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摩洛哥
一、序言
人生如歌,有人唱的的高亢有力,有人唱的低回婉轉,有人唱的雲淡風輕。三觀不同,曲調當然也會有區別,沒有誰對誰錯,你且看、且聽,且行。每當身邊有人遠去的時候,歌聲便會在耳畔響起,揮之不去。記得《霸王別姬》裡面有段臺詞:人縱有萬般能耐,終也敵不過天命!時間就是你的命,你能掌控,命就是你的,不能掌控,命便在別人手裡握著。這幾天天色灰灰的,是到了該走走的時候了,我對自己說。
這次會走的稍遠一點,去三毛告訴我的那個地方—— 撒哈拉沙漠 ,這樣在我人生的這個節點就有了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說走就走,去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也是許多人的一個夢想,這夢想會時常牽絆著恍惚的思緒。 我去 摩洛哥 是源於他對持 中國 護照公民的免簽,我喜歡對我國公民免簽這樣的國家,我最討厭那些像審賊一樣的面簽,所以凡是面簽的國家我現在都不太喜歡也不急著去。
摩洛哥 是個非常神奇的地方,我們瞭解他大多是從電影上和網絡圖冊里。他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是一個多彩的國度,他基本上還保持著一些比較原生態的人文環境,手工在那裡還屬於主流產業,是在人們尤其是 歐洲 人的旅行目的地排在前列的一個 北非 小國。 我經常聽人講:人,要麼是身體,要麼是精神,總有一個應該在路上走著。讀書重要,行走一樣重要。所以我這次來 摩洛哥 ,不但身體來了,靈魂也帶來了,猶如一個人行走在字裡行間。在這未來的十幾天裡邊,我會和我的靈魂一起,游歷 摩洛哥 的一些著名城市,當然還有那片讓我上學的時候就魂牽夢繞的 撒哈拉沙漠 。
通常出行都會帶一本書, 比如 《美的歷程》、《思想的眼睛》之類在家不想讀的書,路上偶爾會讀上幾頁,這些書我並不急於讀完,只想它們在路上和我做個伴。這次想想不帶它們了,只帶上靈魂游走。
二、向西,飛過白晝。
北京 機場T2航站樓
關於 摩洛哥 自助旅行的傳說很多,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沒有被 摩洛哥 人坑過,就不算到過 摩洛哥 。既然會被坑,那就去體會下怎麼被坑,也許對 中國 護照免簽的同時, 摩洛哥 旅游業涉足者已經開始磨刀了。 出關
北京 機場乘坐 德國 漢莎航空 北京 —— 慕尼黑 空客飛行時間9個小時,行程7000多公里。上飛機後午餐雞米飯要了一杯紅酒,睡覺。 第一段航程
從 慕尼黑 機場乘坐 摩洛哥 皇家航空的波音飛機,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飛行,飛越直布陀螺海峽就到了 北非 的 摩洛哥 ,落地的城市非常響亮,她叫—— 卡薩布蘭卡 。 慕尼黑 機場吸煙室 摩洛哥 皇家航空成立60周年 摩洛哥 皇家航空黑人空少
小雨中的 卡薩布蘭卡 在夜色里濕潤而神秘,機場門口站立著不少載客的出租車司機, 他們仿佛就像一張地網,很有心機地等待著捕獲那些涌入 摩洛哥 的游客。我的出現讓他們引起一陣騷動,這時已經是夜晚,走出機場可以議價的老外並不多。出租車司機們熱情地指著路邊停放的破舊奔馳車要送我去酒店,大家統一口徑都要300迪拉姆(約合240人民幣),我拉著箱子擺脫糾纏,向前走著,我希望有願意議價的司機過來找我,但是他們都沒過來,他們覺得我會在這個雨夜回去找他們妥協的。奇跡出現在我即將轉身的時刻,有位當地人向我走了過來,問我去不去市區,我問他多少錢,他告訴我250迪拉姆。我給他看了一下在booking上訂的酒店,他表示OK。 偶遇的 卡薩布蘭卡 送客司機
車是來機場送人的商務車,司機也很誠懇,一路上給我放著著 摩洛哥 流行音樂,並且不停的地介紹著沿途所在,雖然聽不太懂,我仍點頭表示呼應。眼前的一切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之中,讓我想入非非,讓我不能自拔,讓我忘記自己,我陶醉在這雨夜節奏明快的 非洲 音樂中……
地球上那麼多國家,你怎麼會偏偏走進 摩洛哥 ?其實這是一個很早的計劃,源於三毛,源於英格麗·褒曼,源於亨弗·萊鮑嘉。理由很簡單。就像電影《 卡薩布蘭卡 》瑞克(Rick)說的:
“There are so many towns in the world,there are so many pubs in the town,she goes in mine.”
