,到處是坑。晴天塵土飛揚,雨天就泥濘難行。 遇到堵車,司機還會憑著經驗穿行在樹叢里,那就是野路了。老道的司機知道很多這樣的路,不至於被堵車困住。 開上了野路記得把車窗關好,別讓路邊隨處可見的金合歡的尖刺給劃傷了。 沿路,我們看到了 中國 援建的蒙內鐵路( 蒙巴薩 到 內羅畢 ), 中國 中建的logo又大又醒目。心裡很驕傲, 中國 為 非洲 的發展做了很多實事呢。
司機是 肯尼亞 的高收入人群,大多數是聰明肯乾的基庫尤族人。
每當對前路心存疑慮,司機就會搖下車窗,與交匯車輛的司機打個招呼,交談幾句。有時還會握個手,好像全國的司機都是老朋友。而後面的車輛會耐心等待,絕不會著急吹喇叭,簡直不可思議。
經過幾天的觀察,國叔精辟總結了這個現象:“你們說,他們像不像兩隻螞蟻在碰觸角?”
博高利亞名為“博高”,實則海拔比較低,到了這裡明顯感到熱了。
可能這樣的氣候更適合火烈鳥生活吧,據說這裡是 肯尼亞 火烈鳥最為密集的地方。我們頂著猛烈的陽光,走在泛著白光的碳酸鈣湖邊,追隨著它們。
火烈鳥的紅色依賴小魚小蝦身體里的蝦青素。 黑色腿,灰色羽毛的是未成年的小火烈鳥。 高傲的抬著腿走。 成片成片起飛的時候,特別壯觀。 博高利亞溫泉酒店比納瓦沙鄉村俱樂部局促很多,又沒有 溫莎 高爾夫酒店的氣派,設施和餐點,堪稱此行最差。
不過,它還是有兩大優點不容忽視。
其一,花園裡的動物出現了令人激動的新品種:鴕鳥! 其二,酒店的公共泳池,可是天然溫泉哦~
泡在溫泉泳池裡,和團友們打了會兒水球,再回房間吹著空調吃個泡麵,蘇蘇糊糊的~ Day 8 博高利亞——肯尼亞山來之前,和大多數不曾踏足 非洲 土地的人一樣,我對 肯尼亞 的其中一個誤解就是:因赤道橫穿了國土而炙熱不堪。
實際上,這個熱帶季風區域由於地勢較高,終年溫度在10-26℃。誇它四季如春恰如其分。每隔三個月交替一次的降雨和乾旱,把 肯尼亞 分成了雨季和旱季。旱季通常會有更多的游客,畢竟雨季的黃土路泥濘,幾乎寸步難行。
今日份“到此一游”便是赤道。在我眼裡,赤道作為地球的“腰帶”,在幾何學上具有重要意義,但也僅此而已。
看到這兩塊簡陋的牌子,我的疑心就更加重了:也許和國界線一樣,赤道只是人為定義的一條線而已。這兩塊其貌不揚的鐵皮,今天放在這裡,明天隨賣證書的小販高興,就挪窩到三五米遠的地方去。
然而在這個簡陋的地方見證了一個“奇跡”之後,我改觀了。
這個實驗叫“地轉偏向力”。在赤道以北,水流會順時針旋轉;赤道以南,水會逆時針旋轉;如果正好在赤道上,水就紋絲不動,不偏不倚。三個小實驗的地點相距不過一米,但差別卻很明顯。
可見咱們圓滾滾的地球有一條纖細的腰線,它精確的存在於我們看不見的空氣和土壤。
(視頻怎麼都傳不上去怎麼回事?!)
