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大巴尋覓秘魯西海岸的小美好
帕拉卡斯南下的第一站是帕 拉卡 斯(Paracas),途中Peru Hop安排了免費參觀Casa Hacienda San José,一個曾經的蔗糖種植園。 ↑卡薩哈斯恩達桑吉斯酒店 這座國家遺產建築,曾是 西班牙 農場主的家園,也是二百多黑人奴隸的噩夢。奴役制被廢除的消息,一直被農場主封鎖著,直到兩年後,黑奴們才得知自己早已有了自由身。憤怒之下,他們血洗了莊園,讓農場主一家用生命來贖罪。 ↑卡薩哈斯恩達桑吉斯酒店 這是我見過最簡陋的教堂,沒有之一。沒有金碧輝煌的祀奉台,沒有 大理 石牆面,也沒有玻璃天窗的穹頂,卻也是黑人奴役們最後的希望寄存處。 ↑卡薩哈斯恩達桑吉斯酒店 莊園裡還有一家擁有花園、露臺、畫廊和室外游泳池的酒店。從餐廳窗欄里竄出的大葉綠植極富戲劇性。 ↑卡薩哈斯恩達桑吉斯酒店 舊牆與紅花的背景自帶網紅打卡屬性。 ↑卡薩哈斯恩達桑吉斯酒店 再下車的時候,就到了帕 拉卡 斯(Paracas)了。這裡聚集了溫泉村、半島、海灣、前印加文化和國家保護區,如此得天獨厚的歷史與自然景觀,卻是很多游客不知曉的。排排坐的漁船看出了這座城鎮的經濟命脈。 帕 拉卡 斯這個漁鎮本身並沒有多大吸引力,游客們把它當作前往鳥島和國家保護區的中轉站。隨處走一走,還是會發現從豪華酒店、私人俱樂部、沙灘車和水上娛樂項目。 廣場上的一組塑像源自 非洲 裔 秘魯 文化,Cajón是一種盒形打擊樂器,通過用手或刷子、木槌等器具拍打演奏,有了鼓點,配上渾厚的嗓音,便是音樂了。 到達Chalana餐廳要穿過帕 達拉斯 酒店,再走過一條長長的碼頭。四面玻璃的半露天設計讓客人享受到無敵海景和沙漠景緻,當地漁民帶來的不同菜餚和農場種植的新鮮食材也相當有水準。 餐廳里的小鳥跳東跳西,嘰喳個不停,比我這個將要踏上鳥島的人還興奮。 一大早,我們就乘快艇出海去了鳥島(Islas Ballestas),也被稱為窮人的大龜群島,因為去 厄瓜多爾 的大龜群島真的不是一般貴。
經過帕 拉卡 斯半島,可以看到沙質山坡上一個像是燭臺又像仙人掌的圖案,前印加民族在公元前200年前用與 納斯卡 線條相同的技術,將它蝕刻在沙石上。這個印記的意義和目的至今未明,成為和 智利 複活節島 石像、 埃及 金字塔一樣的世界未解之謎。 導游指著山的左側,告訴我們那黑壓壓的一片都是鳥,讓我想起希區柯克的恐怖電影《鳥》,頭皮不禁一陣發麻。 游船臨近島嶼時,可以看到數以百萬計的鰹鳥、鷺鷥、海鷗和鵜鶘,與海獅、海龜、海豚共同享有這同一片棲息地。 傻獃獃的企鵝都扯著脖子定定地看著遠方,請問你們是在玩靜止快閃嗎? 鵜鶘一族也在碎石山上占據了一片領地,垂著大下巴唧唧呱呱。 同船的游客相繼中了空中來的埋伏,無奈游船沒有頂,只能任其在我們頭上撒野。 海豹大多懶懶地趴在石頭上休息,早已看慣了游船和照相機。這一隻倒是很給面子,優雅地仰起頭享受陽光和相機的咔嚓聲。 膀大腰圓的通常都比較有喜感,上個岸爬三米掉兩米,還邊扭邊嘟囔,海豹界的卓別林就是它了。 出了鳥島,去到帕 拉卡 斯國家保護區(Paracas National Reserve),這裡是一個大型海濱遺址,這裡有世界上最豐富也最罕見的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海灘邊緣的懸崖充滿了生機。 沙漠懸崖遇見蔚藍大海的綺麗美景迷住了我的心竅。 搭四驅車參觀帕 拉卡 斯國家保護區,可以更好地享受沙漠和沿海地理形態。 瓦卡奇納瓦卡奇納(Huacachina)是坐落於 秘魯 西南部 伊卡 大區的一個小村莊,一片獨自隱藏於數百英里內荒蕪沙漠深處的綠洲。 瓦卡奇納小鎮以一池天然湖水為中心,棕櫚樹和長角豆樹排成的林蔭大道、時髦的咖啡店、湖景酒店環繞在湖邊,整個小鎮則被幾十英里的沙漠包裹著。烈日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鬱郁蔥蔥的綠洲,著實像極了一處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 這裡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湖中泛舟,或是開沙丘越野車去滑沙。 綿延的沙漠是無論站多高都看不見頭的,在這一片沒有物質文明的荒蕪中,才能去慢慢摸索一沙一世界的意境,才會去珍惜自己擁有的一點一滴。 沙漠好像女人柔軟的胴體,在烈日下微微呼吸起伏著。這麼安靜溫柔,幾乎忘卻了她的危險和殘酷。 初次嘗試滑沙,就上了癮。