當年伊莎走進了瑞德咖啡館,一切都有它的故事背景。我去 摩洛哥 也是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像電影中的臺詞:“昨天晚上你在哪兒?時間太久遠了,我記得了。那麼今天晚上你會在哪兒?不知道,我從不做這麼長遠的計劃。”旅行就需要說走就走的衝動,我最怕被計劃拖的沒興緻了。 藍色海岸酒店
今天這個白天有點長,從早上7點 北京 起床去機場到現在走進 卡薩布蘭卡 藍色海岸酒店,20個小時都是在白天度過的。
慕尼黑 機場等待 摩洛哥 航空
三、 卡薩布蘭卡藍色海岸酒店的客房可以看到海,當時訂它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海和酒店之間是沿海公路,在公路和海之間是延綿2公里的酒吧餐廳,從中午到深夜都會非常熱鬧。當晨曦透過窗帘照進房間時,看看手機已經是早晨5點多鐘,查查谷歌地圖我離目的地有4公里左右,我想起了有拍攝 哈桑二世清真寺 和 燈塔 日出的計劃,連忙爬起來洗漱過後,沿著海濱大道一路疾行向 哈桑二世清真寺 奔去。 涼涼的大西洋海風迎面吹來,讓我全然不知身處 非洲 的感覺。達爾 貝達 這個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在 迦太基 、古 羅馬 和柏柏爾人時代,曾是貿易中心。1575年被 葡萄牙 侵占,改稱卡薩 布朗 卡,在 西班牙 語中原意是白色的房子。18世紀中葉, 摩洛哥 阿拉伯國王開始重建這座城市,修建了富麗堂皇的清真寺和神殿,同時賦予城市一個新的名字達爾貝爾。 18世紀末, 西班牙 侵占此地,將它譯為 西班牙 語 卡薩布蘭卡 。一直到1956年它才成為 摩洛哥 人的達爾貝爾。但" 卡薩布蘭卡 "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它換了名字,游客們想到的還是 卡薩布蘭卡 。這是歷史遺留的難題, 摩洛哥 人在世界面前企圖消除這座城市被打上的 歐洲 印記,改了名字,換了信仰,但 卡薩布蘭卡 ,因為一部電影沉積了旅行者太深的記憶,想去除殖民統治的烙印還真不容易。 卡薩布蘭卡 並不是許多人的旅行目的地,但是它自有一種無可比擬的魅力,潛藏於老城麥地那的各種巷子之中。如果你願意靜下心來花些時間去尋覓,你會意識到當初締造 卡薩布蘭卡 的理念十分超前。 法國 殖民者想要控制整個 北非 ,從1912年直到1956年獨立, 摩洛哥 都在為 法國 人的這一野心役使。 法國 人視 摩洛哥 為保護國,將其交由經驗豐富的執政官——利奧泰元帥管理。利奧泰居住於 卡薩布蘭卡 ,這座城市的建設是由他親自監督執行的。他想要以一種宏大現代的建築風格來彰顯 法國 文化,但又對老城區麥地那和傳統文化深愛不已,想要將它保存下來,這就形成了多種文化的浸潤,這也是 卡薩布蘭卡 的魅力所在。 摩洛哥 的前國王哈桑二世曾經形容:“ 摩洛哥 ,像一棵 大樹 ,根部深植 非洲 土壤,枝葉卻呼吸著歐神洲吹來的微風。”外來的旅行者會以“神奇,充滿異國情調。”來形容 摩洛哥 的印象,然而, 摩洛哥 的豐盛如何能夠盡述,複雜的歷史機遇,早就了今天極為多樣性的 摩洛哥 。左眼剛掠過長袍圍巾 包頭 的背影,右眼又看到高跟鞋寬邊帽向你走來,傳統與時尚並存在一個巷子裡面,相互擦肩而過,似乎這一切都是歷史的沉澱,又是人類文化交織流的必然,你可以看到其傳統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其受 歐洲 的微風影響的各種痕跡。 而位於岬角、建於1914 年的摩爾式 燈塔 和富麗壯觀的 哈桑二世清真寺 可謂當地的地標景觀,這座峭壁上總有絡繹不絕的游客。哈桑二世國王自獨立後在位30多年, 摩洛哥 在他的統治下迅速發展,國泰民安,國王體恤民情,虔誠信教,在國 民和 伊斯蘭信徒中極具威望。