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滇藏,從林芝到騰衝, 我的秋分發現
老司機們越野在行,徒步可不在行,大家幾乎是業餘著裝,登山杖是營地發的,我還穿著球鞋。 路過一棵長成直角的樹,美女領隊高興的做出和它一樣的瑜伽造型。 同行小伙伴說起楊冪在今年的ELLE七月刊的封面和寫真就是在這裡和康騰營地拍攝的,並且還認出了封面上楊冪依坐著的那棵樹。 業餘徒步體驗三公里,歷經兩個半小時,出來後我的鞋和褲子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午飯後車隊還是順著上山的路下行,我們的發神打開越野模式,遇到陡坡,剎車緩降;遇到涉水,一腳油門。 路過來時的那個村莊,我們記住了這個特別可愛的村名,小地方村。 下午我們又回到雲峰山溫泉酒店,七日的行程已經結束,再經歷一場晚宴總結盛典,我將由 保山 經 昆明 回 上海 ,留下的,是 滇藏線 上的夢繞魂牽。 發現,在秋分我們從二十二號 林芝 出發,到二十八日 騰衝 結束,反走滇藏,行程2093公里,行駛在高速、國道、省道、縣道及越野路段,經歷塌方、碎石、揚塵、涉水。魯朗林海、然烏明鏡, 怒江 天險、七十二拐, 梅里雪山 、中秋圓月, 瀾滄江 水、 騰衝 雨林,一路美景,都記載於心。
我們經歷了秋分,我們享受了發現。 關於在行進車輛上攝影的心得分享以上游記90%以上的照片都是在行進的車上拍攝,這是我第二次在行進的車上拍照,第一次是在冬天的 伊爾庫茨克 的大巴上,平均車速80邁,這次攝影條件更為艱難,路面起伏較大顛簸也很嚴重,所以我想在篇後分享一下在行進車上攝影的一點心得。
1,用長焦鏡頭;
這次隨行我帶了三支鏡頭,35/f2,16-35/f4,80-200/f2.8,在雨林徒步為了輕裝只掛了35定焦,在行車途中95%的照片都來自於80-200長焦鏡頭,從前擋風玻璃80的焦段可以拍到前方整體車隊,200的焦段可以拍前車特寫,而用35定焦則會拍到發動機蓋。 從側車窗可以抓到遠處的風景,200的焦段抓拍高山、河谷十分適合,而用35定焦則會拍到路肩或防護欄。 2,快門速得快;
車速一般都在80邁以上,所以如果快門速不快的話,畫面就會虛掉,尤其是從側窗拍的時候,一般快門我設置1/2000以上,快的話1/3000。光圈看拍的主題,還是因為晃動原因,不能保證我這一秒按下的快門對到了上一秒的焦上,會有點小偏差,用的又是長焦,所以光圈不會設太大,一般f9左右。變化的是ISO,光線好的話200也開過,一般400~500,像清晨陰天最高我用過1000。
另外說一句的就是,別迷信照搬參數,相機不同,自己試著拍的好,拍的清楚就行。 在側窗拍攝時,遠處的物體移動相對較慢,但是近處的物體移動的很快,快門慢的話近處的物體很容易變形。 3,試著去預判;
行車拍照廢片非常多,基本上我都是刪掉2/3以上的,冷不丁剛按快門就過來一棵樹一個電線桿,或是剛拿出相機,這個彎就拐過去了,所以我一般會觀察下前方路況,會不會拐彎,有沒有樹木遮擋,拐彎或是車多緩行的時候都是抓拍風景的好機會。 在 盤山 路錯過了一處壯麗的山谷沒關係,看準前方的彎,沒準兒角度又會盤過來。 4,構圖很簡單;
這次在行進車上拍攝發現,在途中很多時候如果光拍空景會很單調,如果前方有車輛的話,也不妨是一種點綴裝飾,因為是公路本身就有著它的對稱性,加之兩旁的樹木的話,對角線構圖是最常見並且簡單的,只要把路肩放在畫面的左右下角即可。 筆直或是蜿蜒的上行路段將是很好拍攝機會,因為可以拍到更多的路,無論是路還是車,都非常具有線條感,有時候可以拍出“天路”的效果。 遇到大面積的山體或者是樹木,可以採用大小對比的構圖方法,小的動態主體存在於大的靜態主體中,整個畫面就生動起來。 不要錯過涵洞和橋梁,涵洞可以利用剪影和框景,橋梁的線條感很強烈,另外車道上的路牌路邊也可以成為很好的點綴物。
我們經歷了秋分,我們享受了發現。 關於在行進車輛上攝影的心得分享以上游記90%以上的照片都是在行進的車上拍攝,這是我第二次在行進的車上拍照,第一次是在冬天的 伊爾庫茨克 的大巴上,平均車速80邁,這次攝影條件更為艱難,路面起伏較大顛簸也很嚴重,所以我想在篇後分享一下在行進車上攝影的一點心得。
1,用長焦鏡頭;
這次隨行我帶了三支鏡頭,35/f2,16-35/f4,80-200/f2.8,在雨林徒步為了輕裝只掛了35定焦,在行車途中95%的照片都來自於80-200長焦鏡頭,從前擋風玻璃80的焦段可以拍到前方整體車隊,200的焦段可以拍前車特寫,而用35定焦則會拍到發動機蓋。 從側車窗可以抓到遠處的風景,200的焦段抓拍高山、河谷十分適合,而用35定焦則會拍到路肩或防護欄。 2,快門速得快;
車速一般都在80邁以上,所以如果快門速不快的話,畫面就會虛掉,尤其是從側窗拍的時候,一般快門我設置1/2000以上,快的話1/3000。光圈看拍的主題,還是因為晃動原因,不能保證我這一秒按下的快門對到了上一秒的焦上,會有點小偏差,用的又是長焦,所以光圈不會設太大,一般f9左右。變化的是ISO,光線好的話200也開過,一般400~500,像清晨陰天最高我用過1000。
另外說一句的就是,別迷信照搬參數,相機不同,自己試著拍的好,拍的清楚就行。 在側窗拍攝時,遠處的物體移動相對較慢,但是近處的物體移動的很快,快門慢的話近處的物體很容易變形。 3,試著去預判;
行車拍照廢片非常多,基本上我都是刪掉2/3以上的,冷不丁剛按快門就過來一棵樹一個電線桿,或是剛拿出相機,這個彎就拐過去了,所以我一般會觀察下前方路況,會不會拐彎,有沒有樹木遮擋,拐彎或是車多緩行的時候都是抓拍風景的好機會。 在 盤山 路錯過了一處壯麗的山谷沒關係,看準前方的彎,沒準兒角度又會盤過來。 4,構圖很簡單;
這次在行進車上拍攝發現,在途中很多時候如果光拍空景會很單調,如果前方有車輛的話,也不妨是一種點綴裝飾,因為是公路本身就有著它的對稱性,加之兩旁的樹木的話,對角線構圖是最常見並且簡單的,只要把路肩放在畫面的左右下角即可。 筆直或是蜿蜒的上行路段將是很好拍攝機會,因為可以拍到更多的路,無論是路還是車,都非常具有線條感,有時候可以拍出“天路”的效果。 遇到大面積的山體或者是樹木,可以採用大小對比的構圖方法,小的動態主體存在於大的靜態主體中,整個畫面就生動起來。 不要錯過涵洞和橋梁,涵洞可以利用剪影和框景,橋梁的線條感很強烈,另外車道上的路牌路邊也可以成為很好的點綴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