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歐羅巴~畫花荷蘭,深度游覽《梵高博物館》、《國立博物館》、《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安布羅修斯•博斯查爾特1618【瓷瓶中的畫】在這豐富的花束中包含了大約30種不同的花卉,在最上面,您看到的是一束雜色鳶尾花,一朵玫瑰和一朵鬱金香,再往下有水仙、耬鬥花、鈴蘭、金盞花、三色堇、麝香蘭和一朵仙客來。但不論這些花顯得如何逼真,它們永遠不可能像這樣被放在同一個花瓶里,因為這些花的花期不同,所以博斯查爾特並沒有寫實,作為一位植物學家,他研究並素描了每一種花,然後在工作室里將這些獨立的研究,合併在同一束花里,因為他不止一次地使用這些素描,我們有時會在他的其他作品里看到同樣的花。為了展現每一朵花的美麗,他把所有的花朵都放在畫面的最前方,並打上同樣的光線。通常像這樣的一束花使用的是統一的背景,在這裡博斯查爾特選擇的背景是一個全景開放的壁龕,這個靜物花,還有一個版本是放在封閉的壁龕里。在17世紀,花卉是很受收藏家們歡迎的物品,有時也很貴,例如鬱金香來自 中亞 ,被引進 荷蘭 併為人們所熟知,還不到30年,窗臺上的兩個貝殼也是,它們來自於 印度 洋,或太平洋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倫勃朗1632【尼古拉斯•蒂爾普醫生的解剖課】。當時25歲的倫勃朗得到了早起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項委任,尼古拉斯•蒂爾普醫生戴黑帽子的男人,請他畫一幅群像,蒂爾普給 阿姆斯特丹 的外科醫生上課,這些醫生操作簡單的手術,每年一次他會在他的學生面前肢解一具屍體,人體解剖學課程已向公眾開放,吸引了很多感興趣的人,授課在 阿姆斯特丹 新市場解剖學劇院進行。通常群體肖像都顯得很獃板,由一排人頭構成,但在倫勃朗的畫中,它增加了動作和運動,讓其具有喜劇效果,他讓每個醫生做出不同的反應,有彎腰的、有看著被肢解下來的手臂的、或者有看著右邊那本書的、又或直勾勾的看著我們的。倫勃朗將他的群體肖像設於明亮的光線下,光線直接照在前排醫生的頭上也照在白色屍體上。所以,臭名昭著的罪犯 阿裡 斯金特剛被處以絞刑不久的屍體,就正好處於大家的視線的焦點,無論這個場景看起來有多麼現實主義,但也並不是完全真實,事實上蒂爾普剛開始上課時肯定是從解剖腹部開始的,因為內臟是最先開始腐爛的,可能倫勃朗認為,這樣一個裸露的肚子太容易轉移人們的註意力了,蒂爾普醫生展示了手部的工作,用鉗子舉起一束連接手指的肌肉和肌腱,他用左手做了一個加強的手勢。因為這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群體肖像,倫勃朗在 阿姆斯特丹 名聲大震,在17世紀30年代,他成為該市最傑出的肖像畫家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倫勃朗1631【西蒙的贊美之歌】倫勃朗完成這幅畫的時候是25歲,不久之後,他從家鄉 萊頓 搬到 大城 市 阿姆斯特丹 ,這個畫板就是對他當時的藝術才能的總結,西蒙一個虔誠的老人跪在 耶路撒冷 的寺廟裡,懷裡抱著嬰兒耶穌,西蒙將這個孩子看成是救世主,並且已經等他很久了,他不由自主的唱出一首贊美之歌,倫勃朗巧妙地抓住了老人強烈的感情,像一個戲劇導演,他點亮了這一幕,勇往直前使其擺脫黑暗,然而,這道光似乎真的是從神聖的孩子身上散髮出來的,倫勃朗非常喜歡西蒙的故事,他經常畫這幅畫,光與暗的強烈對比,也是他的代表性技巧之一。在18世紀,後來的 荷蘭 總督威廉四世在拍賣會上買下了這幅畫。