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埃及你永遠Get不到它的美~~埃及尼羅河郵輪10日之行(超多美圖)


駕駛氣球的大叔說,帝王谷是在他們修這條公路的時候發現的,為了保護這寶貴的發現,他們將公路換了方向,多修了幾公里來繞開帝王谷遺跡。
下麵這個占地面積很大的建築群,就是拉美西斯三世的木乃伊神廟,拉美西斯三世及其妻子和子女的木乃伊都是在這裡製作完成的。














一開始的落地點還有好多沒有收割完的麥桿......大叔表示氣球沒辦法放下去會被扎破,於是我們兩筐人一個球,又被一群不知道是工作人員還村民的人推到另外一片田裡..........這裡的麥桿都被壓平了,可以給氣球放氣了。
幾個小伙在一點一點擠壓氣球放氣,我們在筐里出不來,然後就不知道從哪鑽出來一堆小孩,開始要錢........怕被小孩搶走手機,我們趕快把手機收了起來,於是也沒拍到照片。



之後中巴帶著我們與沒報熱氣球的團員們會合。
DAY5~2:門農巨像~傳說中會悲鳴的石像門農巨像這個名字來源於古 羅馬 人,傳說門農是一個 埃塞俄比亞 的國王,是黎明女神Eos的兒子,有巨人的血統,他英勇善戰,最終戰死。當 羅馬 人來到 埃及 的時候,這兩座雕像早已經毀壞,面部損毀嚴重,看不出原來的樣子,因見這兩座雕像巨大,像極了古代傳說中的巨人門農,於是 羅馬 人就稱這兩尊巨像為門農巨像。
實際上,門農巨像是阿蒙霍特普的雕像,巨像高20米,腳有2米長,1米厚,是由石英岩組合而成的。雕像承坐姿,雙手放在膝蓋上,目光向東朝向尼羅河,它腿部的兩邊還有兩個小雕像,分別是他的妻子和母親。
門農巨像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唯一存留給世人的建築了,雕像身後本是宏偉的阿蒙霍特普三世神殿,只可惜當年神殿剛剛建成不久,就被大地震毀於一旦,兩個巨像也在地震中面目全非,腰部以上的特征幾乎無法辨認。大地震之後,雕像和神殿遺跡又在一次又一次的尼羅河大泛濫中盡一步被損毀,變成瞭如今我們看到的模樣。
巨大的門農像矗立在空曠的廣場上,顯得那麼高大,但誰想得到它們只是當年更加宏偉的阿蒙霍特普三世神殿的“守門人”而已。那當年不知有多麼恢弘的殿宇已經毫無蹤跡,只留下一片瓦礫碎石。

傳說在 羅馬 人剛剛發現門農像的時候,在每年2-3月的黎明時分,會聽到門農像發出低低的悲鳴之聲,仿佛是無數戰死冤魂的哭泣,也有人將其說成是門農巨像在唱歌,歌訟黎明的到來。
最早記錄門農像發出聲音的文獻是公元前20年,由一位 希腊 的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記錄,他聲稱自己親耳聽到了門農像發出聲音,具他描述,他聽到了像是敲擊琴鍵之類的聲音。但也有其它聽到過的人表示,是類似銅管樂器吹奏或是口哨的聲音。
但不論是哪種聲音,現在我們已經再也無法聽到,因為公元200年的時候,一位 羅馬 皇帝見巨像損毀嚴重,便好心下令將其修繕,自此之後就再也沒人聽到過門農巨像發出聲音了。
有科學家分析稱,應該是之前的地震使巨像的石頭接縫處產生了裂痕空隙,每年的2-3月,風正好從這些縫隙中吹過,風壓產生的共鳴聲音,而巨像被修補後把縫隙封填上了,風無法再吹到那些縫隙中,自然也就不會再發生聲音了。






我們全團的人似乎沒有人介意這些,帝王谷是唯一一個全團人都報名了的自費景點。於是全團人在門農巨像前的停車場會回後出發去帝王谷。
帝王谷是古 埃及 新王朝時期18到20王朝(大約從公元前1539年到公元前1075年)時期的法老和貴族主要陵墓區。 現在已經開發了62個陵墓。
帝王谷就坐落於離底比斯遺址不遠處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岩峽谷中。幾個世紀以來,法老們就在尼羅河西岸的這些峭壁上開鑿墓室,用 來安 放他們顯貴的遺體,同時這裡還建有許多巨大的柱廊和神廟。這裡曾經是一處雄偉的墓葬群,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著 埃及 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其中有圖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 通道 通向墓穴深處, 通道 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帝王谷並不是所有的墓穴都對外開放,有一些只供學術研究用。據說是每天會對外開放幾個墓穴,憑門票只能選擇其中三個參觀,每進一間工作人員就會在票上打一個孔,三孔打滿就不能再看了。我們因為是團行,所以導游選了三個他認為最值得看的墓室,而自由行的游客可以自己根據興趣好好規劃一下。
門票包含的幾個墓穴之外,圖坦卡蒙、拉美西斯六世、塞提一世這三個墓穴是需要額外購買參觀票的。
帝王谷除了門票之外還需要買拍攝券,300埃磅一張。不買券的相機是不允許帶入的,我們團沒有買拍攝券的人相機都放在大巴上了,自由行的客人可以把相機寄存在大門口的寄存處。我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這裡還是非常值得額外買拍攝券的,因為那些精美的壁畫還留著當年的顏色。

古 埃及 初期的帝王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勢和財力建築金字塔 來安 放自己的遺體和陪葬品,雖然是“顯擺”了,但也引起了盜墓者的頻繁光顧,金字塔又大又顯眼,根本不用像 中國 盜墓賊還要會看風水定穴,直接弄開盜洞進去找寶,導致了金字 塔里 的財寶基本都被洗劫一空。連屍體都被扔出棺外。
圖特摩斯看到先人的陵寢大都遭到盜掘,就決定把自己的陵墓同葬祭廟分開,這在 埃及 法老中還是沒有先例的。他的墓地距葬祭廟將近1.6公里。他命依南尼在底比斯 山西 面隱蔽的斷崖下,開鑿了一條坡度很陡峭的隧道作為墓穴,並將遺體(木乃伊)放在那裡。從此以後的500年間,法老們就不斷地在這個山谷里,沿用這種方式構築自己的岩穴陵墓。後來 希腊 人看到那通往墓室的長長的隧道,覺得很像牧童吹的長笛,就把這種岩穴陵墓叫做“笛穴”。
進入大門後,要先座電瓶擺渡車到達墓穴區。


我們最先去的是KV2 拉美西斯四世的墓穴,整個陵墓筆直而輕微向下傾斜,入口有兩行樓梯通往地下 通道 ,經過三段 通道 走廊後便到達前廳,前廳之後是墓室,而墓室的後面是幾間細室,這個墓穴簡單的原因是拉美西斯四世在位時期本就國力衰弱,而他則在第七年就突然去世,導致墓穴沒有建造完成。
雖然KV2的墓穴設計簡單,卻是帝王谷中留下古代平面圖的少數幾個陵墓之一,其中一幅繪於紙莎草上的平面草圖最為有名和完整,目前存放 於都 靈的 埃及 博物館。另一幅則是刻於一塊陶器瓦片上,刻划了外部門廊的細節,由 艾爾 頓於陵墓入口的瓦礫中發現。紙莎草的平面圖示出建成的陵墓比原本的設計簡略,而陶器瓦片則展示出陵墓的門是閂上的。

進入墓穴的鐵門上掛著標誌牌,門口坐著工作人員簡單拍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