國王把他的功績歸於真主,決定修建一座清真寺,國王在夢裡得到安拉提示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面上。所以,清真寺的三分之一建在了海上,這實際上也蘊意了另一層含義: 摩洛哥 的阿位伯人從海上登陸此地。 這座 非洲 最大的清真寺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海面上的清真寺,由 法國 建築師MICHEL PINSEAU設計,獨特的 摩洛哥 藝術風格與傳統伊斯蘭建築渾然一體,並以先進的科技建造完成,恰如 摩洛哥 前國王哈桑二世當初期望的那樣:清真寺建造在海面上,使信眾可以在堅實的土地上頌贊造物主時,也能夠靜思真主的天空和海洋。 在幾乎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度里,人們的一切生活行為準則都遵循宗教原理。 卡薩布蘭卡 雖有大都市繁華氣派,但如同其它伊斯蘭教國家的城市一樣被濃濃的宗教氛圍包裹。 哈桑二世清真寺 向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開放。通常清真寺禁止女性涉足, 哈桑二世清真寺 卻沒有這條禁令。也許這與長久的 歐洲 影響力有關,既然是信仰,女性當然有權力在宗教聖堂擁有自己的席位去聯通神靈, 哈桑二世清真寺 特意設置一層供女性禱告。 摩洛哥 的穆斯 林信 徒也較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信徒開放與寬容。正是這種開放與寬容,才有了開放的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為鐘愛的女人擯棄一夫多妻制。正是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的開明大度, 摩洛哥 才能敞開懷抱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對各個國家免簽,這也是我來 摩洛哥 旅行的理由之一。 “世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有那麼多的酒館,而她卻走進了我的。”許多人來到 卡薩布蘭卡 都是因為老電影《 卡薩布蘭卡 》,很多人就是跟著電影中這句經典的臺詞慕名來到這個城市,縱使此去經年,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的足跡卻仿佛始終存在這座城中。而Rick’s Cafe的創辦人前 美國 駐 摩洛哥 大使館商業參事Kathy Kriger也正是受電影啟發而開辦了這家著名的咖啡館,如今已經成為每個來到這個城市旅行的游客必到的地方之一。我到Rick’s Cafe的是時候,幾名 中國 游客擺出各種姿勢在拍照。正好趕上Rick’s Cafe當天休息,我等她們拍完,走過去拍了幾張照片,站在門口獃了一會兒,就去咖啡館後面的街巷溜達去了。 時光流轉,你必須記住,一個吻就只是一個吻,一聲嘆息就只是一聲嘆息。這難以遺忘的點點滴滴起了作用,當時光流轉……當情人們互訴衷曲時,仍舊對彼此說著”我愛你”!你要信任這句話,無論未來結果如何。當時光流轉……月光與情歌,是永遠不退流行的,心中充滿了熱情,忌妒和仇恨。女人需要男人呵護,男人也必須有屬於他的伴侶,這是沒有任何人會否認的,這是不變的古老故事,一場為了愛與榮耀的作戰,無論是 成功 或幻滅,這個世界總是歡迎情人們。電影中《時光流轉》這首歌,婉約動人,一部電影造就了一座浪漫的城市,當傷痛平復,愛情成為記憶,沒人分得清是悲劇還是喜劇,只是聽歌聲尋覓電影里遠去的離情,重溫故事中傷感的思緒。