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與菩提,尼泊爾的幻境


在杜巴廣場附近有一條街兩旁,
每天下午都有擺攤的婦人。
見菜色和賣相更像是自家種植和製作的。
他們將菜和食材分成這樣一團一團的小份,
不論斤也不論個賣,
就這樣的一小撮統一價多點少點並不計較。


他們大多是 印度 人,
會在秤上做手腳,
缺斤少兩那不是一點兩點。
在 尼泊爾 有很多的 印度 人,
推著自行車做生意,
仿佛只要給他們一輛自行車,
他可以駝上你意想不到的一切東西滿大街的賣。


在鏡頭前擺Pose,
按下快門的瞬間遂不及防擺了個剪刀手,
只是……
你這個剪刀咋跟別人是反的呢。







所以大街兩旁也是隨處可見漢字牌匾,
也因為如今來 尼泊爾 旅行的 中國 人越來越多,
所以即便是不會說中文的 尼泊爾 人,
也會聰明的掛上漢字標牌吸引顧客。







接下來本想從 加德滿都 一路西行到尼印邊境 藍毗尼 ,
坐國際巴士陸路過境去 印度 。
但是已經施行的 印度 電子簽證不適用於陸路過境,
只能去領事館辦理紙簽,
在那之前我們在網上拜讀過很多前輩關於在 尼泊爾 辦理 印度 簽證
給到的說法都不太一樣而且也有時效性。
於是找了個下午我們扛上相機親自去領事館問個究竟。



一路走一路用相機捕捉那些偶遇的人文,
即便是同樣的一條路,
定格下的畫面每次也都會全然不同。
而碰到適合小問子玩兒或者有很多小朋友的地方,
又會隨心放肆的駐足停留讓他跟當地的孩子雞同鴨講隨著喜好的互動。
就是這樣常像個原住民般的在一座城市行走與感受那些車行常常會忽略到的地方。



情況也不如所願,
首先個人辦不了需要旅行社代辦,
其次貼紙簽給到的停留時間僅一個月,
這一點,
連我們當時遇到的歐美游客都覺得詫異不止,
因為大部分國籍哪怕是貼紙簽也能給到兩個月的停留。
都是 亞洲 人嘛還是鄰居,
別說優待了 連平 等對待都不行嗎。
沒辦法,我們在 尼泊爾 都待了一個月,
在 印度 一個月根本就不夠(最終事實證明,兩個月都不夠)
雖然有些遺憾,
卻也只能死了心辦電子簽 加德滿都 飛到 印度 德里。
這也就意味著一向不喜歡走回頭路的我們,
在 加德滿都 去 博卡拉 虛度幾日之後依然要返回 加德滿都 離境。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
加德滿都 成了至今為止,
我們“旅居”停留時間最久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