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控克什米爾,神的天空鷹在盤旋
在40℃的天氣里流汗六月,我第一次來到 印度 這片土地。走出 加爾各答 機場時,雖然已是深夜,仍被一股熱浪打得不知所措。一看手機,38℃。汗流浹背,這就是 印度 歡迎我的方式。
本以為 加爾各答 已經是炎熱的終極,沒幾天,就在 瓦拉納西 領悟到什麼是天外有天。在40℃+的夏天,光是流汗就已經花光了我所有力氣。手機里不時蹦躂出 印度 高溫熱死人的新聞,尤以 齋普爾 附近的四色城為最。為了活命,我決定放棄之前計劃的四色城,訂了一張德里飛往 斯利那加 的機票,去克什米爾避個暑。 一些照片 ↑斯利那加 在 斯利那加 ,泛舟於清晨達爾湖。 ↑拉達克專區 在 斯利那加 至 列城 的公路,與雪山相擁。
↑列城 喜馬拉雅山下經幡飄動。 ↑列城 爬上 列城 最高的山頭,世界也變小了。 ↑列城 列城 的黃昏。 ↑列城 和清晨。 ↑拉達克專區 在 列城 至默納里的路上,感受 印度 318的壯麗。 ↑默納利 在默納里的深林里迷失。 ↑西姆拉 在 西姆拉 的雨後彷徨。 行程表D1: 德里-斯里那加(達爾湖游船)
D2: 斯利那加 (包車環城)
D3: 斯利那加 \- 列城 (16小時車程)
D4: 列城 (騎車環城,提克西寺)
D5: 列城 ( 列城 皇宮)
D6: 列城 \- 默納利 (堵車,30小時車程)
D7: 列城 \- 默納利 ( 默納利 公園)
D8: 默納利 (摩托車游)
D9: 默納利 \- 西姆拉 (10小時車程)
D10: 西姆拉 (山城一日游)
D11: 西姆拉 \- 昌迪加爾 (山地火車)
嚴格說來,只有 斯利那加 、 列城 算是克什米爾,而 默納利 和 西姆拉 都是 喜馬偕爾邦 的城市。不過大多數人走克什米爾線都是這條路線,所以就不深究了。 關於克什米爾上世紀中葉,二戰後的 英國 國力衰退,再加上各殖民地獨立運動如火如荼, 英國 不得不退出 南亞 次大陸, 將其統治下的區域劃分為 印度 和 巴基斯坦 兩個國家。 印度 教徒多的地方建立 印度 ,穆斯林較多的地方建立 巴基斯坦 。而當時的克什米爾屬於土邦,不受 英國 直接管轄,所以在分割時其歸屬未定。當時的克什米爾王公信仰 印度 教,而民眾信仰伊斯蘭教,印巴兩國都有理由讓它加入自己的領土,這自然成為了兩國爭端的導火線。兩國為了爭奪這一地區,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衝突,稱為三次印巴戰爭。
目前克什米爾地區由印巴兩國分治: 巴基斯坦 控制了 西北 部(自由克什米爾和克什米爾 北部地區 ), 印度 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區( 查謨 -克什米爾邦)。
印控克什米爾即 查謨 -克什米爾邦,主要分為克什米爾谷底(首府 斯利那加 ,主要為伊斯蘭教), 查謨 (首府 查謨 ,主要為 印度 教),拉達克地區(首府 列城 ,主要為藏傳佛教)。其中的 斯利那加 、 列城 ,風光獨特,與傳統的 印度 風光截然不同,後者更接近 西藏 。對於看慣了濕婆、 南迪 、林伽,燒屍廟、 恆河 水的我來說,這裡不僅可以避避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瞭解 印度 ,也瞭解 西藏 。 斯利那加 達爾湖的鏡中世界 ↑斯利那加 斯利那加 爾位於 印度 河支流傑赫勒姆河(Jhelum River),克什米爾的中心地帶,海拔1730米,是印控 查謨 和克什米爾邦的夏季首府和夏都(冬都是 查謨 )。 斯利那加 的含意是“太 陽城 ”,仿佛是上帝眷顧的地方,這裡有迷人的湖泊、白雪覆頂的山峰、蒼翠的樹木。
