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曼德勒和蒲甘,感受微笑緬甸,探秘千塔佛國景色
我去 緬甸 旅游的動機是因為看到一張名單,聯合國認定世界最不發達國家名錄,共有47個,這份名單從1971年至2015年經3次標準定義,人均GDP在1035美元以下,近半數人每天生活費一美元以下,等等。2019年榜上有名的47個國家,每三年評比一次, 緬甸 一直是名列前茅。在我心目中最不發達意味著未經開發或者低度開發的國家,那裡一定保留著原始風貌,自然本真,民風淳樸,異域風情更帶來特別的感受。
我當然知道 緬甸 是個佛教國家,遠在 印度 阿育王時代佛教己傳入 緬甸 ,史稱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南傳佛教。我國的漢傳佛教講“普渡眾生”,眾人拜佛是為了求福獲取護佑,而南傳佛教講“修行自我”,佛在心中為來世,所以儘管他們生活貧困,也要節衣縮食去修建寺院和佛塔,人生中做一次僧侶是多數人的追求,那裡成為 萬塔 之國,寺院林立,僧侶遍地,蔚為大觀。
國內對 緬甸 也有很多的傳聞,有些誇大了 緬甸 的落後與貧窮,我們在 蒲甘 的街面上第一眼看到的並不是低矮的弔腳樓,而是很有特色的高樓大廈。有人說 緬甸 人分三等,第一等公民是僧侶,第二等是男人,第三等是女人和尼姑,其實不然。我看到大街兩側矗立著高大的女明星像,非常漂亮,受人尊敬。在景點看到笑靨如花的女孩子,穿著色彩美艷的特敏紗籠( 緬甸 筒裙),她們手拿的似乎是畢業證書,正要走向工作崗位。 緬甸 曾經的最 高領 導人昂山素季就是女性。
我在 眉謬 花園裡看到男男女女一群人野餐,還邀請我們一起參加,漂亮女孩子 大方 地請我喝啤酒,幫我找入座的位置,你能看出那些女人是三等公民嗎?至於說 緬甸 一夫多妻制,也是誤談, 緬甸 過去是以民族和宗教習俗確定婚姻的,現在早已廢除一夫多妻制, 緬甸 絕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夫一妻。
旅行不只給你帶來快樂,還給你一雙明亮的眼睛,觀察和體驗,身體力行,人的見識就是這樣慢慢形成的。那就看看我眼中的 緬甸 。 ↑蒲甘 蒲甘 街頭的高樓大廈 ↑蒲甘 緬甸 電影女明星的地位很高,這是街頭高大的巨幅畫像,類似廣告。 ↑固都陶佛塔 走路很有氣勢的白領女性。 ↑固都陶佛塔 笑靨如花的女孩,順便多說一句,她們臉上塗的是一種叫 特納 卡的香木粉,有養顏作用。 緬甸 差不多所有女人都塗這種粉。 緬甸 女孩雖然漂亮,但你往下看,粗糙的大腳顯示出她們都是底層平民出身,有著艱辛的生活經歷。 ↑眉謬植物園 眉謬 植物園中野餐的 緬甸 人,邀請我們一起參加。請我們喝 緬甸 啤酒,這是他們全家人聚餐,他覺得生活很快樂。 ↑眉謬植物園 ↑蒲甘 當然我也在街頭看見不少窮人,身體瘦弱,一看就是營養不良的樣子,抱著孩子乞討,其實貧富差距在哪個國家都一樣。 ↑蒲甘 緬甸 做小生意的婦女,和她的小孫女在一起,也挺溫馨的。
在 緬甸 的行程怎麼走更合理? 緬甸 的旅游景點較為集中,位於南部海邊城市 仰光 和首都 內比都 以及茵萊湖等為一條路線, 緬甸 東北 部 曼德勒 和 蒲甘 以及 眉謬 古城為另一條線路。如果你時間足夠可以兩周深度游,但我們只有7天的時間,覺得去 仰光 、 內比都 現代氣息濃一點,如果要體驗 緬甸 異國風情,訪古探幽,還是 曼德勒 、 蒲甘 性價比更高,最後選擇了 曼德勒 和 蒲甘 。