《 卡薩布蘭卡 》看了一遍又一遍,即使時光流轉,再次靜靜聆聽,依然令人感動唏噓。 老城區不像 哈桑二世清真寺 那樣肅穆,年輕人在稍微寬敞一點的小廣場踢球,孩子們則在窄一點的巷子里瘋跑,老人們安詳地坐在夕陽的餘暉中聊著或者獃坐著。不停有貓咪從腳下穿過,非常多的貓咪,以至於我突發奇想到每個城市都要拍幾張貓咪做花絮。 路過一家餅店,問了價格後拿出在機場換的迪拉姆(Dh)拿出一百,買了一個餅走著吃著,這時候手裡面多了一堆零錢。在一個木工作坊門口,看到有工匠在專心致志幹活,就走過去看看想拍照。這是從我背後進來一個抱了法棍麵包的老人,一名工匠停下手中的活,跟他聊了起來。看著我拿著相機站在門口,聊天的那位師傅示意我可以給它拍照,這讓我很是受寵若驚, 摩洛哥 人大多數非常反感被拍照,就連小孩子都會對著你的相機大聲喊“NO!”。 卡薩布蘭卡 並沒有 非斯 和 馬拉喀什 那樣久遠的歷史沉澱,但它是 摩洛哥 最大的城市,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一個外國人可能不知道 摩洛哥 ,但不會不知道 卡薩布蘭卡 ,因為一部盪氣迴腸的經典電影早已讓它揚名世界。 我是在 法國 人建造的火車站告別 卡薩布蘭卡 的,當時火車站正在維護,用藍色圍擋圍了起來,我攀爬上了圍擋,單手舉著相機拍了一張照片。 你可以在海邊隨風飄蕩,你可以在巷子里流連徜徉,白藍相間的 卡薩布蘭卡 ,帶著海的遼闊和巷子的蜿蜒曲折。也可能她並沒有你想象那麼好,你要用人文的思想去解讀 摩洛哥 ,去游歷 卡薩布蘭卡 。
人生如歌,有人唱的的高亢有力,有人唱的低回婉轉,有人唱的雲淡風輕。三觀不同,曲調當然也會有區別,沒有誰對誰錯,你且看、且聽,且行。每當身邊有人遠去的時候,歌聲便會在耳畔響起,揮之不去。記得《霸王別姬》裡面有段臺詞:人縱有萬般能耐,終也敵不過天命!時間就是你的命,你能掌控,命就是你的,不能掌控,命便在別人手裡握著。這幾天天色灰灰的,是到了該走走的時候了,我對自己說。
這次會走的稍遠一點,去三毛告訴我的那個地方—— 撒哈拉沙漠 ,這樣在我人生的這個節點就有了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說走就走,去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也是許多人的一個夢想,這夢想會時常牽絆著恍惚的思緒。 我去 摩洛哥 是源於他對持 中國 護照公民的免簽,我喜歡對我國公民免簽這樣的國家,我最討厭那些像審賊一樣的面簽,所以凡是面簽的國家我現在都不太喜歡也不急著去。
摩洛哥 是個非常神奇的地方,我們瞭解他大多是從電影上和網絡圖冊里。他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是一個多彩的國度,他基本上還保持著一些比較原生態的人文環境,手工在那裡還屬於主流產業,是在人們尤其是 歐洲 人的旅行目的地排在前列的一個 北非 小國。 我經常聽人講:人,要麼是身體,要麼是精神,總有一個應該在路上走著。讀書重要,行走一樣重要。所以我這次來 摩洛哥 ,不但身體來了,靈魂也帶來了,猶如一個人行走在字裡行間。在這未來的十幾天裡邊,我會和我的靈魂一起,游歷 摩洛哥 的一些著名城市,當然還有那片讓我上學的時候就魂牽夢繞的 撒哈拉沙漠 。
通常出行都會帶一本書, 比如 《美的歷程》、《思想的眼睛》之類在家不想讀的書,路上偶爾會讀上幾頁,這些書我並不急於讀完,只想它們在路上和我做個伴。這次想想不帶它們了,只帶上靈魂游走。
二、向西,飛過白晝。
北京 機場T2航站樓