斯利那加 城是克什米爾國王 普拉 沃爾辛哈二世所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原名「 普拉 沃爾普爾」,因附近有一座阿育王所建的「 斯利那加 利城」,所以後人稱之為「 斯利那加 」。唐朝到 印度 取經的玄奘曾拜訪此地。
在印巴分治初期,克什米爾的歸屬遲遲未定,所以 巴基斯坦 企圖出兵進攻 斯利那加 ,以此控制克什米爾。但是當時克什米爾國王信仰 印度 教,所以他向 印度 求援。在一番激烈的爭奪之後,這裡最終歸於 印度 的控制。
↑斯利那加 到達 斯利那加 ,是在一個雨後的清晨。經歷了一夜的紅眼航班,苦苦抵抗著排山倒海而來的倦意,卻在看到那滿山煙雨的景象之後,被完美的治愈了。 ↑斯利那加 飛機快到 斯利那加 時,機上廣播要求我關上遮光板。一開始我還以為聽錯了,按照常理,飛機著陸時不都要求打開遮光板嗎,所以就沒有管它。直到空姐過來提醒我應該關上...或許因為是衝突地帶,怕有什麼軍事區被人看到了吧。
關上遮光板,仿佛就和這個世界絕緣了。直到下了飛機,看到 千山 層雲,鷹翔長空。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鷹在集合,神的故鄉鷹在言語;秋天深了,王在寫詩;在這個世界上秋天深了,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此情此景,海子的詩,不由得在腦中盤旋。 ↑斯利那加 斯利那加 四面皆山,山上永遠飄著散不開的雲。 ↑斯利那加 一束流雲跨過山崗。明明是四散的氣體,此刻仿佛有了固體的形態,軟綿綿的好像棉花糖。 ↑斯利那加 大多數時候,霧氣都這樣聚集在山腰。 ↑斯利那加 從機場到市區,拼車大概500盧比。 斯利那加 市區圍繞達爾湖而建,湖邊船屋一排排,湖上游船一點點,山水之間,有一種說不出的寧靜淡泊。 ↑斯利那加 船屋是 斯利那加 最富盛名的景觀。當地人曾以船為家,枕水而生。當然現在大部分人都搬上了岸,船屋成了游客們趨之如騖的地方。 ↑斯利那加 一開始我也沒有打算住船屋,Booking上找了一家遠離湖的便宜客棧,畢竟窮游就要有窮游的樣子。直到在機場被這船屋老闆一忽悠,一不小心上了道。想著反正來看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抱著這樣的心情我來導了船屋。然後...就再也離不開了...貴就貴一點吧,改天吃土! ↑斯利那加 船頭有專門的沙發躺椅。躺上去,湖光山色仿佛上朝般靜立在我身邊,而我,就是那個皇帝。這麼一坐下,天,哪裡都不想去了。 ↑斯利那加 坐在船頭往外看,山川湖海,圍繞四周。 ↑斯利那加 ↑斯利那加 不僅風光旖旎,而且整艘船的裝修也非常豪華。用他們的話說,就是 克裡米亞 風格的裝修。一個人住一艘船,沒人打擾,可以盡情放肆自我。 ↑斯利那加 住在船屋,四面都是湖水,靠自己是沒有辦法回到陸地的。所以房費中還包含了游船和三餐的費用。中午過後,天氣放晴,在客棧伙計的帶領下,我去湖裡走一圈。 ↑斯利那加 昨天還在四十度的天氣里汗流浹背,今天就來到一個需要穿外套的地方。氣溫的驟降真讓人猝不及防,甚至於在之後的幾天,我還要思考怎麼禦寒... ↑斯利那加 達爾湖很大,靠近湖岸的一帶游船很多,而我的船屋在湖深處。沒人打擾的湖水平靜得像一面鏡子。 ↑斯利那加 湖水倒映出另一個天地。 ↑斯利那加 船槳劃破湖水,像綢緞上的皺褶。