可能是因為海明威,國人更仰慕 乞力馬扎羅 山;當地人似乎更重視 肯尼亞 山,畢竟它才是 肯尼亞 境內的最高峰( 乞力馬扎羅 山在 肯尼亞 和 坦桑尼亞 邊界)。
坐在車裡遠遠的眺望這座海拔5199米的死火山,山頂有積雪。別說上山了,只要能遠遠望見,就像被它的清冷光輝輻射到,涼爽的需要羽絨服的加持。而這一切恰恰發生在“炎熱”的赤道邊上。
世上有太多不可思議的合理存在。 途中經過聲名遠播的甜水私人保護區,隔著圍欄我們終於看到了活生生的犀牛。即便是在它的故鄉,也已經為數不多。據說白犀牛因為配種問題已經瀕臨滅絕。能看到它們實在是幸運。至此, 非洲 五霸終於集齊了。 以眼見的平民生活水平作為標尺,我們的餐食實在不算差。縱然有時口味上不盡如人意,品種搭配還是豐富的。早餐有黃油、煎蛋、吐司、牛奶、咖啡、水果等,中午晚上有牛羊雞肉和蔬菜。可畢竟是內陸,罕見海鮮。聽說這天中午有新鮮的鱒魚吃,暗自摩拳擦掌。
車子在黃土路上開啊開,猝不及防一個左拐( 肯尼亞 靠左行),鑽進一個 英國 人經營的“洞天福地”。 那是一棵陰澤百來平方的老無花果樹,想是某天夜裡 肯尼亞 山的全能之神恩蓋賜給他的想象力,他把枝杈作為棟梁,搭上木檯子,拉起纜繩,覆上篷布,建成了一個餐廳。
之前住的酒店也有猴子,只是不及納瓦沙猴子的放肆。它們占領了廣闊的草坪,
戶外餐桌, 幾人才抱的過來的古樹,還有我們房間的露臺和屋頂。 在露臺茶話會的時候,有隻小猴子從遠處連蹦帶跳靠近了。在離我們兩米開外停下,咕溜溜轉著眼珠子,似乎在盤算拿到桌上零食的勝算。緊接著又怯生生的看向我們,並用一隻“手”拍拍自己的肚子。這是在示意我們,它肚子餓了嗎?
我們開懷大笑,不忍拒絕,給它一把瓜子。它就地蹲著,剝殼吃肉。
蘑菇君回想前幾天的瓜子教學:“這猴子成精了吧?比 馬賽 人還聰明!” 草坪上,五六隻水羚正在閑庭信步。吃夠玩夠,排隊從兩個房間中間穿過。 孩子們在鞦韆上流連忘返,在蹦床上瘋玩。 我們在古樹下漫步,在長椅上閑坐,這地方太適合養老。 信口說,如果下次再來,乾脆直接拉到這酒店住個三五天。 告別了美好的納瓦 沙湖 ,下一站:博高利亞看火烈鳥~
雖說 肯尼亞 的車況差,可我們這一波三輛車,事故全落到了我們車上,極其不符合概率分佈。 且不算情節輕微的迷路和堵車。
第一天,安博塞利國家公園附近,迷失在茫茫大草原上;
第二天,安博塞利去往 內羅畢 途中,發動機皮帶斷了3次,最後來了一輛麵包車把我們接走;
第四天, 馬賽 馬拉到納瓦 沙湖 途中,右後輪爆胎,換上了備用輪。
今天,好端端的行駛在兩座漂漂亮亮的山之間,忽然又爆胎了!
意外總能帶來更多的體驗,想想不太有時間觀念的 肯尼亞 名言:hakunamatata。
一切慢慢來~ 很快聚攏了三五個素不相識的青年。司機指揮他們搬石頭,墊高車身,換上備胎(一輛車帶兩個備胎這種操作,現在看來完全必要)。
他們配合的熟稔,讓人懷疑是孫悟空吹毛變出來的分身。 不消二十分鐘,輪胎換好了。司機從車裡拿了幾瓶純凈水和芬達、可樂之類的飲料,分發給前來幫忙的小伙子們。他們滿意的離開了。
是純凈水和飲料對他們來說彌足珍貴?還是見義勇為就是他們的天性?我無從分辨。
這一路上,我們開過柏油公路,黃土路,鄉間野路。
柏油路是最新最好的了,路面平坦,略高於兩邊的土地。通常在兩個 大城 市之間才會有柏油路。 小地方大多是黃土路,比較顛簸,到處是坑。晴天塵土飛揚,雨天就泥濘難行。 遇到堵車,司機還會憑著經驗穿行在樹叢里,那就是野路了。老道的司機知道很多這樣的路,不至於被堵車困住。 開上了野路記得把車窗關好,別讓路邊隨處可見的金合歡的尖刺給劃傷了。 沿路,我們看到了 中國 援建的蒙內鐵路( 蒙巴薩 到 內羅畢 ), 中國 中建的logo又大又醒目。心裡很驕傲, 中國 為 非洲 的發展做了很多實事呢。
司機是 肯尼亞 的高收入人群,大多數是聰明肯乾的基庫尤族人。
每當對前路心存疑慮,司機就會搖下車窗,與交匯車輛的司機打個招呼,交談幾句。有時還會握個手,好像全國的司機都是老朋友。而後面的車輛會耐心等待,絕不會著急吹喇叭,簡直不可思議。
經過幾天的觀察,國叔精辟總結了這個現象:“你們說,他們像不像兩隻螞蟻在碰觸角?”