同車的幾個女生爬上滑下、爬上滑下,又跳又喊:再來!再來! 膽兒肥的男生們自然是不甘願body surf,滑板上抹完蠟,就一躍而下了。 滑完沙,越野車又載著我們去一處高地等待日落。 下榻的Wild Rover青年旅社依著幾十米高的沙漠而建,從早到晚音樂high翻天。前一晚派對的人還沒散去,這一大早,游泳喝酒接力賽就又開始了。 去 納斯卡 的路上途徑 皮斯科 鎮的葡萄酒莊,便下車參觀了國酒Pisco( 皮斯科 酒)的製作過程。這才知道原來Pisco也是葡萄汁的產物,是發酵、蒸餾而成的高度酒精。口味不是一般的甜。 秘魯 人對糖的熱愛是從 西班牙 殖民時期開始的, 西班牙 侵略者帶來了蔗糖,在 秘魯 大量種植並普及,價格也因此非常親民。加上舊時天主教做彌撒的時候,都會分發甜酒給教徒,一代代 秘魯 人就對糖上了癮。國飲Inca kola的甜度是美汁源葡萄汁都要甘拜下風的。紅酒也因為炎熱的氣候變得膩甜膩甜的,乾紅更是要兌了糖才能入得了當地人的口。
經過帕 拉卡 斯半島,可以看到沙質山坡上一個像是燭臺又像仙人掌的圖案,前印加民族在公元前200年前用與 納斯卡 線條相同的技術,將它蝕刻在沙石上。這個印記的意義和目的至今未明,成為和 智利 複活節島 石像、 埃及 金字塔一樣的世界未解之謎。 導游指著山的左側,告訴我們那黑壓壓的一片都是鳥,讓我想起希區柯克的恐怖電影《鳥》,頭皮不禁一陣發麻。 游船臨近島嶼時,可以看到數以百萬計的鰹鳥、鷺鷥、海鷗和鵜鶘,與海獅、海龜、海豚共同享有這同一片棲息地。 傻獃獃的企鵝都扯著脖子定定地看著遠方,請問你們是在玩靜止快閃嗎? 鵜鶘一族也在碎石山上占據了一片領地,垂著大下巴唧唧呱呱。 同船的游客相繼中了空中來的埋伏,無奈游船沒有頂,只能任其在我們頭上撒野。 海豹大多懶懶地趴在石頭上休息,早已看慣了游船和照相機。這一隻倒是很給面子,優雅地仰起頭享受陽光和相機的咔嚓聲。 膀大腰圓的通常都比較有喜感,上個岸爬三米掉兩米,還邊扭邊嘟囔,海豹界的卓別林就是它了。 出了鳥島,去到帕 拉卡 斯國家保護區(Paracas National Reserve),這裡是一個大型海濱遺址,這裡有世界上最豐富也最罕見的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海灘邊緣的懸崖充滿了生機。 沙漠懸崖遇見蔚藍大海的綺麗美景迷住了我的心竅。 搭四驅車參觀帕 拉卡 斯國家保護區,可以更好地享受沙漠和沿海地理形態。 瓦卡奇納瓦卡奇納(Huacachina)是坐落於 秘魯 西南部 伊卡 大區的一個小村莊,一片獨自隱藏於數百英里內荒蕪沙漠深處的綠洲。 瓦卡奇納小鎮以一池天然湖水為中心,棕櫚樹和長角豆樹排成的林蔭大道、時髦的咖啡店、湖景酒店環繞在湖邊,整個小鎮則被幾十英里的沙漠包裹著。烈日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和鬱郁蔥蔥的綠洲,著實像極了一處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 這裡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湖中泛舟,或是開沙丘越野車去滑沙。 綿延的沙漠是無論站多高都看不見頭的,在這一片沒有物質文明的荒蕪中,才能去慢慢摸索一沙一世界的意境,才會去珍惜自己擁有的一點一滴。 沙漠好像女人柔軟的胴體,在烈日下微微呼吸起伏著。這麼安靜溫柔,幾乎忘卻了她的危險和殘酷。 初次嘗試滑沙,就上了癮。同車的幾個女生爬上滑下、爬上滑下,又跳又喊:再來!再來! 膽兒肥的男生們自然是不甘願body surf,滑板上抹完蠟,就一躍而下了。 滑完沙,越野車又載著我們去一處高地等待日落。 下榻的Wild Rover青年旅社依著幾十米高的沙漠而建,從早到晚音樂high翻天。前一晚派對的人還沒散去,這一大早,游泳喝酒接力賽就又開始了。 去 納斯卡 的路上途徑 皮斯科 鎮的葡萄酒莊,便下車參觀了國酒Pisco( 皮斯科 酒)的製作過程。這才知道原來Pisco也是葡萄汁的產物,是發酵、蒸餾而成的高度酒精。口味不是一般的甜。 秘魯 人對糖的熱愛是從 西班牙 殖民時期開始的, 西班牙 侵略者帶來了蔗糖,在 秘魯 大量種植並普及,價格也因此非常親民。加上舊時天主教做彌撒的時候,都會分發甜酒給教徒,一代代 秘魯 人就對糖上了癮。國飲Inca kola的甜度是美汁源葡萄汁都要甘拜下風的。紅酒也因為炎熱的氣候變得膩甜膩甜的,乾紅更是要兌了糖才能入得了當地人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