本以為 加爾各答 已經是炎熱的終極,沒幾天,就在 瓦拉納西 領悟到什麼是天外有天。在40℃+的夏天,光是流汗就已經花光了我所有力氣。手機里不時蹦躂出 印度 高溫熱死人的新聞,尤以 齋普爾 附近的四色城為最。為了活命,我決定放棄之前計劃的四色城,訂了一張德里飛往 斯利那加 的機票,去克什米爾避個暑。 一些照片 ↑斯利那加 在 斯利那加 ,泛舟於清晨達爾湖。 ↑拉達克專區 在 斯利那加 至 列城 的公路,與雪山相擁。
↑列城 喜馬拉雅山下經幡飄動。 ↑列城 爬上 列城 最高的山頭,世界也變小了。 ↑列城 列城 的黃昏。 ↑列城 和清晨。 ↑拉達克專區 在 列城 至默納里的路上,感受 印度 318的壯麗。 ↑默納利 在默納里的深林里迷失。 ↑西姆拉 在 西姆拉 的雨後彷徨。 行程表D1: 德里-斯里那加(達爾湖游船)
D2: 斯利那加 (包車環城)
D3: 斯利那加 \- 列城 (16小時車程)
D4: 列城 (騎車環城,提克西寺)
D5: 列城 ( 列城 皇宮)
D6: 列城 \- 默納利 (堵車,30小時車程)
D7: 列城 \- 默納利 ( 默納利 公園)
D8: 默納利 (摩托車游)
D9: 默納利 \- 西姆拉 (10小時車程)
D10: 西姆拉 (山城一日游)
D11: 西姆拉 \- 昌迪加爾 (山地火車)
嚴格說來,只有 斯利那加 、 列城 算是克什米爾,而 默納利 和 西姆拉 都是 喜馬偕爾邦 的城市。不過大多數人走克什米爾線都是這條路線,所以就不深究了。 關於克什米爾上世紀中葉,二戰後的 英國 國力衰退,再加上各殖民地獨立運動如火如荼, 英國 不得不退出 南亞 次大陸, 將其統治下的區域劃分為 印度 和 巴基斯坦 兩個國家。 印度 教徒多的地方建立 印度 ,穆斯林較多的地方建立 巴基斯坦 。而當時的克什米爾屬於土邦,不受 英國 直接管轄,所以在分割時其歸屬未定。當時的克什米爾王公信仰 印度 教,而民眾信仰伊斯蘭教,印巴兩國都有理由讓它加入自己的領土,這自然成為了兩國爭端的導火線。兩國為了爭奪這一地區,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衝突,稱為三次印巴戰爭。
目前克什米爾地區由印巴兩國分治: 巴基斯坦 控制了 西北 部(自由克什米爾和克什米爾 北部地區 ), 印度 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區( 查謨 -克什米爾邦)。
印控克什米爾即 查謨 -克什米爾邦,主要分為克什米爾谷底(首府 斯利那加 ,主要為伊斯蘭教), 查謨 (首府 查謨 ,主要為 印度 教),拉達克地區(首府 列城 ,主要為藏傳佛教)。其中的 斯利那加 、 列城 ,風光獨特,與傳統的 印度 風光截然不同,後者更接近 西藏 。對於看慣了濕婆、 南迪 、林伽,燒屍廟、 恆河 水的我來說,這裡不僅可以避避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瞭解 印度 ,也瞭解 西藏 。 斯利那加 達爾湖的鏡中世界 ↑斯利那加 斯利那加 爾位於 印度 河支流傑赫勒姆河(Jhelum River),克什米爾的中心地帶,海拔1730米,是印控 查謨 和克什米爾邦的夏季首府和夏都(冬都是 查謨 )。 斯利那加 的含意是“太 陽城 ”,仿佛是上帝眷顧的地方,這裡有迷人的湖泊、白雪覆頂的山峰、蒼翠的樹木。
