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之旅①——2018年端午松阪牛肉-伊勢神宮

老公說:是不是不限量自助餐?我今天可以放開肚皮吃了!
兒子說:我負責給大家拿菜,你們看中哪盤告訴我,我來按開門。
轉盤下方那個紅色按鈕就是開門鍵,開門後要眼疾手快地把盤子整個端下來。



金色的盤子1200日元是最貴的。

這個雪花的質地,一看就是A5級別了!在瞭解它的價格之前,我們已經幹掉了好幾盤,現在搞清了真相,下手的時候稍微緩和了一點。


而我們全程都在吃肉,蔬菜主食都沒點,只喝了飲料,吃了蜜瓜,享受了一頓純松阪牛肉的午餐。

沒想到服務員拿來一個掃描儀,在桌面上掃了一圈,所有盤子的價格全部自動加總了。
太先進了!

這個價格能吃到這麼多正宗的松阪牛肉,我覺得很值了。

我跟老公商量,下午在附近找個地方逛逛,晚餐還是回到松阪來再吃一頓才不遺憾。
中午吃了烤肉,晚上要麼換個風味?
查了一下谷歌,本地還有個名店叫“ 和田 金”,特色是松阪牛肉壽喜鍋。
我們買單的時候,請店員小哥幫忙打電話給 和田 金,預約了今晚的座位。

伊勢這個地方在國內似乎知名度不高,沒聽說誰專程到這裡玩的。
我們想到過來逛逛主要是為了打發兩頓牛肉盛宴之間的時間。

然而,在 日本 人的心中,伊勢神宮具有最高貴的地位,是必須朝聖的地方。
伊勢神宮堪稱 日本 人的精神支柱,自建造起沒有外國人能夠進入,直到1957年後才對外國人開放。
與 日本 其他神社不同,神宮保安都是 日本 自衛隊的警察,這本身就說明這座神宮有政治意義。
日本 的神教文化比較複雜,路邊到處可以看到各種社,敬奉各種各樣的神靈。在神教建築中,等級是如此遞減的:神宮—— 大社 ——宮——神社——社。在這些建築中,伊勢神宮因為是供奉 日本 最高神明天照大神(太陽神),而且 日本 皇室自稱是太陽神的後代,那麼伊勢神宮也是 日本 的“太廟”了,因此是最高貴神聖的宮殿。
在補寫這篇2018年游記的時候,剛好新舊天皇2019年要交班,伊勢神宮密集出現在各種媒體中。


最靠近伊勢神宮的車站叫五十鈴川。
從松阪到五十鈴川的車票,三人約1000日元,合64人民幣。
我突然想起來早上在站台看到的五十鈴川的火車,沒想到下午我就坐上了去那裡的車,緣分啊!

日本 的孩子們大多不戴眼鏡,容貌純凈、態度熱情有禮貌,看起來很舒服,沒有被課業壓得目光遲滯。
我喜歡看這樣的孩子們。

我和老公平時經常徒步健身,對這個距離感覺完全沒有壓力,兒子跟我們走了一段路之後感覺很累,後面情緒不高。



這裡也有一升烤肉,早知道我們不必去松阪,直接到伊勢來可以一舉兩得。
不過,到過松阪才更有成就感呢!


日本 的河水真清澈啊,讓我想起了童年家鄉的大河小溪,現在國內的都市中去哪裡找這麼乾凈的河流。

這座橋很奇怪,通體都是嶄新的,原色的木料連清漆都沒有上,居然能保持這麼多年木材不變質?
回國後我查找資料才知道,伊勢神宮是不斷地翻新重建的。
在內宮、外宮需要造神殿的地方預留兩塊相同大小的用地,A地造好神殿後,B地鋪上碎石子;下次在B地重建社殿並遷祭,輪到A殿拆除鋪上石子。
這個重建行為稱為“式年遷宮”。遷宮的對象包括內宮和外宮2所正宮、14所別宮、 宇治 橋等。
式年遷宮始於持統天皇4年(690年),平成25年(2013年)舉行了第62回式年遷宮。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 宇治 橋才會這麼新,其實這些主體結構是5年前重造的。
我很擔心頻繁的重建會造成大量木材浪費,看了資料才知道,幾個主殿重建後的汰換建材將分給神宮內次要的建築物使用,或讓給 日本 各地神社重覆利用。


鳥居是分割人和神之居所的界限, 日本 人到達鳥居前面都會行禮致意。


這就是天神的御廚房吧?我第一次看見神廟裡面有御廚的,非常驚訝。
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天神享用的東西跟人類很類似,人們每天要供奉兩頓飯菜和酒。為了保持傳統和純凈,千百年來, 日本 人代代相傳用古法耕種獲得食物,按古法烹飪和敬奉,原汁原味地保持了傳統。
根據百度百科,他們做事的極致程度已經達到了——神宮裡所有供奉的東西都必須取自神宮區域,所以他們的神職人員開鑿神社御井,親自耕種3萬平方米的神田,親自用海水煮鹽,甚至鑽!木!取!火!來烹飪!!!
寫到這裡,突然回憶起在 東京 明治神宮看到的來自各地的很多酒罈,那應該就是供奉神靈的御神酒了吧。

其他的神社還有供奉舞蹈的場所。

神宮裡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很神聖,所以石子路的參道都是繞開植物們修建的。

上次在 東京 看到修建明治神宮從全國徵集木材,各地獻樹木10萬棵。伊勢神宮應該不存在這個短缺問題,他們每次遷宮換下來的木材還能贈給全國各地的神社重覆利用。沾了天照大神仙氣的木材,一定會給各地神社帶去靈氣吧。
參道上的 大樹 很大,有的用竹片加以保護,這麼大的樹木應該不會在以後的遷宮活動中變成木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