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倫勃朗1667【一位老人的肖像】當倫勃朗畫這幅未知人士的肖像時,他已經61歲,他這種有力而隨性的方式是他後期作品的特點,一位老人在扶手椅上向後坐了一點,他的外套是開著的,衣領鬆了,他頭上的帽子,臉頰和雙下巴都是灰色的,如果一個人想要垂名青史的話,這並不是他最好的姿勢,所以這次繪畫很可能不是一個正式的委托任務,而是倫勃朗為某個熟悉的人畫的肖像。那個男人在擺姿勢時明顯感到輕鬆自在,另一方面,倫勃朗是在展示他最好的一面,並去掉臉上所有凹痕,他畫深色衣服時的筆觸很稀疏,偶然間,他使用刷柄塗一下未乾的油漆,露出棕色的絨毛,幾個強有力的筆觸暗示著所畫的是手和袖口兒,而衣領的邊緣是用最微妙的白色線條進行繪畫,男人的臉上使用的最多的細節進行繪畫,倫勃朗用不同顏色的小筆觸使其成形,他用了他所知道的每一個技巧來代表一個真實的人的血肉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倫勃朗自畫像】1669。沒有人畫過像倫勃朗一樣多的自畫像,我們知道的就超過80幅,年輕時、成年時和老年時都有,這可能是他畫的最後一幅自畫像,肩膀部分上面寫著倫勃朗1669年,也就是他去世的那年,享年63歲,這個看著我們的男人不得不面對相當多的挫折,他破產了,不得不賣掉他的藝術收藏品,他失去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和後來的情人。然後更糟糕的是,他唯一幸存的孩子提多也死了。儘管這一切不如意,倫勃朗仍然是一個非常多產的畫家。這個長著灰色長頭髮的男人,看著是不是有點兒疲憊,這是不是意味著他的死期將近,當然他有雙下巴和眼袋,但是倫勃朗想表達的東西還是很有力量。他的繪畫技巧非常嫻熟,倫勃朗完全知道究竟要做什麼來達到理想的效果,他畫的一些部分很詳細,相反,有些部分非常粗略, 比如 蓬亂的頭髮上的塗鴉,和他用來畫眼睛細膩的筆畫,這是這位大師最好的作品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艾德里安•庫特1705【靜物與野草莓】,在黃金時代的末期,已經很少有靜物畫家仍然活躍的 荷蘭 ,但艾德里安•庫特還是在畫這樣的小物品,雖然他的靜物畫非常簡單,放著一些水果,蔬菜和背殼,但它們看起來總是很真實,在這裡,他畫了剛採摘的草莓,大多數都是成熟的,但有些還沒有變紅,庫特對他們進行了仔細觀察,並盡可能仔細地去描繪它們,他從各個角度來表現它們,用閃閃發光的種子以及到處都是的外殼,他畫了莖、葉、芽和一朵閃閃發光的小白花,為了創建一種立體效果。庫特還將兩個草莓掛在桌子的邊緣處,如同一個聚光燈,明亮的光線從上往下照在靜物上,而這也恰好抵消了桌子邊緣的尖銳感,庫特在桌子邊緣寫了他的簽名。我們真正開始知道艾德里安•庫特是從1683年到1707年,他的創業生涯,他當時可能生活在米德爾堡市,他經常在紙上畫他的靜物,然後將紙粘貼到一個板上,相對於藝術家通常使用的畫布或畫板就是一個廉價且方便的替代方式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保盧斯•波特1647【公牛】這頭公牛是一個典型的 荷蘭 自然主義繪畫的縮影,蒼蠅在動物的背後發出嗡嗡聲口,水從它的嘴裡滴出來,右邊還有牛屎。在19世紀,波特的這幅畫在莫瑞泰斯非常具有吸引力,甚至比倫勃朗和維米爾的作品更受歡迎,鑒賞家認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品,游客也稱贊其驚人的現實主義,但外表具有迷惑性,近距離仔細查看後會發現,波特筆下的小公牛原來是個不可思議的生物,它擁有兩歲大的動物的頸和腳,三至四歲的動物的牙齒,且臀部比胸部肌肉少很多。為了畫這頭公牛,波特在戶外畫了幾幅素描,然後回到他的工作室,把這幾幅素描結合在他的這幅繪畫中,所以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個由畫家組合在一起的公牛。