關於 摩洛哥 自助旅行的傳說很多,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沒有被 摩洛哥 人坑過,就不算到過 摩洛哥 。既然會被坑,那就去體會下怎麼被坑,也許對 中國 護照免簽的同時, 摩洛哥 旅游業涉足者已經開始磨刀了。 出關
北京 機場乘坐 德國 漢莎航空 北京 —— 慕尼黑 空客飛行時間9個小時,行程7000多公里。上飛機後午餐雞米飯要了一杯紅酒,睡覺。 第一段航程
從 慕尼黑 機場乘坐 摩洛哥 皇家航空的波音飛機,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飛行,飛越直布陀螺海峽就到了 北非 的 摩洛哥 ,落地的城市非常響亮,她叫—— 卡薩布蘭卡 。 慕尼黑 機場吸煙室 摩洛哥 皇家航空成立60周年 摩洛哥 皇家航空黑人空少
小雨中的 卡薩布蘭卡 在夜色里濕潤而神秘,機場門口站立著不少載客的出租車司機, 他們仿佛就像一張地網,很有心機地等待著捕獲那些涌入 摩洛哥 的游客。我的出現讓他們引起一陣騷動,這時已經是夜晚,走出機場可以議價的老外並不多。出租車司機們熱情地指著路邊停放的破舊奔馳車要送我去酒店,大家統一口徑都要300迪拉姆(約合240人民幣),我拉著箱子擺脫糾纏,向前走著,我希望有願意議價的司機過來找我,但是他們都沒過來,他們覺得我會在這個雨夜回去找他們妥協的。奇跡出現在我即將轉身的時刻,有位當地人向我走了過來,問我去不去市區,我問他多少錢,他告訴我250迪拉姆。我給他看了一下在booking上訂的酒店,他表示OK。 偶遇的 卡薩布蘭卡 送客司機
車是來機場送人的商務車,司機也很誠懇,一路上給我放著著 摩洛哥 流行音樂,並且不停的地介紹著沿途所在,雖然聽不太懂,我仍點頭表示呼應。眼前的一切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之中,讓我想入非非,讓我不能自拔,讓我忘記自己,我陶醉在這雨夜節奏明快的 非洲 音樂中……
地球上那麼多國家,你怎麼會偏偏走進 摩洛哥 ?其實這是一個很早的計劃,源於三毛,源於英格麗·褒曼,源於亨弗·萊鮑嘉。理由很簡單。就像電影《 卡薩布蘭卡 》瑞克(Rick)說的:
“There are so many towns in the world,there are so many pubs in the town,she goes in mine.”
當年伊莎走進了瑞德咖啡館,一切都有它的故事背景。我去 摩洛哥 也是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像電影中的臺詞:“昨天晚上你在哪兒?時間太久遠了,我記得了。那麼今天晚上你會在哪兒?不知道,我從不做這麼長遠的計劃。”旅行就需要說走就走的衝動,我最怕被計劃拖的沒興緻了。 藍色海岸酒店
今天這個白天有點長,從早上7點 北京 起床去機場到現在走進 卡薩布蘭卡 藍色海岸酒店,20個小時都是在白天度過的。
慕尼黑 機場等待 摩洛哥 航空
三、 卡薩布蘭卡藍色海岸酒店的客房可以看到海,當時訂它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海和酒店之間是沿海公路,在公路和海之間是延綿2公里的酒吧餐廳,從中午到深夜都會非常熱鬧。當晨曦透過窗帘照進房間時,看看手機已經是早晨5點多鐘,查查谷歌地圖我離目的地有4公里左右,我想起了有拍攝 哈桑二世清真寺 和 燈塔 日出的計劃,連忙爬起來洗漱過後,沿著海濱大道一路疾行向 哈桑二世清真寺 奔去。 涼涼的大西洋海風迎面吹來,讓我全然不知身處 非洲 的感覺。達爾 貝達 這個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在 迦太基 、古 羅馬 和柏柏爾人時代,曾是貿易中心。1575年被 葡萄牙 侵占,改稱卡薩 布朗 卡,在 西班牙 語中原意是白色的房子。