博高利亞名為“博高”,實則海拔比較低,到了這裡明顯感到熱了。
可能這樣的氣候更適合火烈鳥生活吧,據說這裡是 肯尼亞 火烈鳥最為密集的地方。我們頂著猛烈的陽光,走在泛著白光的碳酸鈣湖邊,追隨著它們。
火烈鳥的紅色依賴小魚小蝦身體里的蝦青素。 黑色腿,灰色羽毛的是未成年的小火烈鳥。 高傲的抬著腿走。 成片成片起飛的時候,特別壯觀。 博高利亞溫泉酒店比納瓦沙鄉村俱樂部局促很多,又沒有 溫莎 高爾夫酒店的氣派,設施和餐點,堪稱此行最差。
不過,它還是有兩大優點不容忽視。
其一,花園裡的動物出現了令人激動的新品種:鴕鳥! 其二,酒店的公共泳池,可是天然溫泉哦~
泡在溫泉泳池裡,和團友們打了會兒水球,再回房間吹著空調吃個泡麵,蘇蘇糊糊的~ Day 8 博高利亞——肯尼亞山來之前,和大多數不曾踏足 非洲 土地的人一樣,我對 肯尼亞 的其中一個誤解就是:因赤道橫穿了國土而炙熱不堪。
實際上,這個熱帶季風區域由於地勢較高,終年溫度在10-26℃。誇它四季如春恰如其分。每隔三個月交替一次的降雨和乾旱,把 肯尼亞 分成了雨季和旱季。旱季通常會有更多的游客,畢竟雨季的黃土路泥濘,幾乎寸步難行。
今日份“到此一游”便是赤道。在我眼裡,赤道作為地球的“腰帶”,在幾何學上具有重要意義,但也僅此而已。
看到這兩塊簡陋的牌子,我的疑心就更加重了:也許和國界線一樣,赤道只是人為定義的一條線而已。這兩塊其貌不揚的鐵皮,今天放在這裡,明天隨賣證書的小販高興,就挪窩到三五米遠的地方去。
然而在這個簡陋的地方見證了一個“奇跡”之後,我改觀了。
這個實驗叫“地轉偏向力”。在赤道以北,水流會順時針旋轉;赤道以南,水會逆時針旋轉;如果正好在赤道上,水就紋絲不動,不偏不倚。三個小實驗的地點相距不過一米,但差別卻很明顯。
可見咱們圓滾滾的地球有一條纖細的腰線,它精確的存在於我們看不見的空氣和土壤。
(視頻怎麼都傳不上去怎麼回事?!)
可能是因為海明威,國人更仰慕 乞力馬扎羅 山;當地人似乎更重視 肯尼亞 山,畢竟它才是 肯尼亞 境內的最高峰( 乞力馬扎羅 山在 肯尼亞 和 坦桑尼亞 邊界)。
坐在車裡遠遠的眺望這座海拔5199米的死火山,山頂有積雪。別說上山了,只要能遠遠望見,就像被它的清冷光輝輻射到,涼爽的需要羽絨服的加持。而這一切恰恰發生在“炎熱”的赤道邊上。
世上有太多不可思議的合理存在。 途中經過聲名遠播的甜水私人保護區,隔著圍欄我們終於看到了活生生的犀牛。即便是在它的故鄉,也已經為數不多。據說白犀牛因為配種問題已經瀕臨滅絕。能看到它們實在是幸運。至此, 非洲 五霸終於集齊了。 以眼見的平民生活水平作為標尺,我們的餐食實在不算差。縱然有時口味上不盡如人意,品種搭配還是豐富的。早餐有黃油、煎蛋、吐司、牛奶、咖啡、水果等,中午晚上有牛羊雞肉和蔬菜。可畢竟是內陸,罕見海鮮。聽說這天中午有新鮮的鱒魚吃,暗自摩拳擦掌。
車子在黃土路上開啊開,猝不及防一個左拐( 肯尼亞 靠左行),鑽進一個 英國 人經營的“洞天福地”。 那是一棵陰澤百來平方的老無花果樹,想是某天夜裡 肯尼亞 山的全能之神恩蓋賜給他的想象力,他把枝杈作為棟梁,搭上木檯子,拉起纜繩,覆上篷布,建成了一個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