斯利那加 城是克什米爾國王 普拉 沃爾辛哈二世所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原名「 普拉 沃爾普爾」,因附近有一座阿育王所建的「 斯利那加 利城」,所以後人稱之為「 斯利那加 」。唐朝到 印度 取經的玄奘曾拜訪此地。
在印巴分治初期,克什米爾的歸屬遲遲未定,所以 巴基斯坦 企圖出兵進攻 斯利那加 ,以此控制克什米爾。但是當時克什米爾國王信仰 印度 教,所以他向 印度 求援。在一番激烈的爭奪之後,這裡最終歸於 印度 的控制。
↑斯利那加 到達 斯利那加 ,是在一個雨後的清晨。經歷了一夜的紅眼航班,苦苦抵抗著排山倒海而來的倦意,卻在看到那滿山煙雨的景象之後,被完美的治愈了。 ↑斯利那加 飛機快到 斯利那加 時,機上廣播要求我關上遮光板。一開始我還以為聽錯了,按照常理,飛機著陸時不都要求打開遮光板嗎,所以就沒有管它。直到空姐過來提醒我應該關上...或許因為是衝突地帶,怕有什麼軍事區被人看到了吧。
關上遮光板,仿佛就和這個世界絕緣了。直到下了飛機,看到 千山 層雲,鷹翔長空。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鷹在集合,神的故鄉鷹在言語;秋天深了,王在寫詩;在這個世界上秋天深了,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此情此景,海子的詩,不由得在腦中盤旋。 ↑斯利那加 斯利那加 四面皆山,山上永遠飄著散不開的雲。 ↑斯利那加 一束流雲跨過山崗。明明是四散的氣體,此刻仿佛有了固體的形態,軟綿綿的好像棉花糖。 ↑斯利那加 大多數時候,霧氣都這樣聚集在山腰。 ↑斯利那加 從機場到市區,拼車大概500盧比。 斯利那加 市區圍繞達爾湖而建,湖邊船屋一排排,湖上游船一點點,山水之間,有一種說不出的寧靜淡泊。 ↑斯利那加 船屋是 斯利那加 最富盛名的景觀。當地人曾以船為家,枕水而生。當然現在大部分人都搬上了岸,船屋成了游客們趨之如騖的地方。 ↑斯利那加 一開始我也沒有打算住船屋,Booking上找了一家遠離湖的便宜客棧,畢竟窮游就要有窮游的樣子。直到在機場被這船屋老闆一忽悠,一不小心上了道。想著反正來看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抱著這樣的心情我來導了船屋。然後...就再也離不開了...貴就貴一點吧,改天吃土! ↑斯利那加 船頭有專門的沙發躺椅。躺上去,湖光山色仿佛上朝般靜立在我身邊,而我,就是那個皇帝。這麼一坐下,天,哪裡都不想去了。 ↑斯利那加 坐在船頭往外看,山川湖海,圍繞四周。 ↑斯利那加 ↑斯利那加 不僅風光旖旎,而且整艘船的裝修也非常豪華。用他們的話說,就是 克裡米亞 風格的裝修。一個人住一艘船,沒人打擾,可以盡情放肆自我。 ↑斯利那加 住在船屋,四面都是湖水,靠自己是沒有辦法回到陸地的。所以房費中還包含了游船和三餐的費用。中午過後,天氣放晴,在客棧伙計的帶領下,我去湖裡走一圈。 ↑斯利那加 昨天還在四十度的天氣里汗流浹背,今天就來到一個需要穿外套的地方。氣溫的驟降真讓人猝不及防,甚至於在之後的幾天,我還要思考怎麼禦寒... ↑斯利那加 達爾湖很大,靠近湖岸的一帶游船很多,而我的船屋在湖深處。沒人打擾的湖水平靜得像一面鏡子。 ↑斯利那加 湖水倒映出另一個天地。 ↑斯利那加 船槳劃破湖水,像綢緞上的皺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