18世紀中葉, 摩洛哥 阿拉伯國王開始重建這座城市,修建了富麗堂皇的清真寺和神殿,同時賦予城市一個新的名字達爾貝爾。 18世紀末, 西班牙 侵占此地,將它譯為 西班牙 語 卡薩布蘭卡 。一直到1956年它才成為 摩洛哥 人的達爾貝爾。但" 卡薩布蘭卡 "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它換了名字,游客們想到的還是 卡薩布蘭卡 。這是歷史遺留的難題, 摩洛哥 人在世界面前企圖消除這座城市被打上的 歐洲 印記,改了名字,換了信仰,但 卡薩布蘭卡 ,因為一部電影沉積了旅行者太深的記憶,想去除殖民統治的烙印還真不容易。 卡薩布蘭卡 並不是許多人的旅行目的地,但是它自有一種無可比擬的魅力,潛藏於老城麥地那的各種巷子之中。如果你願意靜下心來花些時間去尋覓,你會意識到當初締造 卡薩布蘭卡 的理念十分超前。 法國 殖民者想要控制整個 北非 ,從1912年直到1956年獨立, 摩洛哥 都在為 法國 人的這一野心役使。 法國 人視 摩洛哥 為保護國,將其交由經驗豐富的執政官——利奧泰元帥管理。利奧泰居住於 卡薩布蘭卡 ,這座城市的建設是由他親自監督執行的。他想要以一種宏大現代的建築風格來彰顯 法國 文化,但又對老城區麥地那和傳統文化深愛不已,想要將它保存下來,這就形成了多種文化的浸潤,這也是 卡薩布蘭卡 的魅力所在。 摩洛哥 的前國王哈桑二世曾經形容:“ 摩洛哥 ,像一棵 大樹 ,根部深植 非洲 土壤,枝葉卻呼吸著歐神洲吹來的微風。”外來的旅行者會以“神奇,充滿異國情調。”來形容 摩洛哥 的印象,然而, 摩洛哥 的豐盛如何能夠盡述,複雜的歷史機遇,早就了今天極為多樣性的 摩洛哥 。左眼剛掠過長袍圍巾 包頭 的背影,右眼又看到高跟鞋寬邊帽向你走來,傳統與時尚並存在一個巷子裡面,相互擦肩而過,似乎這一切都是歷史的沉澱,又是人類文化交織流的必然,你可以看到其傳統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其受 歐洲 的微風影響的各種痕跡。 而位於岬角、建於1914 年的摩爾式 燈塔 和富麗壯觀的 哈桑二世清真寺 可謂當地的地標景觀,這座峭壁上總有絡繹不絕的游客。哈桑二世國王自獨立後在位30多年, 摩洛哥 在他的統治下迅速發展,國泰民安,國王體恤民情,虔誠信教,在國 民和 伊斯蘭信徒中極具威望。國王把他的功績歸於真主,決定修建一座清真寺,國王在夢裡得到安拉提示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面上。所以,清真寺的三分之一建在了海上,這實際上也蘊意了另一層含義: 摩洛哥 的阿位伯人從海上登陸此地。 這座 非洲 最大的清真寺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海面上的清真寺,由 法國 建築師MICHEL PINSEAU設計,獨特的 摩洛哥 藝術風格與傳統伊斯蘭建築渾然一體,並以先進的科技建造完成,恰如 摩洛哥 前國王哈桑二世當初期望的那樣:清真寺建造在海面上,使信眾可以在堅實的土地上頌贊造物主時,也能夠靜思真主的天空和海洋。 在幾乎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度里,人們的一切生活行為準則都遵循宗教原理。 卡薩布蘭卡 雖有大都市繁華氣派,但如同其它伊斯蘭教國家的城市一樣被濃濃的宗教氛圍包裹。 哈桑二世清真寺 向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開放。通常清真寺禁止女性涉足, 哈桑二世清真寺 卻沒有這條禁令。也許這與長久的 歐洲 影響力有關,既然是信仰,女性當然有權力在宗教聖堂擁有自己的席位去聯通神靈, 哈桑二世清真寺 特意設置一層供女性禱告。 