從 北京 到 曼德勒 有航班,最好不出機場,直接乘小飛機去 蒲甘 ,在國內需預訂 曼德勒 的酒店,酒店可以代訂去 蒲甘 的機票,把握好時間最重要。由於返京還要從 曼德勒 乘機,所以先去 蒲甘 比較好,游覽完乘大巴回 曼德勒 ,不但節省時間,還可以途中觀賞風景。 緬甸 夏季炎熱,最好是冬天去, 緬甸 的冬天叫涼季,我們是12月份去的,每天還都是大汗淋漓。 晨曦,眺望蒲甘塔林壯美風光去 緬甸 旅游不能不到 蒲甘 古城,而 蒲甘 佛塔聞名世界。 緬甸 號稱 萬塔 之國,據說在公元1044年, 蒲甘 王朝首位國王阿奴律陀篤信佛教, 大興 土木建佛寺,以後歷經百年,信教者的捐助,建佛塔近萬座,現在遺存下來的不過2000餘座,大部分在 伊洛 瓦底江左岸的原野上,形成 塔林 景觀。
到 蒲甘 塔林 看日出日落是旅游者必須的。在江邊有一座觀景台,可以360度觀賞 塔林 風光。你可以看到遍野蔥蘢,各種形狀的佛塔坐落其間,霞光給塔身染成紅色,加上騰空而起的熱氣球點綴,整個畫面還是挺壯觀,挺美的。但我覺得這不是最佳觀賞地,有些攝影愛好者深入其中,選擇一個高塔攀上,更近距離拍攝,有一種塔身疊加錯落有致的效果,還需要三腳架及長焦鏡頭,手機或一般的單反拍不出絕佳的日出 塔林 效果,甚為遺憾。
當然旅游並不只是拍照,需要一種身體力行的切身感受,對人類文明的創造,人文景觀的內涵,去領略、感悟和欣賞,懷著敬畏的心態。 緬甸 佛教屬上座部佛教,追求人的自我解脫,跟漢傳佛教有不同。漢傳佛教主張普度眾生,比較來看,南傳佛教更貼人氣。有即是空,無欲無求,廣結善緣,在這廣袤而又清靜的 塔林 聖地,隨你去怎麼領略吧。 ↑蒲甘塔林 世界上稍有名氣的景點都有熱氣球活動,給 塔林 寧靜的早晨帶來一點動感。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乘小馬車走進蒲甘塔林深處在 蒲甘 塔林 觀景台俯瞰全景日出後,迎著霞光乘坐小馬車進入 塔林 深處,趕車人像是個孩子,只會靦腆地笑,馬車只能坐兩個人,沿著狹窄的土路,馬蹄奔跑發出“噗噗”地聲音,灰塵瀰漫。其實我並不在意這些,完全被那些很特別的佛塔群體所吸引,錯落有致,形狀各異,大多是紅磚砌築,精美細膩,你很難相信幾百年前的古跡會保存的如此完美。徜徉其間,難掩心中的興奮。
緬甸 佛塔多是覆缽式,即僧人化緣的飯缽扣起來的樣子,也有鐘型的,上面棱形或筍狀,一座佛塔,中間是主塔,四個角分別建兩個小塔,就是九個塔,遠望去眾塔相連,特別容易形成 塔林 的景觀。 緬甸 建佛塔的歷史有幾百年了,各個時期不同的建築風格,佛塔形狀多姿異彩,我特別驚嘆它的紅磚砌築技藝,各種圓形、棱形,甚至倒懸火焰形,比起 北京 的紅磚博物館,不知要強多少倍。
佛 塔里 大都供奉佛祖造像,均是低垂眼瞼,正在沉思的樣子,兩足底向上,半披襟袍,顯然是受 印度 佛教藝術的影響。 緬甸 佛教比較簡直,雖然有很多的派系,但只供奉一個佛,釋迦牟尼佛,不像 中國 有諸多的 菩薩 、羅漢、金剛。 緬甸 從阿奴律陀時代推廣佛教,興建寺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緬甸 人幾乎全民信佛,很多人緊衣縮食也要捐錢建塔立功德,幾百年下來才形成萬千 塔林 的壯觀景象。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其實它們每一座塔都有名字,只是太多了,記不住,但它們形太各異,大多是紅磚砌築,非常漂亮。