波特住在 海牙 郊區,從他家可以很容易地到達田野,起初波特只打算畫站著的公牛和躺著的母牛。他在畫的過程中增加了農夫、羊、樹和風景。公牛是英年早逝的動物畫家波特最大幅的繪畫,他的同代人一定非常驚訝,因為那麼大的尺寸,通常是用聖經或神話場景和大群體肖像,只有在 荷蘭 ,藝術家們才會用如此大的畫幅,來描繪像牛這樣的日常主題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梵•羅伊斯達爾【 哈勒姆 風景和洗曬場】,這真的是典型的 荷蘭 風景,沙丘的後面是平坦的土地,城市在地平線上,在往上是多雲的天空,令人印象深刻,遠處的城市是 哈勒姆 ,從可以俯瞰一切的聖巴夫教堂很容易就將其辨認出來,這樣的景觀被稱為小 哈勒姆 , 哈勒姆 市是雅各布•凡•羅伊斯達爾的出生地,他至少創造了15幅關於 哈勒姆 市的作品。似乎是羅伊斯達爾把他的畫架放在了沙丘的高處,然後畫下了當時的風景,但是17世紀的畫家們並不是這樣進行創作的,他們在戶外進行素描,然後回到工作室里塗上顏料,對於一幅景觀畫,可以被看到的土地非常少,羅伊斯達爾主要畫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雲層,這是他的標簽,太陽照在雲層之間,形成了陰暗對比的巨大反差了,羅伊斯達爾將我們的視線,沿著景觀的亮斑引到遠處的聖巴夫教堂。沿途他突出了一些有趣的東西,如白色亞麻布條攤放在陽光下風乾曬白,他將我們的目光引到亞麻布條上,是因為 哈勒姆 出產的亞麻在17世紀非常著名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格裡格•德奧1658【年輕的母親】1660年, 荷蘭 共和 國將此繪畫作品作為禮物贈送給 英國 國王查理二世,查理非常喜歡,當即想雇佣格裡特•德奧,但是格裡特•德奧婉拒了 英國 國王的授勛,並表示自己更喜歡留在 萊頓 市。一位年輕的母親在敞開的窗前坐著,腿上放著針線活兒,在他旁邊,一個小女孩兒跪在地上,旁邊有個嬰兒躺在搖籃里,對於17世紀的人來說,一個會做針線活的母親是一個勤勞好母親的典型代表,但這個年輕的母親並不擅長收拾整理,各種東西到處亂放,一個打翻的燈籠,一把蘿蔔,還有一隻死鳥,這幅畫中有沒有什麼隱含的含義呢?沒有!造成這一片混亂的,正是格裡特•德奧,他想展示的是它可以完美的畫出這些不同的物體和材料,他畫的非常精細,你很難看出畫筆的痕跡。格裡特•德奧是倫勃朗的第一個學生,相對於他老師越來越粗獷的筆觸,德奧更專註於美派畫,後來他成為了來 萊頓 美派畫的鼻祖,儘管他一直住在熟悉的家鄉,但卻早已聞名於世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法布里修斯1654【金翅雀】簡潔這幅作品的力量在於簡潔,一隻金絲雀被綁在它的取食器上,在白牆上投出一道影子,牆上寫著該畫家的名字, 卡萊爾 法布里修斯1654。金翅雀是很受歡迎的寵物,因為它們很聰明,它們可以學會小把戲, 比如 用一個小水桶從一隻碗里取水。法布里修斯的金翅雀看起來很真實,顏色和大小是非常自然的,明亮的光線和牆壁上的陰影,讓效果更加突出,這是光幻覺嗎,雖然金翅雀看起來很真實,但這顯然是畫出來的,筆觸清晰可見,法布里修斯在畫鳥翼時,用厚厚的黃色顏料覆蓋在黑色上面,然後用他的刷柄將其塗開,這是她從他的師傅 博特朗 那裡學來的一個竅門。一開始法布里修斯和伯特朗一樣都喜歡用暗色,但是自從法布里修斯搬到德爾夫特市,他開始用較淺的色調,他開始嘗試運用幻覺和角度,為另一位來自德爾夫特的著名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開創了新路。法布里修斯僅僅活到了32歲,1654年,他在德爾夫特火藥庫的爆炸中身亡,就是在這年他畫了金翅雀,他的許多作品肯定也在這場災難中消失了,因為我們只知道15幅有關他的作品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揚•斯特恩1665【小孩吹管老人唱】。