摩洛哥 的穆斯 林信 徒也較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信徒開放與寬容。正是這種開放與寬容,才有了開放的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為鐘愛的女人擯棄一夫多妻制。正是穆罕默德六世國王的開明大度, 摩洛哥 才能敞開懷抱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對各個國家免簽,這也是我來 摩洛哥 旅行的理由之一。 “世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有那麼多的酒館,而她卻走進了我的。”許多人來到 卡薩布蘭卡 都是因為老電影《 卡薩布蘭卡 》,很多人就是跟著電影中這句經典的臺詞慕名來到這個城市,縱使此去經年,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的足跡卻仿佛始終存在這座城中。而Rick’s Cafe的創辦人前 美國 駐 摩洛哥 大使館商業參事Kathy Kriger也正是受電影啟發而開辦了這家著名的咖啡館,如今已經成為每個來到這個城市旅行的游客必到的地方之一。我到Rick’s Cafe的是時候,幾名 中國 游客擺出各種姿勢在拍照。正好趕上Rick’s Cafe當天休息,我等她們拍完,走過去拍了幾張照片,站在門口獃了一會兒,就去咖啡館後面的街巷溜達去了。 時光流轉,你必須記住,一個吻就只是一個吻,一聲嘆息就只是一聲嘆息。這難以遺忘的點點滴滴起了作用,當時光流轉……當情人們互訴衷曲時,仍舊對彼此說著”我愛你”!你要信任這句話,無論未來結果如何。當時光流轉……月光與情歌,是永遠不退流行的,心中充滿了熱情,忌妒和仇恨。女人需要男人呵護,男人也必須有屬於他的伴侶,這是沒有任何人會否認的,這是不變的古老故事,一場為了愛與榮耀的作戰,無論是 成功 或幻滅,這個世界總是歡迎情人們。電影中《時光流轉》這首歌,婉約動人,一部電影造就了一座浪漫的城市,當傷痛平復,愛情成為記憶,沒人分得清是悲劇還是喜劇,只是聽歌聲尋覓電影里遠去的離情,重溫故事中傷感的思緒。《 卡薩布蘭卡 》看了一遍又一遍,即使時光流轉,再次靜靜聆聽,依然令人感動唏噓。 老城區不像 哈桑二世清真寺 那樣肅穆,年輕人在稍微寬敞一點的小廣場踢球,孩子們則在窄一點的巷子里瘋跑,老人們安詳地坐在夕陽的餘暉中聊著或者獃坐著。不停有貓咪從腳下穿過,非常多的貓咪,以至於我突發奇想到每個城市都要拍幾張貓咪做花絮。 路過一家餅店,問了價格後拿出在機場換的迪拉姆(Dh)拿出一百,買了一個餅走著吃著,這時候手裡面多了一堆零錢。在一個木工作坊門口,看到有工匠在專心致志幹活,就走過去看看想拍照。這是從我背後進來一個抱了法棍麵包的老人,一名工匠停下手中的活,跟他聊了起來。看著我拿著相機站在門口,聊天的那位師傅示意我可以給它拍照,這讓我很是受寵若驚, 摩洛哥 人大多數非常反感被拍照,就連小孩子都會對著你的相機大聲喊“NO!”。 卡薩布蘭卡 並沒有 非斯 和 馬拉喀什 那樣久遠的歷史沉澱,但它是 摩洛哥 最大的城市,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一個外國人可能不知道 摩洛哥 ,但不會不知道 卡薩布蘭卡 ,因為一部盪氣迴腸的經典電影早已讓它揚名世界。 我是在 法國 人建造的火車站告別 卡薩布蘭卡 的,當時火車站正在維護,用藍色圍擋圍了起來,我攀爬上了圍擋,單手舉著相機拍了一張照片。 你可以在海邊隨風飄蕩,你可以在巷子里流連徜徉,白藍相間的 卡薩布蘭卡 ,帶著海的遼闊和巷子的蜿蜒曲折。也可能她並沒有你想象那麼好,你要用人文的思想去解讀 摩洛哥 ,去游歷 卡薩布蘭卡 。