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塔中端坐釋迦牟尼佛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小馬車在這片朦朧塔群之間休息一下。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我當然知道 緬甸 是個佛教國家,遠在 印度 阿育王時代佛教己傳入 緬甸 ,史稱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南傳佛教。我國的漢傳佛教講“普渡眾生”,眾人拜佛是為了求福獲取護佑,而南傳佛教講“修行自我”,佛在心中為來世,所以儘管他們生活貧困,也要節衣縮食去修建寺院和佛塔,人生中做一次僧侶是多數人的追求,那裡成為 萬塔 之國,寺院林立,僧侶遍地,蔚為大觀。
國內對 緬甸 也有很多的傳聞,有些誇大了 緬甸 的落後與貧窮,我們在 蒲甘 的街面上第一眼看到的並不是低矮的弔腳樓,而是很有特色的高樓大廈。有人說 緬甸 人分三等,第一等公民是僧侶,第二等是男人,第三等是女人和尼姑,其實不然。我看到大街兩側矗立著高大的女明星像,非常漂亮,受人尊敬。在景點看到笑靨如花的女孩子,穿著色彩美艷的特敏紗籠( 緬甸 筒裙),她們手拿的似乎是畢業證書,正要走向工作崗位。 緬甸 曾經的最 高領 導人昂山素季就是女性。
我在 眉謬 花園裡看到男男女女一群人野餐,還邀請我們一起參加,漂亮女孩子 大方 地請我喝啤酒,幫我找入座的位置,你能看出那些女人是三等公民嗎?至於說 緬甸 一夫多妻制,也是誤談, 緬甸 過去是以民族和宗教習俗確定婚姻的,現在早已廢除一夫多妻制, 緬甸 絕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夫一妻。
旅行不只給你帶來快樂,還給你一雙明亮的眼睛,觀察和體驗,身體力行,人的見識就是這樣慢慢形成的。那就看看我眼中的 緬甸 。 ↑蒲甘 蒲甘 街頭的高樓大廈 ↑蒲甘 緬甸 電影女明星的地位很高,這是街頭高大的巨幅畫像,類似廣告。 ↑固都陶佛塔 走路很有氣勢的白領女性。 ↑固都陶佛塔 笑靨如花的女孩,順便多說一句,她們臉上塗的是一種叫 特納 卡的香木粉,有養顏作用。 緬甸 差不多所有女人都塗這種粉。 緬甸 女孩雖然漂亮,但你往下看,粗糙的大腳顯示出她們都是底層平民出身,有著艱辛的生活經歷。 ↑眉謬植物園 眉謬 植物園中野餐的 緬甸 人,邀請我們一起參加。請我們喝 緬甸 啤酒,這是他們全家人聚餐,他覺得生活很快樂。 ↑眉謬植物園 ↑蒲甘 當然我也在街頭看見不少窮人,身體瘦弱,一看就是營養不良的樣子,抱著孩子乞討,其實貧富差距在哪個國家都一樣。 ↑蒲甘 緬甸 做小生意的婦女,和她的小孫女在一起,也挺溫馨的。
在 緬甸 的行程怎麼走更合理? 緬甸 的旅游景點較為集中,位於南部海邊城市 仰光 和首都 內比都 以及茵萊湖等為一條路線, 緬甸 東北 部 曼德勒 和 蒲甘 以及 眉謬 古城為另一條線路。如果你時間足夠可以兩周深度游,但我們只有7天的時間,覺得去 仰光 、 內比都 現代氣息濃一點,如果要體驗 緬甸 異國風情,訪古探幽,還是 曼德勒 、 蒲甘 性價比更高,最後選擇了 曼德勒 和 蒲甘 。