斯特恩經常描繪諺語和俗語,在這幅畫里的老婦人正在朗讀這句諺語,小孩兒吹管老人唱,意思是一個壞榜樣會導致壞行為,這裡所述的榜樣就不是一個好榜樣,一個家庭正在慶祝最小的孩子洗禮儀式,這個孩子躺在母親的懷裡,在右邊,一位抽煙斗的父親正在教其中一個孩子如何吸煙,即便在那個時代吸煙也是一個壞習慣,在左邊,一位露著乳溝的婦女傾斜著身體,將玻璃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他身後微笑著的男人頭上戴了一頂通常是教父在給孩子受洗儀式時才戴的帽子,但如果這樣的一位老人成為新神父的話,這將是一個離奇的世界。在這幅作品中,揚斯特恩想表現他與同代人顯示良好教養的重要性,他通過畫象徵模仿的典型鸚鵡來強調他想表達的信息,但如果他在表達這個信息時,沒有用一點幽默感的話,斯特恩就不會是斯特恩了。儘管非常嘲笑這個壞榜樣,但其實這畫里的父親就是畫家自己。斯特恩經常在他作品中華畫自己,還畫了一個嚴肅的自我畫像。楊•斯特恩就是以這類家庭場景的油畫聞名,幽默,、凌亂、歡樂,這種畫肯定很受市場歡迎,因為後來他又畫了幾個不同的版本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楊•斯特恩1658-1660【女孩兒吃牡蠣】這個年輕的女人,一邊將鹽灑在牡蠣上,一邊賣弄風情的看著我們,她將要給我們上這道美味菜餚,但要小心咸牡蠣汁的副作用,因為牡蠣被稱為春藥,且被認為如果落入狡猾的女人手中是非常危險的,背景里的床讓我們毫無疑問,這個女孩兒不只是提供牡蠣,更是她自己。一點兒色情和幽默感是揚•斯特恩的典型特點,但它也是一個熟練的畫家,他可以很好的使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描繪,看一下這個銀盤映出的麵包和鹽,或者女孩兒帶有羽毛和天鵝絨的時尚外套。雖然斯特恩很詳細的畫女孩、桌子上的物體,但背景中的人物卻是非常粗略的,就這樣,他在這幅小畫中創造出了深度,這是他畫過的最小的畫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約翰內斯•維米爾1665【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是約翰內斯•維米爾最著名的油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她轉過頭,用閃閃發光的大眼睛看著我們,她的頭微微傾斜,嘴巴微微張開,我們不知道這個女孩兒是誰,但維米爾而並不在意這個,因為這不是一副肖像,是一個虛構人物的畫像,在這幅畫中,這位女孩兒身穿 土耳其 短裙,戴著充滿異國情調的頭巾,耳朵上戴著過大的珍珠耳環,約翰內斯•維米爾是擅長運用光線的大師,沒有其他的畫家,能如此微妙地表現出光照在不同錶面的樣子,在這幅畫里,它運用了他所知道的每一個技巧,看看女孩兒臉上那種柔和感,還有她濕潤的嘴唇上的 光澤 。當然,還有珍珠。維米爾只需少許筆觸就可以勾勒出來,最上面白色的一筆作為高光,淺灰色的筆觸來反襯女孩兒白色的衣領,雖然在現在看來很不可思議,但戴珍珠耳環的女孩兒曾經確實很長時間都不被人欣賞,在1881年,這幅繪畫的拍賣成交價僅為2 荷蘭 盾30美分,後來她才被公認為是維米爾的真跡,之後她就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之一。當然,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女兒的小說和電影也使得這個 荷蘭 的蒙娜麗莎變得更加名聲顯赫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約翰內斯•維米爾1660-1661【德爾夫特風景】就是 荷蘭 黃金時代最著名的風景畫,德爾夫特風景,由約翰內斯•維米爾所畫,它通常描繪室內場景,我們只知道他的兩幅城市景觀作品,這是其中之一。