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埃及你永遠Get不到它的美~~埃及尼羅河郵輪10日之行(超多美圖)


拉美西斯二世論戰績、建築數量、統治時間都不是 埃及 最強的,但他卻因為自己的“作品”完整的存留到現在而成了 埃及 最知名的幾位法老之一。現存 埃及 的幾大古跡中除了金字塔,都能找到拉美西斯二世的“作品”,還有今天 埃及 四處遍佈著他大大小小的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算是相當好大喜功的一代法老了,他在 阿布辛貝 勒神廟裡他將自己只是打成平手的“卡迭石戰役”描述成大勝,刻畫成了巨幅壁畫歌功訟德。
在他統治的前期還自認是太陽神拉的兒子( 埃及 所有的法老都稱自己的太陽神的兒子),等到了後期,他乾脆說自己就是神。建立這座 阿布辛貝 勒神廟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神的身份,因為每年在他生日和登 基日 的時候,太陽光都會通過神廟的大門和長長的 通道 照射到位於神廟最裡面的四尊神像之上,以表示太陽都要來為他慶賀,這就是著名的“太陽節奇觀”。
拉美西斯二世修建這個神廟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震懾努比亞國。
在古 埃及 時期, 阿斯旺 地區並不屬於 埃及 ,而是屬於當時還很強大的努比亞國,拉美西斯表示別的國家會懼怕努比亞,但自己不會,於是就在正對著努比亞的尼羅河西岸修建了這個宏偉的神廟,用來威懾努比亞, 阿布辛貝 神廟就是宣示國威與提振士氣的最佳象徵。


特意拉近鏡頭拍了雕像臉部的側面,可以看到遷移時切割的痕跡。當初在出遷移方案的時候,有學者提出不能在重組後讓人明顯看到分割的印記,所以在研究之後決定從臉的側面將整個臉部切開,這樣在重組之後就不會從正面看到切痕了。







事實上,古 埃及 文字中絕大多數圖畫符號並非以形表意,而是表音符號,類似於字母文字。舉個例子來說,在古 埃及 文字語法中,看起來像是各種鳥的符號,其實跟鳥無關,而是表示不同的發音。所以,所謂的“象形文字”,其實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拼音文字。
目前許多 中國 埃及 學者呼籲大家就別用“象形文字”這個概念了,還不如把“hieroglyph”直譯為“聖書體文字”。

進門的時候有個工作人員看到拿著相機,示意我給他看票,因為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千萬不要把票給他,不然很有可能他就不肯還你,除非給他“小費”。於是我手拿著票給他看,他掃了一眼點點頭就放我進去了。
進到裡面發現人非常多,雖然有工作人員盯梢,但他們主要在多柱大廳和最裡面的四神像附近徘徊,左右兩側有些小耳室基本看不到工作人員,其實是有機會拿手機偷拍一下的。不過我不建義和鼓勵大家做這種沒素質的事情。
支撐神廟大廳的柱子並沒有採用傳統的 埃及 圓柱風格,而是全部雕刻成了拉美西斯二世的年輕雕像,也真是自戀到了極點了。














拉美西斯二世在剛登基的時候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和之前的所有 埃及 王一樣說自己是太陽神的兒子,但隨著他的國力越來越強大,他自己也越來越驕傲,之後就開始對外宣稱自己不是太陽神的兒子,自己是比太陽神更偉大的神,他建造這個 阿布辛貝 神的太陽節奇跡就是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是超越太陽神的存在,“你們看,在我生日和登基之日,連太陽都要來為我慶賀,向我朝拜。”
大廳盡頭最深處的聖地內併排有四尊石像,從左至右分別是普塔赫神(黑暗神)、阿蒙·拉神(太陽神)、神格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拉·哈拉赫梯神(戰神)。3000多年前的神廟設計者和建築師們按照要求把神廟設計成為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登 基日 (10月21日),日出的陽光才能從神廟大門射入,穿過60米深的廟廊,照射在神廟盡頭的雕像上,而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像的全身上下能被陽光鋪滿,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陽神賜予的這種厚愛,黑暗神則永遠無法被陽光照射到。人們把這一奇觀發生的時日稱作“太陽節”,是該神廟的神秘特色之一。後來因為神廟的整體遷移,這個日期分別推後了一天,變成為2月22日和10月22日。
只有在太陽節的兩天的日出之時才可以看到奇景,我們這種普通日子來只能看到燈光.....

但是在現實中,在拉美西斯二世登基7到8年後,奈菲爾塔利的地位便開始不保。她的形象也在拉美西斯二世周圍失去了蹤跡。直到 阿布辛貝 神廟完工時,都是由她的長女梅莉塔蒙代理參加落成儀式。
據記載,拉美西斯二世先後一共有8任王后,不記其數的妃妾,100多個兒女,所以他對奈菲爾塔利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奈菲爾塔利的哈托爾小神廟。在哈托爾神廟之上,她被稱之為,“太陽為之閃耀的女人”。入口處的6座雕像中有四個是拉美西斯二世,另外兩個是奈菲塔爾,王后與王同等大小在 埃及 歷史上也絕無僅有,但有些學者認為此舉並不表示拉美西斯二世是真正愛她,而是試圖將奈菲爾塔利也神格化以用來強調自己是神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