從 北京 到 曼德勒 有航班,最好不出機場,直接乘小飛機去 蒲甘 ,在國內需預訂 曼德勒 的酒店,酒店可以代訂去 蒲甘 的機票,把握好時間最重要。由於返京還要從 曼德勒 乘機,所以先去 蒲甘 比較好,游覽完乘大巴回 曼德勒 ,不但節省時間,還可以途中觀賞風景。 緬甸 夏季炎熱,最好是冬天去, 緬甸 的冬天叫涼季,我們是12月份去的,每天還都是大汗淋漓。 晨曦,眺望蒲甘塔林壯美風光去 緬甸 旅游不能不到 蒲甘 古城,而 蒲甘 佛塔聞名世界。 緬甸 號稱 萬塔 之國,據說在公元1044年, 蒲甘 王朝首位國王阿奴律陀篤信佛教, 大興 土木建佛寺,以後歷經百年,信教者的捐助,建佛塔近萬座,現在遺存下來的不過2000餘座,大部分在 伊洛 瓦底江左岸的原野上,形成 塔林 景觀。
到 蒲甘 塔林 看日出日落是旅游者必須的。在江邊有一座觀景台,可以360度觀賞 塔林 風光。你可以看到遍野蔥蘢,各種形狀的佛塔坐落其間,霞光給塔身染成紅色,加上騰空而起的熱氣球點綴,整個畫面還是挺壯觀,挺美的。但我覺得這不是最佳觀賞地,有些攝影愛好者深入其中,選擇一個高塔攀上,更近距離拍攝,有一種塔身疊加錯落有致的效果,還需要三腳架及長焦鏡頭,手機或一般的單反拍不出絕佳的日出 塔林 效果,甚為遺憾。
當然旅游並不只是拍照,需要一種身體力行的切身感受,對人類文明的創造,人文景觀的內涵,去領略、感悟和欣賞,懷著敬畏的心態。 緬甸 佛教屬上座部佛教,追求人的自我解脫,跟漢傳佛教有不同。漢傳佛教主張普度眾生,比較來看,南傳佛教更貼人氣。有即是空,無欲無求,廣結善緣,在這廣袤而又清靜的 塔林 聖地,隨你去怎麼領略吧。 ↑蒲甘塔林 世界上稍有名氣的景點都有熱氣球活動,給 塔林 寧靜的早晨帶來一點動感。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乘小馬車走進蒲甘塔林深處在 蒲甘 塔林 觀景台俯瞰全景日出後,迎著霞光乘坐小馬車進入 塔林 深處,趕車人像是個孩子,只會靦腆地笑,馬車只能坐兩個人,沿著狹窄的土路,馬蹄奔跑發出“噗噗”地聲音,灰塵瀰漫。其實我並不在意這些,完全被那些很特別的佛塔群體所吸引,錯落有致,形狀各異,大多是紅磚砌築,精美細膩,你很難相信幾百年前的古跡會保存的如此完美。徜徉其間,難掩心中的興奮。
緬甸 佛塔多是覆缽式,即僧人化緣的飯缽扣起來的樣子,也有鐘型的,上面棱形或筍狀,一座佛塔,中間是主塔,四個角分別建兩個小塔,就是九個塔,遠望去眾塔相連,特別容易形成 塔林 的景觀。 緬甸 建佛塔的歷史有幾百年了,各個時期不同的建築風格,佛塔形狀多姿異彩,我特別驚嘆它的紅磚砌築技藝,各種圓形、棱形,甚至倒懸火焰形,比起 北京 的紅磚博物館,不知要強多少倍。
佛 塔里 大都供奉佛祖造像,均是低垂眼瞼,正在沉思的樣子,兩足底向上,半披襟袍,顯然是受 印度 佛教藝術的影響。 緬甸 佛教比較簡直,雖然有很多的派系,但只供奉一個佛,釋迦牟尼佛,不像 中國 有諸多的 菩薩 、羅漢、金剛。 緬甸 從阿奴律陀時代推廣佛教,興建寺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緬甸 人幾乎全民信佛,很多人緊衣縮食也要捐錢建塔立功德,幾百年下來才形成萬千 塔林 的壯觀景象。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其實它們每一座塔都有名字,只是太多了,記不住,但它們形太各異,大多是紅磚砌築,非常漂亮。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塔中端坐釋迦牟尼佛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 小馬車在這片朦朧塔群之間休息一下。 ↑蒲甘塔林 ↑蒲甘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