這是一個春天或初夏的早晨,從水面上的倒影來判斷,幾乎沒有一絲風,烏雲的影子印在岸邊、城牆和建築物上,這樣維米爾將我們的視線從水中的倒影移開,經過了橋,落在城門間,穿過陽光普照的城市中心,看到新教堂閃亮的屋頂和細長塔尖。約翰內斯維米爾擁有大師級的繪畫手法,他幾乎能用顏料表示出任何光線效果,並一直在尋找最好的方式來表達材質,德爾夫特風景清楚的展示了他如何做到這些,有一些部分,畫的非常精確,而另一些部分卻一筆帶過。有時顏料很厚, 比如 教堂的塔,但在其他地方顏料非常薄,幾乎是透明的, 比如 水上的倒影,這裡他用的是非常薄透的棕色和藍灰色,為了表明城城門磚體的粗糙,他在顏料中混合了粗顆粒顏料,然而還有一些點狀的顏料用來表示光的反射, 比如 在船的右邊,這些點是維米爾的標簽。幾個世紀以來,維米爾的繪畫手法一直被人崇拜,1885年,在參觀莫瑞泰斯後,梵高寫到:當你近看他所畫的城市景觀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並且用了完全不同的顏色,你可能在隔幾步遠時就會猜測其顏色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傑拉德•特• 博爾 奇1752-1653【抓虱子】,一位母親正在仔細地梳理孩子的頭髮,尋找著虱子,孩子正在忍耐著接受檢查,圖片里看起來是個男孩兒,在那個時代,男孩兒們六歲以前都是穿裙子和圍裙。他緊緊的咬著雙唇,紅著臉等待著又可以回去玩著那一刻到來,我們正在見證著一位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動作場景,傑拉德•特• 博爾 奇就是以這樣安靜的場景而聞名,即將一個或多個人物,完全沉浸在他們所做的事情當中,這個作者的母親模特兒是 博爾 奇的繼母,而孩子可能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 博爾 奇顯然是向我們展示一個偶然的家庭場景,但在17世紀,抓虱子也象徵著一位好母親對孩子成長的關心,因此,這把虱子梳不僅代表了母親對孩子衛生的關註,也代表了孩子性格的純潔性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弗 蘭斯 •哈爾斯【大笑的男孩】每個人看到這個大笑的男孩兒都會高興,他有著明亮的眼睛,和蓬亂的頭髮,它的形象被來自 哈勒姆 的畫家哈爾斯捕捉的很到位,雖然看起來哈爾斯似乎畫的很隨意,但事實上他還是花了很多心思的,看看哈爾斯是如何勾勒男孩兒的鼻子的,鼻梁上是白色的一筆,位置恰到好處,鼻尖上是白色的一點,他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的一個同代人曾經這樣寫道,哈爾斯對畫刷的掌控力如此之高,他可以一筆捕捉下一個人的個性,而不需要改變或調色,這些鬆散的筆觸是弗 蘭斯 •哈爾斯的標簽。雖然他也可畫得更精細些, 比如 在肖像中,但他還是更喜歡這樣粗獷的風格,也因此而聞名,在17世紀末,當一種更精煉的風格成為主流時,他的繪畫不再流行,而在19世紀,他又重新被髮現,因其隨意的繪畫方式,印象主義畫家將它看成是鼻祖,今天,哈爾斯被認為是 荷蘭 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之一。順便說一句,這並不是一副肖像繪畫,而是性格研究或tronie, 哈爾斯主要是想描繪一種自然的笑容,這是一個極其難以捕捉的表情,我們在17世紀的作品中也很少看到,當然,除了哈爾斯這樣的大師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